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理学公选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960341 上传时间:2018-08-0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药理学公选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麻醉药理学公选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麻醉药理学公选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麻醉药理学公选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麻醉药理学公选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醉药理学公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药理学公选(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醉药理学麻醉药理学西医外科教研室西医外科教研室 赵鲁夕赵鲁夕概念概念 麻醉药理学:是临床药理学的一个组成部麻醉药理学:是临床药理学的一个组成部 分,主要阐明麻醉实践过程中应用各种药分,主要阐明麻醉实践过程中应用各种药 物的效果,这些药物在特定条件下的体内物的效果,这些药物在特定条件下的体内 转运和转化规律。不良反应的强度和性质转运和转化规律。不良反应的强度和性质 以及多种药物伍用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多种药物伍用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及其机理,并对新问世的药物作出科学的及其机理,并对新问世的药物作出科学的 评价。评价。 麻醉药:可逆地作用于神经系统,而使病麻醉药:可逆地作用于神经系统,而使

2、病 人不感到手术疼痛的药物。人不感到手术疼痛的药物。静脉给药的药代动力学静脉给药的药代动力学 1.1.吸收:首过消除,某些药物口服后,经肠壁或肝内药吸收:首过消除,某些药物口服后,经肠壁或肝内药 物代谢酶的作用,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物代谢酶的作用,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2.2.分布:药物的再分布,指脂溶性高的药物静脉注射后分布:药物的再分布,指脂溶性高的药物静脉注射后 ,由于脑血流量丰富、药物迅速进入脑组织发挥作用,由于脑血流量丰富、药物迅速进入脑组织发挥作用, 由于机体脂质量大,进入脑组织的药物随血流分布到含由于机体脂质量大,进入脑组织的药物随血流分布到含 脂质丰富的组织中,脑组织的药物

3、浓度迅速下降。这种脂质丰富的组织中,脑组织的药物浓度迅速下降。这种 药物从脑组织转移,并贮存在含脂质丰富的组织中的过药物从脑组织转移,并贮存在含脂质丰富的组织中的过 程叫再分布。程叫再分布。 3.3.消除消除 代谢代谢第一时相:氧化、还原、分解第一时相:氧化、还原、分解 第二时相:药物原型与体内物质结合第二时相:药物原型与体内物质结合排泄排泄经胆汁:肠肝循环经胆汁:肠肝循环 经肾脏、经汗腺乳腺等经肾脏、经汗腺乳腺等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房室模型效应室房室模型效应室:房室模型是将体内药物转运和分布特性相似的部分房室模型是将体内药物转运和分布特性相似的部分 抽象看成一个房室。经过适当的数学处理,用药代

4、学参抽象看成一个房室。经过适当的数学处理,用药代学参 数来反映药物分布及代谢特性的方法。认为机体有一个数来反映药物分布及代谢特性的方法。认为机体有一个 处于中心的房室(中央室),药物首先进入中央室,并处于中心的房室(中央室),药物首先进入中央室,并 在中央室和其他外周各室之间进行药物分布和转运。中在中央室和其他外周各室之间进行药物分布和转运。中 央室代表血流丰富的,药物能迅速混合的部分如血浆或央室代表血流丰富的,药物能迅速混合的部分如血浆或 肺循环);外周室则代表内脏或肌肉及脂肪组织。理论肺循环);外周室则代表内脏或肌肉及脂肪组织。理论 上讲,房室越多,越符合生理特征,但是过多的房室会上讲,房

5、室越多,越符合生理特征,但是过多的房室会 增加数学计算的复杂性,而采用二室或三室模型均可以增加数学计算的复杂性,而采用二室或三室模型均可以 对静脉麻醉药达到满意的描述。从药理上讲,效应室同对静脉麻醉药达到满意的描述。从药理上讲,效应室同 中央室、周边室一样,都是理论上的抽象空间组合,是中央室、周边室一样,都是理论上的抽象空间组合,是 用来指药物作用的靶部位,如受体、离子通道或酶等,用来指药物作用的靶部位,如受体、离子通道或酶等, 是反映药物临床效果的部位。是反映药物临床效果的部位。 分布容积(分布容积(VdVd):):分布容积分布容积= =所给药物的总量所给药物的总量/ /该药的血药浓度(该药

