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政治家201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940902 上传时间:2018-08-05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2011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2011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2011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2011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2011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20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国的政治家2011(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l2010年考纲 (5)古代中国历史人物 2、秦始皇 3、唐太宗 4、康熙帝单元解读 一、解读单元标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时代:中国古代(二、三百万年前1840年)封建社会(公元前476年1840年 2、地域:中国 3、人物类型:政治家 二、解读单元体系: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秦朝)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清朝) 1、时代秦朝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开始 唐朝统一的封建国家的高潮清朝统一的封建国家的衰落(我国疆域正式形成时期)古代中国 的政治家历史人物评说的几点基本原则1、要结合历史人物的历史史实; 2、

2、要站在当时时代大背景下,分析历 史人物的活动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 流,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 发展; 3、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中国古代政治人物。主要围绕他的政治主 张和措施进行分析,看他对当时社会各方面产 生了什么影响。一般可从四个方面来把握:对社会生产和科学文化发展的影响;对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的影响;对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的影响;对加强中外关系和国际交往的影响等。 模块块知 识识 分 布必修l专题专题 一:(二)走向“大一统统”的秦汉汉政治( 六海毕毕,四海一;海内为为郡县县:百官公 卿)必修2专题专题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农业经济 、手工业业 经济经济 、商业经济业经济 及经

3、济经济 政策均有涉及必修3专题专题 一:(一)中国传统传统 文化主流思想的演 变变(二)儒学的兴兴起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标内容】 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 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基本 要求简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实;简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专 制集权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统一的主要措施。发发展 要求评评价秦始皇的历历史功过过,感受秦始皇在国家统统一过过程中的 雄才伟伟略。说说明教学本课应课应 与必修I中“秦中央集权权制度的形成”的内容相联联 系,可以从政治、经济经济 、军军事、文化等方面列表归纳归纳 秦始 皇建立中央集权权国家和

4、巩固统统一的措施,运用疆域图图理解 这这些措施的作用,注重评评价历历史人物的正确观观点和方法。 一、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 【内容解读】 (一)过程(二)条件(三)意义1、经过: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2、方针:先弱后强,远交近攻。1、必要性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 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经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 政治:战国时期各国封建制确立,实现局部统一 民族关系:各族间联系加强,形成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共同体 人民意愿:战争频繁,人民渴望统一 2、可能性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 国家实力:经过商鞅变法,秦

5、国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 个人作用: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招贤纳士、远交近攻)秦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符合历史 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有利于人民的生产和 生活安定,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东临大海东临大海南到南海南到南海西至陇西西至陇西北到长城北到长城(三)文化上:(三)文化上:统一文字统一文字 ( (小篆小篆) ) (四)经济上:(四)经济上:1 1 统一统一度量衡度量衡制度制度 2 2 统一统一货币货币( (圆形方孔半两钱圆形方孔半两钱) )(五)交通上:(五)交通上: 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 (陆

6、上:驰道、直道,水上:灵渠陆上:驰道、直道,水上:灵渠) )【内容解读】二、秦始皇建立集权统一国家(一)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中央:确立皇帝制度;设立三公九卿制度确立皇帝制度;设立三公九卿制度 地方:地方:实行郡县制度实行郡县制度皇帝皇帝三公三公郡县郡县 (二)军事上,南平百越,北击匈奴(二)军事上,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巩固统一的措施)“无道”,“视杀人为狗彘”-晋朝人“始皇出世,是圣是魔,未可轻议。”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李贽“始皇暴虐,至子而亡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贞观政要贞观政要功?功?过?过?( (前前259-259-前前20

7、7)207)【内容解读】 如何评价秦始皇?评价历史人物的几点基本原则1、注意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大 背景下分析,分析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顺 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 和生产力的发展; 2、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史实,注意史 论结合; 3、采取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方法指导评价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封建 经济文化的交流,开创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创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建立了君主专 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 格局;1、顺应历史潮流,统一中国,结束了国家长期分裂割据的政 治局面,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生产发展

8、。过:实行暴政,激化阶级矛盾,最终导致秦灭亡。总之,统一中国,开创历史发展新纪元, 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地主阶级杰出政治家。功:【内容解读】仔细观察秦朝疆域图,请回答:(13分) (1)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5分) (2)分阶段概括秦朝疆域的形成过程。(3分) (3)为巩固辽阔的疆域,秦始皇进行了哪些 政治改革?(3分) (4)西周和秦朝对地方的统治有哪些不同?(2分) l(1)信息:秦朝疆域广大,北到长城、东到东海、南到 南海、西到陇西,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工程建设宏伟 ,修建了长城,开凿了灵渠;在地方设置郡县,加强了 对地方的统治;以咸阳为都城,陕西成为当时统治中心 ;包括许多少数民

