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油田中深层控压钻井钻井液技术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0160617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海油田中深层控压钻井钻井液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滨海油田中深层控压钻井钻井液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滨海油田中深层控压钻井钻井液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滨海油田中深层控压钻井钻井液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滨海油田中深层控压钻井钻井液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滨海油田中深层控压钻井钻井液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海油田中深层控压钻井钻井液技术(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泥浆技术服分务公司滨海油田中深层是大港油田公司勘探的主战场,针对滨海油田地层特性和控压钻井技术对钻井液的要求,我们对钻井液体系和现场施工技术进行了优化,优选既能保证安全钻井,又有利于发现和保护油气层的抗高温盐水钻井液体系。室内评价和现场应用表明:抗高温盐水钻井液体系性能稳定,能够满足砂泥岩地层控压钻井时井壁稳定和抗地层流体污染的需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滨海油田地层特点 二、井身结构及技术难点 三、钻井液体系评价 四、现场应用 五、效果评价 六、认识与建议 一、滨海油田地层特点 滨海油田北大港构造带是大港油田公司勘探的重点区块,所钻遇地层为上第三系和下第三系,主要目的层为沙河街组,其沙一段

2、地层主要以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细粉砂岩及泥质砂岩,泥质粉砂岩,成岩性较好,层理和微裂缝发育;沙二段地层以深灰色泥岩,灰色砂质泥岩,细砂岩为主,夹少量泥质粉砂岩,灰色砂岩;沙三段地层主要为深灰色泥岩夹浅灰色细砂岩。二、井身结构及技术难点 1)井身结构滨海油田所施工井多数为定向井,如果目的层为 沙一段,则为三开井;如果完钻层为沙三段,则为 四开井,三开封沙一中的低压层。2)技术难点为了及时发现并保护油气层,从2007年开始,滨 海油田部分中深层探井在目的层井段采用控压钻井 施工,因此,钻井过程中的井壁稳定、抗地层流体 污染、钻井液高温稳定性及储层保护成为钻井液技 术必须解决的难点。 井壁稳

3、定由于东营组地层和沙河街组地层全部采用控压钻井技术施工,要 求钻井液密度略小于地层孔隙压力,而该地层泥岩成岩性较好,层理 和微裂缝发育,因此,很容易发生井壁失稳。 抗地层流体污染由于采用控压钻井,钻井施工过程中地层流体会不可避免地侵入 井筒内,而地层流体中含CO2、HCO3-、CO32-和可溶盐,如果钻井液与 地层流体不配伍,地层流体对钻井液性能造成破坏,影响钻井液的稳 定性,导致井下发生事故与复杂。 钻井液抗温稳定性由于滨海油田地层温度梯度较高,一般井深达4000m时,井底温 度达到160-170,加之控压钻井条件下钻井液被侵污,因此,钻井 液的热稳定性成为中深井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 储层

4、保护由于所钻井全部为探井,储层资料不足,虽然钻开储层时采用控 压钻井,但完井和起钻时都必须压稳储层,因此,钻井液的固相和液 相进入储层是不可避免的,从而造成储层损害。2)技术难点 三、钻井液体系评价 基于滨海油田的地层特性和钻井方式对钻井液体系的要求,在对比分析不同钻井液体系特性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抗高温盐水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为控压钻井井段钻井液。由于储层资料欠缺,因此,将成膜封堵油层保护技术用于滨海油田。配方1:4%膨润土浆(300ml) 1.0%SDT108 4%SD-102 3%SD -201 3.0%SDT109 3%磺化沥青 1%SD-505 7%KCl(重晶石 加重至1.8g/cm3)

5、配方2:4%膨润土浆(300ml) 1.0%SDT-108 5%SD-102 3%SD-201 4.0%SDT109 3%磺化沥青 1.0%SF260 3%白油 17%KCl(重晶石加重至1.8g/cm3)配方3:3%膨润土浆(300ml) 1.2%SDT108 5%SD101 4%SD -201 3.0%SDT109 3.5%磺化沥青 1.0%SF260 3%白油 0.3%Span-80 1%QS-2 7%KCl(重晶石加重至1.8g/cm3)配方4:4%膨润土浆(300ml) 1.2%SDT108 6%SD101 3%SD -201 3.0%SDT109 4.0%磺化沥青 1.5%SF26