6、的血药浓度(Vd=XVd=X0 0/C/C0 0),其单位是),其单位是L L。VdVd的的 大小取决于该药物的理化性质、在组织中的分配系数及与血浆蛋白或组织的结合大小取决于该药物的理化性质、在组织中的分配系数及与血浆蛋白或组织的结合 率等因素。通过对药物率等因素。通过对药物VdVd大小的了解可以推测其在机体的分布情况。如以大小的了解可以推测其在机体的分布情况。如以70kg70kg体体 重为例,不同的重为例,不同的VdVd药物大概分布:药物大概分布:VdVd值值 药物体内分布药物体内分布血浆血浆5% 3.5L5% 3.5L 5L 5L 血液血液细胞外液细胞外液20% 14L 10-20L 20

7、% 14L 10-20L 细胞外液细胞外液 组织间液组织间液15%10.5L15%10.5L70kg 40L 70kg 40L 细胞内外液细胞内外液细胞内液细胞内液40%28L40%28L药物大量分布或贮存在药物大量分布或贮存在其他组织其他组织28kg 100-200L 28kg 100-200L 组织内或某些器官中组织内或某些器官中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以上麻醉药物,以达到完善的术中和是指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以上麻醉药物,以达到完善的术中和 术后镇痛及满意的外科手术条件。术后镇痛及满意的外科手术条件。相加作用相加作用是指两种药物合用时的效应为两药单用时的代

8、数和。是指两种药物合用时的效应为两药单用时的代数和。 合用药物作用于同一部位或受体,并对这个部位或受体作用的内在合用药物作用于同一部位或受体,并对这个部位或受体作用的内在 活性相等时,才可能产生相加作用。活性相等时,才可能产生相加作用。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指两种药物分别作用于不同部位或受体,结果使是指两种药物分别作用于不同部位或受体,结果使 合用时效应大于各药单用效应的总和。合用时效应大于各药单用效应的总和。敏感化作用敏感化作用是指同时合用两种药物时,其中一种药物可以使受是指同时合用两种药物时,其中一种药物可以使受 体或组织对另一种药物的敏感性增强。体或组织对另一种药物的敏感性增强。拮抗作用拮抗

9、作用是指两种药物合用时引起药效降低的现象,包括竞争是指两种药物合用时引起药效降低的现象,包括竞争 性拮抗和非竞争性拮抗。竞争性拮抗是指两种药物竞争性作用于同性拮抗和非竞争性拮抗。竞争性拮抗是指两种药物竞争性作用于同 一受体,非竞争性拮抗是指两种药物合用时,其中一种药物与受体一受体,非竞争性拮抗是指两种药物合用时,其中一种药物与受体 结合引起受体结构变化,致使另一种药物无论浓度大小都不能再与结合引起受体结构变化,致使另一种药物无论浓度大小都不能再与 受体结合。受体结合。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方法分类方法分类 单次注入单次注入单次注入指一次注入较大剂量的静脉麻醉药,以快速达到单次注入指一次注入较大剂量的

10、静脉麻醉药,以快速达到 适宜的麻醉深度,多用于麻醉诱导和短小手术。此方法操作适宜的麻醉深度,多用于麻醉诱导和短小手术。此方法操作 简单方便,但容易用药过量而产生循环、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简单方便,但容易用药过量而产生循环、呼吸抑制等副作用 。 分次注入分次注入分次注入是指先静脉注入较大剂量的静脉麻醉药,使达到分次注入是指先静脉注入较大剂量的静脉麻醉药,使达到 适宜的麻醉深度后,再根据病人的反应和手术的需要分次追适宜的麻醉深度后,再根据病人的反应和手术的需要分次追 加麻醉药,以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静脉麻醉发展的加麻醉药,以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静脉麻醉发展的100100多年多年 来,分次注入给药一直是

