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0039630 上传时间:2018-08-0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 式改革与创新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李联宁汇报内容 AA教改研究的教改研究的背景背景BB教学模式改革内容教学模式改革内容 C C教学模式改革成果教学模式改革成果 DD目前还存在的问题目前还存在的问题E E下一步研究的方向下一步研究的方向Date2教改研究主要涉及到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及构建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经过5年实践,特别是二届本科学生全过程检验,取得比较满意效果,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应社会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一、教改研究的背景与执行的 情况 Date3经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教学改革课题研究专项基金立项支持,教

2、学改革成果已获2009年陕西普通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教改研究的背景与执行的 情况 Date4从2004年开始,面对毕业生供需不平衡的突出矛盾,开始研究改革传统的教学计划,彻底改革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实际需要,突出计算机主流技术,与企业合作培养,构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一、教改研究的背景与执行的 情况 Date5开始搭建以专业核心能力为主线的10门核心课程平台,突出当前就业热门的几个专业方向,即软件开发方向、软件测试方向,嵌入式系统方向,信息管理及应用(网络与数据库)四个主流方向构建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教改研究的背景与执行的 情况 Date6构建出一种“2.5学年+1学年+

3、0.5学年”新的办学模式,其中:2.5学年进行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讲授;1学年进行专业方向课的讲授与最新主 流技术训练,并实习或企业实训; 0.5学年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书写和答辩,同时进行校内实训,为学生做好就业准备 。一、教改研究的背景与执行的 情况 Date7通过两届学生的全程教学实践后,已取得了明显效果,其中04级265人次获得微软认证证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3%,其中80%学生就业于政府公务员、大型国企、外资企业等。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考入美国林肯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一、教改研究的背景与执行的 情况 Date8在微软公司举行的全国微软软件技术大赛中,

4、有2名学生进入前100名。并荣获全国微软“校园之星”团体大赛华西区第二名;在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4名学生组队获西南西北赛区一等奖。一、教改研究的背景与执行的 情况 Date9学生在校期间已得到了招聘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已参加实际工程项目工作,05级一个学生因有长期在软件公司的工作经验和在工程项目中担任项目组长的经历,被北京用友公司严格考核招聘选用后,入职年薪即7.2万元。一、教改研究的背景与执行的 情况 Date101. 以“适应+实用”为原则的理论教学体系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讨和执行,我们不断修改和完善教学计划,分别制定了2004版、2005版和2008版专业培养计划,计算

5、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学分要求如下:二、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Date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学分要求素质类课程 71学分 占38.8%专业核心课程 67学分 占36.6%实践应用 45学分 占24.6%二、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Date122.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 系营造校园科技活动氛围,组织学生参与 校内外科技竞赛,如全国微软之星大赛、全 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计算机应用基础大 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等。组织机器人开发小组等专业技术领域的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和实 验教学训练中掌握的技能完成竞赛作品。二、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Date133. 以

6、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1) 实行专业学历与职业技能“双证书”制以课程学分置换的方式鼓励学生获得专 业学历与职业技能“双证书”。如我们和微软合作,有选择地将他们的 课程嵌入到我们的专业方向模块教学计划中 。2004级100%的学生获得微软证书,2005 级有80%学生获得微软证书。二、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Date144.提高外语应用能力根据IT行业的特点和目前外包企业的发展前景,三年级增设英语口语课;两门专业课使用英文教材和双语教学;鼓励学生选修日语;2009级计算机专业的英语课程将全部由外教担任教学任务,从一年级起就强化学生的国际交流意识,适应高端技术人才的训练要求。二、教学模式改革的

7、主要内容Date155.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打造以名师为带头人的教师创新团队, 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引进“双师型”教师和让青年教师到企业进修两种方式。四年来我们共引进4名双师型教师,5人 次将青年教师送到企业培训,同时广泛引进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任课和指导学 生实习和毕业设计。二、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Date166. 构建有利培养学生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先后与北京软通公司、西安863软件孵化器基地、大连华信公司等建立了校外 实训基地。在校内建立了单片机与嵌入式 系统开发实训基地,网络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外实训基地每年承担我系全部学 生的生产实习和80%学生的毕业设计任务, 同时还解决

8、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二、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Date177. 举办科技讲座拓展学生视野为了拓展学生视野和打好就业基础,我们每年都分别面向计算机专业和全院范围经济管理,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举办不同层面的科技及职业素质教育讲座。二、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Date18二、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序号讲座名称时间主办单位1海峡两地学生IT交流研讨 会2008.7.1.台北县计算机商业同业公会, 交大城市学院计算机系2微软精品课程推介会2008.9.北京ATA公司 交大城市学院计算机系3计算机等级考试学习技巧 应用讲座2008.9.29.交大城市学院计算机系4面试流程与技巧 专题讲座2008.11.19.大

9、连华信公司 交大城市学院计算机系5ERP讲座2008.11.25.北京用友软件公司 交大城市学院计算机系6嵌入式系统系统知识及行 业的前景分析2008.11.13.北京港湾公司 交大城市学院计算机系Date191. 变“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为“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以IT行业热门工作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内容,将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主流技术知识有机结合,使课程教学为学生的专业技能锻炼与提高服务。三、教学模式改革成果Date202.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合作教育模式。变传统的只由学校承担人才培养的教 育模式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培养人才的 合作教育模式。通过建立

10、多个校内外实训基地,把课堂 延伸到岗位中,把行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引进 学校或请到课堂中,学校与市场之间的距离 ,使专业培养过程能紧跟实际需求。三、教学模式改革成果Date213. 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方案;将专业方向课教学,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进行一条龙安排的举措,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基础课和专业课按常规教学模式,专业方向课按培训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的学到技能。三、教学模式改革成果Date224.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根据教学情况,逐步增强校内实训基地,目前建立了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开发实训基地。同时还解决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教学模式改革成果Date235.鼓励教师进行教改科

11、研积极组织教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教 改和科研,2008年10多篇教改论文被相关刊物刊载或录用。积极组织教师编写适合应用型本科的计算机系列教材,目前已经有5本教材出版并使用,收到较好效果。三、教学模式改革成果Date246. 技能课与职业资质证书考试相结合目前我们已有10门左右的课程与职业资质证书考试相结合。其中计算机专业技能课主要与与微软软件开发认证证书和思科认证证书相结合;信息管理专业技能课主要与ERP证书、物流师证书等相结合。三、教学模式改革成果Date25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很重要的一 个方面是编程能力的提高。在大学四年里,不少课程都涉及到编程 能力的练习,但各门课没有具体要求,整

12、个 四年学习也没有具体要求。因此,出现部分学生学完所有计算机课 程后,编程能力很差,甚至无编程能力,到 社会上应聘时十分困难。 四、目前还存在的问题目前还存在的问题Date26我们正在探讨软件开发人才的量化培养。把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一万行以上的编程语句作为量化考核的标准,渗透量化到各门课程训练中,从而使实践教学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把专业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五、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Date27五、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研究的目标:A.建立一个科学且可行的软件人才编程量化考核要求和标准(包括学生和任课老师)B.构建一支企业和学校结合的进行编程量化考核的教师队伍C.编写和实现编程量化考核有关课程的上机指导书Date28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计算 机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