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50071777 上传时间:2018-08-06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8.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系统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消化系统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消化系统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消化系统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消化系统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系统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系统疾病(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一、 消化系统组成与功能 消化管:口腔肛门 消化腺:涎腺、肝、 胰及消化管的粘膜腺 体 功能:消化、吸收、 排泄、解毒(肝脏) 和内分泌功能消化系统疾病概述 各系统疾病中以胃肠道疾病最多见。 消化系常见病:胃炎、溃疡病、肠炎、 肝炎、肝硬化、阑尾炎、胆囊炎、胆石 症、胰腺炎等。 消化系常见肿瘤:食管癌、胃癌、肝癌 、大肠癌等。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病peptic ulcer disease以胃、十二指肠粘膜形成慢性溃疡为特征 的一种常见病。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多见 ,患者多为青壮年,男多于女。临床表现为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反酸、 嗳气。本病呈长期性、反复发作。病因及发病机制1.胃

2、液的消化及粘膜屏障破坏 正常的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有抵抗胃 液腐蚀的功能,在(饮酒、吸烟、药物 、胆汁反流、胃炎等)引起胃液分泌增 多和胃壁和十二指肠粘膜受到破坏,造 成胃液中氢离子的逆向弥散,从而损害 胃和十二指肠粘膜形成溃疡。2.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大脑功能紊乱,可导 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可 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与十二指肠溃疡有关;迷 走神经兴奋性降低,蠕动减弱,食物刺激G细 胞分泌胃泌素致胃酸增高,与胃溃疡有关。 3. 遗传因素 家族聚集现象,O型血发病高 4.HP感染 5其他因素 Barrett(巴雷特)食道:因反流性食 管炎等原因,食道下段的鳞状上皮由化生的腺 上皮取代

3、。在该基础上可发生消化性溃疡、非 典型增生,癌变率约10。 病理变化 :多见于胃小弯及十二指肠球部 镜下 1.渗出层 2.坏死层 3.肉芽组织层 4.瘢痕层 (1)神经断端改变( 神经纤维瘤) (2)小动脉炎 结局及并发症 1.溃疡出血 最常见 2.穿孔 十二指肠更容 易发生 3.幽门狭窄 4.癌变 小于1%。思考题一、感染引起胃粘膜病变的机制(查资料) 。 二、病例分析:患者,男,45岁,有烟酒嗜好,既往有高血压 病史5年,今饮酒饱餐后,左上腹部疼痛伴 呕吐咖啡渣样物,触诊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思 考下列问题:据上述简要病史拟诊断什么疾 病?需做何检查?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答案一、产尿素酶裂解胃

4、粘膜糖蛋白趋 化中性粒产生次氯酸释放细菌型血小 板激活因子,血管内血栓形成促进G细 胞增生和胃泌素分泌胃酸分泌增多 HP易粘附O型血抗原的细胞。 二、 胃溃疡、胃癌、冠心病、急性胰腺 炎。 心电图、胃镜、血清胰淀粉酶, 最可能的诊断:胃溃疡。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概念: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 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 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六个类 型,其中以乙型肝炎最常见。 本病多发,常见,男女、年龄无差别 。 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症状伴有肝大、 肝区疼痛。 病因、各型肝炎传播途经及临床特点类型病毒类 型传播途经 临床特点发生 肝癌甲肝(HAV) RNA肠道儿

5、童、青少年多见,急 性、聚积发病,愈后 免疫力持久无乙肝(HBV) DNA注谢、输 血青状年多见,起病缓 ,5%10%转为慢性有丙肝(HCV) RNA输血急性起病,约1/3转为 慢性有丁肝(HDV) RNA血液在HBV辅佐下感染, 以重型肝炎多见有戊肝(HEV) RNA肠道类似甲肝,合并妊娠 时20%可转为重型肝炎不详己肝 (HGV)不详血液新发现类 型,预后好无肝炎的发病机制 1、肝细胞的损伤机制 HAV、HDV直接损伤肝细胞,HBV为细胞免疫反 应引起肝损伤,机制如下:乙肝病毒 机体 病毒基因组DNA肝细胞 核内复制、转录、合成 核心颗粒(HBcAg) 肝细胞浆(并在肝细胞表面形成HBsA

6、g) 释放 入血 细胞免疫 免疫攻击 杀灭血中病 毒、受病毒感染的肝细胞坏死 2、各种临床病理类型形成机制 免疫功能 病毒量 肝损伤 肝炎类型功能正常 多 少 急性普通型 功能增强 多 多 急性重型 功能不足 多 多 慢性肝炎功能缺陷 免疫耐受 病毒宿主共存 病毒携带者 基本病理变化 1.肝细胞的变性(1)胞浆疏松化 气球 样变 溶解坏死 (2)嗜酸性变 嗜酸 性坏死(acidophilic necrosis, apoptosis)嗜酸性小体(凋亡) acidophilic body2肝细胞坏 ()点状坏死 Spotty necrosis ()碎片状坏死 Piecemental necrosi

7、s ()桥接坏死 Bridging necrosis ()大片坏死 Massive necrosis 2 炎细胞浸润:汇管 区及小叶内不同程度 的淋巴、单核细胞浸 润。 3 间质增生及肝细胞 再生: (1)Kupffer细胞增生 肥大 (2)间叶细胞、纤维 母细胞增生 (3)肝细胞再生 (4)细小胆管增生 临床病理类型 急性黄疸 急性 普通型 急性无黄疸 慢性:轻、中、重 肝炎 急性重型 重型 亚急性重型 1 急性普通型肝炎 分黄疸型和无黄疸 型。我国无黄疸型多 见,主为乙肝及丙肝 病变特点 肝细胞广 泛水变性,点状坏死 可完全再生 CPC:肝区痛,黄疸 转氨酶升高,多半年 内恢复 2 慢性普