11、静脉麻醉给药的主流技术,至今广来,分次注入给药一直是静脉麻醉给药的主流技术,至今广 泛应用于临床。它具有起效快、作用迅速及给药方便等特点泛应用于临床。它具有起效快、作用迅速及给药方便等特点 。但是此方法血药深度会出现锯齿样波动,病人的麻醉深浅。但是此方法血药深度会出现锯齿样波动,病人的麻醉深浅 也会因此而波动,显然难以满足临床麻醉时效概念的要求。也会因此而波动,显然难以满足临床麻醉时效概念的要求。 连续注入连续注入连续注入包括连续滴入或泵入,是指病人在麻醉诱连续注入包括连续滴入或泵入,是指病人在麻醉诱 导后,采用不同速度连续滴入或泵入静脉麻醉药的方法导后,采用不同速度连续滴入或泵入静脉麻醉药的

12、方法 来维持麻醉深度。本方法避免了分次给药后血药深度高来维持麻醉深度。本方法避免了分次给药后血药深度高 峰和低谷的跌宕波动,不仅减少了麻醉药效周期性的波峰和低谷的跌宕波动,不仅减少了麻醉药效周期性的波 动,也有利于减少麻醉药的用量。滴速或泵速的调整能动,也有利于减少麻醉药的用量。滴速或泵速的调整能 满足不同的手术刺激需要。然而单纯连续注入的直接缺满足不同的手术刺激需要。然而单纯连续注入的直接缺 点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较长,因此在临床上可以点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较长,因此在临床上可以 将单次注入和连续注入结合起来使用,以尽快地达到所将单次注入和连续注入结合起来使用,以尽快地达到所 需的血

13、药浓度,并以连续输注来维持该浓度。需的血药浓度,并以连续输注来维持该浓度。 方法分类方法分类 靶控输注(靶控输注(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TCITCI)靶控输注是指在输注静脉麻醉药时,靶控输注是指在输注静脉麻醉药时, 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为基础,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为基础, 通过调节目标或靶位(血浆或效应室)的通过调节目标或靶位(血浆或效应室)的 药物浓度来控制或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药物浓度来控制或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 以满足临床麻醉的一种静脉给药方法。以满足临床麻醉的一种静脉给药方法。方法

14、分类方法分类 TCITCI系统:包括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开环系统在使用系统:包括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开环系统在使用 时由麻醉医生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和手术需要设定目标浓时由麻醉医生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和手术需要设定目标浓 度。闭环系统则有反馈机制,它可根据病人血药浓度、度。闭环系统则有反馈机制,它可根据病人血药浓度、 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等自动调整设定的目标血药浓度。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等自动调整设定的目标血药浓度。目前临床上可以见到两种目前临床上可以见到两种TCITCI系统。第一种是由不同系统。第一种是由不同 部件组成,包括:便携式计算机、导线以及输液泵,主部件组成,包括:便携式计算机、导线以及输液泵,

15、主 要用于临床研究和教学。第二种是整合式要用于临床研究和教学。第二种是整合式TCITCI系统,它系统,它 有几个优点: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是目前唯一得到有有几个优点: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是目前唯一得到有 关管理机构批准的系统。目前商业化的只有关管理机构批准的系统。目前商业化的只有19961996年由年由 KennyKenny等设计的等设计的DiprifusorDiprifusor系统。系统。静脉全麻技术的新进展静脉全麻技术的新进展TCITCI静脉全麻药静脉全麻药 1 1、硫喷妥钠(、硫喷妥钠(thiopental sodium)thiopental sodium)药理特点:药理特点: 常用浓度常用浓度2.5%2.5%,水溶液为强碱性,水溶液为强碱性pH10-11pH10-11 起效迅速起效迅速(30s),(30s),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持续时间短(15-20min(15-20min) 降低脑氧耗、脑血流及颅内压,具脑保护作用降低脑氧耗、脑血流及颅内压,具脑保护作用 心血管抑制作用较强心血管抑制作用较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