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一般概念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164040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维的一般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思维的一般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思维的一般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思维的一般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思维的一般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维的一般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维的一般概念(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一、思维的概念及特征 内涵 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 的间接和概括的认识。 特征 概括性:抽取共同特征和规律 间接性:借助的媒介和知识经验 是对经验的改组二、思维的过程 内涵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 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就 是思维的过程。 理解 分析与综合:思维的基本过程 比较 抽象和概括三、思维的种类 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 依赖于实际的动作来解决问题 形象思维: 利用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 逻辑思维: 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 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经验思维: 借助日常生活经验进行 理论思维:

2、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来判断和解决问题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直觉思维: 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 分析思维: 是遵循逻辑规律,经推导而得出结论 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辐合思维: 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发散思维: 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 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常规思维: 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创造思维: 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 ,并创造新的思维成果第二节 概念及其形成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concept)一词有广狭两种意义。广 义言之,概念指个体对具有共同属性的事 物所获得的概括性的认识。例如:儿童在 吃过、闻过、看过、拿

3、过形状、颜色、大 小不尽相同的苹果之后,在他的意识中所 形成的一种概括苹果共同属性的认识,即 是关于苹果的概念。 狭义言之,以一个概括性的名称或符号, 用以代表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事物的全体 时,此名称或符号所代表者,即为概念。 用以代表概念的名称或符号,有的较为具 体,如“铅笔”、“报纸”、“小学生” 等;有的较为抽象,如真理、价值、数学 上常用的X,Y,Z等。 显然,上述界说中,同类事物的“属性” 是形成概念的关键。所谓属性( attribute),是指可以辨识的特征( feature)。举凡事物之形、色、质、量 等特质,均可构成概念的属性。但构成概 念的属性是选择性的,不是全部收罗在内 的

4、。 通常,一个概念往往包含的是事物的本质 属性。如“三角形”是一个概念,此一概 念只有一个“形状”属性是本质的;即由 三条直线构成的封闭图形。此外,图形之 大小及形状的特征(如等边、等腰、直角 等),均不属于“三角形”这一概念的本 质属性。 可见,概念是人认识事物的心理基础。从 信息加工的观点看,人在将周围事物当做 信息来处理时,在编码与贮存的过程中, 就是将所接受的信息按概念来分类处理的 。因此,在认知心理学上,有时将概念 形成(concept formation)与分类 ( categorization)视为同义词;都是指通 过对事物属性之辨别,而获得认识的心理 过程。由此可见,概念形成是

5、思维的基础 。二、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个体如何从事物的众多特征中,选 择适当的属性以形成概念。换言之,人 究竟是以何种认知过程来对某一类事物 形成概念? 以下我们介绍一项典型的概念形成实验 (Reed,1972),用以回答这个问题。 该实验采用的材料,如图所示,包括八 个特征各不相同的人类面孔。按特征的 组合来分类,这八个面孔分为三类特征 :一是脸型,分宽脸与长脸两种;二是 眼睛位置,分在上与在下两种;三是嘴 角表情,分笑意与愁容两种。 如就这些特征中,选出一部分或全部来 ,当做概念的属性,就可形成范围大小 不同的概念。 1如只把“面孔”当做唯一属性,其概 念范围为八个图形。 2如说“宽面孔”,

6、属性就有两个,其 概念范围为四个图形。 3如说“宽而笑意的面孔”,属性就有 三个,其概念范围为两个图形。 4如说“宽而笑意且眼在上的面孔”, 属性就有四个,其概念范围只有一个图形 。 由此可见:其一,概念必须靠属性来界 定;属性不明确,就难以形成概念。 其二,属性愈少,其所“概”的范围就 愈大,其所指涉的事物就愈不肯定; 属性愈多,其所“概。的范围就愈小, 其所指涉的事物就愈肯定。 如只说“学生”,虽成为概念,但所指 是无限的,如说成“华中师大教科院 2000级学生”,其所指就确定多了。不 过,概念范围的大小,各有其必要;该 大时要大,该小时要小。 三、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 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掌

7、握科学概念受多 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有: 1日常概念。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 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日常概念会促 进科学概念的掌握。如学生在日常中形 成的“相邻”的概念,对学习邻角、邻 边具有促进作用。 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不一 致时,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产生消 极作用。如“垂”的概念,日常理解为自 上而下,所以在学习几何中“垂线”概念 时,也只理解为自上而下。 2变式。变式是指概念的肯定例证在无 关特征上的变化。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表 现样式。如果教学中所提供的变式不充分 或不正确,往往会引起缩小概念内涵或扩 大概念外延的错误。多提供具有本质属性 的变式,有助于科学概念的掌握。

8、 3下定义。下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 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通过下定义可以把 概念的内涵固定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 概念的实质,即掌握概念所标志的事物的 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并以此去辨认事物 。在教学中下定义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与知识水平。第三节 问题解决一、问题解决的概念 问题解决的概念 内涵: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 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 ,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代表:纽厄尔和西蒙(Newell Simon,1972) 问题的种类 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含糊的问题 对抗性问题与非对抗性问题 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的问题二、问题解决中的策略 算法(al