6、0 3%白油 7%KCl(重晶石加重至1.8g/cm3)1)配方优选及抗温性实验 由表1实验表明:配方3老化前后流变性、滤失性相对最好,能够 满足现场施工,因此,该配方为现场实验基本钻井液配方。1)配方优选及抗温性实验 2)抑制性评价 采用滚动回收的方法确定体系抑制性强弱,采用沙河街岩 心180、16h滚动回收评价结果见表。钻井液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KCl可以大大的提高体系的抑 制性,提高了体系的防塌能力。3)抗污染试验 由于体系用于控压钻井,因此,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地层中 碳酸根污染以及岩屑粉污染,体系对两种污染进行了评价, 结果见表3.实验表明:体系抗钻屑污染能力和抗碳酸根污染能力均比较 强,

7、能够满足现场钻井施工要求。4)储层保护试验 采用港339井沙河街天然岩心进行保护油气层效果评价, 在动态污染的条件下进行渗透率恢复值的测试,测试效果见 表4、表5。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动滤失效果较低,渗透率恢复至达到 80%以上,油气层保护较好效果。四、现场应用 自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在歧口凹陷中深层累计开钻探井35口,完井33口,其中定向井30口,最大井斜59.48,最大井底位移2642.98m。完成井中采用抗高温盐水聚合物钻井液施工了6口井,在目的层井段采用了控压钻井技术,平均井深5003m,最深井达到5583m,较好地实现了发现并保护油气层的目的。一开井段采用预水化膨润土浆,钻完设

8、计井深后必须大排量洗井,起钻前 注入粘度为50-60s的稠浆,以利于表层套管的下入。二开井段采用聚合物钻井液。对于存在流沙层的地区可以用一开膨润土 浆钻完水泥塞后全部替掉,然后再用优质预水化膨润土浆进行二开 预处理;对于其它地区可以直接用一开膨润土浆进行预处理。每钻进1m补充2-3kg聚合物,保持钻井液具有强的抑制地层造浆 能力, 控制粘度为30-45s,明化镇地层井段适当放宽滤失量,馆陶 组地层钻井液控制滤失量小于8ml,定向前加入适量低荧光润滑剂 ,控制钻井液摩阻小于0.10,以满足造斜、增斜、稳斜井段各种施 工的需要。1)各井段钻井液技术措施 三开和四开井段配浆准备:检测原井浆的膨润土含

9、量,依据现场钻井液总量预留适量 井浆,其它井浆全部放掉,并将循环罐和井筒全部替换为清水。钻井液配制:加药顺序为盐、大分子聚合物、防塌材料、提粘剂、降滤失剂和润滑剂等处理剂,然后按比例混入井浆或膨润土浆。要求:控制体系的膨润土含量为15-20g/l,最后加重至所需密度,调 整好钻井液性能,再循环6-8小时,使钻井液性能稳定后在开钻。如果不 能满足一次完成钻井液配制,可分批配制,分段顶替换浆,但开钻前必须充分循环、陈化新浆。 1)各井段钻井液技术措施 三开和四开井段钻进过程中根据钻井进尺和钻井液消耗量,按配方配制钻井液, 满足钻井施工需要;如果钻井液性能不能满足井下施工,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相应的

10、处理剂,调整钻井液性能;控制钻井液动塑比大于0.35Pa/mPas,钻进时若携砂效果仍不理 想,可用稀或稠段塞钻井液洗井;钻进时若转盘负荷大,起下钻附加拉力大,可在钻井液中加入0.5- 1%塑料微珠或0.5-1%极压润滑剂,以保证井下安全。1)各井段钻井液技术措施 每次起钻前必须进行短起下钻,检测油气上窜速度,以此作 为钻井液密度调整的依据。提高钻井液密度后,必须起钻至技套 内静止一个起下钻及其它作业周期,然后再下钻循环,检测油气上窜情况,检验该密度能否满足安全起下钻及从事其它作业的需 要,如果不能,则必须提高钻井液密度,再重复前述步骤,直到 满足安全施工要求。下钻到底后,按安全操作规程开泵,

