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企业电气安全检查纲要(牛广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972081 上传时间:2018-08-05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化企业电气安全检查纲要(牛广慧)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危化企业电气安全检查纲要(牛广慧)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危化企业电气安全检查纲要(牛广慧)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危化企业电气安全检查纲要(牛广慧)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危化企业电气安全检查纲要(牛广慧)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化企业电气安全检查纲要(牛广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化企业电气安全检查纲要(牛广慧)(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化企业电 气安全检查三明市正兴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牛广慧Tel:05985176061电气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国家二级安全评价师危化企业电气安全主要 内容 一、规范条例名词注解 二、电气安全对策措施 三、电气安全检查主要内容 四、复习题目一、规范条例名词注解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 计规范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 范 1)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 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 供电的负荷。如:医院的手术室、大型体育场馆、重要交 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等。 2)应急电

2、源:在正常电源发生故障情况下,为确保一级负 荷中特别重要负荷的供电电源。如:蓄电池、干电池、独 立于正常电网的发电机组等。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1)导体绝缘允许最高持续工作温度:电线、电缆在 其布线的任一位置上,其绝缘可在长期的持续工作 情况下,不受严重损坏地承受的最高温度。 2)导体绝缘允许短路极限温度:电线电缆在短时间 的短路电流作用下,不降低其绝缘性能,能承受的 允许最高温度。 3)导体载流量:导体在给定条件下运行时,其稳定 工作温度不超过规定值的最大负载电流。 4)电气装置:用于某一目的,性能互相配合的若干 电气设备的组合。 5)固定式设备:牢固安装在支座(支架)上的设备 ,或用其它方

3、式固定在一定位置上的设备。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6) 移动式设备:工作时移动的设备,或在接有电源时能容易 地从一处移至另一处的设备。 7) 手握式设备:正常使用时要用手握住的移动式设备。 8) 类电气设备:除靠基本绝缘防止电击外,还将易触及的 外露可导电部分连接到PE线上,当基本绝缘失效时,外露可导 电部分一般不致带危险电位的用电设备。 9)外露可导电部分:平时不带电压,但故障情况下能带电压 的电气装置的容易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 10)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不属电气装置组成部分的可导电部分 。 11)等电位联结:使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可导电部分电 位基本相等的电气连接。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4、12) 电气隔离:为防电击将一电气器件或电路与另外的 电气器件或电路完全断开的安全措施。 13) 安全超低压:用安全隔离变压器或具有独立绕组的 变流器与供电干线隔离的电路中,导体之间或任何一个导体与地之间有效值不超过50V的交流电压。 14)保护线(PE线):为防电击用来与下列任一部分作 电气连接的导线:a外露可导电部分; b装置外可导电部分; c总接地线或总等电位联结端子; d接地极; e电源接地点或人工中性点。 15)中性线(N线):与电源的点连接并能起传输电能 作用的导体。 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16) 保护中性线(PEN线):具有PE线和N线两种功能的导 体。 17)故障电压:发生接地

5、故障时,外露可导电部分或装置外 可导电部分对地呈现的电压。 18)三相四线制:是带电导体配电系统的型式之一。三相指 L1、L2、L3三相,四线指通过正常电流的三根相线和一根 线,不包括不通过正常工作电流的PE线。本章所规定的TN-C 、TN-C-S、TN-S、TT等接地型式的配电系统均属三相四线 制。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 计规范 1)闪点(flash-point):标准条件下能使液体释放出足够 的蒸气而形成能发生闪燃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液体最 低温度。 2)引燃温度(ignition temperature):按照标准试验方 法,引燃爆炸性混合物的最低温度。 3)环境温度(ambi

6、ent temperature):指所划区域内历 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 4)易燃物质(flammable material):指易燃气体、蒸气 、液体或薄雾。 5)易燃气体(flammable gas):以一定比例与空气混合 后而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气体。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 计规范6)易燃液体(flammable liquid):在预见的使用条件下能 产生易燃蒸气或薄雾,闪点低于45的液体。 7)易燃薄雾(flammable mist):弥散在空气中的易燃液 体的微滴。 8)爆炸性气体混合物(explosive gas mixture):大气条 件下气体、蒸气、薄雾状的易燃

7、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 点燃后燃烧将在全范围内传播。 9)爆炸性气体环境(explosive gas atmosphere):含有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0)爆炸极限(explosive limits) a爆炸下限(lower explosive limit) :易燃气体、蒸气 或薄雾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最低浓度。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 计规范 b爆炸上限(upper explosive limit) :易燃气体、蒸气 或薄雾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最高浓度。 11)爆炸危险区域(hazardous area):爆炸性混合物出现 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数量达到足以要求

8、对电气设备的结 构、安装和使用采取预防措施的区域。 12)非爆炸危险区域(nonhazardous area):爆炸性混合 物预期出现的数量不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 和使用采取预防措施的区域。 13)区(zone):爆炸危险区域的全部或部分。 注:按照爆炸性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可 分为不同危险程度的若干区。 14)释放源(source of release)。:可释放出能形成爆炸 性混合物的物质所在的位置或地点: 注:在确定释放源时,不应考虑工艺容器、大型管道或 贮罐等的毁坏性事故,如炸裂等。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 计规范 15)自然通风环境(natural ve

