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11555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0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对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对策杨丽兰(温州市优质农产昌开发服务中心。浙江温州325005)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工作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组织体系不够健全、信息资源分散、农民信息素养不高、信息人才缺乏、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之间脱节严重等诸多问题。我国地域广阔,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差别大,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而农业科技的区域性特点又特别明显,因此,搞好区域性农业信息化建设,对推进当地农业科技的推广、培育现代农民、解决信息服务“最后公里”问题以及发展当地农业产业经济具有深远意义。温州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但县域之间经济差别大:地少人多外出经商多,在家务农少;丘陵地带的特点意味着县域间的气

2、候差别大,农业产业群丰富多样;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施条件相对良好,走在全国、全省前列。这是温州市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最大优势。除信息公路之外,信息源和信息使用者成为问题的关健所在。自2003年以来,依托“温州农网”、“浙江农民信箱”、“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以及“农村文化资源共享”等一系列工程,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温州市农业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据不完全统计。至2011年上半年,温州市通信城域出口带宽共896Gb,8,农村电话用户125万户,行政村通宽带率为934,行政村有线电视通达率为90O横向比较这些指标都居浙江省前列。早在2007年末,温州市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计算机307

3、台,远远高出浙江全省1938台的平均水平。截至2011年末,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计算机37台,其中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26台,意味着703的农村家用电脑已接入互联网,走上信息高速公路。到2012年上半年,温州全市“浙江农民信箱”注册用户数超过2295万户,乡镇开通率达到loo,村级的联络点建设率达到loo。培养村联络点信息员6326人, “浙江农民信箱”逐步成为农业部门发布政策信息、气象信息、技术信息和农资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全市共建成5798个终端点,行政村建点率达10000,培训相关技术人员4197人。温州农网建设也初具规模,全市共建成9个分中心,乡镇信息服务站19

4、4个,占乡镇总数的70,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二级信息服务网络。这些工程的迅速推进有效地提高了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意识。为下一步全面深入地推进农村信息化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温州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深入分析目前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才能对症下药,发挥各方力量切实找出对应解决的有效措施。一、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主要表现的方面1多方为政影响农业信息化重点工程投人虽然温州市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当属前列。但目前总体上仍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全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真正的领导部门、综合协调部门和责任

5、部门,有多个部门领导,名义上是齐抓共管。其实是各自为政,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复建设。资源分散责任不明确,42012年4月注重形象工程,而常规、具体工作很难到位。2农民农业信息素质的培养较为棘手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化的主要技术研究基础已经具备,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关键应该在基层农村,在农民信息素养的培养。充分重视农民的信息应用技能培训是温州农村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这是解决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在目前现实状况下重点要使广大的应用目标主体一农民,具备信息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当前农村,文化程度较高的、稍有能力的农业劳动力大都外出经商或打工,对留守的老弱妇孺来说,信息的需求意识、推广意识

6、、接收意识都是一个高难度的工程。3农村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滞后温州现有的涉农网站各有特色,但各自为政,信息分散,缺乏统一整合的全面的权威性综合信息发布平台。调查结果显示,面对众多网络站点,农民朋友感到茫然失措,无所适从。4信息资源重复建设严重信息资源分散,原创性不高,区域特点不明显信息的真实性、实用性、时效性不高影响了农民和涉农企业利用信息的积极性。现有的涉农信息由不同部门管理,基层信息采集力量比较薄弱导致各网站宏观信息多。区域性的针对性强的原创的微观信息少。信息服务缺乏个性化。5农业科研信息机构发挥作用较弱地区农业科研信息机构未能真正融人当地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人才资源尚未发挥

7、最大效益。6温州县市之间经济实力差距较大温州市县域之间收入差距巨大。全市目前尚有139个欠发达乡镇。7综合型信息人才缺乏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所致,目前在温州农村,信息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都非常缺乏,更别提集多种技能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了。农业信息产业化尚处十起步阶段,对其他行业未形成足够的投资吸引力,除电信外,自动化、环境、生态、化工等行业涉足农业信息化少之又少,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我市农业信息化的进程。温州作为经济较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居全省、全国前列搞好农业信息化建设有许多优先条件,应该承担起为全国同类地区或后来者提供经验借鉴少走弯路的责任。地区农业信

8、息化建设重点应该在基层。以农业行政部门为主导,充分发挥当地农业科学研究、科技管理、科技推广等单位的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打造地区门户网站建立完善乡村两级硬件网络建设和组织体系,着力培养提高农民和农业企业经营者的信息素养,真正推进温州市农业信息化进程。二、温州农业信息化推展的策略建议1政府主导各职能部门开展信息服务收集、加工、分析、发布农业信息,根据农业信息制定政策,指导农业生产和经营,降低农业风险,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在当前,农业信息化建设应以官方为主。一可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二可以保证农业信息服务机构的公益性,稳定信息人才队伍,有利于农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二是可以保证基础设施的投入。

