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1.2大气环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954766 上传时间:2018-08-05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3.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2.1.2大气环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高中地理 2.1.2大气环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高中地理 2.1.2大气环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高中地理 2.1.2大气环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高中地理 2.1.2大气环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2.1.2大气环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2.1.2大气环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900hPa 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读图,回答(l) (2)题。 (1)沿图中XY方向所作的900hPa等压面空 间高度剖面图(横坐标自左至右为X至Y)与 下面四幅等压面剖面图最接近的是( ) 第(1)题,根据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可 知,B处900hPa等压面分布的高度较低, 因此该处的气压与同平面地区相比也较低; 而C处900hPa等压面分布的高度较高,即 气压也较高。A (2)下列关于图中A、D两处风向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A处吹偏北风,D处吹偏南风 B.A处吹偏南风,D处吹偏北风 C.A、D处均吹偏北风 D.A、D处均吹偏南风 第(2)题,由上题的分析可知,

2、A处 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北部,故吹偏南风;而D 处位于低压中心的西部,故吹偏北风。 B 【规律技巧总结】(1)气压场的形状:低压 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盆地(中 心为上升气流)。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地 形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高压脊( 线)类似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山脊(脊线 )。低压槽(线)类似于等高线地形图中 的山谷(槽线)。 (2)风向的判定:首先明确高低气压,确定气 压梯度力的方向,然后根据地转偏向力的 方向确定风向。【变式训练2】(2010安徽高考信息交流试卷)读合 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1)(2)题。(1)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 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

3、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 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 配置的是( )【解析】第(1)题,热岛效应是指城区气温比周围郊 区高的现象。城区上空气流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 面城区是低气压,郊区是高气压,A地水平气压梯度 力自东向西指向市中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成东 南风。第(2)题,N地为市中心,气温高于周围地区, 等温面向上凸起;气压低于周围地区,等压面向下凹 陷,故A正确。 答案:(1)A (2)A103010201010hPa)气压梯度: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 力原动力1010(hpa )10

4、201030103010201010(hPa)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103010201010(hPa)风向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风向垂直等压线1.引起空气运动 的直接动力是 什么?2.高空风向取决 于哪些力的作 用?风向稳定时 指向何方?3.与高空风向相 比,近地面风 的受力、风向 有何不同?空气的水平运动 风.swf请观察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对风的影响500492484476468(百帕)地转偏向力结论: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地转偏向力N:向右 S:向左方向:垂直于风向大小:赤道为0,纬度越高 地转偏向力越大特点:只改变方向,不改变 速度大小

5、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hPa)1000100510101015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陆地海洋,近地面高空。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 力的影响 结论: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水平气压梯度 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方 向垂直于等压 线,指向低 压区与风向垂直,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 偏与风向相反作 用促使空气由高 压区流向低 压区,形成 风促使风向偏离 水平气压梯度 力的方向对风有阻碍 作用,可减 小风速大 小由气压梯度决 定(比较等 压线疏密)随风速增大而 增大,随纬度 升高而增大与下垫面的 状况有关(1).气压梯度力特点: :2.地转偏向力 的特

6、点: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 (与风向垂直) 地转偏向力的大小, 随物体运动速度而增加 南左北右只改变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 指向低压影响风向的力(笔记)3.摩擦力的特点:与风向相反,陆地海洋,近地面高空。 1020 单位:hpa101810161014AB小结: 大气水平运动 一.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二.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1. 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 风向: 风风向平行等压线压线风风向与等压线压线 有一夹夹角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摩擦力近地面风向高空风向实际不存在难点突破:比较风速笔记: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 压梯度力越大,风力

7、也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时,近地面 与高空、海面与陆地的风速?AB1000百帕 1008百帕 1016百帕1. 在下面四幅比例尺相同的等压线分布图中,按风 力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1)(2)(3)(4) B.(2)(1)(3)(4 C.(3)(1)(2)(4) D.(4)(2)(3)(1)C知识点击:风向从风的来向定风向NEWS西南风西北风练习:图中是北半球近地面,画出A、B两地的风向A B甲乙101010081006100410021000则甲是 ,乙是 (陆地、海洋)如果图中时间是黑夜, 海洋陆地学画风向1014101610181020814816818820北半球近地面南半球高空AB低

8、高C北半球近地面ABC 北半球近地面1、表示北半球的正确风风向的是A、a曲线线 B、b曲线线 C、c曲线线 D、d曲线线2图图表示地处处于北半球的低压压区,箭头头 表示地的风风向。四幅图图中风风向正确的是:3关于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只影响风速 不影响风向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在上述三种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之间 成一夹角4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等压线越稠密,表明水平气压梯度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等压线垂直并