11、循环正 常后启动离心机,降低钻井液密度,达到控压钻井要求后,再恢 复钻进。1)各井段钻井液技术措施 进入目的层前对钻井液进行改造,降低钻井液中的固相含量 ,降低钻井液的滤失量,控制中压滤失量小于5ml,控制高温高 压滤失量小于15ml,加入成膜封堵剂等油层保护添加剂,将钻井液转化为保护油层钻井完井液。钻进过程中控制钻井完井液密度,在保证井壁稳定的前提下 ,尽量走低限,满足探井发现油气层的要求;根据钻井速度和 钻井液消耗量补充油层保护剂和其它处理剂,保持良好的钻井 完井液性能,减少事故复杂的发生,加快钻井、完井速度,缩 短油层浸泡时间。2)储层保护措施 中途完井及完钻前50-10Om对井浆进行全

12、面分析,补充各种相 应处理剂,调整好钻井液性能;钻达设计井深后提高排量循环 洗井,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稀段塞或稠段塞洗井,并进行短起下钻,检验钻井液密度能否压稳地层,井眼状况能否达到电测要 求,如果不能满足井控及电测要求,必须进行反复调整;起钻 电测前根据井眼情况决定裸眼井段钻井液粘度和打封闭钻井液 的配方,以利于电测。下套管前采取同样措施,保证下套管顺利 。3)中完及完井措施 五、效果评价 1)井壁稳定效果好使用抗高温盐水钻井液的6口井,通过体系 中KCL镶嵌和大分子聚合物包被抑制协同作用, 确保钻井液的强抑制性,较好的控制了泥岩的 坍塌,施工中没有掉块和缩径现象,各井的多 次起下钻均畅通无阻,

13、完井电测顺利,平均井 径扩大率小于8.79%。五、效果评价 2)高温稳定性强维持钻井液中KCl的有效含量在5-7%,并通 过使用SMP-II配合抗高温抗盐降滤失剂来控制 钻井液的滤失量,使钻井液具有较好抗高温稳 定性,流变性能易于调整,每次下钻到底钻井 液的粘度、切力、流变参数变化幅度小,钻进 的过程中返砂正常。起下钻、电测等长时间静 止后下钻中途开泵顺利,没有憋高压现象,没 有高温增稠、减稠现象,高温高压滤失量控制 在15-18 ml。五、效果评价 3)抗污染能力滨深1井和滨深24井原设计在控压井段采用淡水钻 井液体系,钻遇高压盐水层时钻井液被严重污染,经 过多次处理无效,被迫将钻井液体系更

14、换为抗高温盐 水钻井液,施工过程中虽然地层流体继续侵入井筒内 ,现场井浆CO32-浓度最高达到12896.85mg/l,未对钻 井液性能造成影响,钻井液性能稳定,仍能保持一定 的负压差继续控压钻进。在此后的几口井施工中,再 未发生钻井液被地层流体污染而导致钻井停工的现象 ,这表明:抗高温盐水聚合物钻井液抗污染能力强, 能够满足控压钻井的需要。五、效果评价 4)储层保护效果好在钻井液中加入成膜封堵剂,减少了钻井液滤 液和有害固相的侵入,完成井平均渗透率恢复值 86.45%。钻进时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四口井实现 钻进点火成功,两口井实现下钻循环测后效期间放 喷点火成功。经电测解释,也获得勘探成果,

15、其中 滨深1井发现16.5m/6层油气层,经试油获得工业油 流,滨深31井完井试油获得高产工业油流。六、认识与建议 1)抗高温盐水钻井液体系的整体抗温性能达到180,满 足5000m左右深井的钻井施工要求。2)抗高温盐水钻井液体系抗盐、钙污染能力强,能够满足 滨海油田控压钻井对钻井液的要求。3)抗高温盐水钻井液抗CO32-、HCO3-污染能力强,现场井 浆CO32-、HCO3-含量最高达到12896.85mg/l时,钻井液性 能能够保持稳定。4)抗高温盐水钻井液技术成功应用,解决了沙河街长裸眼 段砂泥岩地层实施欠平衡控压钻井井壁稳定的技术难题 ,对探井控压钻井起到了保障作用,建议在滨海油田中 深层井广泛推广使用。泥浆技术服务分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