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l1 江苏省土地利用l2 张家港市土地利用一 江苏省土地利用现状l全省土地总面积1067.42万公顷(16011.25万 亩),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06%人均面积 0.143公顷(以常住人口计,下同)其中, 农用地677.53万公顷(10162.91万亩),占土 地总面积的63.47%;建设用地183.15万公顷 (2747.20万亩),占17.16%;未利用地 206.74万公顷(3101.14万亩),占19.37%1、农用地数量结构与空间布局l耕地 全省耕地面积480.12万公顷(7201.83万 亩),占农用地的70.86%主要分布在苏北 、苏中平原和滨海地区,其中盐城、徐州、淮 安、南通和宿迁五市的耕地面积最大,占全省 耕地总面积的58.60%1、农用地数量结构与空间布局l园地 全省园地面积31.77万公顷(476.48万亩 ),占农用地的4.69%其中果园占园地面积 的38.31%,主要分布在苏北地区;桑园占 44.53%,以南通、淮安、盐城等为主;茶园 占7.02%,主要分布于位于宁镇丘陵和宜溧山 地的南京、无锡、常州、镇江等市;其他园地 占10.14%,主要分布于无锡、徐州、常州、 苏州、镇江等地。
1、农用地数量结构与空间布局l林地 全省林地面积32.78万公顷(491.77万亩 ),占农用地的4.84%主要分布在宁镇山脉 、老山山脉、茅山山脉、宜溧山地的南京、无 锡、镇江、淮安、常州等市(占林地的 51.30%),沂沭丘陵地带的徐州、连云港、 宿迁等市(占林地的24.70%),淮安的盱眙 丘陵地区、盐城的沿海地区(占林地的 16.00%),其余地区占8.00%1、农用地数量结构与空间布局l牧草地 全省牧草地0.25万公顷(3.80万亩) ,占农用地的0.04%主要分布于镇江(占牧 草地的63.1%)和盐城(占牧草地的23.2%) ,其他各市仅有零星分布1、农用地数量结构与空间布局l其他农用地 全省其他农用地132.60万公顷( 1989.02万亩),占农用地19.57%空间分布 上与耕地分布有较大相关性,其中盐城、淮安 、徐州、宿迁以及南通等市面积较大2、建设用地数量结构与空间布局l城乡建设用地 全省城乡建设用地142.88万公顷( 2143.20万亩),占建设用地面积的78.01%,人均城 乡用地191平方米其中城镇工矿用地49.57万公顷( 743.56万亩),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31平方米。
城乡 用地中,城市用地仅9.45万公顷(141.80万亩),占 城乡建设用地的6.61%,而农村居民点面积93.31万 公顷(1399.65万亩),比重达65.31%从空间布局 上看,城乡建设用地分布差异十分显著,城镇工矿用 地占辖区城乡用地总面积比重明显南高北低,苏南的 无锡、苏州、南京、常州、镇江列居全省前五位,其 中无锡比重高达63.25%,而苏北的宿迁只有14.22% ;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则相反 2、建设用地数量结构与空间布局l交通水利设施用地 全省交通水利设施用地30.89万公 顷(463.31万亩),占建设用地的16.87%其中交 通运输用地11.34万公顷(170.16万亩),以苏南地 区分布最密集,占区域比重均在1.50%以上,其中无 锡高达2.17%,而苏北的盐城和宿迁比重则均低于 0.60%全省水利设施用地面积19.54万公顷( 293.15万亩),其中水库水面用地占27.69%,主要 分布徐淮连北部山丘地区、宁镇丘陵地区和宜溧山地 地区,占全省水库水面总面积的87.60%;水工建筑 用地占72.31%,66.35%分布在苏北五市2、建设用地数量结构与空间布局l其他建设用地 全省其他建设用地9.38万公顷 (140.68万亩),占建设用地面积的5.12%。
其中特殊用地3.67万公顷(55.00万亩),南 京市面积最大,其他各市分布较为均匀盐田 5.71万公顷(85.69万亩),主要分布于连云 港、盐城和南通三市3、未利用地数量结构与空间布局l全省未利用地面积为206.74万公顷(3101.15万亩) 其中未利用土地20.56万公顷(308.41万亩),主 要是荒草地、盐碱地,其中盐城9.49万公顷(142.36 万亩),占46.16%,其余各市分布较为均匀其他 土地186.18万公顷(2792.73万亩),主要是河流水 面、湖泊水面和滩涂,苇地的比重较小河流水面在 全省各市均有分布,其中南通、盐城居多湖泊水面 集中在苏州、宿迁、淮安、无锡、扬州五市,占全省 湖泊的89.95%滩涂绝大部分位于沿海地区,主要 集中在盐城、南通和连云港三市二 土地利用的优势与劣势l优势:l1、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平稳增长l2、增长方式进入转型期l3、城市化进入加速期l4、国际化进入提升期l5、生态省建设快速推进劣势l1、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 江苏人多地少,且又将 迎来城市化和工业化高峰,城镇工矿用地需求量将在 规划期内保持较高水平;推动城乡统筹和区域一体化 发展,将进一步拉动区域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 地的增长;新农村建设也需要一定的用地作为支撑, 这些都形成了对建设用地的刚性需求。
