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成职联校建设、促进地域经济发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09935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成职联校建设、促进地域经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成职联校建设、促进地域经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成职联校建设、促进地域经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成职联校建设、促进地域经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成职联校建设、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成职联校建设、促进地域经济发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课题研究加强成职联校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开拓 创业,大有作为进化中心学校 柴平“加强师资队 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 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职业 教育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和农村教育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 ”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全国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报告中的精辟论述。他再度重申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强农 村成职联校的建设,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的研究迫在眉睫,要想“开拓创业,大有作为” 就务必做到“ 三突出、三强化、三到位。 ”一、突出党和政府的领导职业教育不同普通的初、高等教育,生源广阔,学科名目繁多,有吸引力。而职业教育近几年才引

2、起政府领导的重度重视。普九控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制定了一系列的责任、制度、措施。下 发文件,健全组织,乡司法所积极参与与学生家长签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合同,进行司法公证,加大了执法力度。将乡、村、校、家庭建立起信息网络,使普九控 辍、职教招生工作步入法制轨道。二、突出办学特色成职联校的生源匮乏,举步为艰。成绩好的学生考入重点高中、普通高中,条件好的读普通高中或到市里的中学去上学。只有那些条件差、本人又不爱学习的学生,受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在中小学升学时的对接中,或在初一就半途而废,中间辍学。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在家务农,多数独生子女,有手好闲,成为社会的渣子,给社会的

3、桅顶带来了极不安全的隐患。面对残酷的事实,乡党委、政府教育职能部门依据义务教育法、 职业教育法制定了具体有关的法规。由乡政府教育乡长、司法所长、中心校长、成 职校 长组成的联合调查组,逐村逐户地进行摸底,逐人进行落实,向农民讲清了我国加入 WTO 以后,农业面临的严峻的挑战。急需大量适用的农村科技人才。我国是农业大国。尽管经济连续增长,但要实现小康社会,农村农民是关键。要想尽早致富,就必须学习科学知识,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所以职教招生层层有人抓、层层有人管。农民的认识提高了,保障了职校的生源。2从初中分流到成职联校来的学生,接受了一年的职业教育。他们学到了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对口专业知识

4、,建立了新的理念、形成了新的人生观。通过教材教法的改革,采取了合作、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社区服务、信息技术、 农业技术的开发等有关方面的教育。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发明创造的能力。让他们掌握科学知识,给他们创造失常竞争的机遇。职校以现行教材为基础、乡土教材为辅,开办木工、瓦工、机修、家电维修、服务裁剪、美容美发、蔬菜大棚生菜的种植业等专业。使他们真正学会了科学的养牛、羊、猪、鸡 、鹅、蚕、 鱼立体养殖的方法和培育高 优质水稻、大豆、玉米、脱毒种薯技术,为造福百姓贡献了力量。他们也到工厂、基地去参观、学习,

5、把学到的感性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灵活的办学方式,极大增强了职校办学的透明度和凝聚力。三、突出师资队伍建设普通中学的教师,多是教育教学的能手和骨干,他们知识渊博、有卓越的教学才能。而职校教师则多是老弱病残、教学水平低下、基础设备简随。教师本身的学历达不到国家要求标准,有的已到暮年,更不愿意去进修学习,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使职校的工作呈下滑的趋势,濒临崩溃的边缘。令人无不感叹!国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对教师进行各种岗位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文化水平,使他们不断为自己充电。在成职联校中,成就略突出的都到市里对口的职教中心去就读,只有部分因家庭经济困难,抱着混世谋生的想法到职校上学。这样 无疑是给成职

6、联校的办学加重了负担,所以农村成职联校的建设,要突出地抓好师资的队伍建设。把年轻有为、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调到职校中来,以优秀的教育教学质量吸引学生。尤其是事业单位机构的改革给职校到来了蓬勃的生机。但前景不容乐观,必须把好“三关”,做到“三个强化。 ”1、强化基础设施配备普通中学的设备仪器,配比率较高,基本上达到国家要求的水平。成职联校设备仪器简陋,实验室、标本室、微机室、阅览室、活动室,几乎寥寥无几,一片空白,只是几张桌椅而已,无法进行正规的操作和实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3几年来,尽管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但由于农村乡镇受经济条件所制约,根本上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教育

