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第4章第三讲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085847 上传时间:2018-08-0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7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4章第三讲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4章第三讲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4章第三讲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4章第三讲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4章第三讲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4章第三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第4章第三讲(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存储器第3讲v存储器概述 分类 层次结构v主存储器 概述 半导体存储芯片 静态随机存储器 动态随机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存储器的校验 提高访存速度的措施主要内容高位字节 地址为字地址 低位字节 地址为字地址设地址线 24 根按 字节 寻址按 字 寻址若字长为 16 位按 字 寻址若字长为 32 位字地址字节地址11109876543210840字节地址字地址452301420主存中存储单元地址的分配224 = 16 M8 M 4 M通常计算机系统既可按字寻址,也可按字节寻址 此时,地址编号按字节编号 存储器容量 16M字节8M字 16M字节4M字 16M字节CPU与

2、存储芯片连接设计4步骤根据十六进制地址范围写出二进制 地址码,并确定其容量;根据地址范围以及该范围在计算机 系统中的作用确定芯片的数量及类型;分配CPU地址线(CPU低位与存储 芯片地址相连,高位和访存信号共同产 生片选信号);确定片选信号74138译码器G1CBAG2BG2AY7Y6Y0 CPU芯片引脚图MREQA14 A15A13 A12 A11 A10 A9A0D7 D4 D3 D0 WR例2 假设同例1,要求最小 4K为系统程序区,相邻 8K为用户程序区。(1)根据要求先写出16进制代码,再转换成对应 的二进制地址码,或直接写成二进制代码。(2) 确定芯片的数量及类型(3) 分配地址线

3、(4) 确定片选信号1片 4K 8位 ROM 2片 4K 8位 RAMA11 A0 接 ROM 和 RAM 的地址线解 :1. 0000H 0FFFH 系统程序区 1. 1000H 2FFFH 用户程序 区或 1片 4K 8位 ROM 1片 8K 8位 RAM4K 8位ROM4K 8位RAM4K 8位RAMPD/ProgrY0G1C B AG2BG2AMREQA15A14 A13 A12 A11 A10A0D7 D4 D3 D0 WR例 2 CPU 与存储器的连接图+5VY1Y2例 3 设 CPU 有 20 根地址线,8 根数据线。并用 IO/M 作访存控制信号。RD 为读命令,WR 为写命令

4、。现有 2764 EPROM ( 8K 8位 ), 外特性如下:用 138 译码器及其他门电路(门电路自定)画出 CPU 和 2764 的连接图。要求地址为 F0000HFFFFFH , 并 写出每片 2764 的地址范围。D7D0CEOECE片选信号OE允许输出PGM可编程端PGMA0A12(1) 写出对应的二进制地址码(2) 确定芯片的数量及类型(3) 分配地址线(4) 确定片选信号8片 8K 8位 EPROMA12 A0 接 EPROM的地址线F0000H-FFFFFH 容量64KIO/M控制译码器工作,RD对应OE,WE对 应PGM A13 A15 译码器输入端和高位地址一起片选七、存

5、储器的校验编码的纠错 、检错能力与编码的最小距离有关L 编码的最小距离D 检测错误的位数C 纠正错误的位数汉明码是具有一位纠错能力的编码L 1 = D + C ( DC )1 . 编码的最小距离任意两组合法代码之间 二进制位数 的 最少差异L = 3 最多纠错 1位 最多检错 2位 汉明码的组成需增添 ?位检测位检测位的位置 ?检测位的取值 ?2k n + k + 1组成汉明码的三要素2 . 汉明码2i-1 ( i = 1,2, , k )(1)汉明码的组成各检测位的取值与该位所在的检测“小组” 中各位数值,以及校验方式有关各检测位 Ci 所承担的检测小组为gi 小组独占第 2i1 位gi 和

6、 gj 小组共同占第 2i1 + 2j1 位gi、gj 和 gl 小组共同占第 2i1 + 2j1 + 2l1 位 C1 检测的 g1 小组包含第 1,3,5,7,9,11,C2 检测的 g2 小组包含第 2,3,6,7,10,11,C4 检测的 g3 小组包含第 4,5,6,7,12,13,C8 检测的 g4 小组包含第 8,9,10,11,12,13,14,15,24,奇校验v各检测位的值使各自对应监测小组中 为1的位数为奇数;v如汉明码为7位,则检测位C1应使1、 3、5、7位中的1的个数为奇数,C2则应使2、3 、6、7位中1的个数为奇数,C4则应使4、5、6 、7位中1的个数为奇数;

7、偶校验v各检测位的值使各自对应监测小组中 为1的位数为偶数;奇偶校验例1 求 0101 按 “偶校验” 配置的汉明码解: n = 4根据 2k n + k + 1得 k = 3汉明码排序如下:二进制序号名称1 2 3 4 5 6 7C1 C2 C4 0 0101 的汉明码为0100101b4b3 b2 b1 10 C1= 3 5 7 = 0C2= 3 6 7 = 1C4= 5 6 7 = 001 0 1得各检测位位置20 21 22由 2i-1 ( i = 1,2, , k )求 0011按“奇校验”配置 的汉明码二进制序号名称1 2 3 4 5 6 7C1 C2 C4 0 1 100 1 1