9、ntilation atmosphere): 由于天然风力或温差的作用能使新鲜空气置换原有混合 物的区域。 16)机械通风环境(artificial ventilation atmosphere) :用风扇、排风机等装置使新鲜空气置换原有混合物的 区域。 17)爆炸性粉尘混合物(explosive dust mixture):大气 条件下粉尘或纤维状易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 燃烧将在全范围内传播。 18)爆炸性粉尘环境(explosive dust atmosphere):含 有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 19)火灾危险环境(fire hazardous atmosphere):存在 火灾

10、危险物质以致有火灾危险的区。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1)接闪器: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 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2)引下线: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3)接地装置: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 4)接地线: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换线处至接地体的连接导 体;或从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带至接地装置的连接导 体。 5)防雷装置: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 及其它连接导体的总和。 6)直击雷: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其它物体、大地或防 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等。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7)雷电感应: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 应和电磁感应,它

11、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 8)静电感应:由于雷云的作用,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与 雷云符号相反的电荷,雷云主放电时,先导通道中的电 荷迅速中和,在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得到释放,如不就近 泄入地中就会产生很高的电位。 9)电磁感应:由于雷电迅速变化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瞬变 的强电磁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 10)雷电波侵入: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 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 或损坏设备。 11)等电位连接:将分开的装置、诸导电物体用等电位 连接导体或电涌保护器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 间产生的电位差。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12)等电位连接带:将金属装置

12、、外来导电物、电力线 路、通信线路及其它电缆连于其上以能与防雷装置做等 电位连接的金属带。 13)等电位连接导体:将分开的装置诸部分互相连接以 使它们之间电位相等的导体。 14)等电位连接网络:由一个系统的诸外露导电部分做 等电位连接的导体所组成的网络。 15)共用接地系统:一建筑物接至接地装置的所有互相 连接的金属装置,包括防雷装置。 16)电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过电压保护器):目的 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走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 有一非线性元件。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17)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SPD):无电涌出现时为 高阻抗,当出现电压电涌时突变为低阻抗。通常采用放 电间隙、充气放

13、电管、闸流管和三端双向可控硅元件作 这类SPD的组件。有时称这类SPD为“短路开关型”或“克 罗巴型”SPD。 18)限压型电涌保护器:无电涌出现时为高阻抗,随着 电涌电流和电压的增加,阻抗跟着连续变小。通常采用 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作这类SPD的组件。有时称这类 SPD为“钳压型”SPD。 19)组合型电涌保护器:由电压开关型和限压型组件组 合而成,可以显示为电压开关型或限压型或这两者都有 的特性,这决定于所加电压的特性。二、电气安全对策措施1、 防触电对策措施 2、 电气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3、 防静电对策措施 4、 防雷电对策措施1、防触电对策措施 为防止人体直接、间接和跨步电压触电(电击

14、、电伤), 应采取以下措施: 直接接触电击预防措施有:绝缘、屏护、间距。 间接接触电击预防措施有:保护接地(IT系统)、保护 接零(TN系统、TT系统)。 其它电击预防措施有: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安全电压 、电气隔离、连锁保护、漏电保护等。 1)绝缘 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绝缘的电气指标主 要是绝缘电阻。绝缘电阻是衡量绝缘性能优劣的最基本 的指标。在绝缘结构的制造和使用中,经常需要测定其 绝缘电阻。通过绝缘电阻的测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定某些电气设备的绝缘好坏,判断某些电气设备 ( 如电 机、变压器 ) 的受潮情况等。以防因绝缘电阻降低或损 坏而造成漏电、短路、电击等电气事故。绝缘电

15、阻的大 小用兆欧表测量。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欧。1、防触电对策措施 绝缘根据环境条件(潮湿高温、有导电性粉尘、腐蚀性气 体、金属占有系数大的工作环境,如:机加工、铆工、 电炉电极加工、锻工、铸工、酸洗、电镀、漂染车间和水泵房、空压站、锅炉房等场所)选用加强绝缘或双重绝 缘(类)的电动工具、设备和导线;采用绝缘防护用品( 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垫等)、不导电环境(地面、墙 面均用不导电材料制成)。 2)屏护和安全距离(间距) a、屏护包括屏蔽和障碍,是指能防止人体有意、无意触 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的遮栏、护罩、护盖、箱匣等装置 ,是将带电部位与外界隔离,防止人体误入带电间隔的 简单、有效的安全装置。例如:开关盒、母线护网、高 压设备的围栏、变配电设备的遮栏等。 金属屏护装置必须接零或接地。屏护的高度、最小安 全距离、网眼直径和栅栏间距应满足防护屏安全要求(GB 81971987)中的规定。 1、防触电对策措施 屏护上应根据屏护对象特征挂有警示标志,必要时还应 设置声、光报警信号和连锁保护装置,当人体越过屏护 装置接近带电体时,声、光报警且被屏护的带电体自动 断电。 b、 安全距离是指有关规程明确规定的、必须保持的带 电部位与地面、建筑物、人体、其他设备、其他带电体 、管道之间的最小电气安全空间距离。安全距离的大小 取决于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