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水务局水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材料.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0246725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水务局水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县水务局水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县水务局水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县水务局水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县水务局水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水务局水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水务局水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材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水务局水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材料县水务局水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材料一、基本县情澜沧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西双版纳、临沧、XX三州交汇处,国土面积 8807 平方公里,辖 20 个乡、160 个村委会、1920 个自然村、2595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50 万人。基本县情可概括为“少、老、边、低、富”五个字:“少”,即少数民族。澜沧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着 25 种民族,世居着拉祜、佤、哈尼、彝、傣、布朗、回、景颇等 8 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 37.4 万人,占总人口的 76%,其中拉祜族 20.6 万人,占总人口的41.9%。“老”,即革命老区。1999 年,省委、省政府确

2、定澜沧为云南省 47 个革命老区县之一。“边”,即地处边境。澜沧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 80.563 公里,有 5 种少数民族跨境而居,有 2 个边境乡、8 个边境村和 82 个边境村民小组,有 3 条边境通道直达缅甸,是云南省 25 个边境县之一。“低”,即收入低。澜沧是民族“直过区”,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发展基础薄弱,财政收入低,贫困人口多,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 2300 元的国家扶贫新标准,尚有 35.3 万贫困人口,是国家和省扶贫工作重点县。“富”,即资源相对富集。澜沧县域面积居云南省第二位、XX 市第一位,有可耕地面积 249 万亩,其中基本农田地204 万亩;有林业用地面

3、积 806 万亩,森林覆盖率 60%,有17 片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的原始林,总面积 83.6 万亩,分布在 16 个乡;有铁、铅锌、褐煤等 30 多种金属、非金属矿种可供开发利用,其中铁矿储量 22 亿吨,占云南省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有大小河流 153 条,水能理论蕴藏量 49.7万千瓦,可开发量 18.4 万千瓦,澜沧江过境流程 142 公里,澜沧江湄公河航道在县境内 104 公里,正在兴建总装机 585 万千瓦的糯扎渡巨型电站;有地热温泉 45 处,最高水温达 90 摄氏度以上。澜沧是茶树原产地之一和 XX 茶的故乡,有全世界迄今发现的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的 2.8 万亩人工

4、栽培型古茶园惠民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有全世界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过渡型大茶树邦崴千年古茶树,有 11.8 万亩的野生茶树。澜沧是芦笙恋歌唱响的地方,拉祜文化堪称世界上最具魅力和最有特点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之一,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及“芦笙舞”,有阿朋阿龙尼、扩塔节、山康茶祖节等民族节庆活动,有南岭勐炳野阔拉祜、酒井老达保快乐拉祜等特色村寨,素有“拉祜山乡,边陲宝地”之美誉。二、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情况澜沧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 153 条,其中径流面积在10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江河 3 条,径流面积在 100 至 999 平方公里的河流 20 条,径流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

5、以下的河流130 条,境内河流均属澜沧江水系,澜沧县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年降水总量约 135 亿立方米。地表水总径流量62.5 亿立方米,其中黑河、南朗河、上允河、芒帕河 4 条主要河流的径流量为 39.3 亿立方米,占 63%。每平方公里产水量 71 万立方米,地下水储量 19.7 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 22.3 万立方米。全县地表水和地下水总量为 82.2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 93.3 万立方米。多年来,澜沧县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帮助和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已建成中型水库 1 座、小(一)型水库 5 座、小(二)型水库 34 座、小坝塘 25 个,总蓄水库容 41

6、84 万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 7.98 万亩。共建设大小引水沟渠 13910 条,其中:过水流量在 0.3 立方米/秒以上沟渠 52 条;渠总长度 27528 公里,修建配套取水坝 160 余座,干渠三面光防渗衬砌 231.9 公里。到 XX 年末,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 34.11 万亩,有效灌溉程度16.3。全县共建成大小水电站 22 座,总装机容量 35.29 MW。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我县水系丰富,其中主要地表水系有澜沧江、小黑江、黑河、南朗河、上允河、南丙河等,其中澜沧江和小黑江为过境河流,南丙河是县城主要饮用水源河。各河流由于流经区域的不同,所受污染程度也不同,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P

7、H、高锰酸盐、COD、DO、BOD、氨氮、挥发酚、总磷、氟化物、阴离子洗涤剂等。重金属污染物:六价格、铅、镉、砷、总汞等。固废污染:规划区居民的生活垃圾、小型加工企业的加工废弃物及公路建设、水电站开发、矿业开采的弃土弃渣等。澜沧江:由于处于规划区边境,流域区内森林植被较好,无工矿企业,江水受污染程度小。澜沧江水质达类水标准,水质状况良好。现阶段随着糯扎渡水电站的建成,从电站坝址至小黑江海拔 813 米以下地区将成为淹没区,给沿江两岸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影响。小黑江:为规划区北面边境河流,主要受上游工矿企业的工业废水和流域两岸居民生活污水的影响。XX 水质监测数据表明:小黑江水质大部分

8、时段状况良好,可以保持在类水标准内。但在工矿企业生产高峰期时,水质会超出类标准。达到类水。主要污染因子为高锰酸盐类物质。上允河和黑河:主要受流域内糖厂外排废水、采矿弃渣、选矿废水、沿岸生活居民的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的轻度污染。XX 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其水质情况较好,达到类水标准。南朗河:是流经县城城区的主要河流,因受城区居民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云南中云勐滨糖业有限公司制糖制酒废水、医疗废水、小型加工厂外排废水)的影响,河流受到一定污染,为类水标准,在 7 至 8 月份各企业的生产高峰时,水质会超过类水标准。主要污染因子为重金属铅。急待进行该流域的污染防治,以免发生危害当地农作物、人畜健康的环

