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023781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亲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母亲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母亲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母亲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母亲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母亲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亲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母亲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 作者: 李建花 (小学语文 甘肃张掖临泽三期小学语文一班 ) 北师大版课标小学语文六年级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三 母亲河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母亲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所在班级情况:本班的学生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一直把识字和朗读放在第一位,有着较强的识字能力和扎实的朗读基础。在这一课教学中,学生能够运用我们自创的识字方法板很快掌握本课生字,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能够感悟到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教学内容分析:长江之歌的歌词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诗歌运用高度的艺术概括,采用形象、凝练的语言,发自内心地咏唱了这条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唱出了人们的真情实感,抒

2、发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歌词赞美长江,并不是直接描写波澜壮阔的长江水,而是从人们对长江的真情实感入手,将长江比作母亲,用第二人称直接抒发对母亲的赞美。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情感,品位作者用词,以及相同句式给本首歌词带来的气势。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体会作者语言,抒发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领悟长江的磅礴气势,并练习背诵。教学难点:体会“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及课文

3、两段是如何对应着写的。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人新课。1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讲解:出示地图,同学们,(指着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 11 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 6300千米,沿途汇人许许多多支流,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全流域的面积超过 180 万平方公里。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长江,无论就长度、流域面积或水量来说,都可称得上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

4、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 。2谈一谈你对长江的了解。3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指导朗读课题。二、深入研读,理解歌词。(一)学习第一节。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2说说你读课文后的感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气势恢弘、雄壮豪迈,读起来有荡气回肠之感)领悟歌词基调,参照“我的视角 ”中丁丁说的话:朗读 长江之歌,我豪情满怀。3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请听长江之歌,让我们一起再次感受长江的磅礴气势。4练习朗读课文。(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

5、的气概。导读:从祖国的最西部“雪山” 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 “东海” 奔去,她有无穷的源泉,无尽的力量。再读这几句。(2)指名读评价再次练习读。(从雪山走来,带着无穷的源泉,是那样从容;向东海奔去,是那样大气恢弘。读书时要由轻到重,语气逐渐加强。突出长江的变化。)(3)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几句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对长江进行了赞美,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引导学生理解: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宽阔;把长江拟人化,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指导学生看地

6、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 ”的意义。指导朗读:读出深情、大气的语气。(4)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人母亲的情怀。引读:长江,你一泻千里,源远流长,滋润两岸的土地,哺育各族儿女,我们赞美长江(学生接读); 我们赞美长江(学生接读);我们赞美长江(学生接读) 要读出“赞美 ”“依恋” 的感情。(5)自由练习朗读第一节,读出感情的变化。(6)汇报朗读,升华情感。(7)齐读第 1 节。指导背诵第 1 节。(二)学习第二节。(1)自由读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远古”是指遥远的古代,她有悠久的历史,她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

7、长江永远奔腾不息,她那磅礴的气势惊天动地,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灌溉着如花般美丽的国土,滋润着两岸的人民。她有着青春的活力,她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指导朗读第 2 节。(3)背诵第 2 节。(4)体会课文的两段是怎样对应着写的。请同学寻找两段中一样的部分,用斜线画出。第一部分的“走” 、“奔” 句 与第二段中第一句“走”、“ 奔”句对比,体现了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两部分都用:“你用”句式,她养育人民,灌溉国土,推动时代发展表达了长江母亲的博大无私,抒发了作者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两部分最后 5、6 句相同,反复吟诵,更加深情地

8、赞美长江,使人在感受长江的伟大的同时,有一种强烈的时代感。(三)朗读全诗。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从长江的源远流长,奔腾浩荡的特点生发开去,赋予长江一种豪迈、奋进的精神气质。她宏伟博大、多姿多彩;她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2、练习朗读。3、学唱歌曲。 板书设计:长江之歌源远流长实写哺育 挽起赞美 依恋历史悠久虚写灌溉 推动赞美 依恋作业设计:1.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2.积累优美词句。3.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教学资料及资源:话说长江 片断、课件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有的介绍了长江的发源和流量,