随着江苏省开 放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外来人口增加迅猛,也给土地 资源的空间配置带来很大压力另一方面,江苏耕地 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重,土地后备资源较少,土地供 给弹性系数不高,因此江苏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将更加 凸显劣势l2、农用地保护形势严峻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 化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的刚性需求对农用地 保护,尤其是耕地保护形成巨大的压力,规划 期内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和镇江五市将不 能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必须实施易地调剂 劣势l3、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亟待调整江苏提出了“ 四沿”发展战略,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以 板块生产力布局为主、区域产业关联发展不够 的战略布局全省土地利用布局也迫切需要作 相应调整,以切合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变化的客 观要求劣势l4、土地开发难度大江苏土地利用的开发强 度高,沿海滩涂是目前最主要的耕地后备资源 ,但是随着近年来土地生态保护和土地开发力 度的加大,未来土地开发难度不断加大国家 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开发战略后,沿海地区的生 态建设和开发建设利用的强度会显著提高,耕 地后备资源的空间将受到挤压,全省面临耕地 后备资源的严重短缺劣势l5、统筹区域土地利用难度大江苏经济社会 发展的地区差异较大,作为经济发展龙头的苏 南地区为保持高增长的发展态势仍需消耗一定 量的土地资源,而苏中崛起和苏北的振兴也需 要大量的土地资源作为支撑,区域的统筹协调 发展,加大了全省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 布局的难度江苏省张家港市l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东南部, 属苏州地区,北滨长江,与南通、如皋、靖江 相望;南近太湖,与无锡、苏州相邻;东连常 熟、太仓,距上海98公里;西接江阴、常州, 距南京200公里,是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 带交汇处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
一 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l 1、区位优势显著l 张家港处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 区的中心位置,交通便利,经济实力较强l 2、土地利用程度高l 全市土地利用率99.7%,未利用土地 289.94公顷(4349亩)土地垦殖率为44.29% l 3、土地利用效益高l 1996年每平方公里国民生产总值为2472.98 万元二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l 1、非农建设用地发展速度较快,农业与非农 用地矛盾突出l 2、人均耕地少,未利用土地资源匮乏 l 3、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较大,用地浪费严重 l 4、土地生态质量下降,化学污染增加 l 5、土地经营方式与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协调, 影响了平衡增产和农田土壤的培肥三 土地利用方针l1、切实保护耕地,稳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 l 2、保障必要的建设用地l 3、开展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开发工作l 4、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l 5、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四 如何解决l1、充分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实事求是预测各 业用地需求量,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规模l2、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科学、合理地统筹 安排各业用地; l3、盘活存量土地,集约用地,优化配置土地 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l4、注重土地整理,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 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