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课件4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039611 上传时间:2018-08-06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现代史课件4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近现代史课件4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近现代史课件4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近现代史课件4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近现代史课件4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现代史课件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现代史课件4(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国 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 ,如何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 变?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 性的社会?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应该走什么 样的道路?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 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 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力量重构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一面。对于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来说,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的对

2、象;作为一种可以接受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力量,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 主义因素,也有资本主义因素,其 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 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 ,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 重。结结 论论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 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由新民 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 社会形态。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 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 质的社会。(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即 :从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 的设想,发展变化为建设和改造同 时并举、从彻底完成民主革命起即

3、逐步过渡。 总路线工业化三大改造农 业手 工 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图表(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透视过渡时期总路线,可见其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 了反映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 思路,即把建设与改造并举,要求把国 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紧密地结 合起来,在社会改革中保持生产力的同 步发展。其实质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改变所有制的问题。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原因是在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不能离开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 改造而孤立地进行,而新中国成立以来 的实践证明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是 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入社手工业产值93%比例图改 造 形 式初 级 形 式高 级 形 式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全行业公私合营委托加工个别行业公私合营庆祝改造 胜利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