9、有的带来了有关长江的图片和歌曲,有的朗读了长江的诗歌和散文,在诸多交流中,学生对长江有了深入的了解,学生知道了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长江给了多少诗人诗的灵感,不同的人看长江会有不同的感悟,如三国演义片头曲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让学生对长江有了更多的感慨,为感悟文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三峡之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知识目标: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景物的方法及修辞手法的运用。3.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教学重点:作者如何描写三峡不同的景色的及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教学

10、难点:作者如何描写三峡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色的。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长江,养育了炎黄子孙,滋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田。长江三峡,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今天,让我们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板书)二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长江三峡的资料。三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1易错的字橘柚陡峭累累巨蟒荡漾光晕驳船摇曳谷壑清冽2词语解释陡峭:(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的。累累:接连成串摇曳:摇荡宛若:宛如;仿佛。谷壑:山谷,山沟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1、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画出体现顺序的词语。2、课文描写

11、了一天中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3、读读文章开头和结尾的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五全班交流、探究。交流时教师进一步提示:课文描写了三峡在中秋这一天的景物变化,读一读,说说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分别重点写了什么景物,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划出重点词语。全班讨论,得出结论:(1)总写三峡秋景,抓住了成熟的特点。通过橘树、柚树的叶子、果实来表现成熟的秋景。(2)早晨重点写橘柚树,写树上露水的变化(由像洁白的霜到消逝),在初升太阳照耀下的色彩(绿叶金实),显示了三峡之晨的特点:明丽。(3)中午重点写长江,写长江在阳光照耀下的色彩(金麟),水势(翻滚、呼啸、奔腾),辉映峭壁,峡谷波光荡漾,显示了三峡中午的特点:

12、热烈。(4)下午重点写雾,写青色的雾使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峭壁的倒影使长江变成小溪,显示了三峡黄昏的特点:青色而透明。(5)夜先写长江,写长江的宁静(沉沉欲睡),写长江的偶然被惊动(驳船驶过时,渔火和灯标轻轻地摇曳),显示了三峡夜间的特点:宁静。重点写峡谷,写三峡月出,抓住山高、谷深、天小的峡谷特点,写月亮的出现、色彩和形态。写月光像“一道道瀑布 ”,“像一匹匹素锦”,突出三峡特点:宁静而神秘。六学生小结学生谈本课时的收获,主要领悟写景要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提问: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景色的?景色的特点是什么?二探究学习深入阅读课文,并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13、:1本文在写景中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并体会它的作用?比喻:“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把长江比喻成巨蟒,表现出了长江宏大的气势。拟人:“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赋予长江以生机和灵性2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这一天,正是中秋。 ”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三、朗读练习你最喜欢这几个时间段里哪个景物?你能读读吗?同学评议。指导朗读:朗读的时候应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带着喜爱、欣赏的感情来读。在读不同的段落时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例如读早晨的三峡,语调应是轻快的,这样才能把三峡明丽的特点展现出来。读中午的三峡,语速应快一些,语气是热烈的。读夜晚的三峡,语速应慢下来,体现三

14、峡的宁静之感。四、拓展学习:模仿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段:校园秋色或者是哈尔滨之秋要求进行细致的观察,写出具有本地特点的秋天的景色。并能够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写完后出示一两篇,进行交流。五、教师小结壮美的三峡让作者感慨万千,在这美好的团圆的夜晚,他思念着没有回到母亲怀抱的亲人。就让我们共同企盼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吧!板书设计:三峡之秋早晨橘树明丽中午长江热烈下午雾青而透明夜晚长江宁静峡谷神秘教学反思 : 课标中指出:“阅读应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的思考,享受审美乐趣。”介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更应该放手

15、让学生去自学自悟,本着这个理念,教学设计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合作探索,团结互助,交流阅读体验,解决疑难,让学生的的自感自悟,互帮互学取代老师的讲解,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服务。这次的教学活动是比较成功的,尤其是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这个环节中,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让他们按照阅读提示的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获得知识、体验,为下一步的小组合作交流打下基础。让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的大量的学习时间留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小组的合作探究,发挥了集体的力量,资源共享,让每个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合作精神。当老师们看到学生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时那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不禁为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大加赞赏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的两首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刘禹锡有关黄河的诗歌。凉州词写的是边塞的荒凉,浪淘沙写的是黄河的蜿蜒曲折,流程较长。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是学习难点。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3.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