9、指向低压课程标准: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位置、成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热冷(近地面风)气压与气温热冷地面 高空气压与气流上升下沉低压低压高压高压 低压高压高压低压理想环流.swf导航 影响气候季风环流海陆影响风带移动三圈环流理想环流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主页课堂练习解说大气环流是全球性有规 律的大气运动。如果只 考虑赤道和极地之间的 冷热不均,不考虑地转 偏向力作用,则全球的 大气运动就是一个赤道 和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完成高低纬度之间的 热量交换。假设条件: 地表均匀 地球不自转 太阳直射点 不移动成因: 太阳辐辐射对对高低 纬纬度的加热热不均假设条件: 地表均

10、匀 太阳直射点 不移动成因: 太阳辐辐射对对高低纬纬 度的加热热不均 地转转偏向力图2三、气压带风带分布特点, 读图规律总结:2:气压带分布:高低压相间分布3:风带分布:相临两个风带的风向相反1、纬度分布:0、30、60、90热力因素: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动力因素: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1、降水形成的条件充足的水汽凝结核空气降温降水形成的条件四、气压带、风带与降水的关系(3)较低纬吹向较高纬气流-易成云致雨(如中纬西风 带)(2)近地面高压-下沉气流-难成云致雨(如副热带 高压、极地高压)(1)近地面低压-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如赤道低 压、副极地低压)(4)较高纬吹向较低纬气

11、流-难成云致雨(如信风带、 极地东风带)气压带压带 、风带风带对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压压: 副热带热带 高压压 副极地低压压极地高压压 信风带风带 西风带风带 极地东风带东风带小结、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气候) 炎热干燥(热带沙漠气候) 低温潮湿 寒冷干燥 炎热干燥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说出图中气压带、风带的名称12B D3.由北京到乌鲁木齐的直达民航班机,飞行时 间约为三个半小时,该机从乌鲁木齐返航到北 京,大约只需三个小时,原因是 ( ) A地球自转的影响 B两地时差的影响 C中纬度上空西风的影响 D水平气压梯度不同的影响C4、我国南极长城站的五星红旗,常年都是( )A、

12、向东南飘扬 B、向西北飘扬 C、向西南飘扬 D、向东北飘扬B5下面四幅图图中表示南半球信风带风带 的是( )C6关于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一半球信风和极地东风的风向基本相同 B.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300附近辐合 C.盛行西风在北半球是西北风,在南半球 是西南风 D信风从高纬吹向低纬,容易成云致雨A32、读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图,回答:(每空1分,共13分) 形成此大气环流的因素是 和 。 写出下面气压带的名称:C ,D 。 (3)图中代表的是 风,具有 性质.代表的是 风, 具有 性质. (4)图中气压带中,由热力作用形成的是 、 。 (5)由于 的季节移动,导致图中的气压带和风

13、带的季 节移动,其规律是,就北半球来说,夏季 移,冬季 移。900BACD冷热热不均 地转转偏向力 C副热带热带 高压带压带 D赤道低压带压带 东东北信炎热热干燥 中纬纬西温暧湿润 D A 太阳直射点 北 南 太阳辐射全球(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受热不均高低纬 地球自转偏向力近地面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移动小结结:风带移动.swf请观察分析:1.气压带风带 的位置随什 么而移动?2.气压带风带 的移动规律 是什么?二、气压带风带 的季节移动5、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移动的原因: 移动规律:移动幅度:移动的影响:、 、 气候的形成受其影 响。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

14、制形成 、 气候。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 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100地中海 热带草原 热带季风 地中海 热带草原C海洋陆地夏季较冷, 形成高气压;较热, 形成低气压;冬季较热, 形成低气压;较冷, 形成高气压;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亚洲高压(蒙古 西北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7月分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亚洲低压(印 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一月七月时间温度气压切断的 气压带气压中心的分布太平洋亚欧大陆大西洋陆高 海低陆低 海高副热带 高压带夏威夷 高压亚洲 低压亚速尔 高压陆低 海高陆高 海低副极地 低压带阿留申 低压亚洲 高压冰岛 低压一月七月60N30N亚 欧 大 陆洋大西洋太平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亚洲高压阿留申 低压冰岛 低压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亚洲低压亚速尔 高压夏威夷 高压全 球 实 际 气 压 分 布 状 况北 半 球南 半 球热力性质差异陆地面 积广大海陆相 间分布气 压 带 断 裂 成 气 压 中 心七月一 月副 热 带 高 压 带 被 大 陆 上 热 低 压 切 断大 陆 增 温形 成 热 低 压副 热 带 高 压 保 留 在 海 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