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试卷讲评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949922 上传时间:2018-08-0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试卷讲评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一语文试卷讲评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一语文试卷讲评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一语文试卷讲评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一语文试卷讲评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试卷讲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试卷讲评(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试卷讲评1.C 召zho 憎zng 沏q 成绩 足迹 嫉妒 曳y 胆怯 跳跃 酗酒 痹b 哺育 粗犷 狙击 劲jng 粘 屏 泊2.C A寥、曼 曼延:连绵不断 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 展。 请选择: 火势 ( ) ( ) 曲折的羊肠小道 B倔、沧 D藉 3.D “怨天尤人”埋怨上天,怪罪别人。此成语 强调对客观和他人的抱怨。该句前面说祥 林嫂已经“认命”了,这样句意前后矛盾。 可改为“听天由命”。 4.D A不合逻辑。在“途径”后加“之一”才合乎事 实; B 不合逻辑(主客体颠倒)。“书”对人是 不会熟悉的,可在“读书人”后加“来说”, 或改为“一位真正的读书人对这十来本书是

2、熟悉的”; C 关联词使用不当。“不仅而且” 表示的是递进关系,可是“僵死的知识”和“ 鲜活的意识和理解”之间却不是递进关系, 将改为“不是而是”。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病句?若是,是哪种? 万里无云,繁星满天,我们在一轮明月 的照耀下漫步校园。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 中国的选择不仅决定着世界的未来,而且 决定着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发展 前景。 摩托车像离弦的箭一样在盘山公路上飞 驰着。 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 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 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5.C 前一个“惑”意为“疑惑、疑难问题”; 后一个意为“糊涂”。 前一个“者”用在形

3、容词、动词或动词 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 “的人”“的事物”;后一个“者 ”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 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 。 6. B A是繁漪抖出了各人的关系; C是“第一次”; D鲁侍萍并没有觉醒,评价过分拔 高了 7雷雨这部作品中围绕周朴园这个 人物,展开了哪些矛盾冲突?(4分) 看看下列答案为什么错? 繁漪与鲁四凤的冲突 周朴园在多年以后又见到侍萍,当时 他觉得这个人很熟悉,就很小心地问 ,后来知道她是侍萍,又很惊恐。 逼妻子喝药 不许开窗户 7雷雨这部作品中围绕周朴园这 个人物,展开了哪些矛盾冲突?主要 的矛盾冲突是什么?(4分) 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矛

4、盾冲突;周 朴园与繁漪之间的矛盾冲突;周朴园 与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 周萍之间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时代 的矛盾冲突等等(写出3个就给3分) 。主要矛盾冲突:人性的冲突,人性 真与伪的冲突。(答是周朴园与下层 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也可,1分) 8.示例: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二 者皆可抛”,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 当雪莱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懂得了苦难中的期盼。 这些答案为什么不得分? 当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懂得了作为作家的伟大。 当陶行知说:“教书育人”,我懂得了 读书可以自我成长。 感触:读书太少,积淀太少。任重而 道远。 老师一句热情的鼓励,一句善

5、意的批评, 都可以让我们铭记终生。假如你是一名教师, 请针对下面两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任选其一,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50100字的 教师寄语。要求既客观又委婉,要带有鼓励性 ,让学生乐于接受。(分) ()某男生,活泼聪明,兴趣广泛,乐于助 人,在同学中很有人缘。但是他不喜欢学习, 成绩比较差。 ()某女生,家境贫寒,勤奋刻苦,成绩非 常优秀。但是她性格内向、封闭,对人较冷漠 ,班上同学对她敬而远之。 9.示例:(1)你的聪明活泼让人 喜欢,你的兴趣广泛让人欣赏,你 的乐于助人让同学钦佩。如果你在 学习上也有对课外活动那般的痴迷 与执着,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一 定会看到一个更加完美出色的

6、你! 我期待着! (2)或许家庭环境对你产生了较 大的影响,但你更应该看到,每位 同学都有一颗炽热的心,可能是你 禁闭的心扉阻隔了那股暖流。打开 你的心扉,阳光和爱会融化层层厚 冰,不久你就会看到人生中一道道 美丽的彩虹。 (修辞2分,客观得体2分,鼓励性 1分)想一想,这样的教师寄语怎么样? 你虽然活泼聪明,兴趣广泛,乐于助人, 但是正如红花一样,没有了绿叶的衬托, 光秃秃的一朵,人们也不会看见它的美, 所以你一定要提高你的成绩。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的宠儿,上帝将他们派 送到人间去磨砺,在贫寒人家生活的孩子 更易优秀,那是因为上帝偏爱他们。快乐 起来吧,孩子,你会发现幸福像花儿一样 绽放在你的