9、境事件,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南丙河:南丙河流域内无工矿企业,森林植被良好,虽局部流域范围内受居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但水质较好,根据云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 XX 市分中心每月对保护区内水质进行监测,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以类水质标准为限,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南丙河水质类别为类,水质达标,按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法,南丙河水质综合指数为 19,水源地水资源质量为 1 级,水质优良。综合评价结果水质均达标,达标率为 100。(二)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我县境内部分农村地区使用地下水为生活生产水源。地下水主要由降水补给,其动态亦受降水的制约。地下水的运移和富集,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诸因素的控制。区内地

10、下水埋深及出露高程均高于当地河水水位,地下水补给河水是本区地下水径流、排泄的主要特征,不同水系的相邻河谷之间无地下水力联系。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局部有喀斯特水及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花岗片麻岩裂隙中,一般埋藏深度 10m14m,含水量较丰富,大都以下降泉出露,分布高程较高。喀斯特水:分布于寒武系可溶岩中,喀斯特裂隙水为主。其含水量中等,多以岩溶泉出露,流量相对较小。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一般埋藏于河谷两岸的阶地和山麓堆积层中,地下水埋深约1m4m,含水层厚度一般 4m8m。规划区内地下水水质较为稳定,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及重碳酸镁型,少量重碳酸钾钠型。地下水质未

11、进行过监测。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情况。我县已在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设置水源保护区,即南丙河水源保护区,出台南丙河水源保护的决定,保护区总面积 91 平方公里。XX 年 4 月 25 日县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XX 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南丙河水源保护的决定,我县关于水资源保护的第一部规范性法律文件正式出台,同年 11 月,县环保局委托规划单位编制完成了XX 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同时,县人民政府委托县水务局编制完成澜沧县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报告;XX 年 11月 18 日,澜沧县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修编工作在县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由县环保部门编制完

12、成。保护区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生态植被恢复、移民搬迁等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为确保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环境安全,我县水务、环保等部门加强了对保护区内环境进行严格执法和监管,在保护区范围内严厉禁止任何破坏和危害水源保护区环境的违法行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情况。澜沧县地处西南边陲,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耕作方式粗放,植被破坏严重,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全县共有水土流失面积 2227.19 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 25.3%,其中:轻度流失 1424.51 平方公里,中度流失 703.89 平方公里,强度及强度以上流失 98.79 平方公里。近年来,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修筑坡改梯,营造水土

13、保持林、经济果木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治理措施的小流域治理在山区水土流失治理中越来越发挥着主要作用,我县已开展了谦六河、东卡河、哈巴河等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发挥了很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XX 年,组织实施了扩大内需富本河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今年,我县正在积极申报东回大那小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该项目实施方案已通过了省发改委和省水利厅组织的评审,已列入 XX 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投资计划,预计 XX 年 10 月开工建设。到 XX 年末,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463.72 平方公里。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推进情况。我县一直把防洪工作当作减少洪涝灾害

14、,整治河道,保护耕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促进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来抓。多年以来对较大的南朗河、佛房河、南丙河、上允河等河段,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进行治理,防洪能力得到提高,抗御洪水能力达 1020 年一遇之间。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防洪河堤 12.6 公里,其中:堤防达标长度 9.6 公里,占计划修建河堤 52.1km 的 18.4。堤防保护人口 2500 人,保护耕地6000 亩。按照澜沧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我县近期将开展 5 件重点防洪整治河道治理工程前期工作。目前,县城南朗河勐朗坝段治理工程项目正在组织实施当中,该项目概算投资 2503.72 万元,治理长度 5.5 公里。目前已完成

15、土地征占补偿 2732 万元;工程部分完成投资 2100 万元,总计 4832 万元。预计在 3 月底前完成河堤治理工程施工任务。我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概算投资 520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 347 万元,省级补助 87 万元,市县自筹 86 万元。该实施方案由省水利设计院负责编制,省水利厅于 XX 年 10 月 26 日批复,XX 年 1 月 25 日完成招标。目前中标单位正在组织实施,计划 XX 年实施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情况。澜沧县污水处理厂于 XX 年 12 月底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 4726.79万元,建设规模为近期日处理 1 万 m3,远期日处理 2

16、万 m3。配套铺设污水管网 16.3km,污水检查井 480 座。XX 年12 月 8 日启动污水处理厂三通一平工程,XX 年 6 月启动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建设,XX 年 9 月 30 日实现污水进厂,并完成厂区主体工程建设, XX 年 11 月完成设备调试和厂区附属工程建设,实现整体项目完工投入试运行,完成项目总投资 5178 万元,占计划的 110%。全面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XX 年 XX 市在云南省率先试点实施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我县认真加强了水资源的管理工作。一是依法规范取水许可和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凡在澜沧县境内的已建、在建、拟建及改建的各类开发建设项目和生产建设项目,涉及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经严格审查,对符合取水的用水户给予办理取水许可证,对取水点因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农业用水,管理不善,水源减少,不符合取水条件的给予取缔。截止目前,全县共办理取水许可证 149 件,核准许可取水量 1.2366 亿立方米,其中:生活取水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