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与地球 笔记整理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054684 上传时间:2018-08-0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图与地球 笔记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地图与地球 笔记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地图与地球 笔记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地图与地球 笔记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地图与地球 笔记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图与地球 笔记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图与地球 笔记整理(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图与地球地图与地球 笔记整理笔记整理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学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学一、地球仪 在北半球看北极星的仰角约等于当地纬度;二、纬线与纬度 1 1、俯视图 :同心圆 2、侧视图:平行线 第一节地球仪一、地球仪 在北半球看北极星的仰角约等于当地纬度;二、纬线与纬度 3、特点: 圆圈; 不等长,越往高纬长度越短 指示东西 二、纬线与纬度 3、特点: 圆圈; 不等长,越往高纬长度越短 指示东西 纬度的划分: 低中高纬与五带 N三、经线经线 (子午线线)与经经度:3、特点: 连连接南北两极点; 半圆圆; 长长度相等 指示南北; 地球上任意两条相差180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 例如:45W与135E;

2、东西半球的划分:160E与20W1、俯视图:放射状2、侧视图:圆弧四、地球上两点间的距离和最短距离的走向及距离计计算 (一)两点间的距离: 1、赤道和经线1弧长约为111千米 2、任一纬线上1弧长约是:111kmcos(该地纬度) (二)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距离: 球体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经过这 两点的“大圆圆” 所夹的劣弧; 两点位于同一经线圈A CB;图5 两点不位于同一经线圈: 可以借助晨昏线第二节地图三要素2、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3、两图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表示 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表示内容越简 单 一比例尺1、定义:第二节地图三要

3、素一比例尺二图例重要的地理界线干旱地区一比例尺二图例 三方向 1、一般情况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指北; 3、纬线指示东西:地球自西向东转(劣弧)经线指示南北:靠近北极为北;靠近南极为南A位于B的西南方第三节等高线地形图 一、等高线是投影图二、等高线(等值线)的特征: 1、同线等高(值); 2、等高(值)距全图一致3、等高(值)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数值变化的大 小)4、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 示低山丘陵或高原; 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 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三、地形部位的

4、判断等高线向 低处弯为 山脊 (凸 低(小) 为高(大 )等高线向 高处弯曲 为山谷 ( 凸高(大 )为低( 小)四、高度的判读和高差计算1、高度的判读Q的高度为860m-870m P的高度为810m-820m2、高差计算 (1)任意两点间相对高差计算:小的减大的,大的减小的例如:Q点与P点的相对高度差(H)为大于40米 小于60米 (2)陡崖高度计算方法: (n-1)hH(n+1)h(n为条数,h为等高距,H为断 崖高度)。如下图:陡崖高度为200m H400m五、判断坡面形态与坡度大小 (一)判断坡面形态 凹坡等高线下稀疏上密集;而凸坡则下密上疏。1.同一幅图中, 等高线稀疏的地 方表示缓

5、坡;密 集的地方表示陡 坡 (二)判断坡度大小五、判断坡面形态与坡度大小 (一)判断坡面形态同一幅图中,等 高线稀疏的地方 表示缓坡;密集 的地方表示陡坡 (二)判断坡度大小坡度最大:B最小:A六、局部小地形的判读 闭合等高(值)线内数值计算:“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如下图,b的高程应小于300m大于200ma的高程应小于500m大于400m400a400-200m-100m0m100m200m300m300m200m100m0m-100m-200m等高线等深线七、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判读-300m-300m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根据水平比例尺在 横坐标上标出剖面线 水平距离; 根据等高距确

6、定 垂直比例尺; 描点:用圆规 将所描各点用平 滑曲线连接起来; (注意经过河谷 及山顶处的高程)2地形剖面图的判读(1)验证起点和终点的高程;(2)验证山脊、山谷、鞍部是否画对 (3)山脊、山谷、鞍部最高点、最低点八、等到高线地形图的运用 1、气象站:海拔高度适中,地面开阔,以保征气 流畅通 2、引水线路:引水口位于高处,以保证水能够自 流。 3、工业区和居民区:地势平坦,交通便,水源充 足。 4、交通线:选择有利自然条件: A、坡度 B、河流沼泽、断崖、沙漠、永久性冻 土 C、线路长度 5、水库选址: A、库区:盆地或洼地有较大的库容 B:坝址:狭谷处工程量小。 C、足够大的汇水区八、等到

7、高线地形图的运用 6、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果业 。 7、盆地常为夏季热中心,冬季暖中心; 8、山脊常为河流分水岭,山谷常为河流发育处。 9、缓坡可开发梯田,陡坡不宜开发,应做好护坡 工程。 10、凹坡视野好,凸坡视野不好。 11、地形特征描述常用的方法: (1)明确描述的范围大小。 (2)描述出组成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势状 况 (3)描述出该地区地形类型的空间排列组合九、各种地形类型的等高线形态: (1)平原:海拔低于200M,区域内等高分布稀疏。 (2)山地:海拔500M以上,区内高差大,等高线分 布密集。 A、5001000M,低山 B、10002000M,中山 C、2000以上,高山 (3)丘陵:海拔500M以下200M以上,区内高差相对 较小。 (4)高原:海拔高度相对较大,区内高差小,边缘等 高线密集 (5)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等高线闭合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