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县文化局).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0229832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县文化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县文化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县文化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县文化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县文化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县文化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县文化局).docx(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 (县县 文化局文化局)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一、 “十一五”时期 XX 文广新发展概况 “十一五”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宣传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励精图治、奋发有为、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文广整体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文艺创作成果丰硕。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每年创作书、美、摄等文艺作品 50 多件,歌曲真爱人间获省政府“五星工程奖”银奖、市“五个一工程奖”一等奖,油画作品“农民日记承包后的第一年”在省政府“五星工程奖

2、”评选中入围,农民画“致富旋律”作品在中国美协巡展并获金奖。文广服务赞誉有佳。出色地完成县委、县政府重大活动新闻宣传和文艺活动服务,丹顶鹤文化艺术节和经洽会文艺活动服务影响深远,广场文化活动富有特色, “三送”活动深受城乡群众欢迎,新闻外宣央视用稿列全省县级台之首,电视新闻全国秋收接近八成,丰收已成定局在央视新闻联播栏目头版头条播出。惠民工程成绩突出。 “十一五”期间,投入“双入户”资金8000 多万元,新发展有线电视,调频广播“双入户”16 万户;投入农村文化站房建设资金 1500 万元,新建、扩建农村文化站房 14 家,农村文化设施投入超历史;计划投入2.5 亿元的文化艺术中心已通过评审即

3、将在新城区建设。市场整治成效显著。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推动了全县文广电市场在健康有序轨道上繁荣发展。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网吧、音像、娱乐等文化服务项目分布均衡,发展有序。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明显提升,网络监管由单一市场秩序管理向文化内容监管延伸。广电设施稽查推进有力,非法安装地面设施、盗窃有线电视信号等违法行为得到有力打击。内部改革提升效益。 “十一五”期间,我们先后对广电台广告中心,网络中心和部分县直文化单位进行内改,将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利益机制延伸到文广单位及创收部门,改革不仅激活了机制,改善了服务,而且极大地提升了经济效益。出台政策推进发展。为加快全县文化事业产业发展

4、,XX 年 6 月,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 ,有力推动了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和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文化娱乐业、印刷复制业、数字影视业、特色旅游业等一大批朝阳产业迅速发展,服务性收入 2 亿多元,创税 XX 多万元,文化产业占全县经济发展份额有了一定提高。 “十一五”时期我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文化产品和服务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基层文化生活仍不够丰富,公共文化设施内部配套还不完备;文化经济政策尚未落实到位;广电网络整合资金投入缺口较大;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还比较少;文广人才队伍与发

5、展文化事业、产业的需要还不相适应,特别是拔尖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比较缺乏。 二、 “十二五”时期文广新发展形势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港海经济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转折时期,也是加快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产业发展的机遇时期,它将为全县的文化事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加快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发展,县委、县政府把文化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之一,对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文化 XX 建设的目标任务,为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制的改革,现有的网络进行双向网改造及“三网”融合,都将为广电事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内

6、生动力。 “十二五”时期,XX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三、 “十二五”期间全县文广新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抢抓沿海大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机遇,按照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统筹整合资源,实施重大项目带动为途径,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 ,坚持政府投入和文广体制改革“两到位” ,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

7、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分开” ,坚持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两结合” ,推进文广新事业和产业的全面繁荣与发展。 (二)目标任务 按照“打造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塑造一批特色文化街,扶持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兴建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创作一批文艺精品力作,培养一批优秀人才队伍” , (下称六个一批)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重点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镇区和社区基层文化建设、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文化创新能力建设及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到 XX 年末,建设完善覆盖全县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体制充满活力,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文化事业明显进步,文化设施配套完善

8、,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初步形成强项突出、优势明显、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文化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全县经济增长水平 3 个百分点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力争达到 5%,文化综合实力位居全市前列。 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多彩,创作生产一大批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力作。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建成一批高标准、现代化、综合性、多功能的文化艺术中心。 文广产业发展活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形成具有 XX 港海经济特色的文广产业,使之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文广市场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大力发展

9、和繁荣文化市场,积极支持和引导文化消费,促进文广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广电传媒宣传日益活跃,品牌栏目亮点纷呈,专题节目富有特色,为宣传 XX,推介 XX 提供新闻支持和舆论服务。 文广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推出一批在省内外具有影响的文化名人、节目制片人,培养一大批优秀的文化艺术人才、广电编播人才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 (三)工作步骤 到 XX 年,全县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到位,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到位,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到位;县文化艺术中心、凤凰传媒 XX 书城开工建设,全县文化事业、产业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到 XX 年,基础文化设施建设规模不断壮大,明湖水上乐园、中影国际 XX 影城

