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11268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推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加快推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加快推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加快推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加快推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快推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推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快推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中国金融业虽然在这场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但展望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体系运行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金融领域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犹存。面对全球金融业竞争格局的重新洗牌和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化,加快经营模式转型已成为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课题。业务经营模式转型是必然要求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成功应对变革的方法,就是去创造变革。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大力推进业务经营模式的转型是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资本约束的不

2、断强化制约了国内银行的业务发展空间和盈利能力。从计划经济脱胎而来的中国商业银行,历史地形成了以信贷资产为主体的高资本占用型业务增长模式。而监管部门从增强银行的抗经济周期波动能力出发,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的要求日趋严格。在资本约束不断强化的背景下,以量估价、以外延扩张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经营模式过度依赖资本占用,因而难以持续,从而倒逼银行调整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另一方面,以高资本占用的批发性信贷业务作为主要盈利来源,并不能有效提升银行的资本回报水平和投资价值。2009 年的超常规信贷投放并未给中国银行业带来超常规的利润增长。这就有力地证明了银行传统的资本占用型经营模式在严格的资本约束下已经难以为继

3、,迫切需要调整经营战略,走一条低资本占用的发展道路。其次,外部经营环境显著变化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加快业务转型,改变发展模式。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必须直面来自国际金融机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对中资银行的全球化经营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从宏观调控政策来看,未来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将逐步加快,经济发展对投资拉动的依赖将逐步降低,不太可能再次出现争相拼抢大项目、信贷天量增长的态势。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脱媒日益深化,企业对商业银行信贷的依存度将不断下降,这也为商业银行传统的以存贷利差收入为主的高资本占用型经营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第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使产业结构和消费

4、结构不断地优化和升级,使得客户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需求趋于多元化、个性化和综合化。特别是经过这一轮金融危机的洗礼,银行将面临着更趋成熟的客户,尤其是中国正在崛起的富裕阶层对财富长期保值、增值的专业需求将会持续扩大,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在传统业务之外不断拓展新型业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着力打造出业务多元化的增长格局。如何推进模式转型纵观金融全球化、自由化浪潮以来的商业银行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国际主流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模式转型主要有几大趋势:一是由批发业务为主向大力发展零售业务转变;二是从主要发展商业银行业务到注重开展综合经营。全球金融危机后,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虽受到严重冲击,但其凭借低杠杆和雄

5、厚的资本实力、稳定的资金来源和便捷的央行借款通道具有更强的抵御危机能力,相对保守的风险管理策略也使得这些业务较为多样化的全能银行更容易渡过难关;三是从传统信贷业务为主到大力拓展财富管理业务;四是产品创新重点纷纷转向表外,深度涉足证券化商品和金融衍生品交易等创新型业务。本次危机虽然揭示了金融创新高风险的一面,但国际银行业对自身忽视风险管理、过度创新的纠偏,并不能否定金融创新作为金融业发展基本动力的事实。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以此作为抑制金融创新的借口。要么主动转型,要么被动淘汰,这是后危机时代中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如何才能实现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成功转型?首先,明确一个方向:转变观念,推动商业银行走

6、低资本占用型经营模式之路。面对市场发展机遇和资本监管的硬约束,我国商业银行应改变高资本占用型的经营模式和过度依赖批发性信贷业务的状况,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等低资本占用的业务。实现“规模速度型理念”向“质量效益型理念” 、 “以产品为中心的理念”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 “存贷批发型经营理念”向“全面综合型经营理念”的转变。其次,夯实两大基础:稳步推进综合经营向纵深发展,积极调整客户结构和着力丰富客户资源。业务和客户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一方面,国内银行应逐步推进综合经营向纵深发展,促使以银行为主体的集团收入趋向多元化,推动综合经营布局广度进一步扩大,在证券、保险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在

7、此基础上,开展以发挥协同效应为目的的各种整合与重组。另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直接融资迅速发展和国内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客户是商业银行客户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国内商业银行要努力实现从优质大客户为主向优质大中小型客户并重的转变,进一步丰富客户资源。再次,强化三项保障:进一步完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推进渠道优化整合。一是继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提升公司治理效率,明确“三会一层”之间的职责边界,形成科学高效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优化激励约束机制。二是健全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建立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内的全程量化和立

8、体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形成统一的风险偏好,风险管理战略、制度和文化。三是积极推进渠道建设和整合,建立完善的物理网点与虚拟化的电子银行共同发展的渠道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渠道功效,为客户在不同渠道提供同样水平的金融服务。最后,突出四个重点:提升传统业务优势、推进零售银行转型、加快中间业务发展和促进信贷资产向表外转移。首先,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模式转型必须依托于传统业务优势。目前,中资银行经营的主要业务基础是存贷款、结算等传统优势业务,要与外资银行竞争,必须依托于本土优势、传统业务优势来拓展新业务;在此基础上,调整资产结构以提高资产业务的盈利水平,调整负债结构以降低负债业务的成本,全面优化业务结构。

9、其次,提升业务创新能力,力争使零售银行业务成为中资银行的核心业务和利润的主要增长点。这要求中资银行加大业务创新能力,研发出更多更好的金融产品;稳步推进组织结构变革,提升专业化的经营管理能力;加大对高回报的私人银行领域的投入力度,培育稳定的优质客户群体,加大零售队伍建设力度;提升信用风险管理保障水平,提高零售业务资产质量。再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逐步转变盈利模式。商业银行应进一步突出中间业务的战略地位,开发适合我国开展的创新中间业务,拓展较强增值空间的核心业务,通过加大资源投入和考核力度来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占比,以较少的资本占用促进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最后,积极稳妥地促进银行资产向表外转移。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各种资产转让过程中的结构性设计,如发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推进银行资产证券化,使相关资产的风险和回报发生符合监管要求的实质性转移,从而提高资本利用率。这有利于降低存量资产的资本消耗,将有限的资本用于发展银行所擅长的业务,创造更多的利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