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如何论证(好)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949985 上传时间:2018-08-0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如何论证(好)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论文如何论证(好)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论文如何论证(好)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论文如何论证(好)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论文如何论证(好)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如何论证(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如何论证(好)(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如何论证一、如何设置分论点二、如何分析论据一、如何设置分论点中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存在一个误区, 即确立了中心论点之后,没有分论点 ,仅有几则材料的罗列;或者,分论 点与中心论点脱节。这两种情况都影 响到论证的集中,最终影响论证的效 果。因此,如何确立分论点,直接关 系到议论文写作的效果。 (一)确立分论点的思维方法分论点与中心论点之间是支撑与被支撑的关 系,它们之间应存在着或解说,或因果, 或条件等内在的逻辑关系,因此,确立了 中心论点之后,可以围绕中心论点(或话 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结果 是、关系是”等几个角度设置分论点。 以“傲骨”为话题n1、傲骨是对独立人格的保持n2、

2、傲骨是对崇高理想的追求n3、傲骨是对正义事业的捍卫什么是傲骨?为什么要有傲骨?1、只有拥有傲骨才能保持独立人格 2、只有拥有傲骨才能追求崇高理想 3、只有拥有傲骨才能捍卫正义事业怎样才能拥有傲骨?n1、二者的表现不同n2、二者的实质不同n3、二者的结果不同1、要有不屈的人格 2、要有不懈的追求 3、要有机智的策略拥有傲骨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1、拥有傲骨会保持独立的人格 2、拥有傲骨会实现理想(捍卫正义) 3、拥有傲骨会青史留名 傲骨和傲气有什么样的关系?(一)并列式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上面从“怎样才能拥有傲骨”的角度考虑 而确立的三个分论点:要有不屈的人格、要 有不懈的追求、要有机智的策略,

3、它们之间 就是并列的关系。(二)分论点确立的结构形式(二)递进式几个分论点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或 由小到大,由轻到重;或由具体到抽象;或 前一层是后一层的基础,后一层是前一层的 深化等。如上面分别从“什么是傲骨”和“为什么要有傲骨” 的角度考虑,分别得出的两组分论点之间就是递进 关系,“人格”“理想”和“正义事业”三者有着逐层深 入的内在逻辑。 (三)对比式一是指分论点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证明中 心论点,这是比较简单的。如可以从“拥有傲 骨可以让人尊敬、亲近”和“只有傲气会令人唾 弃、远离”两方面来证明“傲骨的有无会带来完 全不同的结果”。另一种情况是每个分论点内部正反对照, 把事物的对与错

4、、好与坏、美与丑等方面对举 出来,通过比较,揭示矛盾,从而阐明中心论 点。严格地说,这其实仍属于并列式。 如上文从“傲骨和傲气有什么样的关系”的角 度考虑得出的三个分论点:二者的表现不同 、二者的实质不同、二者的结果不同,它们 是并列关系,但每一个分论点内部又都存在 着对比关系。比方说,关于“二者的表现不 同”,有同学这样写道:“傲骨,不动声色, 是虚怀若谷的自然流露,很难让人看得见, 摸得着,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 真实写照;傲气,是哗众取宠,盛气凌人的 拙劣表演,举手投足,一言一行,让人知其 本质,是不可一世,趾高气扬的最好注释。 ”。n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提炼中心论点,并为之确立两三

5、个 分论点。n 云雀见麻雀整天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就问:“麻雀太太 ,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 麻雀斜着眼睛瞧了它一 眼,说:“难道我飞得还不高吗?你瞧瞧公鸡!”“公鸡伯 伯,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公鸡骄傲地在房顶上迈 着八字步,反问:“难道我飞得还不高吗?你瞧瞧鹌鹑! ”“你为什么不能飞得高一点呢,鹌鹑姐姐?”鹌鹑奋力从 草尖上飞过去,得意地对云雀说:“难道我飞得还不高吗 ?你瞧瞧癫蛤蟆!” 后来,云雀遇见雄鹰,便向雄鹰请 教:“雄鹰叔叔,你为什么飞得那么高呢?”“不,不!” 雄鹰谦虚地说:“离蓝天,我还差得远呢!”“啊,我明白 了!”云雀眨巴眨巴眼睛想:“谁如果想展翅高飞,就不 能把目

6、标定得太低;如果眼睛只盯在树冠以下,那就永 远不可能在蓝天白云间翱翔。” 这则寓言故事中的麻雀、鹤鹑、雄鹰等 对所飞的高度有着不同的认识,你对“高度 ”又有怎样的认识呢?请以“高度”为话题, 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 内 n一、并列式n 中心论点一:你决定你的高度。n 分论点:1、你的目标决定你的高度。2、你的 态度决定你的高度。3、你的学识决定你的高度 。n 中心论点二:高度无极限。n 分论点:1、高度从积累中来。2、高度从无畏 中生。n 中心论点三:无论干什么都需要足够的高度。n 分论点:1、一个人事业目标的高度往往决定 他的一生。2

7、、一个企业经营目标的高度往往决 定它的前途。3、一所大学发展目标的高度常常 决定它的地位 。n二、递进式n 中心论点一:拥有高度,勇攀高峰。n 分论点:1、心灵的高度决定了生活的高度 。2、生活的高度影响了社会的高度。3、社会 的高度体现了国家的高度。n 中心论点二:山外有山,景外有景。n 分论点:1、站在人生的山麓,我们要敢于 采摘树梢上的坚果。2、采摘到树梢上的坚果 之后,我们要敢于采摘山腰上的灵芝。3、采 摘到山腰上的灵芝之后,我们还要敢于采摘雪 峰上的雪莲。n三、对比式n 中心论点一:要有适当的高度。n 分论点:1、过高的目标,是我们失败的源 头。2、过低的目标,会使人玩物丧志。n 中