7、心里,给你无穷的力量。翻译下列句子。 木直中强,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 无过矣。 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使 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能符合 圆规(画出的线)。 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 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 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 、解释疑难问题的。 不明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从师 ,有的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 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事理 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 。 幸大雪

8、踰岭,被南越中数州。 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 之雪,不以病乎? 我的道德素养不纯厚,学业也很浅近,检 点其中,没有值得别人师法学习的地方。 正好大雪飘过五岭,覆盖了南越中的好几 个州。 现在韩愈已经把自己当作蜀地的太阳,而 您又想使我成为南越的雪,不也太为难人了 吗? 二十一日,宗元告白:承蒙您屈辱地 来信想拜我为师,我的道德修养不够 深厚,学业也非常浅近,检点其中, 没有值得别人师法的地方。虽然常常 好发表一些言论,写一些文章,但很 不敢自信。想不到您从京师来到这蛮 夷之地,我有幸被您认为可以取法。 我自己估量自己,实在并无可取之处 ,也不敢当别人的老师,当一般人众 的老师

9、我尚且不敢,何况是当您的老 师呢? 孟子曾经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从魏 、晋以来,人们更不去拜老师。当今之世 ,便不曾听说有谁要作别人的老师,有这 种想法,人们便总是七嘴八舌地嘲笑他, 认为他是个狂人。只有韩愈不顾流俗,顶 着世俗的嘲笑和侮辱,收召后辈学生,还 写了师说 这篇文章,并态度端正地做 别人的老师。世俗之人果然群聚而以为怪 事,纷纷咒骂,添油加醋地污蔑诽谤。韩 愈因此而得到了“狂”的名声,居住在长安 城中,连饭都来不及做熟,便急切地避开 别人的诽谤而东去任洛阳令了,象这样的 情形,已经发生不止一次了。 仆 自 卜 固 无 取 假 令 有 取 亦 不 敢 为 人 师 为 众 人 师

10、 且 不 敢 况 敢 为吾 子 师 乎 孟 子 称 人 之 患 在 好 为 人 师 11.笃:深厚 益:更加 因:于是,就 以为:把(他)看做(当作) 独:唯独,只有 犯:冒着 12翻译下列句子(共10分) 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虽然常常好发表一些言论,写一些文章 ,但是我自己并不认为都正确。(“为”1 分,“是”1分) 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 。没有想到您从京师来到这蛮夷之地, 我有幸被您认为可以取法。(“意”1分; “见”表被动,1分)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 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它 心

11、专一 “上”“下”1分,“用”1分,句式1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 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3分)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一类人,君子不 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 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不齿”1分,“乃”1分,“其”1分 13.(1)首联借助“寒水”“山家”为 我们描绘了一幅寂静荒凉的山村图 景(2分)。首句从听觉上用数里 外就清晰地听到细微的水声,以声 (动)衬静(1分);次句从视觉 上直写人烟稀少因而寂静。首联听 觉、视觉相互映衬,生动地渲染出 山林的萧索而冷落的氛围(1分) 。 (2)诗以“寒水”起笔,以“烟火”收尾, 表现了作者从寒到暖、从恐惧到欣慰的心

12、境变化 (3)如“万”字写出山之多,“遍”字凸显 红色范围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满溢之 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用“击”而不用“飞”,充满力度,准确地表 现了雄鹰的矫健身姿;用“翔”而不用“游” ,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 鸟儿一样盘旋的姿态。(选用其他字也可 ,言之成理就行) 四、14.(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与吾乎 (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术业有专攻 (6)万 类霜天竞自由 (7)学而不思则罔 (8)不知道 ( 9)问渠那(哪)得清如许 五、15.(1)提出了两个人们关心 的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 (2)照应标题,使“叩问灵魂 ”的内容更加具体,针对性更强; (3)总领下文,是下文的行 文总纲。 16.(1)叩问灵魂不是人人愿做、 人人敢做的,叩问灵魂需要勇气( 世界上真正有勇气叩问灵魂的人并 不多);(2)解决了“如何叩问” 的问题,照应上文。 17.物质世界多姿多彩的人较难叩 问灵魂,而精神世界丰美的人,却 能常常去拜访自己或他人的灵魂。 18.(1)可以使灵魂更寂寞,更深 沉; (2)为了让灵魂在心中扎根; (3)会使人时时追问人生的意 义和价值; (4)可以使人类的灵魂接受洗 礼。(任答出3点得满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