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电路与智能传感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941524 上传时间:2018-08-05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换电路与智能传感器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转换电路与智能传感器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转换电路与智能传感器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转换电路与智能传感器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转换电路与智能传感器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换电路与智能传感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换电路与智能传感器(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中间转换电路被测物理量通过信号检测传感器后转换为电参数或电 量。其中电阻、电感、电容、电荷、频率等还需要进一步转 换为电压或电流。一般情况下电压、电流还需要放大。这些 功能都由中间转换电路来实现。因此,中间转换电路是信号 检测传感器与测量记录仪表和计算机之间的重要桥梁。1中间变换电路p主要作用:将信号检测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滤波,以满足测量、记录仪表的需要;完成信号的组合、比较,系统间阻抗匹配及反向等工作,以实现自动检测和控制;完成信号的转换。p在信号检测技术中,常用的中间转换电路有电桥、放大器 、滤波器、调频电路、阻抗匹配电路等。21、概念电桥是将电阻、电感、电容等参数的变

2、化变换为电压 或电流输出的一种测量电路。2、优点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宽、容易实现温度补偿等。3、分类:直流电桥、交流电桥当电桥输出端接入的仪表或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足够大 时,可认为其负载阻抗为无穷大。这时把电桥称为电压桥; 当其输入阻抗与内电阻匹配时,满足最大功率传输条件,这 时电桥被称为功率桥或电流桥。8.1 电桥38.1.1直流电桥n直流电桥的桥臂只能为电阻, 如图所示。电阻R1、R2、R3、 R4作为四个桥臂,在A、C端(称 为输入端,电源端)接入直流电源 U0,在B、D端(称为输出端,测 量端)输出电压UBD。n测量时常用等臂电桥,即R1 R2R3R4,或电源端对称电桥 ,即R1R2,R3

3、R4。4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5直流电桥的和差特性设电桥四臂增量分别为R1、R、R、R ,则电桥的输出为6直流电桥组桥时,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必须一致,上式又可写成上式在应变测量中非常重要。它表明各桥臂应变对电 桥输出的影响,相对桥臂的应变值相加,相邻桥臂的应变值 相减,有人又将其简称为加减特性。三种典型桥路的输出特性(1)单臂电桥 :当R1为工作应变片,其他的为固定电 阻时的桥路称为单臂电桥,只有电阻值发生变化,此时的输 出电压: 7(2)半桥:当相邻的两个电阻为应变片,其它两个为固 定电阻时的桥路称为半桥。此时输出电压:(3)全桥:四个臂全为工作应变片的桥路称为全桥,此 时的输出电压为:从上面的

4、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单臂电桥、半桥、全桥 的输出电压之比为: 88.1.2 交流电桥交流电桥平衡条件:9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通常需要进行电压放大或功率放大 ,以便对信号进行检测,因此必须采用放大器。放大器的种类很多,使用时应根据被测物理量的性质不 同而合理选择(例如热电耦测温度时的热电势信号),如对变 化缓慢、非周期性的微弱信号,可以选用直流放大器或调制放 大器。对压电式传感器常配有电荷放大器。放大器应满足:(1)放大倍数大且线性度好;(2)抗干扰能力强且内部噪声低;(3)动态响应快;(4)输入阻抗高以保证测量精度;(5)输出阻抗低使之有足够的输出功率。8.2 放大器10在放大电路中,运算放大器是

5、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 拟电子器件。其特点是输入阻抗高、增益大、可靠性高、 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一个理想的运算放大器具有以下性 质:1、开环增益为无穷;2、输入阻抗为无穷;3、输出阻抗为零;4、带宽为无穷;5、干扰噪声等于零。8.2.1运算放大器11反相放大器是最基本的电 路,如下图所示。其闭环电压增益 Av为:反馈电阻RF值不能太大, 否则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及漂移,一 般为几十千欧至几百千欧。R1 的 取值应远大于信号源Ui 的内阻。反相放大器12同相放大器也是最 基本的电路,如下图所示 。其闭环电压增益Av为 同相放大器具有输 入阻抗非常高,输出阻抗 很低的特点,广泛用于前 置放大级。 同相放大

