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林技术标准和检查验收-北京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0145918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造林技术标准和检查验收-北京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营造林技术标准和检查验收-北京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营造林技术标准和检查验收-北京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营造林技术标准和检查验收-北京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营造林技术标准和检查验收-北京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造林技术标准和检查验收-北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造林技术标准和检查验收-北京(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造林技术标准与检查验收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饶日光北京大兴,2015.10主要内容二营造林建设主要技术标准三营造林工程检查验收方法 四独立立项的造林绿化工程检查验收一营造林概述一、营造林概述造林:在宜林地、无立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有林 地上通过人工措施形成、恢复或改善森林、林木、灌木林 的过程。包括: (1)人工造林: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殖造林的总称。(2)四旁(零星)植树:在村旁、宅旁、路旁和水旁栽植竹、木,连 续面积达不到0.067 hm2。单行林带属于四旁造林。(3)更新造林: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地上通过人工造林重 新形成森林的过程。(4)有林地补植林冠下造林:为了伐

2、前更新,或改善森林结构与功能 进而提高其质量,或培育需要在林冠遮荫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的树种而在已有林分中进行造林的过程。1造林2封山育林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 地、灌丛实施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 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以及对 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封禁,并辅以人工促 进经营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包 括:(1)无林地和疏林地封育:对宜林地、无立木林地、疏林地实施 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使其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的一项技术措 施。(2)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封育: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实 施封禁,并采取定向培

3、育的育林措施,即通过保留目的树种幼苗、 幼树,适当补植改造,并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提高林 分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封山封山 育林育林无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提供生态效 益,属于公 益林增加 森林面积提供有形林 产品,属于 商品林提高 森林质量封山(沙)育林不仅仅作为为 增加资资源的造林措施,而且 也作为为提高质质量的育林措 施未成林封育(无林地 和疏林地封育)与低 效林改造(有林地和 灌木林地封育)作为为 两个概念封育对对象不包括未成林造林地 2封山育林温带地区的演替规律顶级群落变化:干燥区半干半湿区.湿润区裸地 荒山(沙)地草甸灌 草 丛灌 木 林针 叶 林针 阔 混 交 林落 叶

4、 阔 叶 林进展演替逆行演替2封山育林封山育林的目的是促进进展演替1、苗木类型(1)根据苗木繁殖材料的不同,分为实生苗和营养繁殖苗。(2)根据苗木培育方式不同,分为裸根苗和容器苗。(3)根据苗木培育年限不同,分为一年生苗和多年生苗。(4)根据苗木是否移植,分为移植苗和留床苗。(5)根据育苗环境不同,分为试管苗、温室苗、大田苗。(6)根据苗木规格大小,可分为标准苗和大苗。(7)根据苗木培育基质不同,可分为有土育苗和无土育苗。(8)根据苗木质量不同,可分为等外苗、合格苗、目标苗和最优苗 ,或I级、II级、III级苗等。3营造苗木2、苗木质量评价 (1)评价苗木质量的形态指标包括苗高、地径(胸径)、

5、高径比、根系指标、 茎根比、顶芽、冠幅、第一分支点、土球大小等。苗木质量的综合指数:(2)评价苗木质量的生理指标包括苗木含水量、根系活力和芽休眠状况。相对含水率:(3)苗木活力:包括根生长潜力(RGP)和苗木抗逆性(OSU活力检测法) 。生长潜力(RGP)通常用新根生长点数量、大于1cm长新根数量、大于 1cm长新根总长度、新根表面积指数以及新根鲜重和新根干重表达。 (4)壮苗的最终标志:苗干直而粗壮,有一定高度,上下均匀,无徒长现象。根系发达,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主根短而直,根系有一定的长度。苗木的茎根比(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鲜重之比)值小,重量大。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萌芽力弱的针叶树种要有发