9、2完善农业信息申报制度目前我国尚没有建立健伞的农业信息化法规,地方政府有必要制订农业信息中报制度和实名制,政府职能部门严格把关,保证信息质量真实性、有效性及知识产权等,维护农业信息化主体的权益并积极促进信息的共享。3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实现一站式服务31做大做强“温州农网”大力整合各部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资源,建立起全市统一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发布、共享体系;应根据各地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提供统一的农业资源环境、农业政策法规、农业市场供求、农业技术咨询、农业监测预警、特色生态农业服务、远程教育、生活娱乐等信息服务。32借助“浙江农民信箱”实现资源共享近年来浙

10、江省“百万农民信箱”已深入人心,在农村影响良好。进一步抓好农民信箱的宣传和推广,凭借“浙江农民信箱”这一成熟平台,充实各栏目内容,打造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网络信息源。33进一步完善四级信息网络温州作为经济较发达地区,硬件网络建设居全省前列。但由于温州地区区域差异大,平原乡镇与山区农民的文化素质差别大通过电脑接收信息还有不少困难。在现阶段,应尝试通过电视、热线电话、短信服务、信息员及农技员走村入户、送科技下乡、上门培训等多种媒介形式向农民传递农业信息。34重点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信息化服务组织建立覆盖温州市所有乡镇、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经营大户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重点抓好“温州农网”建设。使

11、之建设成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信息服务的龙头。35分层次开展农业信息教育培训应该针对不同文化层次和和信息需求,开展分层次的农业信息教育培训,同时培训内容应符合农民需求。从调查培训对象情况分析。参培人员就业针对性不强,大部分人员认为对就业没有帮助,有的甚至对培训内容已遗忘。因此,针对农民信息素养的培训,不仅要进行普通的电脑操作培训,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农民朋友了解主要的农业信息网站,有哪些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栏目信息,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快速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4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业信息产业化建设目前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多以公益性为主,在信息服务运作过程中创新服务机制,引入公司化的激励约束机制采取

12、企业化的运作体制有利于提高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有利于扩充信息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渠道,从而开发出更好地信息服务产品。5充分发挥农业科研信息机构功能51搜集、研究国内外最新农业信息化研究动态主动搜集、研究国内外最新农业信息化的研究动态,与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合作交流,在本地区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共享。52参与举办各类信息利用技术培训班温州市农科院信息所作为重要的师资力量来源,应该经常组织开展信息素养培训,提高农民、农场主、农业企业(合作社)、农产品经营者对科技需求的愿望和信息素养,培养农民读者群,提高农业信息应用能力。53编写农技科普读物温州市农科院信息所负责编辑温州农业科技,浙江省

13、农业厅浙江现代农业为农民提供适合当地特色的最新农业实用技术,为政府部门提供最新农业信息化信息,为农技人员提供技术交流的平台。农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工程,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定会出现许多新的更高效的发展模式,因此本文提出的促进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也将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参考文献:1金愈雪,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温州农科院,副教授2李靖华浙江省农业信息化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1 2Bl 293浙江省科技厅“浙江农民信箱系统开发与应用”项目通过专家鉴定EB0Lhttp:wwwzjkjt govcnhtmlzxtgdetallj

14、s口mbht01 04&1mms曩xh_58604浙江省信息产业厅信息化管理处实施农民信箱工程建设数字新农村EB0Lhttp:,wwWzjdlgovcnshuzzhejlangshuzzhejiangxlangxljsp?CONTENTID昌10352【5郭恩臣山西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问题不客忽视EBOL中国农业信息圈http:2021 274555:7001pubagrlztzlxxgzjyjnyxxhltt20060817669l 74ntm2006081 7作者简介:杨丽兰(197131)女,农艺师,硕士学位单位:温州市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上接第003页)农村购买农村土地,建立农

15、业生产、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流通、农村社区服务和农村金融等农村社会化的服务型企业。46网上公布流转农村土地信息通过统一的省、市、县级农网或土地交易网详细公布拟流转土地的所有信息,一方面让投资者根据需要选择投努。的农村土地;二是择优选资招商,确定合适的农业投资者。5规范管理,支持农村土地流活流畅51征求农民意见完备法律程序对于征收或流转农村土地的,必须履行公告征询程序,征求流地农民意见,并按法定程序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同意。52规范合同内容,明确权利义务除了临时出租、借用、委托、代耕、寄种等一些短期的流转可不订立书面协议外,其它的农村土地流转必须采用统一格式合同文本,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当事人流地和用地的权利和义务。53明晰土地权属。消除流转矛盾对于各类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性质,以及土地的界址、范围和使用情况必须明晰。应通过流转前的申报、登记、调奄、颁证等相关工作,避免流转过程及流转后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留下后遗症。(中国农业信息)2012年4月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