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229763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总结一天平、量筒测量法测液体密度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2.将液体倒入量筒一部分,测出液体体积 V. 3.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 4.求出液体的密度=一天平、量筒测量法测液体密度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2.将液体倒入量筒一部分,测出液体体积 V. 3.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 4.求出液体的密度=一天平、量筒测量法测液体密度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2.将液体倒入量筒一部分,测出液体体积 V. 3.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 4.求出液体的密度=一天平、量筒测量法测液体密度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2、1. 2.将液体倒入量筒一部分,测出液体体积 V. 3.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 4.求出液体的密度=二、天平、量筒测量法测密度大于水的 固体密度 1.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 2.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其体积V1 3.用细线将被测物体系住使其浸没量筒 内的水中,读出其体积V2 4.求出物体的密度 =三.天平、量筒测量法测密度小于水的固 体密度 1.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 2.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其体积V1 3.将被测物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并用细 钢针将被测物体压入水下,读出此时的 体积V2 4.求出物体的密度 =四.天平、容器测量法测液体的密度 1.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1

3、2.用天平测出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2 3.将瓶中水全部倒出后再装满待测液体 ,用天平称出其总质量m3 4.求出液体的密度= 水五.天平 、容器测量法测密度大于水的 固体密度 1.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1 2.将容器装满水称出其总质量m2 3.将被测物体放入容器并全部没入水中 ,待水溢出后,再称出容器、水和物 体的总质量m3 4.求出物体的密度= 水六、(1)弹簧测力计、容器测密度大 于水的物体的密度(双提法) 1.把待测物体用细线拴好,挂在弹簧测 力计上。 2.在空气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G. 3.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待测物体 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F. 4.求出物

4、体的密度= 水六、(2)测液体的密度 1.器材:2.主要步骤: 3、 表达式: 弹簧秤、铜块、细线、盛液体的烧杯 (2)把铜块浸没在液体里用弹簧秤称 ,示数为 F(1)用弹簧秤在空气中称出铜块的重G 七、弹簧测力计、容器测密度小于水的物体 的密度 1.把待测物体用细线拴好,挂在弹簧测力计 上。在空气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G1. 2.将待测物体下拴一重物使其浸没在水中, 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2. 3.继续向容器内倒水,使待测物体和重物共 同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G3. 4.求出物体的密度= 水八、弹簧测力计、容器测液体的密度 1.把待测物体用细线拴好,挂在弹簧测力 计

5、上。 2.在空气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G. 3.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物体浸没 在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 4.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液体,将物体浸 没在液体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F2. 5.求出液体的密度=九、利用烧杯和水测物质的密度 F浮 = F压 1.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m1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烧杯 和水的总质量m2 3.用细线将物体拴好将物体浸没在烧杯的水 中,(水不溢出,物体不接触烧杯底)在 天平右端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 平平衡后, 读出砝码和游码的总示数m3 4.求出物体的密度= 十、利用漂浮测物体的密度 (1)F浮 =G = 1

6、.器材: 量杯、水、小瓷碗 2.主要步骤: (1)在量杯中放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为V1 (2)把小瓷碗漂浮在量杯的水里,水面到达的 刻度为V2 (3)把小瓷碗全部浸没在量杯的水里水面到达的刻度为 V33、表达式: (2)F浮=G用量筒,小厚底玻璃瓶(直径小于量筒并能直立漂浮 在水面上),测量小矿石的密度。 (1)请你写出实验测量的步骤并用字母表示测得的物 理量:(2) 矿石密度表达式(用测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表示 ):矿石=V1水V2空瓶V3矿石入瓶V4矿石(V3-V2) 水(V4-V1)一漂一沉法(06题型示例)(开放式) 15小红家有一个空心的废牙膏 皮,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想利用 量筒和水测定

7、牙膏皮的密度,请 你帮她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实验步骤; (2)用所测量出的物理量写出 牙膏皮密度的表达式。 【中】 (甲)(乙)分析: (1)实验步骤: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的示数为V0;使空牙膏皮漂浮在量筒中,记下量筒的示数为V1;将空牙膏皮卷成团,把空气排除,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的水示数为V2。 (2)牙膏皮密度的表达式: 分析与解:这道题运用的实验原理 :物体的漂浮条件。所谓“一漂一沉 法”,即“一漂”:当物体漂浮在液 面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利用物体漂浮在水中找到重力- 得到物体的质量;“一沉”:利用物 体沉没在水中,找到体积,则物体的 密度就可以测得。