8、心论点二:志向决定高度。n 分论点:1、树立凌云之志是达到全新高度 的立足点。2、胸无大志则是事业成功的拦路 虎。n 中心论点三:行动决定高度。 n 分论点:1、行动是达到心中高度的青云梯 。2、空想是通往心中高度的绊脚石。 二、如何分析论据1、揭示实质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出属性相同相 关的几个事例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明 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 逻辑联系,回扣深化论点。 如:史学家司马光写资治通鉴 花了 19 年;相声艺术宗师侯宝林为学谐语手抄一 部 1O 多万字的 谐浪 ;俄国大作家托尔 斯泰写 战争与和平 花了 27 年;德国著 名医生欧立稀连续试验 914 次终

9、于研制成治 疗人体内锤虫和抗螺旋体病菌的新药 新坤 凡纳明。(考场优秀作文 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 )析: 这段文字中,作者在列举古今中外成功 者的四个事例之后点明了其中包含的道理 ,从而使中心论点“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 ”得到了有力的论证。论据与论点联系紧密这些事例充分证明了古今中外无数有成就 的人之所以取得事业的成功,秘诀就在于 他们有恒心和毅力。2、正反对比法这种方法,就是列举正反两种事例形成对照, 然后加以分析,论证观点。 如: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 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却在一个狂人 的引诱下,使世界陷入了战争的深渊。 6o 年前的那 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

10、子散、血流成河 生者 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了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 的理由。德国产、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 、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 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扰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 一跪!德国人在 60 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 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 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 魔鬼。日本在 6O 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 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 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 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

11、;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 ;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 (考场优 秀作文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析以上两个论据,一正一反,对照鲜明,有力地论证 了“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 性的光辉”这一中心论点。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 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 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 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3、反向假设法这种方法,就是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 或反面假设分析,从而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 内在联系。 如: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将 导致失败。燕国有一少年

12、认为邯郸人走路好看 ,便盲目模仿,落得最后忘记了自己的步伐只 得爬回燕国的下场。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 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 照搬她的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 来她不但不美丽,反而成为做作的典范。真是 偷鸡不成反蚀米,她的一腔苦水只能硬生生地 吞进肚里。(考场优秀作文 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 )析 上面文字所举的是两个反面论据,接着用“倘 使 会 ”“假若 会 ”两个 复句从正面假设分析,从而很好地论证了“走出 属于自己的一步,才会彰显个性,取得成功”这 一中心论点。倘使燕国少年能在学步之时,融自己的步伐特点 ,在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 的步伐特点,

13、可能他就不至于爬回赵国了,说不定还 会走出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 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许也会成为 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 裙下拜倒。4、正面推理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所举事例的正面剖析,以 小见大,从而推论出其具有的普遍意义,强化论点。 如:史载:晋平公让大夫祁黄羊推荐南阳县县令,祁 黄羊毫不迟疑地推荐解孤。晋平公惊讶地反问道:“ 解孤不是你的仇敌吗? ” 祁黄羊笑了笑说:“您让我 推荐的是县令,并没有问谁是我的仇敌呀!”果然, 解孤很有才干,成为百姓拥护的好县令。又一次,晋 平公让祁黄羊推荐一位法官,祁黄羊推荐了祁午,晋 平公听后又

14、很震惊,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 推荐他不怕别人说闲话吗?”祁黄羊认真地回答说:“ 我是把最能胜任的人推荐给您,并没有考虑他是谁的 儿子。”事实上,祁午正如他父亲所言,办案精 细果断,政绩显著。孔子闻此曾赞叹道:“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 不避亲。” (考场优秀作文 怎一个“情” 字了得 )析 这段文字通过对祁黄羊推荐人才事例的 剖析,从正面推论出了“感情左右理性并不 能一概而论,应因人而异”的道理。是啊,祈黄羊两次推荐人,虽然都直涉感情, 但他的认知、判断却完全不受感情的左右。可见, 认知之“理”是“情”外之物,它因人而异,并非总受“ 情”的束缚。5、引申类比法这种方法,就

15、是把所列举的事例加以引申或类比, 联系实际,从而突出其观点的现实意义。 如: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倾注了 30 多年的精力,把圆 周率值推算到小数点后 800 多位。可是后人发现,他 在第 300 多位时就出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后面二十 几年的努力都是白费。科学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多番 维尔如果能在推算过程中经常客观地审查自己的步骤和 数据,就可能不会留下这个遗憾了。(考场优秀作文( (人生的“出”与“入” )析 这段话由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的事例,引申出一 个人做人、处事或认识社会应“出乎其外”,审察反观, 这样才会少犯错误。科学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常常听人后悔自己做得 不好,什么不该做;事后再

16、多的悔恨也于事无补,我 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对“出”的意义有一个更好的认 识。6、因果分析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分 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而原因 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 如: 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 亭,他把 20 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 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 士信服,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结果 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 ,几乎全军履没;马谡也被依军法身首异处。 (考场优秀作文 自信,但不能盲目 )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 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 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 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 ,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我们在决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