6、育正常而饱满的顶芽。3营造苗木造林种植点的配置,是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间距及其排列方式。一般 分为行状配制和群状(簇状)配制两大类。1、行状配置行状配置是单株(穴)分散有序地排列为行状的一种方式。可分为 正方形、长方形、品字形和正三角形等配置方式。2、群状配置也称簇式配置、植生组配置。植株在造林地上呈不均匀的群丛状分 布,群内植株密集,而群间隔距离很大。群状配置可采用多种方法,如大穴密播、多穴簇播、块状密植等4造林种植点配置造林整地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立地条件和质量,便于造 林施工,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1、全面整地:是全部翻垦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法。2、局部整地带状整地:山地带状整地一般包括

7、水平阶整地 、水平带状整地、水平沟整地、反坡梯田整地和撂壕 整地;平原带状整地主要有带状、高垄和犁沟等。块状整地: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有穴状、块 状和鱼鳞坑;平原应用的块状整地有块状、坑状、高 台等。5造林整地反坡梯田整地鱼鳞坑整地1、人工造林、更新造林、林冠下造林、低产林改造、封山育 林、飞播造林为属于不同的统计指标,不能串项重复;飞播营林 、封山护林不是统计指标。2、人工造林、无林地疏林地封育、飞播造林均能增加森林面 积;对应的造林地应当为宜林荒山荒(沙)地、疏林地、一般灌 木林地、非林地(耕地、牧草地等)。3、迹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地)更新恢复森林面 积,林冠下造林、有林地灌木林

8、地封育、飞播营林提高森林质量 。4、低产林改造(竹林垦复)、郁闭度0.5以上有林地封山管护 不属于营造林范畴。6营造林统计指标二、营造林建设主要技术标准1、人工造林(更新)的主要评价对象1、在宜林地、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和非林地( 如耕地)中以植苗或者点播方式实施的造林、连续 面积大于0.067公顷。2、在一般灌木林地(年降水量400mm以上地 区的灌木林地)中按照造林密度标准以以植苗或者 点播方式实施的乔木造林、连续面积大于0.067公顷 。上述两种方式的造林,共同特点是可以增加森林 面积。1人工造林2、造林小班评定标准造林成活率85(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地 区,热带亚热带岩溶地区、干热(

9、干旱)河谷等生 态环境脆弱地带70)为合格,8441(年降 水量在400mm以下地区,热带亚热带岩溶地区、干 热(干旱)河谷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带6941)为 待补植,40为失败。1人工造林山西省年降水量400mm以下地区包括大同市南郊区、新荣 区、大同县、天镇县、山阴县、怀仁县、应县、阳高县、朔城区 、河曲县。(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附录D) 。3、人工造林(更新)面积认定1、以亩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最小起算面积为1亩,连续面积不足1亩的不计入人工造林面积。2、低产林改造不计入人工造林面积。3、藤本和草本植物种植面积以及四旁(零星)植树、单行林带、林冠下造林等,计入不合格

10、的人工造林面积。4、对中央投资的工程造林,不允许实施人工更新。5、对前地类为无林地、疏林地的生态公益林造林,造林地上原有苗木 、幼树纳入初植造林密度计算。对商品林人工更新与天然更新并存的小班 ,人工更新苗木超过60%的作为人工更新面积,不足60%的不计入更新面积 。6、当造林地块出现重复:(1)作业年度不同时,认定作业年度在先 的营造林方式或工程类别。(2)同一年度营造林方式或工程类别相重时, 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现地签认。1人工造林4、造林小班(地块)保存标准株数保存率80%(年降水量在 400mm以下地区,热带亚热带岩溶地区、 干热(干旱)河谷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带 65%)或郁闭度0.20(灌

11、木林覆盖度 30)。1人工造林5、造林成活率和株数保存率人工造林(更新)作业后三年内单位面积成活株数与造林总株数(造林总株数在适宜初植密度区间以内按实际造林株数计,低于最低适宜初植密度按最低适宜初植密度计,超过适宜初植密度的上限,按适宜初植密度的上限计算,下同)之比为造林成活率。人工造林(更新)小班(地块)三年后单位面积造林树种保存株数与造林总株数之比为株数保存率。1人工造林实际造林株数 高于最高合理初植密度造林总株 数的确定实际造林株数最低合理初植密度最高合理初植密度判断 条件实际造林株数 在合理初植密度区间以内实际造林株数 低于最低合理初植密度造林总株数合格率和保存率的计算方法1人工造林6