8、解: n = 4 根据 2k n + k + 1 取 k = 3C1= 3 5 7 = 0C2= 3 6 7 = 1C4= 5 6 7 = 1 0011 的汉明码为 0101011例2按配偶原则配置 1011 的汉明码二进制序号名称1 2 3 4 5 6 7C1 C2 C4 0 1 010 1 1解: n = 4 根据 2k n + k + 1 取 k = 3C1= 3 5 7 = 0C2= 3 6 7 = 1C4= 5 6 7 = 0 0011 的汉明码为 0110011练习1(2) 汉明码的纠错过程形成新的检测位 Pi ,如增添 3 位 (k = 3), 新的检测位为 P4 P2 P1 。

9、以 k = 3 为例,Pi 的取值为P1 = 1 3 5 7P2 = 2 3 6 7P4 = 4 5 6 7对于按 “偶校验” 配置的汉明码 不出错时 P1= 0,P2 = 0,P4 = 0C1C2C4其位数与增添的检测位有关,P1= 1 3 5 7 = 0 无错P2= 2 3 6 7 = 1 有错P4= 4 5 6 7 = 1 有错 P4P2P1 = 110第 6 位出错,可纠正为 0100101, 故要求传送的信息为 0101。纠错过程如下例3解:已知接收到的汉明码为 0100111(按配偶原则配置)试问要求传送的信息是什么? 练习2P4 = 4 5 6 7 = 1P2 = 2 3 6 7

10、 = 0P1 = 1 3 5 7 = 0 P4 P2 P1 = 100第 4 位错,可不纠写出按偶校验配置的汉明码0101101 的纠错过程v汉明码形成过程首先根据2k n + k + 1,求出需增加的 检测位位数k;再根据2i-1 ( i = 1,2, , k )确定Ci 的位置;然后根据奇偶原则配置Ci各位的值,注 意:按奇配置与偶配置所求得的Ci值正好相反 ;纠错时,新的检测位Pi的取值与奇偶配置 原则是相对应的;对于偶配置,不出错时Pi的取值为0;而 对于奇配置,不出错时Pi的值为1;v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v基于模2运算而建立编码规则的校验码,是在k

11、位信息码之后拼接r位校验码;v应用CRC码的关键是如何从k位信息位简便地得 到r位校验位(编码),以及如何从k+r位信息码判断 是否出错;vCRC码可以发现并纠正信息存储或传送过程中连 续出现的多位错误 。3. 循环冗余校验码(1)模2运算以按位模2相加为基础的四则运算,不考虑 进位和借位;模2加减v即 00=0, 01=1,10=1,11=0;v按位加,可用异或逻辑实现;两个相同的数 据的模2和为0;模2加与模2减的结果相同;模2乘v按模2加求部分积之和.v例如:0 0 0 0 1 1 1 0 1 1 1 01 1 1 0 1 1 01 0 0 1 0 0模2除v按模2减求部分余数,每求一位

12、商应 使部分余数减少一位;v上商的原则当部分余数的首位为1时,商取1;当部分余数的首位为0时,商取0。当部分的余数的位数小于除数的位数 时,该余数即为最后余数。例:被除数101101,除数1101,商 ?余数?商 110,余数0011(2) CRC码的编码方法在纠错编码代数中,把以二进制数字表示的一个 数据系列看成一个多项式。如,可将待编码的k位有效信息位组表达为多项 式M(x)M(x)=Ck-1Xk-1 +Ck-2Xk-2 + + CiXi + + C1X+C0式中Ci为0或1,由对应二进制数确定;如待编码 数为1100,则M(x)=X3+X2+0+0;若将信息位组左移r位,则可表示为多项式

13、 M(x)Xr。这样就可空出r位,以便拼接r位校验位, 即:n=(k+r)位信息位组k位左移r位k位+ r位信息位组左移 r 位情况CRC码就是用多项式M(x)Xr 除以生成多 项式G(x)(即产生效验码的多项式),所得的余 数作为校验位;设所得余数表达为R(x),商为Q(x),将余 数拼接在信息位组左移r位空出的r位上,就构成 这个有效信息的CRC码。这个CRC码可用多项 式表达为:M(x)Xr + R(x) = Q(x)G(x) + R(x) + R(x)= Q(x)G(x) + R(x)+R(x)= Q(x)G(x)所得CRC码可被G(x)表示的数码除尽。模2和为0v例4(P145) 对

14、4位有效信息(1100)求循环校验编 码,选择生成多项式(1011)。v解: 有效信息 M(x)=x3+x2由多项式 G(x)=x3+x+1得 k+1=4所以 k=3 ,将有效信息左移k位后再被G(x)模2除,得 M(x) x3=1100000=x6+x5M(x)x3 /G(x)=1100000/1011 =1110+010/1011 所以 M(x)X3 + R(x)=1100000 + 010 =1100010上面循环校验码中n=7,k=4,称为(7,4)码说明:生成多项式不是随意设定的,也不是唯一 的,上面例子中生成多项式使用1011 ,也可以用1101 ;大家算一下使用1101时,计算出的R(x)=?,(7, 4)码为?R(x)=101,(7,4)码 1100101(3)C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