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课件(共35张)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9939969 上传时间:2018-08-0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课件(共35张)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课件(共35张)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课件(共35张)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课件(共35张)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课件(共35张)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课件(共35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课件(共35张)(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第二框 青春有格学习目标会背 1.怎样做到行己有耻2.怎样做到止于至善3.羞恶之心和榜样的作用 理解 1.行己有耻的含义2.止于至善的含义 掌握(践行运用) 增强自控力,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 而为之。学会时刻反省自己,从榜样身上汲取自 我完善的力量。自主学习 基础过关 1.“行己有耻”的含义2.与“行己有耻”意思相近的名言诗词3.“行己有耻”意味着什么?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4.“止于至善”的含义是什么?是一种什么境界?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善恶之心,义之端也”、“言有物 而行有格”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

2、且格”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 后勇。要求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止于至善意思是达到完美的境界。是人的一种精 神境界,有自己的格调,有“至善”的追求。是一 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 美好向往,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板块一:行己有耻1.行己有耻的含义: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 可耻的就不去做。1、“田字格”是一个模板,也体现着规范汉字书写的 规则。每个人的行为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按照一定 的程序进行。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奉劝天 帝(这里是指朝庭)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 规格降下

3、更多的人才。2、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 死则不可夺名。”(礼记缁衣) 译文孔子说:“说话实实在在,行为循规蹈矩, 所以活着的时候志向坚定不移,死了以后也不会影响 他的好名声。”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道德引导 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 而且有归服之心。“格”:规格、标准、规范、规则、规矩。我们的言行要遵守规则,不能违反规则。1、图书借阅规则、交通规则、学习守则(按时 完成作业、不迟到早退、上课不说闲话、不看课 外书)、热爱大自然、孝亲敬长、爱国守法 2、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在人们的行为规范中有诚实守信的规则要求 ,诚实即忠诚老实,

4、就是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 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 ,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骗 别人。因此,说谎、欺骗违背了诚信原则,是不 遵守规则的表现。说谎、欺骗不论是被发现还是 不被发现都是不应该做的。活动一:时事解读2016年年初,泰州市委市政府新设立“蜗牛 奖”,明确将给那些推进重点项目不得力、 履行行政职能不到位、解决群众关切问题不 及时的责任人发放“蜗牛奖”。“蜗牛奖” 虽不算处分,但比处分尖刻得多,足以刺痛 任何获奖者的神经,从而唤醒羞耻心,让官 员知耻而勇,主动作为。 思考与交流: 1.泰州市委市政府新设立“蜗牛奖”的目的是什么? 旨在唤醒官员的羞耻心,让他

5、们知耻而勇,主动作为。 2.假如你不幸获得该奖,你打算怎样做? 要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3.假如你是他的同事,你又会怎样做? 要以此为戒,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 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要求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活动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知廉耻,懂荣辱 ;有所为,有所不为。自觉遵守各种规则,树立知 耻

6、之心,树立底线意识,知耻而后勇。 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 行为选择的理由。 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 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3、“羞恶之心”有何作用?行己有耻含义:一个人,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古代有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说的是洛阳人苏秦 很想有所作为,他变卖了家产,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 成官。后来,他用光了钱,(t)趿拉着草鞋狼狈的回了家 ,被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妻子不理他,嫂子不给他饭吃 。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 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 困 ,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还把头发

7、用带子系起来拴到 房梁上,一打瞌睡,揪得头皮疼,但却来了精神,他就接着 读下去。这就是“头悬梁,锥刺股”,用来表示读书刻苦的 精神。就这样,苏秦刻苦读书一年多,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 。 后来,他到六国游说“合纵”的主张,六国诸侯订立了合 纵的联盟,苏秦终于挂了六国的相印。“头悬梁、锥刺股”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兵败身 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 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 三年后,夫差对他消除了戒心并送他回了越国。其 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 ,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 。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