12、、造林密度标准(1)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中附录A:各造林区域主要造林树 种造林适宜密度表、附录B各造林区域一般造林树种造林最低初植密度表. (2)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中附录D:生态公益 林造林主要树种初植密度。 (3)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中附录D:主要经济林树种造林密度 表。 (4)速生丰产林的栽植密度执行LY/T 10581991、GB/T 203912006、LY/T 13841999、LY/T 13851999、LY/T 14351999、LY/T 14361999、LY/T 14951999、LY/T 149619

13、99、LY/T 15271999、LY/T 15281999、LY/T 15591999的规定。 (5)国家林业局对地方人工造林树种初植密度标准批复文件的规定(林造发 200457、64、87、88号,林造发20053、71号,林造发2006232号)。 1人工造林7、造林小班成林标准乔木林郁闭度0.20、灌木林覆盖度30、乔灌混交林(乔木郁闭度/0.2灌木覆盖度/30%)1的面积为成林面积。1人工造林8、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其中主要树种的株数或断面积或蓄积量占总株数或总断面积或总蓄积量的80%(含)以下的小班(地块)。1人工造林9、林带造林1人工造林1、林带行数在两行及两行以上且

14、乔木林带行距不超过4米(不含)、灌木林带行距不超过2米(不含),连续面积1亩以上的属于造林。林带面积按下列公式计算:林带面积=(林带行数1)行距4(灌木2米)林 带长2、两行一带如带距超过8米(灌木4米)参照林带计算面 积,小于8米(灌木4米)按片林计算面积。低于上述标准的为单行林带,属于零星植树范畴。当林 带的缺损长度超过林带宽度3倍时,应视为两条林带。1、无林地和疏林地封育 有足够够的母树树、幼苗、幼树树、根株、竹丛丛数量 。 不适于人工造林的困难难地、特殊地,以可增加 林草盖度作为为条件。2、有林地和灌木林地有林地:郁闭闭度0.50,低质质、低效林地(同时时 满满足) 有望成乔乔林的灌木

15、林地 1、封山育林条件规规定封育条件的目的是便于达到预预期目标标,因此是封育合 格的基本条件。2封山育林低效林(针对针对 公益林)原生型低效林:自然状态态下,因林地条件差 和生长环长环 境恶恶劣等形成的。如高山矮曲林 、稀树树草原、沼泽岛泽岛 状林等。经营经营 型低效林:人为为干扰扰或经营经营 管理不当 形成的。如林相残破型、林相老化型、结结构 简单简单 型、自然灾害型。低效林(针对公益林):原生型低效林:自然状态下,因林地条件差和生长环境恶劣等形成 的。如高山矮曲林、稀树草原、沼泽岛状林等。经营型低效林:人为干扰或经营管理不当形成的。如林相残破型、 林相老化型、结构简单型、自然灾害型。原生型

16、低效林不 适于封育2封山育林低产产林(针对针对 用材林):因未适地适树树或经营经营 管理不当,或受自然、人为为不良因 素影响,造成林木生长长慢、质质量差,明显显低于所在立地条件 应应有生产产力的林分。2封山育林无林疏林无林疏林 封育封育竹林型乔木型乔灌型灌木型 灌草型环环境条件 种群生态态位 的 关系 决定类类型;封育类类型相当于某个 时时空内的顶顶极群落有林地和灌木 林地封育只有1 种类类型(乔乔木 型)2、封山育林类型2封山育林自然环环境条件、人为经营为经营 条件、植被自然属性(如物 候特征决定 封育方式:全封:重点地区、极端 脆弱区、困难难区等半封:物候与人为为要求轮轮封:人为为要求下划分 封育地块块3、封山育林方式2封山育林4、封山育林的主要评价对象1、无林地、疏林地封育。2、降雨量400mm以上的县,前地类为一般灌木 林,且封育类型为乔木型。上述两种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