9、gorithm) 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 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 启发法(heuristic method) 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 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手段目的分析 逆向搜索 爬山法河内塔问题ABC1 2 3ABC目标状态 初始状态三、问题解决中的专家与新手 专家与新手在知识数量上的差异 专家与新手在知识组织方式上的差异 专家与新手在知识组织方式上的差异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其它因素 知识的表征方式 九点连线 要求:笔不离纸 ,用不多于四条 直线连在一起 两种答案: 定式 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 状

10、态,其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卢钦斯量水实验(Luchins,42)课题 序列容器的容量要求容量 A B C P 121 127 3100 214 163 2599 318 43 105 49 42 621 520 59 431 623 49 320 715 39 318 828 76 325 功能固着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 问题 利用如图所示 的材料,将蜡 烛象壁灯一样 立在墙上。问题答案 动机 耶基斯道德森定律: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 效率的关系 情绪 人际关系 从众现象五、创造性 概念 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 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创造性的心理成

11、分及其测量 1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流畅性(fluency) 变通性(flexibility) 独特性(originality) 2远距离联想能力 远距离联想能力(remote association)是在彼 此相距很远的观念间看出其关系的能力。 远距离联想测验:说出第四个词 3有关的人格因素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酝酿与创造性 酝酿(incubation):在对问题经过长时间的思 考后,仍未找到答案,但当稍稍休息后,突然找 到了答案。 可能原因:酝酿排除了定式或功能固着的影响 社会因素与创造性 实验:如果被试知道成果被评估,则创造性下降 。第四节 创造思维 一、什么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就是创造活动中

12、的一种思维。创造活 动是一种提供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产物的活动 。科学中新概念、新理论的提出,新机器的发明 ,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等等,都是不同实践领域 中的创造活动。所谓独特性是指与众不同或前所 未有的意思。但是,即使是独特性的产物也不一 定都是创造。因为独特的东西也可能是毫无社会 价值的、与客观规律相违背的。例如,精神病人 的胡言乱语是独特的,却不能把这些东西说成是 创造的。因此,某种产物是否是创造,不仅要具 有独特性,而且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具有社会价 值。 创造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它既是发散式 思维和聚合式思维的统一,也是形象思维和抽象 思维的统一。例如,自然科学家提出新假设时, 开始运

13、用发散式思维提出各种各样的观点,然后 用聚合式思维归纳成假设。形象思维对创造思维 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有些化学家想象自己 变成了运动着的分子,自己亲身感受到分子遇到 的情况。美国科学家麦克林托克(BMcClintok) 在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奖后谈到她的研究工作时说 ,她跟玉米的关系好象是朋友关系,通过跟玉米 的对话,发现了染色体中遗传基因内的“转座因 子”。这是形象思维。但创造活动中的形象思维 还得通过抽象逻辑思维加以验证和确认。 二、创造思维的过程 创造思维伴随着创造过程。对于创造 过程的分析,最有影响的理论是沃拉斯 (JWallas,1926)提出的四个阶段的理 论。与创造活动相联系的创

14、造思维过程 大致经历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 证期四个阶段。 准备期。创造思维从收集对创造活动的必需信息、掌握有关技术等准备 工作开始。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明确创造目的,掌握丰富的经验, 收集广泛的信息和掌握必要的技能。创造活动中的准备,分一般性的基 础准备和为了某一特定目的准备。为了发展创造性思维,不能将准备工 作只局限于狭窄的专门领域,而应当有相当广博的知识和技术准备。这 一阶段的时间往往是相当长的。 酝酿期。这一阶段指准备期所收集到的资料经过深入的探索和思考难 以产生有价值的想法之后,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是等待有价值的想法 、心象的自然酝酿成熟,产生出来。例如,把对该问题的思考从心中

15、抛 开,转而想别的事情,或可以去散步、读其他的书干别的事等。欧阳修 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 可以属思尔。”许多创造者也有类似的经验。这个阶段是摆脱了长期的精 神紧张之后经验的再加工阶段。头脑中收集到的资料是不会消极地储存 在那里的,它也许按照一种我们所不知道的、或很少意识到的方式进行 着加工和重新组织,进而产生了新的思想、新的心象。 豁朗期,也称产生灵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 思想、新心象浮现了出来,使 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下于便迎刃而解。这种现象称为 灵感或直觉。许多科学家、文学家都谈到过灵感在创造性 思维中的作用。高斯(Karl,F,Gauss,17771855)在 谈到他求证数年未解的一个数学问题的一段经历时说:“ 终于在两天以前我成功了,像闪电一样,谜一下解开 了。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什么导线把我原先的知识和使我 成功的东西连接了起采。”灵感有时出现在睡梦之中,德 国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