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民族和宗教(一轮复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972477 上传时间:2018-08-0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一轮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一轮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一轮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一轮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的民族和宗教(一轮复习)(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作:扶绥二中政治教研组 黄 铖(必修)三年级(全一册)国家 制度党的 知识民族与 宗教国际社会和 外交政策政治常识知识体系: 四大板块政治常识知识体系: 四大板块1. 国家制度: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国家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机关三大原则、公民三大原则、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等。2. 党的知识:性质和宗旨、领导地位、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执政能力、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党制度和政治协商等。3. 民族与宗教:民族关系、民族分布特点、民族三大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宗教信仰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等。4. 国际社

2、会和外交政策:国际关系、国家利益、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世界主题、世界多极化、国际竞争的综合国力较量、建立国际新秩序、我国外交政策(四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等。2009年7月,中国教育部、国家民委印发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指出,将把民 族团结教育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 、高考及中职毕业考 试范围,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由此 可预测, 今后的高考中必定要加大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 。有关民族团结的考试方向,可能会侧重于考有关民族 与宗教的问题,来体现我国的民族政策及“三原则”。特点:比重小、选择题、考查基础知识识记、难度小、 考点集中、正面考查、题材多(

3、诗歌)重点:民族基本特征、民族关系、民族原则、民族政策 、宗教本质、宗教现状、宗教政策策略:重点突出,不平均用力,强化识记,关注党和国 家在民族宗教上的重大举措,为少数民族或信教群众进 行大型建设(西部开发、青藏铁路、全面小康),有纪 念意义的年份4.1我国的民族和宗教4.2我国的 宗教 政策我国是 统一的 多民族 国家我国的宗教概况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 伟大祖国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各种迷信活动4.2.14.2.34.1.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宗教政策4.1.24.2.24.1.3 民族区域自治4.1我国的民族和宗教4.2我国的 宗教 政策我国是 统一的 多民族 国家我国的宗教

4、概况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 伟大祖国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各种迷信活动4.2.14.2.34.1.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宗教政策4.1.24.2.24.1.3 民族区域自治我国的民族和宗教民族宗教基本特征民族概况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基本政策依据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不可分割 相互联系民族区域自治含义符合我 国国情优越性相互影响 相互联系本质作用宗教概况消极作用积极作用宗教政策信仰自 由政策有利于贯彻含义依法加强对宗 教事务的管理优越性1、 民族的产生- 地理空间 - 物质基础 - 民族的最显著特点民族的这四个基本特征是

5、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四个基本特征是识别民族的基本依据。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 是从民族形成的一般过程来说的,但是某一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 程中,其特征将会有变化,有些民族四个特征不一定齐备。P103一. 民族及其基本特征原始社会末期2、民族的含义3、民族的基本特征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共同语言 共同地域 共同经济生活 共同心理素质P104-1051、 民族的产生在汉族集中地区杂居着许多少数民族;在少 数民族聚居地方,也多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 族交错杂居。一. 民族及其基本特征“56个民族56朵花”,汉族加55个少数民族。2、民族的含义3、民族的基本特征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6、。4、民族概况(1)构成:(2)分布特点:(3)主要表现:5、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的祖国P106-109P105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P110-116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关系(1)旧中国的民族关系:(2)新中国的民族关系(3)新中国民族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二.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从而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 压迫的根源。1、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1)民族平等(2)民族团结(3)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二.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P111-115P110-1161、我

7、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履行相同的义务。履行相同的义务。(1)民族平等二.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P111-115 (1)含义 (2)原因(3)表现 各个民族之间只有各个民族之间只有 大小、强弱、发展程度大小、强弱、发展程度 上的区别,而绝无优劣上的区别,而绝无优劣 之分。之分。 无论哪个民族都对无论哪个民族都对 人类历史发展做过贡献人类历史发展做过贡献. .A A、第一、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第一、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 地位上实现了平等地位上实现了平等B B

8、、第二、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第二、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 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C C、第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第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 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都有保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都有保 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1、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1)民族平等(2)民族团结(3)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二.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P111-115(1)含义 (2)原因(3)怎样坚持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 互助、联合的关系。互助、联合的关系。可能性可能性

