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安排.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0244158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政府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安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县政府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安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县政府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安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县政府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安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县政府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安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政府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安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政府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安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政府县政府 XXXX 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总结和 XXXX 年工作安排年工作安排一、二 00 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形势二 00 五年,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中共_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振奋精神、抢抓机遇、托颍而上、争先崛起”的总体要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面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化、大开放和项目带动战略,大力推进“5511”计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加快发展、对外开放与对内搞活、自主发展与争取应得利益的关系,着力夯实发展

2、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发展速度。预计 XX 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47.5 亿元,增长15%,增幅分别比全市、全省平均水平高 4.5 和 4 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5.1 亿元,下降 4.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18.4 亿元,增长 3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 亿元,增长 11.6%。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 44:20:36调整到 32:39:29,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工业已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消费市场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6.1 亿元,增长13.9%。工业发展加快步伐。围绕培育壮大煤电、化工、造纸、制药、农产品加

3、工五大工业支柱,财政注资 1000 万元,扩大县中小企业担保基金规模,拨款 500 万元用于工业园区建设,集中 1300 万元财政间歇资金支持天都纸业、鑫泰化工等骨干企业的发展。加大为工业服务的力度,对重点工业项目实行月调度、月例会,促进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谢桥煤矿技改扩建接近尾声,技改效益逐步呈现;刘庄煤矿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为 XX 年 6 月底竣工投产创造了有利条件;鑫泰化工 8 万吨合成氨及 5 万吨甲醇技改项目全面完成,精细化工产品销售额上升到 65%以上;金太阳药业提取车间竣工投产,新开发药品 5 个,生产成本大幅下降;科泰实业增长势头强劲,产品市场越来越大;天都纸业二期环保项目全部

4、完工,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_经济开发区获得省政府批准,用地报批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增入园企业 5 家。全县累计完成工业产值 35.3 亿元,增长 166%。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扶农政策,农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高涨。粮食生产克服了早春低温冻害和夏秋阴雨寡照等不利天气的影响,取得较好收成。全县粮食平均单产 282 公斤,总产 75.7 万吨,分别居历史第 8 位和第 7 位。畜牧业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建市级养殖小区 22 个,占全市的三分之一;新建县级养殖小区 63 个。财政用于畜禽疫病防治投入 180 多万元,有效遏制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疫病的发生。植树

5、造林又有新发展,全县林木绿化率达 19.1%、森林覆盖率17.5%,均居全市第二位。劳务输出质量明显提高,完成“阳光工程”培训、扶贫劳务培训和企业委托培训 1 万多人,新增有序输出 2.8 万人。积极推进农村改革,选择 3个乡镇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选择一个乡镇作为化解乡村债务试点。全县发放粮食补贴、农机补贴、良种补贴等惠农补贴 5500 多万元,农民人均受益 39.8 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1958 元,增长 8.4%。项目投资增势强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4.3 亿元,剔除农村个体投资等不可比因素,增长 81.9%,总量居全市第一位。编制实施了“5511”计划,入库项目 105 个,总投

6、资 586.4 亿元。其中在建项目 35 个,总投资 73 亿元;预备开工项目 21 个,总投资 15.8 亿元;开展前期工作项目49 个,总投资 497.5 亿元。依托项目积极争取用地计划,累计报批建设用地 4000 多亩,推动了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刘庄发电厂初可研报告通过评审,太岛集团林纸一体化项目正在编制环评报告,颍城 4 万吨污水处理厂项目前期工作全部完成并具备开工条件,阜六、合淮阜两条高速公路建设顺利推进,颍河_船闸、_220 千伏变电所、谢桥110 千伏变电所正式开工,刘庄煤矿建设、谢桥煤矿技改、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姜唐湖退水闸、城市电网改造、224省道改造等大型项目建设进度加快,

7、县城建设完成投资近7000 多万元,老城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城区建设充分走市场化经营城市路子,一期工程三纵两横道路网基本建成。对外开放力度加大。认真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积极参加各类招商推介活动,广泛联系广东、上海、香港、台湾等地客商来颍参观考察,增强了招商引资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全年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 47 个,引资 8.1 亿元,占年初确定任务的 161.8%。其中引进市外资金 7.73 亿元,占市下达任务的 171.7%。外贸出口实现新突破,全年出口 38万美元,增长 13%。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县油厂、饲料厂先后被外商租赁,宏远毛巾厂、板鸭厂依法实施了

8、破产拍卖。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县新增个体户和私营企业 2260 多家,新增注册资本 8100 多万元。旅游宣传推介成果丰硕,迪沟风景区获得国家 4A 级风景区认证,成为继八里河之后全县第二个国家 4A 级风景区;尤家花园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县共接待游客 168 万多人,旅游门票收入 580 多万元,被省政府授予首批“全省旅游经济强县”。财政金融运行良好。积极培植投资、工业和民营经济等骨干财源,狠抓收入征管,对财政收入实行一月一例会、一月一调度,有效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 4.2 亿元,增长 35.5%,总量居全市第 1 位、全省第 9 位,增幅居全省第 6 位。财