10、、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相继建成,以环明湖为核心的明湖文化产业集聚区轮廓初步凸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和基层网点建设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完成淮杂两团改制任务,组建“XX 综合演艺公司” 、广电网络公司和文化综合执法队伍。到 XX 年,全县文化小康指数大幅提升,文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初步形成,文化大县、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初见成效。 (四)工作重点 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立足县情实际,充分挖掘我县独特的文化资源,全面实施文化建设“六个一批”工程。 (1)打造一批知名文化品牌 坚持政府协调、市场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的原则,不断创新文化品牌的发展

11、机制,坚持在形式上求突破、在深度上下功夫,在发展上创特色,以文化品牌促进全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1.文化活动品牌。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到居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不断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开展“我爱 XX,我爱我家” 、 “激情鹤乡,感动 XX”等主题教育活动,推出一批有较大影响和一定规模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老年文化等品牌活动,拉动城乡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 2.企业文化品牌。重点扶持“双山” 、 “双灯”

12、 、 “振阳” 、“捷康” 、 “农垦麦芽”等重点企业和快速成长的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品牌建设,在企业文化设施、阵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在内容和形式创新上实现新突破,提升企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一批知名的企业文化标志性设施品牌、倡扬企业精神的活动品牌、鼓舞职工奋力争先的文艺力作品牌。 3.节庆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县直文化单位、镇区文广中心、民间艺术表演团体作用,组织开展并定期展示踩街、民间会串等民俗文化,包装并创新一批如荡湖船、打莲湘、踩高跷、舞龙、舞狮等传统节目,渲染节庆气氛;全力办好“丹顶鹤文化艺术节”及经贸洽谈会文艺服务活动;依托特色培育开发体育节、全民健身节等新型节庆活动,打造特色

13、鲜明的节庆文化品牌。到 XX 年,各项节庆活动初步形成规模。 4.宗教文化品牌。依托“息心寺” 、 “菩提寺”等宗教场所,培植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市场,吸引上海等大都市的有宗教信仰的企业家和客商来我县观光投资,拉动宗教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培育新的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点。 5.旅游文化品牌。精心打造生态湿地绿色旅游、华中工委红色旅游、丹鹤白色旅游、海盐文化蓝色旅游、寺院庙宇金色旅游的“五彩缤纷”特色旅游文化品牌,建成名副其实的东方湿地鹤乡,碧水蓝天的生态港城。 6.演艺文化品牌。积极发挥艺术表演团体的作用,推出一批展示时代风貌、在全市具有重要影响的文艺精品。XX 年,全面完成县淮剧团、杂技团转企改制,通

14、过深度改革,整合资源,组建演艺公司,打造一批反映 XX 特色、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文艺演出团队。推出海防营威风锣鼓队和南庄村农民艺术团等文化团队品牌。扶持县夕阳红、万年青、红旗文工团、民间淮剧协会等一批文艺社团,举全县文艺创作人才之力,生产一批优秀剧(节)目,通过开展送戏下乡、举办夏季乘凉晚会、举行全县文艺会演等多种形式,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7.校园文化品牌。大力提倡淮剧和杂技进课堂、上操场,借助中小学校的力量,有计划有重点的培养文艺人才,扩大和提升我县“中小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的规模、质量和层次。 8.社区文化品牌。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扶持社区群众性特色文艺队伍,大力发

15、展楼院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继续打造“社区一家亲” 、 “社区文化艺术节”等社区文化品牌。 (2)塑造一批特色文化街 特色街建设是展示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工程,要按照“丰富内涵、提升档次、拓展规模、扩大影响”的思路,充分发挥政府在特色街建设中的主导、引导、指导作用,进一步挖掘、整合、利用资源,力争三年内打造 3-5 条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街。理顺特色街管理体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放大产业集聚效应,引进一批具有鲜明特色、成长力强、社会知名度高的名牌、名品、名园、名店,建设一批符合街区特色的交易中心、演艺中心、健身中心,以文化树形象,以文化促发展。 新建特色文化产业街要以朝阳步行

16、商业街为依托,向太阳城、振阳街、沿河路、人民路等周边商业区辐射,形成文化产业链,实现核心商业区向文化产业城转变。朝阳步行商业街及太阳城美食街要完善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功能,鼓励支持和引进文化休闲和娱乐等相关产业项目,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和旗舰店,力争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知名的集旅游、餐饮、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步行商业街。 沿河路文化街要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等国办文化的优势,依托近海文化村、超越神话 kTV、天上人间 kTV 等引进的优秀文化娱乐产业项目,延伸文化产业链,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放大文化娱乐、购物休闲、收藏鉴赏、学术交流、赏古阅今等综合功能,进一步增强文化业态的集聚力和文化品牌的辐射力。 德发路合德工业园区要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强科技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在发展科技产业中强化文化元素,突出发展软件业、动漫业,形成科技文化品牌,逐步建成科技文化的孵化基地和科技文化创新园区。 南苑招商场、新亚招商场和温州国际装饰城要巩固在全县各类商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