6、器同相放大器138.2.2 差动放大器n当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和同相端分别输入信号U1和U2时 (如图所示),输出电压U0为 R1=R2,RF=R3时为差动放大器,其差模电压增益为 14当R1=R2=RF=R3时,为减法器,输出电压为: U0=U2-U1 。由于差动放大器具有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共模抑制比较高(R1=R2,RF=R3)的特点,通常用作传感放大器或测量仪器的前端放大器。158.2.3 测量放大器运算放大器对微弱信号的放大,仅适用于信号回路不受干扰的情况。然而,传感器的工作环境往往比较恶劣和复杂,在传感器的两条输入线上经常产生较大的干扰信号,有时是完全相同的共模干扰。对微弱信号及具有

7、较大共模干扰的场合,可采用测量放大器(或称仪用放大器、数据放大器)进行放大。16测量放大器n测量放大器的基本电路:17测量放大器放大器由两级串联。前级由两个同向放大器组成,为对称 结构,输入信号加在前两个运放的同向输入端,从而具有高抑制 共模干扰的能力和高输入阻抗。后级是差动放大器,它不仅切断 共模干扰的传输,还将双端输入方式变换成单端输入方式,以适 应对地负载的需要。差动放大器的输入Ui为:18测量放大器测量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可由下式计算:R4是用于调节放大倍数的外接电阻,通常采用多圈电位 器,并应靠近组件。若距离较远,应将连线绞合在一起。 组成前级差动放大器的两个芯片必须要配对,即两块芯 片

8、的温度漂移符号和数值尽量相同或接近,以保证模拟输入 为零时,放大器的输出尽量接近于零。此外,还要满足:198.2.4 微分放大器由运算放大特性可得:由上式可以看出,放大器的输出与输入的微分成正比 ,因此称其为微分放大器。208.2.4积分放大器积分放大器与反向放大器类似,主要区别在于其反馈 采用了电容元件。 由运算放大特性可得:21滤波器是一种选频装置,可以使信号中特定的 频率成分通过,而极大地衰减其它频率成分。在测 试装置中,利用滤波器的这种选频作用,可以滤除 干扰噪声或进行频谱分析。根据带通和带阻所处的范围不同,滤波器可以 进行如下的分类: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 8.3

9、滤波器221) 低通滤波器 从0f2频率之间,幅频特性平直,它可以使信号中低 于f2的频率成分几乎不受衰减地通过,而高于f2的频率成分 受到极大地衰减。2) 高通滤波器 与低通滤波相反,从频率f1,其幅频特性平直。它 使信号中高于f1的频率成分几乎不受衰减地通过,而低于f1 的频率成分将受到极大地衰减。 233) 带通滤波器 它的通频带在f1f2之间。它使信号中高于f1而低于f2的频率成分可以不受衰减地通过,而其它成分受到衰减。4) 带阻滤波器 与带通滤波相反,阻带在频率f1f2之间。它使信号中高 于f1而低于f2的频率成分受到衰减,其余频率成分的信号几乎不受衰减地通过。24RC滤波器在测试系

10、统中,常用RC滤波器。因为在这一领域中, 信号频率相对来说不高。而RC滤波器电路简单,抗干扰性强, 有较好的低频性能,并且选用标准的阻容元件,所以在工程测 试的领域中最经常用到的滤波器是RC滤波器。1)一阶RC低通滤波器 RC低通滤波器的电路及其幅频、相频特性如图所示。 分析可知,当 f 很小时,A(f)=1,信号不受衰减地通过 ;当 f 很大时,A(f )=0,信号完全被阻挡,不能通过。 252)一阶RC高通滤波器 RC高通滤波器的电路及其幅频、相频特性如图所示。 分析可知,当f 很小时,A(f)=0,信号完全被阻挡,不能 通过;当f 很大时,A(f )=1,信号不受衰减的通过。低通和高通的