8、通型肝炎 病程超过半年以上者。 (1)轻度慢性肝炎 病变特点:可有点状 坏死;偶见轻度碎片坏 死; 汇管区少量纤维组织 增生及炎细胞浸润;小 叶完整。 CPC:症状不明显(2)中度慢性肝炎 病变特点:中 度碎片坏死及桥 接坏死 小叶内有纤维 间隔,小叶结构 大部完整 (3)重度慢性肝炎 病变特点:重度 碎片坏死及广泛桥 接坏死;肝细胞结 节状再生;纤维间 隔分割肝小叶。 毛玻璃样肝细胞 CPC:肝大,光滑 或细颗粒状,症状 明显,渐过度到肝 硬化。 3 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 病变特点:肝细 胞大片坏死伴网状 支架的塌陷。 肉眼为肝脏缩小 、包膜皱缩、质地 柔软,切面黄红色 ,故称急性黄

9、色肝 萎缩。 CPC: 肝功能衰竭 肝肾综合症 出血倾向 DIC 黄疸 结局 若能度过急 性期,则转为亚急 性重症肝炎。(2)亚急性重型肝炎 病变特点:肝细 胞大片坏死伴肝细 胞的结节状再生。 肉眼为肝脏缩小 、包膜皱缩、切面 黄绿色,故称亚急 性黄色肝萎缩。 CPC:症状显著, 逐渐过度为坏死后 性肝硬化,思考题 1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急性普通性肝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 病理联系肝硬变 liver cirrhosis概念: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变性坏死 、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的结节状再生,三 者反复交替进行,导致肝结构改建,致肝缩 小、变形、变硬而形成肝硬变。临床 早期无症状,中晚期出现门脉高压

10、 和肝功能不全的表现。 肝硬变分类 按病因分:病毒性、酒精性、胆汁性、 隐源性 按形态分:小结节、大结节、混合型及 分割不全型 国内分类:门脉性、坏死后性、胆汁性 淤血性、寄生虫性等。 门脉性最常见,其次为坏死后性。一、门脉性肝硬变 病因及发生机理: 1.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我国) 2.慢性酒精中毒(欧美) 3. 毒物中毒:砷、四氯化碳、黄磷 、亚硝胺等。 4. 营养缺乏:胆碱、蛋氨酸 脂肪肝 病理变化 肉眼 早中期肝体积正 常或稍大,质地较 硬。 晚期肝体积缩小 、重量减轻、质地 变硬,表面和切面 布满结节。 镜下 1.纤维组织分割 包绕正常肝细胞形 成假小叶(特点: 细胞索紊乱; 核大

11、、深染、双核 ; 中央静脉缺如 、偏位或两个)。 2 假小叶周围 病变: 纤维组织增生 ; 炎细胞浸润; 小胆管淤胆、 增生、假胆管形成复习肝内正常血液循环门V(功能血管) 肝A(营养血管) 门V左、右支肝 叶V肝段V小叶间 V终末门微V肝窦 肝A 左、右支肝 叶间A肝段A小叶 间A终末肝微A肝 窦(与门V血混合) 中央V 小叶下 V 肝V 下腔V2、肝内血液循环紊乱 临床病理联系 (一)门脉高压症 机理; 纤维组织增生肝内血管 窦性阻塞流入受阻 ; 纤维组织收缩及假小叶 压迫窦后压迫肝内血 流入流出受阻; 窦前动静脉吻合门V 压力。 临床表现: 1 脾肿大 2 胃肠淤血 3 腹水(1)门静脉

12、系统流体静压(2)肝蛋白合成(3)肝灭活功能( 醛固酮 抗利尿 激素)(4)肝淋巴液漏出 4.侧支循环建立 (1)食管下段V丛 胃冠状V 食管V丛奇V 上腔V(2)直肠V丛曲张 肠系膜下V 痔V髂内V 下腔V (3)脐周V网曲张 脐V 脐旁V 腹壁上、下V 上下腔V 脐周静脉曲张表 现为“海蛇头” caput medusae(二)肝功能不 全 1 灭活功能障碍: 蜘蛛痣、男性乳 腺发育、睾丸萎 缩、肝掌等。 2 出血倾向: 鼻、牙龈出血; 粘膜、浆膜出血; 皮下淤斑 3 黄疸 4 肝昏迷 二、坏死后性肝硬变 概念 是在肝细胞大片坏死的基础上形成的 。 病因 1 亚急性重型肝炎、中重慢性肝炎(乙

13、 、丙型,戊型孕妇) 2 药物及化学毒物中毒等。 病理变化 肝体积明显缩小,重 量减轻,质硬,表面和 切面布满大小不等的结 节,肝脏严重变形。 镜下 假小叶呈地图样 周围纤维组织显著增生 ,间隔宽窄不一,伴大 量炎细胞浸润和小胆小 管增生。 癌变率高 三 胆汁性肝硬化 概念:因胆道阻塞淤胆所致。分继发 与原发,原发极少见。 1 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病因:胆道结石、炎症、肿瘤、先天 闭锁等。完全闭锁6个月即可引起。 病理:肝常增大,平滑或细颗粒状, 中等硬,呈绿色或绿褐色 镜下: (1)肝细胞羽毛状坏 死 (2)毛细胆管淤胆 破裂可形成“胆汁湖” (3)假小叶分割不太 明显 其他类型:淤血性、色素性 、寄生虫性思考题 试比较门脉性肝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