8、志。勾践害 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 于是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又挂了一只 苦胆,时不时的强迫自己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是 不忘过去的耻辱。后来,勾践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 ,把越国强大起来,终于找到时机灭亡了吴国。卧薪尝胆你从榜样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今天的我们应如何做?(告诉你哪些道理?)板块二:止于至善4.“止于至善”的含义是什么? 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 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 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有自 己的格调,有“至善”的追求。 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 实践过程,是一种美好向往,永不言 弃的精神状态。他的观

9、点是错误的,没有 认识到参加志愿者活动的 意义,没有从小事做起, 点滴积累,向榜样学习。这三位同学的做法是正确 的,他们努力寻找榜样, 并积极向榜样学习,从榜 样身上汲取力量。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 ,积善成德。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在生 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向童小勇学习”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柳公权自省: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10、 启示我们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少年中国说梁启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 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 国雄于地球。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 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 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5、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 德。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 “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日省其身,有则

11、改之,无则加勉”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 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6、榜样的作用及意义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微尘P30观点一应该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 ,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从点滴小 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观点二体现的是一个人要有远大志向,要树立为祖国、为社会奉 献的情怀,让我们的社会、国家变得更加美好。创新

12、精神,有追求,有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要 善于寻找榜样、向榜样学习,要有自我省察的品质。独善其身,兼济天下。引自孟子的孟子,原来说的是“穷则 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后人改“兼善”为“兼济”,且不失孟 子原义。就是说, 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显达 之时就要造福天下百姓。 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青 春 有 格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知廉耻,懂荣辱 有知耻之心 知耻而后勇 树立底线意识 增强自控力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学习榜样,汲取力量 养成自我省察习惯 修身为本,学习成长1.行己有耻的含义: 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 3.羞恶之心的作用?1.止于至善的含义: 2.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

13、 3.榜样的作用和意义 ?活动小结“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 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 之,无则加勉”。检视自身的不足 ,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 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止于至善”。 1.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世界又是纷繁复杂的、美丑、善恶交织,这就是要求我们“行己有耻”。引导我们辨别是非,作出正确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个人的情感好恶 B自身的愿望 C羞恶之心 D他人的评价C2.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校训是“行己有耻,君子不器”。 假如你是该校一名学生,践行校训,我们应( ) 树立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

14、的 事情坚决不做 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多才多艺,全面发展 A. B. C. D. D 3. 人民网2016年10月25日报道:公交车投币箱里,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游戏币、铁圈、钥匙、一角硬币、一元假钞、残币甚至冥币等“无效”钱币。现在能做的,只能是依靠驾驶员更细心一些。(1)你如何看待材料中的这种现象?(2)从青少年的角度看,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你有何建议?(2)树立“羞恶之心”,提高辨耻的能力,做到“行己有耻”;要正确看待社会中的不文明现象,做到“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增强自我控制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自觉遵

15、守社会规则和秩序。(1)坐公交投奇葩“钱币”,这是一种道德底线失 守的表现,体现了一个人 “羞恶之心”的缺失,不 利于社会的文明、和谐发展。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好吗?踏着青春的节拍,感受着青春的力量,我们满怀梦想、激情,带着对自身的探索,意气风发地奔向梦想的地方。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 之心,智之端也。”战国孟轲孟 子公孙丑上故事一:元代大学者许衡一 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 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 树,行人们纷

16、纷去摘梨解渴 ,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 。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 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就 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 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 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 ,管它是谁的梨。”许衡说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故事二:东汉时,杨震在赴 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 令王密来拜访他,并怀金十 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 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 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 ,你知,我知,何谓无知? ”王密这才明白过 来,大感 惭愧,怏怏而去。活动四:故事感悟思考并交流: (1)许许衡和杨杨震身上体现现了哪种优优秀品质质? (2)上述两则则故事对对我们们践行“行己有耻”有何启迪? (3)走进进生活,三省吾身,谈谈谈谈 你打算怎样样做?活动小结 (1)小明、小刚的观点是片面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点 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 成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