11、截止频率相同,f c =1 / ( 2RC ) 263) RC带通滤波器n带通滤波器可以看作为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 器的串联,其电路及其幅频、相频特性如下图所 示。27极低和极高的频率成分都完全被阻挡,不能通过;只 有位于频率通带内的信号频率成分能通过。 应注意,当高、低通两级串联时,应消除两级耦合 时的相互影响,因为后一级成为前一级的“负载”,而前一级 又是后一级的信号源内阻。实际上两级间常用射极输出器或 者用运算放大器进行隔离。所以实际的带通滤波器通常是有 源的。有源滤波器由RC调谐网络和运算放大器组成。运算 放大器既可起级间隔离作用,又可起信号幅值的放大作用。 28LC滤波器利用电感的感

12、抗与频率成正比、电容的容抗与频率成反 比的特性,以电感作串臂、电容并臂构成的就是LC滤波器。由 于电感对高频的阻流作用和电容对高频的分流作用,它可以使 较低频率的信号通过,从而抑制了高频的噪声干扰。 选用滤波器时注意以下几点:(1)仪表的外接阻抗及放大器的输入阻抗;(2)滤波器时间常数对仪表动态性能的影响;(3)滤波器的频率特性。29电压/频率转换器的作用是把电压信号转变成频率信号。将涡流流量计、光电式或磁阻式转速传感器与其配合使 用,可以实现稳态和动态测量和记录;若与计算机连接,可 以对流量、转速等物理量自动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8.4 V/F变换30V/F变换器集成LM131/231/

13、331 V/F变换特点:1)线性度高;2)可工作在单电源或双电源下;3)脉冲输出与TTL CMOS等逻辑电平兼容;4)温度稳定性好;5)低功耗,5伏供电典型值为15mw;6)输入电压02Vcc;7)频率范围1100KHz;8)价格低。31n线路图及输出:32p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常常以电流方式为传输信号。因为 电流信号适合于长距离传输,传输中信号衰减小、抗干扰能 力强。因此,大量的常规工业仪表是以电流方式互相配接。p按仪器仪表标准,DDZ-系列仪表各单元之间的联络信 号为010mA,而DDZ-系列仪表各单元之间的联络信号为 420mA。一般D/A转换器的的输出信号有的是电压方式, 有的是电流方式

14、,但是电流幅度大都在微安数量级。因此, D/A转换器的输出常常需要配接V/I(电压/电流)转换器。p常用的V/I转换器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负载共源方式,另 一种为负载共地方式.8.5 V/I转换器33V/I转换 对于负载共源方式的V/I转换电路,由于运算放大器 输入负端与输入正端电位基 本相等,即ViVf,可得:34负载共地方式:是一个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由于运算放大器正负输入端 电位近似相等,当R2很大且远大于Rf,可得化简得:如果取 R1=100k,R2=20k, Rf=100 则当Vi在0+5V时,I0 为010mA。 35使用负载共地方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电路中各电阻应当选用精密电阻,以

15、保证足够的转换精度 。转换器的零位可以由运算放大器的调零端实现。如果采用 没有调零端的运算放大器,就必须附加额外的高零电路。正电源的取值必须满足+V ( R f + RL )Iomax,Iomax为为Io 的最大值。如果需要改变输入电压范围,只需要改变R2/R1的数值就可 以实现。如果需要将单极性输入改变为双极性输入,则需要在 运算放大器输入端附加偏置电压。 36标准输出电流信号有010mA和420mA两种,其中420mA 的标准输出电流被广泛地应用。为什么?V/I变换器传感器信号处理420mAV/I变换器传感器信号处理010mA37第十章 智能传感器技术10.1.1 智能式传感器的概述智能式传感器(Intelligent sensor或Smart sensor)自20世纪 70年代初出现以来,随着微处理器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测控系统 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要求传感器准确度高、可靠性高、稳 定性好, 而且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并能够自检、自校、 自补偿。传统的传感器已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另外,为制造 高性能的传感器,光靠改进材料工艺也很困难,需要利用计算 机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来弥补其性能的不足。计算机技术 使传感器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