7、教学质量,留住学生,就要花大力气筹措办学资金,购买实验设备、仪器,给学生广阔的是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市政府的宏观调控,将办学经济统一归到市财政拨款,扭转过去的经济格局。为增添教学设施夯实了坚定的基础。2、强化实验基地的建设依据省政府 13 号令,市政府条件,农村中小学必须设有实习实验基地,校校有生物园进行科研实验,按规定成职校有基地 50 亩。这块基地要有配套的农田水利设施、生产工具。它是校办企业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实验的用武之地,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学校的基地多数是名存实亡,严重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更无法进行农业技术的研究。为此,我们必须努力与政府协调, 给足土地、建立完善的配套设

8、施,调整种植结构,以 实验实习为重点;以实验基地为窗口,推广实用技术,引导农民科技致富,以提高社会效益。从而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强化实验基地的建设。3、强化职校的管理成职校的学生比较散漫,他们思想落后,精神颓废、消极,对上学有厌倦的心理,对 他们如果放松思想教育,就会影响教学,有损学校的声誉。我们要组织教职员工认清形势,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家访,实行学校、社会、家长 教育的有机结合,建立检查评估制度,及时发现矛盾,建立校长包村、教师包屯、班干部包差生的工作制度,同时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全方位地进行教育,班主任每月家访一次,及时反馈信息,了解存在问题,研究解决措施,从中化解矛盾,并对教师的工作进行

9、全面的考核,作为聘任教师和晋职升级的有效依据,强化了职校的管理。成职联校的教育工作是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如果稍有疏忽就会误入歧途,我们主 张是工作要“三个到位”。一到位是:提高育人效益,服务到位。成职校不是独立作战的单位,各村有相应的农民文化技校、家庭学校,在这座大熔炉中,即学习文化知识、农业科学技术,又能读书看报、把握市场脉搏,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扩大了视野,并通过绿色证书的培训,提高了育人的效益,以成职联校为龙头、骨干教师为基础、4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导、全方位地为农民服务到位。二到位是:提高经济效益,落实到位。我们乡的成职校开设了适合地域经济发展的对口专业,建立

10、科技辐射网络, 创绿色品牌,名 优产 品发展定单, 产业种植、养殖,加工 业的典型。从种植业上重新调整大豆、玉米、水稻的种植面积。我市是马铃薯的主产区,我们 生产的马铃薯与银河集团、种猪厂淀粉厂、港进公司横向联合,产品畅销。水稻品种几经改良,正向绿色农业迈进。高油、高蛋白的优质大豆,农民手中有了定单,购销两旺。玉米价,由于养殖专业户异军突起,价格不断上扬。我们职校毕业的学生,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成为各项专业的发家致富的领路人,形成产业链。大批的生猪、肉牛、蛋鸡、肉 鸡纷纷走入市场。许多农业技术员,战斗在生产的第一线,热情地为咨询的农民服务,提高了经济效益,落实到位。三到位是:提高社会效益,措

11、施到位。职业教育的崛起与振兴,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热情。各村、屯以地域优势、特点,大搞事实科教兴村工程,在抓好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基础上,重点地抓好送科技下乡活动,利用广播、板报、宣传单,大力宣传科普知识,各级干部帮助农民制定种、养、加计划,扶持贷款,提供信息,上网查询资料,建立综合服务体系,推选农民经济人牵线搭桥使农民快致富。过去学生不愿到职校来,现在职校招生,不在是沉重的话题,农民尝到了甜头,提高了社会效益,建立了奖励机制,实施了扶贫救助的希望工程,多渠道地发展职业教育,由于措施到位,出现了农村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的景象。现在的农民不在是走街串巷、游手好闲、打打麻将,而是在认真的学习,提高自我的素质。综上所述,农村成职联校建设,促进了地域经济的发展,人们以崭新的风貌,发扬 与石俱进,努力拼搏的进取精神。在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培养自己的创业和接班人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大胆改革,开创事业,就会大有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