县洪水乡解放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0246778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洪水乡解放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县洪水乡解放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县洪水乡解放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县洪水乡解放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县洪水乡解放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洪水乡解放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洪水乡解放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洪水乡解放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县洪水乡解放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贵州省*洪水乡党委 李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时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根本途径,为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的是要

2、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字”方针内容极其丰富,内涵十分深刻。村庄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础工作,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因此,加强村庄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一、解放村基本现状解放村位于*县洪水乡中部,距县城 7 公里,村内山青水秀,蝉鸣鸟啼,人杰地灵,文化底蕴厚重,是一个秀美、富庶的田园乡村。全村辖 10 个村民小组,共 560 户2377 人,耕地面积 2350 亩,其中田 1450 亩,旱地 900 亩。村内民居以自然村寨形式建在坡堡上,房屋紧凑,户户相

3、连,青瓦白墙,古朴典雅,属典型的*北民居。坡堡下形成一坝一坝良田,土地肥沃,逢水河在村内田坝里像太极图形一样迂回曲折流经 6 公里,河水清澈透底,可见小鱼在河底穿梭。河岸垂柳依依,古柳树完好无损,加之一坝良田好土,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有不同景色,是天然的“十里画屏”,是观光旅游、娱乐休闲的胜地,“春来菜花黄,秋闻稻花香”,真让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二、实施村庄整治的原因和目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解放村由于基础条件较好,文化底蕴厚重,人民勤劳,群众富裕,民房古朴,加之一片山青水秀,一坝良田好土,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把

4、解放村建设成为全县新农村的示范点,把解放村打造为全省乡村旅游的精品点。解放村的自然村庄虽然较为整洁干净,村容村貌也比其它村较好,但是,也还不同程度存在垃圾草粪随意堆放,蚊虫苍蝇满天飞舞,房前屋后柴草乱堆,人畜共处厕所不分,道路泥泞杂草丛生,绿化美化无人问津和“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只见新屋不见新村”的现象。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对村庄进行集中整治,才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最终目的。三、实施村庄整治的重点内容村庄整治要根据 “农村花园化、农业标准化、农民城镇化、农户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原则,在整治内容上,重点是实施“一池

5、三通五改七建”工程。“一池”即家家户户建沼气池。“三通”即通无线电话、通有线电视 、户与户之间通连户路。“五改”即改路、改水、改房、改圈厕和改灶。改路是村内主要通组通寨道路用水泥硬化,路两边进行绿化,户与户之间的连户路用规范石板镶砌,沿河观光道安砌石板路,为村主干道和沿河观光道安装路灯;改水是优先解决农村饮用水困难和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确保农村饮用水清洁卫生,对村内的河道进行治理,保持河道干净、卫生;改房是加大对农村危房、茅草房、泥砖房、石棉瓦房的改造力度,对土墙房一律采取清光刷白色,青砖房一律采取白水泥勾逢,瓦房屋脊、檐口、瓦头一律以白色为主,院坝一律水泥硬化或用石板镶砌,茅草房、石棉瓦房或

6、乱搭乱建的一律扯除或翻盖为小青瓦,房前屋后要按照各户实际栽花种树进行庭院绿化;改圈厕是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畜圈和农村旧式家庭厕所改造为有化粪池处理的水冲式圈厕,在每个公共场所或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寨建一个以上水冲式公厕,并落实公厕的保洁措施。改灶是结合建沼气池要求,把改灶与沼气开发利用相结合,提高农村清洁能源使用率。“七建”是建垃圾池、建图书室、建观光道、建宣传栏、建观光桥、建休息亭、建数码电影厅。一是要求每户农户建一个规范化和封闭式的垃圾池;二是在村办公楼建一个有 5000 册书籍的文化室;三是在保持村内河道原貌的基础上,沿河两岸要各建一条 3 米宽的观光道,观光道用规范石板镶砌;四是在沿河两

7、岸和人员相对集中处建宣传栏;五是在沿河两岸要修一定的观光桥,便于两岸游客过河;六是沿河两岸要建休息亭,便于游客休息;七是建一个数码电影放映厅等。四、采取的措施和办法围绕以上重点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整治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抓好解放村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乡党委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一名副乡级领导分管,抽出了精兵强将开开展此项工作。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乡召开全乡干部职工大会,村召开群众大会,把解放村乡村旅游开发和村庄整治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及整治的重点内容宣传到家喻户晓,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热情和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村庄整治的积极性。三是发出整治倡议。村党