9、政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全省率先实行了部门预算,清理取消了财政供给单位私开乱设帐户,全面落实政府公开采购和集中支付制度,依法开展财政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机制,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根据财力情况重新调整了预算,财政支出由年初的 3.8 亿元提高到 4.4 亿元,文教科技、卫生防疫、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出大幅度增长,干部工资、社会保障、扶贫救灾等重点支出得到保证,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了发展成果。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10692 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增长 22.6%。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深入开展,各项存款大幅增长,全县年底各项存款余额 51.26 亿元,增长 2

10、2.7%。其中居民储蓄存款 43.56 亿元,较 XX 年净增 8 亿元,增长21.5%;各项贷款 22 亿元,增长 2.1%。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启动实施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金发放,提高城镇低保补助标准,全年共发放各类社会保障金 4150 多万元。开展农村医疗救助试点,完成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前期准备和灾区倒房重建工作。农村公路建设速度加快,全年投资 7200 多万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20 多公里,其中新建村级公路近 200 公里。财政投入 500万元用于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全县共完成 D 级危房改造 1.2万平方米,新建校舍 1.9 万平方米。积极推进科教兴县战略,保证对科技的法定投入稳定增

11、长,县财政注资近 700万元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 260 名,引进师范类大学本科毕业生 110 名。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县图书馆建成对外开放,竞技体育成绩突出,全年共获得市以上体育比赛奖牌 148 枚。县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正式开播,安徽农村广播_发射点建成投运。以“整村推进”为重点的扶贫工作取得成效,减少绝对贫困人口 1 万人、低收入人口 3 万人,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脱贫任务。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城镇退伍军人货币化安置,多方筹措资金 1347 万元,451 名城镇退伍士兵办理了自谋职业手续,为退伍军人安置探索出一条新路。殡葬改革力度加大 ,平坟还田全面推开。人口和

12、计划生育工作得到高度重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7以内。“平安_”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完善,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全面落实了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制度,信访秩序明显好转,社会秩序和谐稳定。政风建设全面加强。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效率政府、法治政府为目标,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依法取消行政审批和许可项目 73个,取消或调整收费项目 134 个,将保留的项目全部集中到县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审批。在全省率先建立乡镇便民政务服务中心,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事项下放到乡镇审批,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政务公开深入开展,全部实行招拍挂出让国有土地,累计出让国有土

13、地 14.57万平方米,收取出让金 5018 万元;广泛推行政府采购预算,严格按采购目录公开招标采购,全年采购合同总价 2600 多万元,平均资金节约率 18.5%;开展集中治理职能部门不作为活动,安排 24 家执法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县电视台公开进行规范执法承诺。县政府及其部门普遍建立定期集中学习制度,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先后拘留 1 人,解聘 3 人,党纪政纪处理 15 人。结合行政审批、财政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对在编不在岗中小学教师进行清理,辞退长期不上班教师 21 名。按照有利于建设和管理的要求,调整县城行政区划,撤销城

14、关镇和颍河乡,组建新的慎城镇。大力推进“阳光行政”,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投资 100 多万元扩建政务信息网站,开辟“_论坛”,引导群众提出建议、表达意愿,县政府网站先后被国家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省政府信息中心评为优秀政府网站。加大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狠抓“五不许”、政风评议和机关工作日中午禁止饮酒等规定的落实,全面开展审计报告公告制度,努力从源头上治理和防治腐败,维护了全县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人均生产总值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融资渠道窄,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供给紧张;城乡规划不健全,无

15、序建设问题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历史遗留问题多,社会事业欠帐多;少数干部素质不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低。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XX 年各项工作安排XX 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县争先崛起的关键一年。做好 XX 年各项工作,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增长,对实现争先崛起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尽管在发展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矛盾和挑战,但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我县经济已迈上持续较快增长的平台,经济发展正处在快速上升阶段。特别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国际和沿海地区产业、资本转移的加快,_区位、资源

16、、产业优势突出,必将为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只要我们抢抓机遇,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于发展,就一定能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快速进步,实现争先崛起的目标。XX 年_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核心,以招商引资和改革创新为动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实施“5511”计划,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商贸流通、生态旅游、循环经济,振奋精神、抢抓机遇、托颍而上、争先崛起,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不断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XX 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高于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4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3%,引进县外资金 10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8以内。要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必须抓好以下各项工作。加快工业化进程,打造皖北工业强县。围绕培育壮大五大工业支柱,进一步加大主攻工业力度,确保工业增加值增长 15%以上。一要加快建设煤电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