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营养(ppt)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166283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的营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人体的营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人体的营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人体的营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人体的营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的营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的营养(ppt)(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教师进修用)新编初中生物实验教材体系新编初中生物实验教材体系 致同学们致同学们 生物和细胞生物和细胞 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人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 健康地生活健康地生活 结语:学习并没有结束结语:学习并没有结束七年级下册体系七年级下册体系第一章第一章 人的由来人的由来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二节 人的生殖第三节 青春期第四节 计划生育 第二章第二章 人的营养人的营养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二节

2、消化和吸收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 全 第三章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人体的呼吸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第二节 发生在体内的气体交 换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第四章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 脏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第五章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第二节 人粪尿的处理第六章第六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 知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第四节 激素调节第七章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上册:体验科学

3、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侧重观察、比较和推理侧重观察、比较和推理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册:侧重测量、计算、记录、整理和分析数据侧重测量、计算、记录、整理和分析数据 关于科学探究技能的要求关于科学探究技能的要求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本章是按照人的食物取自环境,食 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是人体细胞内物 质和能量的来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要 经过消化和吸收才能被细胞利用,以及 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有利于健康的思路 编排的。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目标(教参P48)知识目标:能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能力培养:能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

4、来自生物圈中的 其他生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及各种营 养物质在细胞中的作用是本节教学 的重点。 2.探究食物中含有能量是本节教学 的难点。课时建议二课时教学建议一、关于引言 (1)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为什么呢? (2)人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这是每一个人 都要经历的过程,那么人是如何长大的呢? (3)人从出生成为生物圈的一员开始,就要不断 地去寻找食物,这是为什么? (4)中午你们都吃什么了?人为什么每天都要吃 饭呢? 由此引出本节的课题。问题 不同的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的种 类和数量是否相同?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包括哪些种类?二.关于各种营养物质比较食物中营养物质的

5、种类食 物营营养物质质的种类类能 量蛋白质质脂肪 糖 类类水 维维生素 无机盐盐提出相关的问题1.通过查阅“食物成分表” ,你能 得出什么结论? (1)不同的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 数量不同。 (2)不同的食物中含的营养物质的种类 虽然不同,但主要是蛋白质、糖类、 脂肪、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类六大类 。2.含糖较多的食品有哪些?3.含蛋白质较多的食品有哪些 ? 4.含脂肪较多的食品有哪些?5.这些营养物质都有什么作用呢 ?(1)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常要点滴葡萄糖 。 (2)王刚因没吃早餐 ,在操场上晕倒了,同 学们给他吃了一块巧克力,他又恢复了体力 。 (3)减肥的最好方式是锻炼身体。 (4)

6、大病痊愈不久的人,身体明显消瘦。 (5)胖人比瘦人更能抵御寒冷。 (7)医生建议少年儿童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 。 (8)医生建议孕妇多喝牛奶。营养物质的种类和作用糖类 能源 原料脂类 能源 原料蛋白质 原料、调节、能源矿质元素 调节 原料维生素 辅酶 调节水 运输、调温、溶剂 等6.怎样能证明我们吃的食物中含 有这些成分呢?启发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例如:用碘液鉴定食物中有淀粉;用燃 烧的办法证明有机物中含有能量;挤 压花生米出油说明含有脂类等等。补充演示实验蛋白质的检测:蛋清稀释液+双缩脲试剂紫色或紫 红色探究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讨论和完善计划 实施计划

7、得出结论三、关于探究实验(P23)四、关于几种无机盐、维生素缺乏时 的症状和食物来源 小品:学生扮演患者到医院看病,由 “患者” 和“医生” ,说出病症和 治愈的方法。 查资料,由学生自己填出P25和P26表 中要求的内容。 关于“佝偻病”佝偻病的成因佝偻 病缺钙 缺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 ,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缺钙” 是继发于维生素D不足。当然,也有部分儿童是单纯摄 钙不足,或两者兼而有之,也就是说:V-D不足、摄钙 不足、或两者兼有,都可导致佝偻病。而最常见的是V -D不足,所以把佝偻病称为缺钙是不恰当的,容易引 起人们的误解。 抗维生

8、素D佝偻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 是由位于X染色体 上的显性致病基因 控制的一种遗传病 。患者由于对磷、钙 吸收不良而导致骨 发育障碍。患者常 表现为X型(或O 型)腿,鸡胸、生 长缓慢。五、关于比较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一般的定性实验(分组实验)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水果,或者课前 教师准备好果汁。 用实物投影演示(教师演示实验)可以课前准备好,课上演示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其水溶液 可以使紫红色的高锰酸钾褪色。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教学目标(教参P51)知识目标: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能概述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能力培养: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 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

9、计和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解读营养物质 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 的特点。重点和难点1.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收集唾 液、解读P34的曲线图都是本节教 学中的难点内容。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建议一、关于食物的消化(第一课时)1.重点做好“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 究实验。说明口腔中的舌、牙齿和酶的作用。2.消化系统的简图和各个器官的功能可 以让学生说明。引出:蛋白质、脂肪被 消化的器官。介绍赵老师的一节课 探究问题1、馒头中的淀粉在牙齿、舌、唾液的共同作