9、必要性(重要意义)必要性(重要意义)必须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必须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要与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进行,要与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进行 斗争,要依法惩处煽动民族歧视的行斗争,要依法惩处煽动民族歧视的行 为。为。1、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1)民族平等(2)民族团结(3)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二.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含义 (2)原因(3)怎样实现指各民族在政治、指各民族在政治、 经济、教育等各项经济、教育等各项 事业都得到发展,事业都得到发展, 各民族自身得到发各民族自身得到发 展,民族素质得到展,民族素质得到 提高。提高

10、。是增进民族团结是增进民族团结 、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民族关系的必由民族关系的必由 之路。之路。一靠国家的政策;一靠国家的政策;二靠自己自力更生;二靠自己自力更生;三靠发达地区的支持三靠发达地区的支持1、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1)民族平等(2)民族团结(3)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二.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民族平等是实现民 族团结的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 荣的荣的前提条件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 别是经济的

11、发展,又别是经济的发展,又 是民族平等、团结的是民族平等、团结的 物质保证物质保证形 成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族的基本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最显著特点重要条件物质基础物质基础精神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识别民族 依 据我国民族 概 况分布特点新型民族关系基本原则基本观点都有贡献衡量综合实力 标 志 之 一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表 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 共同繁荣 物质保证前提条件政治基础重要保证、最高利益 、共同愿望。必由之路,物质保证原因怎样做民族地区(内因)国家、发达地区(外因 )作斗争履行义务决 定民族的基本特征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三、 民族区域自治P1

12、17-120195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建立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建立宁夏 回族自治区1958年建立广西 壮族自治区1965年建立 西藏自治区民 族 区 域 自 治地位含义3.前提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三、 民族区域自治5. 适合我国国情4. 自治机关民 族 区 域 自 治地位含义3.前提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三、 民族区域自治5. 适合我国国情- - 是我国的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基本民族政策,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 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

13、使自 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 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4. 自治机关P117-120民 族 区 域 自 治地位含义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三、 民族区域自治- - 以国家的统一为前提以国家的统一为前提3.前提5. 适合我国国情4. 自治机关P117-120民 族 区 域 自 治地位含义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三、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和和人民政府人民政府 。3.前提5. 适合我国国情4. 自治机关(1)含义(2)层次划分自治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州自治县(旗)自

14、治县(旗)P117-120民 族 区 域 自 治地位含义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三、 民族区域自治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族国家3.前提5. 适合我国国情4. 自治机关(1)历史特点、社会基础(2)现实情况、社会基础我国民族状况有自己的特点我国民族状况有自己的特点(3)现实条件、政治基础我国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我国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 了政治认同了政治认同P117-120民 族 区 域 自 治地位含义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三、 民族区域自治3.前提5. 适合我国国情4. 自治机关(1)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 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2)

15、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 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 合起来(4)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 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P117-120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的异同相同点: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同点:(2)自治程度不同:(3)社会制度不同:(4)设置目的不同:(5)体现的方针政策不同:(1)设置的地方不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港澳台一定的自治权;高度自治社会主义制度;保留资本主义制度民族问题;和平统一问题基本民族原则、和平 统一基本方针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 用2.分类3.我国存在多种宗教1. 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对现实

16、生活的虚幻 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P122-127四、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天主教(公教) 东正教(正教) 新教(基督教)世界 三大 宗教积极作用消极作用4.作用我国 五大 宗教佛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天主教 道教四、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积极 作用消极 作用(1)宗教是剥削阶级用以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2)宗教充当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扩张 的工具。 (3)宗教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有着阻碍作用。 (4)宗教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1)宗教的产生,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当时下 层群众的某些政治经济要求,对社会发展产 生过进步的影响。 (2)宗教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 。 (3)宗教的一些教义、教规,宗教道德中的 某些积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调整人际 关系的作用。 (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P122-127P128五、我国宗教状况的变化变化原因- 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消灭,宗教存 在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