8、支部向解放村外出工作或经商的人士发出倡议,采取各种形式动员解放村方方面面的力量,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技术出技术的原则,让大家都来关心、支持、参与解放村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工作。四是多方筹措经费。省发改局和县政府共下拨了 70 万元的专项经费,乡政府采取乡上争一点、自己挤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办法,充分发挥全社会力量,实现多方筹资、群龙治水,形成整治合力,使有限的资金做出更多的事情,带动做出了上百万元的工程。五是建立长效机制。村庄整治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村建立健全了环境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等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做到制度落实、人员落实和经费落实。同时结合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建立完善村庄环境管理村规民

9、约,逐步形成村民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五、取得的工作成绩通过整治的解放村,基本达到了村庄绿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的目标,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有了显著改善农民群众得到实惠,群众的自信心、自豪感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村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乡聘请有关专家结合解放实际,以“农村花园化、农业标准化、农民城镇化、农户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基本发展目标,对解放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进行编制和完善,在编制工作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科学确定解放村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把通村公路建设、房屋建设、环境建设等纳入统一规划,统筹发

10、展。二是精心设计景观景点。为充分挖掘逢水河的乡村旅游发展潜力,乡政府聘请省有资质的单位对洪水“十里画屏”的景观景点进行设计,在设计中,注重保留了沿河两岸原生态的田园风光,在不破坏原生态的基础上,把桥、路、亭、阁相结合,相搭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三是集中对村庄进行整治。通过整治,完成了 320 户的房屋改造,全部改造成典型的“小青瓦、坡屋面、白灰墙”的*北民居住;实现了水、电、路、无线电话和连户路五通,完成了改路、改水、改房、改圈厕和改灶工程,家家户户新建了垃圾池等,对乱搭乱建或不能居住的 71 户危房进行拆除,使解放村基本达到“村组道路硬化、村庄村寨绿化、河道沟渠净化、环境卫生洁化和房前屋

11、后美化”的标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房屋外观及色调与环境协调统一,村寨道路宽敞干净,家家户户窗明几净,为广大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四是加强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维修了从县城、乡政府到解放村公路 11 公里,新修了长堰经官庄到解放的通村公路 6 公里,从县城到解放村的旅游专线公路、1.2 公里的通组油路、停车场、逢水桥、王家堰、百步桥等正在紧张施工;连河石板路、沿河观光道正在修建。为 11 户贫困户新建住房,对 149 户贫困户的危房进行维修改造;全村累计完成沼气池 220 口,推动了“三改一池”工作的开展;全面完成了农网改造项目,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五是栽花种树进行绿化村庄。规划栽

12、种了 3 亩多地的荷花,在沿河两岸补种了 1500 多棵柳树,栽种了 500 多亩经果林对景区四周可视山坡进行了绿化,发动群众在自己的方前屋后栽种了桃树、李树、梨树等经果林等。六、工作中的几点启示一是增强观念是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是行为先导。抓好村庄规划和整治工作,首先是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要充分认识开展村庄规划和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村庄整治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只有认识提高了,观念增强了,才能够抓好村庄整治工作。二是领导重视是关键。村庄整治工作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着力点和切入点,村庄整治工作的成功与否,质量高低,与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的重

13、视程度是密不可分的。解放村之所以在短短二个月的有效时间内,取得了那么多的成绩,就是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管,亲自宣传政策,亲自解决村重点问题和亲自做群众工作的结果。三是农民参与是基础。村庄整治工作的难与易,关键取决于农民的参与性。要把村庄整治工作做好,就必须明确农民在村庄整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人翁作用,以农民满意、自愿为取向,征得大多数农民的同意,并结合村实际,统筹兼顾广大农民的能力,才能调动农民参与村庄整治的积极性,才能带动农民投工投劳,才能带动农民的资金投入,才能保障村庄整治的效果。五是长效机制是保障。村庄环境整治,既是一项阶段性工作,又是一项长期任务,要防止“脏、乱、差”现

14、象的反弹,就必须建立环境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等一系列长效管理制度,做到制度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要完善村规民约,逐步形成村民自我管理机制,培养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能力,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够保持整整治治成果,才能够长期实现“村容整治洁”的目的。村庄整治工作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着力点和切入点,是把解放村打造成全省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的关键所在,因此,乡党委把村庄整治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抓落实,进一步提高对村庄整治工作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齐心协力,共同协调,以农民愿不愿意、高不高兴、赞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绩效的主要标准,切实把村庄整治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作者:贵州省*县洪水乡党委委员 李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