10、 用下会变成带甜味的糖吗?2、馒头中的淀粉只经过牙齿和舌的作用会 变成带甜味的糖吗?3、馒头中的淀粉只经过唾液的作用会变成 带甜味的糖吗?牙齿舌唾液牙齿舌水唾液糖?糖?馒头渣唾液玻璃棒馒头渣水玻璃棒馒头块唾液馒头渣 馒头块 玻璃棒水唾液试管糖?实验设计实验设计 淀粉检验检验尿糖 试试 纸检验纸检验1.馒头馒头 碎屑+2ml唾液 +充分搅搅拌2.馒头馒头 碎屑+2ml唾液 +不搅搅拌3.馒头馒头 碎屑+2ml清水 +充分搅搅拌4.馒头馒头 + 2ml唾液 + 充分搅搅拌5.馒头馒头 + 清水+ + 无无无+有有1.口腔中使淀粉变成甜糖的决定因素是 什么?2.唾液为什么能使淀粉变成甜糖呢? 问题:

11、科学研究发现,在唾液中有一种物质可以催化 淀粉转变成麦芽糖。这种物质叫做唾液淀粉酶。 在消化系统中,酶是加速食物消化的催化剂,没 有酶的作用,食物消化的速度就会大大降低。生 物体内有多种消化酶,除淀粉酶外,还有麦芽糖 酶、蛋白酶、脂肪酶等等。因为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可以将 食物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这样增 加了食物与唾液的接触面积,可以使 唾液更好地发挥消化作用。3.为什么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可 以促使更多的淀粉转化成糖?4.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吃饭时应细嚼慢咽举例说明:食物在酶的作用下的 消化过程淀粉的消化过程淀粉 什么叫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 收的 成分的过程叫消化。唾液淀粉酶

12、 麦芽糖酶麦芽糖葡萄糖口腔咽唾液腺食道胃肝脏小肠盲肠阑尾大肠肛门胰蛋白质的消化蛋白质的消化(不能吸收) (能吸收)酶蛋白质氨基酸甘 油脂肪酸1脂肪酸2脂肪酸3甘 油脂肪酸1脂肪酸2脂肪酸3脂肪的消化脂肪的消化脂肪脂肪微粒胆汁脂肪酶甘油脂肪酸(不能吸收)(能吸收 )二、关于营养物质的吸收(第二课时)1.重点说明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用挂图、投影片、模型等教具说明小 肠的结构特点。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分组观察动物小肠的结 构。也可观看录像,使学生理解小肠的结构特点2、什么叫吸收?问题: 1.营养物质是从小肠中被吸收还是大肠 中被吸收?(两个地方都能吸收) 2.吸收营养物质最多是大肠还是小肠? 为

13、什么?营养物质从消化道进入肠壁毛细血管的过 程就叫吸收。总之,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中,淀 粉、蛋白质、脂肪都是分子大、结构 复杂的有机物,必须经过消化变成分 子小、结构简单的有机物才能被细胞 吸收;而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需要 消化可以直接吸收。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合理营养的意义及食品安全对人们 健康的影响。能力培养:收集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能设计一份 合理的食谱。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合理膳食,保持身体健康。教法建议例如:引导学生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 方法步骤: (1)课下测量自己的身高(m)和体重( Kg) (2)课上利用下面提供的方案评价自己的 营养状况.(3)用表

14、格统计小组成员的营养状况,计 算出营养正常、不正常和过剩的比例。1.通过学生活动,引出“合理营养 ”统计表姓名实际实际 体重/标标准体重 体质质指标标营营养状况评价指标2:体质(1418岁)计算方法 评价指标体重(Kg)/身高的 营养不良 正常 营养过剩平方(m2) 18.5 18.525 25评价指标评价指标1 1:体重与标准体重:体重与标准体重(1418(1418岁岁) )计算方法计算方法 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实际体重实际体重/ /标准体重标准体重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 正常正常 营养过剩营养过剩 0.9 0.91.1 0.9 0.91.1 1.11.1男性标准体重=身高(cm)-105,女性标准

15、体重=身高(cm)-100(4)与其他小组交流,并将全班的 统计结果汇总在一张总表上。讨论: 1.你对自己目前的营养状况满意吗? 2.如何改善自身的营养状况?评价营养状况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指标 ,下面提供的是两种简单的评价方案.合理膳 食否?多项研究证明,诸如汉堡包、薯条、可乐之 类的快餐只是方便食品,而不是营养食品。这些 食品的共同特点是价钱便宜、分量足、热量高, “一吃就饱,一饱就胖”,影响人的健康。什么是合理膳食?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 需要的膳食。 这种膳食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的 比例合适,互相搭配合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要求: (1)含有五类食物,比例合适. (2)考虑当地常吃的食物种类 (3)经济实惠 (4)能亲自烹调,并请家长品尝. (5)要有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