9、族,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政权 。l(2)过程 :商鞅变法后,泰国成为当时强大的国家之一 ;秦王赢政采取正确的策略,先后灭掉六国,实现了统 一;赢政统一后,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巩固和扩大了 统治疆域。l(3)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称皇帝,建立和 完善中央行政机构;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度。l(4)不同:西周在地方实行分封制,秦朝全面推行郡县 制。第2课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模 块块知 识识 分 布必修 l(政 治)专题专题 一:(三)君主专专制政体的演进进与强化( 君权权与相权权:三省六部制)必修 2(经经 济济)专题专题 一:(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农业经济 、手工 业经济业经济

10、、商业经济业经济 及经济经济 政策均有涉及必修 3(文 化)专题专题 一:(二)儒学的兴兴起(科举举制的文化影 响)【内容标准内容标准】列举列举“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 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基本 要求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感受唐太宗善 于纳谏、用贤的优秀品质 发展 要求理解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 作用。说明 教学时可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 等方面去归纳“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并从 史实入手分析“贞观之治”对中国古代社会发 展的重大作用。 “

11、玄武门之变”,“晚年的反省”二目为学生 课外阅读内容。唐太宗治国思想中有关君、国、民三者关系的论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 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 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 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 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仇既作,离叛亦兴。-贞观政要.君道突出反映了唐太宗作为一代杰出的政治家,对治国安 邦的本质有着一般帝王鲜见的智慧和情怀,恰恰说明 其治国理念的高瞻远瞩和作为封建帝王的难能可贵, 也正因为如此,才为创立一朝治世打下极为坚实的基 础。(一)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主观上: 吸收隋亡教训吸收隋

12、亡教训 唐太宗雄才大略,个人作用唐太宗雄才大略,个人作用 2)客观上: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创造了条件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创造了条件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二)贞观之治的表现: 唐太宗统治期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恢复和发 展,国力强盛,文化发达,贞观是唐太宗年号,历史上 把唐太宗时期的繁荣局面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内容贞观之治的内容领域措施内容影响政治法律文化经济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精简机构,提高效率慎用刑法、颁行唐律化重为轻,惩治贪赃枉法崇儒尊孔,发展科举制,重 视进士科扩大统治基础休养生息,不夺农时,推行均 田制和租庸

13、调法,轻徭薄赋复苏唐初经济民族 关系战争、设置机构、册封、和 亲巩固统一,有利于民族融 合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武力征服:对厥和西突厥 、设立机构:羁縻府州、安西都护府 、册 封:厥世袭都督、刺史官职的后代均由唐政府册封 、和 亲:松赞干布求亲、文成公主入臧。 (2)、积极影响:民族团结政策加强了唐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强 对边疆的管辖,也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有利的条件。 有利于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 的发展。 促进民族进一步融合,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巩固统一的多 民族的封建国家。(三)、与少数民族的关系:(1)、开明的民族政策:(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厥的政策

14、问题,唐太宗与君臣进 行了一番争论)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 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 胡奴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 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 不相存属。过分则弱而宜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 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都护府为其节度使。此安边之策也。”温彦 博以为“徙之于河南兖、豫之间,则乘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 请准汉武故事,直降匈奴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使为中国 幸蔽,策之善者也。” 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翻地载, 靡 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沉不

15、受乎!孔子曰有教无 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以后悉为吾民,选其 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 厥降众。上戒之曰:“今令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 侵扰,非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资治通鉴l(1)根据材料,分别归纳提炼材料中的三种“民族政策” 观点 。(6分)l(2)唐太宗处理厥问题采取了什么办法?有何历史作用? (5分)l(3)你如何评价唐太宗的民族政策(4分)l【答案】(15分)(1)观点:主张强行内迁少数 民族于中原的策略,把游牧民族变成农民主张采取 分而治之的政策,分散各部,在其旧地设都督府管辖 主张采取怀柔政策,对归附者不加歧视,保全其部 落,顺从其习俗,教之礼仪。(6分)l(2)唐太宗采取在厥旧地设羁縻府州,并任用当 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官;告诫他们守唐法;这样加强了 对边疆的管辖;又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发展。(5分)l(3)评价:唐太宗实行的是开明团结的民族政策;促 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民族融合,巩 固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4分)(四)对外关系 (1)开放的对外政策 、对中外交往政策:积极友好。 表现:设专门机构:鸿胪寺鼓励外商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亚、非地区许多国家的使者、商贾、学者、艺术家、僧侣等来唐访问长安成为国际大都会 、对中外文化政策:开放的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