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控制第五章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941890 上传时间:2018-08-0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板控制第五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顶板控制第五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顶板控制第五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顶板控制第五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顶板控制第五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顶板控制第五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板控制第五章(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 监测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综采面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第三节 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第一节 概 述&管好顶板、最大限度地消除冒顶事故,必须尽可能合理顶板控制设计;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支护质量监测:支护参数是否符合合理顶板控制设计的要求。&顶板动态监测:保证顶板处于良好状态,保证采场正常而安全的生产。&科学管理顶板:“合理顶板控制设计”和“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第二节 综采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 态监测&1)支柱初撑力:控顶设计中确定的初撑力即为该指标的指标值。&2)工作阻力:工作阻力可用来判断支架失效。若工作阻力比初撑力低,说明失效。若失效

2、率达20%以上,该套支架就不能保证工作面的安全了1.监测支护质量的指标及指标值&3)支架与工作面运输机的夹角:应是90度,允许偏差5度。&4)支架横向歪斜角:应垂直与顶底板,其横向歪斜不超过5度。&5)支架端面距:不宜超过340mm。&6)支架俯仰角:最大值不超过7度。&7)相邻支架顶梁错距:最大为顶梁侧护板高度的2/3。&8)支架间距:一般为1.5m,其偏差不超过 100mm。&1)端面冒高:冒高不超过300mm为指标值。&2)顶板断层:描述走向、落差、正逆、是否平行工作面,帮助控制顶板。2.监测顶板动态的指标及指标值&监测时间、监测人员、工作面推进度等。3.其他监测内容4.监测的具体做法&

3、测线布置。&数据量测。&日常监报。&自工作面上口往下第三架开始,自上而下沿工作面每5(或7或9)架设置一条观测线。&在上下平巷,自切眼开始每10m设置一个基点,按顺序编号,以便量测工作面推进距。&(1)测线布置&移架后立即量测立柱、千斤顶的初撑压力、支架高度、支架与输送机的夹角、支架横向歪斜角、端面距、支架顶梁仰俯角、顶梁错距及支架间距。&卸载前量测立柱、千斤顶的工作压力、以及支架高度。&(2)数据量测与记录&记录表&基础数据表&阻力曲线图&不安全因素平面图。&3.日常监报&基础数据表。&阻力曲线图&不安全因素平面图5.落实整改工作&及时将监测数据送到地面。&及时处理数据,打印“一表两图”,送

4、到领导、调度和区队。&领导与科室及时制定出整改措施。并通知调度和区队&区队将“一表两图”画在牌板上,连同整改措施,在班前会上向下井工人说明并布置任务。&区队领导及工人到现场落实整改措施。&调度监督整改落实动态地面监测主机联网显示器通信模板井 下 中 心 站工作 面支 架与 围岩 监测 系统回采巷 道顶板 离层及 围岩变 形监测 系统地面监测主机联 网显示器通信模板人 工 取 数工作 面支 架与 围岩 监测 系统回采巷 道顶板 离层及 围岩变 形监测 系统第三节 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支护 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支柱初撑力:控顶设计中确定的初撑力即为该指标的指标值。&支护系统刚度(kN/mm):重要指

5、标,但很难确定。一般在初撑力大于50kN时,钻底量不超过100mm为指标值。&支柱刚度(kN/mm) :指单体支柱活柱缩量的支柱工作阻力增量。可监测支柱本身质量、是否漏液、是否失效等。目前按正负,作为有效与失效的判断依据。1.监测支护质量的指标及指标值&4)支柱工作阻力:是反映采场支护强度的重要指标,又是计算支护系统刚度、支柱刚度的必须数据。但指标值很难定。因初撑力变,工作阻力也变。&注意:&1)监测指标与测量参数是不一样的。测量参数有:初撑力、工作阻力、采高、活柱高度、支柱钻底量等。&2)监测两端四对八梁时,因支柱间的相互影响,故全部支好后,测三根柱的初撑力,计算其平均值即可。&1)顶底板移

6、近量:每米采高的顶底板移近量不大于100mm。&2)端面冒高:冒高不超过200mm为指标值。&3)断层:描述走向、落差、正逆、是否平行工作面,帮助控制顶板。&4)采空区悬顶:描述长度、范围等,帮助控制顶板。2.监测顶板动态的指标及指标值&5)顶板来压:可用末前排支柱平均工作阻力的变化情况来预报老顶来压,其判断指标值为:3.其他监测内容:4.监测的具体做法&1)保证安全生产,要求“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2)全方位:面内、两端、特殊地点。&3)全过程:装面、初放、日常、拆面监测。&4)具体做法:测线布置、数据量测、日常监报。&监测时间、监测人员、工作面推进度等。&1)自工作面上口往下5 m

7、左右开始,自上而下沿工作面每10m左右设置一条观测线。&2)在上下平巷,自切眼开始每10m设置一个基点,按顺序编号,以便量测工作面推进距。(1)测线布置&1)在各测线测第一排和末前排支柱初撑力、工作阻力、采高及活柱高度。若初撑力不够,许须在测线上下5m范围内棵棵检测并补液整改,使其达到要求。对测线上下的密集各抽查一棵,若不够,须棵棵检测并补液整改,使其达到要求。&2)钻底量,只对末前排在平时和来压期间各统计观测一次。&3)对两端四对八梁,只抽查一对前梁三棵柱的初撑力。(2)数据量测与记录&4)对特殊地点,初撑力棵棵监测。并记录该地点长度、支柱数量,初撑力不合格等情况,对端测产状要量测记录。&5

8、)对端面冒高、台阶下沉等顶板状态参数进行观测和素描。对当班无法解决的问题和隐患,要重点记录。&6)日常监测数据记录见表所示。&基础数据表&阻力与顶沉曲线图&不安全因素平面图。(3)日常监报&基础数据表&阻力与顶沉曲线图&不安全因素平面图3.装面阶段监测&对开切眼支柱初撑力棵棵监测。达不到要求,要分析原因(煤顶、超高、顶空不实、支柱无排气、底软无鞋等),并采取补液整改等措施。&对收作阶段的支柱工作阻力棵棵监测。达到初撑力的要求。达不到要求, 要采取补液整改等措施。4.拆面阶段监测5.初放阶段监测&初次垮落和初次来压,对放顶排支柱(基本柱与密集柱)每3棵监测一棵。若阻力达不到初撑力要求,应补液整改。6.落实整改工作&1)及时将监测数据送到地面。&2)及时处理数据,打印“一表两图”,送到领导、调度和区队。&3)领导与科室及时制定出整改措施。并通知调度和区队&4)区队将“一表两图”画在牌板上,连同整改措施,在班前会上向下井工人说明并布置任务。&5)区队领导及工人到现场落实整改措施。&6)调度监督整改落实动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