8、例题 如图在盛有水的量筒中放一个木块,水面所对量筒的示数为V1,如图甲;若在木块上一石块后木块仍漂浮,此时水面所对量筒的示数为V2,如图乙;若将石块从木块上拿下放入水中,水面所对量筒的示数为V3,如图丙。 求:石块的密度。木块石石V2V3图图甲 图图乙 图图丙 木块块木块块V1十一、 利用漂浮测液体的密度步骤: 1.用一个直径均匀的木棒在底部缠上铁丝使其能 漂浮在液体中,用刻度尺测出木棒的总长度L 2.将木棒放入水中,木棒漂浮水中静止后用刻度 尺测出露出水面的长度L1 3.将木棒放入待测液体中,木棒漂浮液体中静止 后用刻度尺测出露出液 面的长度L24.表达式:【例题】小明家买的某品牌的牛奶喝着

9、感 觉比较稀,因此他想试着用学过的知识测 量一个这种牛奶的密度。他先上网查询了 牛奶的密度应该为1.03g/cm3,然后他找来 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棒,在木棒的表面均 匀地涂上一层蜡,并在木棒的一端绕上一 段金属丝(体积不计),做成了一枝“密度 计”,小明又找来一个足够深的盛水容器 和一把刻度尺,请你帮助小明利用这些器 材设计一个测量牛奶密度的方案。要求写 出主要的测量步骤并推导出计算牛奶密度 的公式(有足量的水和牛奶)。等浮力法实验结论: 因为“密度计”在水中和在 牛奶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因此“密度计”在 水中和在牛奶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 的重力。“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所以两次浮 力相

10、等。即 F牛F水,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 牛gV牛排水gV水排 牛gSh牛排水gSh水排 h牛排Lh牛 h水排 Lh水 牛(Lh牛) 水(Lh水)牛奶的密度:注意:从给定的器材看,即无量筒,也 无天平,此时解题的着眼点就不能局限 于利用质量、体积测密度。应该展开丰 富的联想,而给出“密度计”,是和浮力 有关的,就要联想到利用浮力测液体的 密度。这种利用两次浮力相等来测密度 ,我们简称为“等浮力法”。十二、曹冲称象法(浮力不变) 1.在水槽中倒入适量的水,把待测物体放入烧杯中 ,再把烧杯放入水中使其漂浮,这时用细线绕在 水槽外地水面处做好记号系住。 2.取出物体,在量筒中倒入水,读出此时的示数

11、 V1. 3.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直至水面上升到细线 处,读出此时的示数V2 4再把物体放入量筒中,读出此时的示数V3 5.表达式:【练习题】设计两种测量牛奶密度的 方法,所需器材请在以下提供的 器材中选择。器材:天平(含砝码)、刻度尺、两 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一端扎有橡皮 膜)、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 足量的牛奶、细线。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设计实 验,难度较大的题目。根据提供 的器材,实验设计如下。练习题 为了测定一个小正方体木块(不吸水)的密 度,可供选用的器材有:托盘天平(含砝码 )、量筒、刻度尺、大头针、水。请你选用 这些器材,测木块的密度,写出每种方案所 需的器材、主要的实验步

12、骤和 的表达式 . 123451.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水、大头针 2.主要步骤: (1)用天平称木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把木块放进 去液面到达的刻度为V1 (3)用大头针把木块压下去全部浸没在水 里,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2 3.表达式: 一题多解一题多解 1.器材:刻度尺、天平(砝码) 2.主要步骤: (1)用天平称木块的质量m (2)用刻度尺量出木块的边长为a 3.表达式: 一题多解1.器材:量筒、水、大头针 2.主要步骤: 3.表达式: (1)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1 (2)把木块放在量筒的水里液面到达的刻 度为V2 (3)用大头针把木块压入水里,液面到达 的刻度为 V3一题多解1. 器材:刻度尺、量筒、水 2.主要步骤: 3.表达式: (1)用刻度尺量出木块的边长为a (2)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1 (3)把木块放进去液面到达的刻度为V2一题多解1.器材: 2.主要步骤: 3.表达式: 刻度尺、水 (1)用刻度尺量出木块的边长为a (2)把木块放在量筒的水里,用刻度尺量 出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