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中的微生物污染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939674 上传时间:2018-08-0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体中的微生物污染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水体中的微生物污染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水体中的微生物污染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水体中的微生物污染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水体中的微生物污染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体中的微生物污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体中的微生物污染(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OGO水体中的微生物污染环境科学硕 张英 指导老师:张延荣 2010年10月8号主要内容第一节 污染水体的微生物第二节 水体富营养化第三节 水体自净第四节 水体污染中的微生物监测第一节 污染水体的微生物习惯上把水体中的微生物分为淡水微生物和海洋微生物两 大类型。淡水微生物的种类及在水中的分布受到水的类型、有机质的含量等 因素影响。在含有石油的地下水中,有大量能分解碳氢化合物的细菌;含 铁的泉水中含有铁细菌;含硫的泉水中含有硫磺细菌;在温泉中则有耐热 菌的存在。水中真菌以水生藻状菌为主。天然水中还有一些低等藻类生物,以 硅藻数量最大,此外还有各种原生动物。海洋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

2、物及噬菌体等。由于 海洋环境具有盐度高、有机质含量少、温度低及深海静水压力大等特点, 所以海洋微生物绝大多是需盐、嗜冷和耐高渗透压的微生物。1v水体中的微生物第一节 污染水体的微生物v水体中的微生物在洁净的湖泊和水库蓄水中,因有机物含量低,故微生物数量很少(10 103/ml)。水生微生物的区系可分以下两类 :清水型微生物:典型的清水型微生物以化能自养微生物和光能自养微生物为主,如硫细菌 、铁细菌和衣细菌等,以及含有光合色素的蓝细菌、绿硫细菌和紫细菌等。部 分腐生性细菌,如Chromobacterium(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无色杆菌属 )和Micrococcus(微球菌属)

3、的一些种也能在低含量营养物的清水中生长。霉 菌中一些水生性种类,例如Saprolegnia(水霉属)和Achlya(绵霉属)的一些种 可生长于腐烂的有机残体上。单细胞和丝状的藻类以及一些原生动物常在水面 生长,但数量一般不大 。 1第一节 污染水体的微生物腐败型水生微生物:流经城市的河水、港口附近的海水、滞留的池水以及下水道的沟水中,由 于流入了大量的人畜排泄物、生活污物和工业废水等,因此有机物的含量大增 ,同时也夹入了大量外来的腐生细菌,使腐败型水生微生物尤其是细菌和原生 动物大量繁殖,每毫升污水的微生物含量达到107108个。其中数量最多的无 芽胞革兰氏阴性细菌,如 proteus(变形杆

4、菌属)、E.coli、Enterobacter aerogenes(产气肠杆菌)和Alcaligenes(产碱杆菌属)等,还有各种Bacillus (芽胞杆菌属)、Vibrio(弧菌属)和Spirillum(螺菌属)等的一些种。原生动 物有纤毛虫类、鞭毛虫类和根足虫类。 第一节 污染水体的微生物v病毒主要包括有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基病毒 及人肠细胞病变孤儿病毒,还有腺病毒、呼肠孤 病毒和肝炎病毒等。这些病毒一般存在于病人肠 道,通过粪便污染水体,最后危害人体。 v细菌是污染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它包括肠道细 菌(大肠菌群、结核杆菌等)和病原菌(沙门氏 菌、霍乱孤菌、结核菌等。这些细菌可导致人体 患

5、各种急性传染病。 v寄生虫主要包括溶组织阿米巴、麦地那线虫、 血吸虫以及肠道的钩虫、蛔虫、鞭虫、蛲虫、猪 条绦虫、牛肉绦虫等它们通过动物或病人的粪便 污染水体,再通过污染的水体、土壤等途径传。 污染水体 的微生物病毒细菌寄生虫第一节 污染水体的微生物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蓝细菌大肠杆菌结核菌霍乱孤菌第二节 水体富营养化v富营养化是缓流地表水中磷、氮、有机物等植物性营养元素严重超标,藻类异常繁殖导致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体呈红赫色或者绿色,溶解氧急剧下降的现象2v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因占优势的浮游生物 的颜色 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 , 这种

6、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则称为“赤潮” 。第二节 水体富营养化v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1.水华的出现使水味变得腥臭难闻,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增加浊 度。水面被藻类遮盖,阳光难以进入,严重抑制了深层水体的光合 作用,降低溶解氧2.部分藻类还能分泌藻毒素,引起鸟类、牛、羊等动物中毒,富 营养化对水体生态和人们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对于那些依靠富营养 化水体为饮用水源的城市来说,情况尤为严重3.水中的藻类会大大提高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悬浮固体等 的浓度,增加水处理负担。藻类在过滤时会堵塞滤料,在氯化消毒 时产生三卤甲烷等有毒副产物。藻类代谢物如糖酸等在混凝过程中 与混凝剂反应,降低处理效果,增

7、加混凝剂用量,而生成的络合物 又会导致管网腐蚀。藻毒素不能以常规方法去除。因此,富营养化 水体作饮用水源会严重影响水厂的工艺运行、腐蚀管网、恶化出水 水质2第二节 水体富营养化 藻毒素 与人类健康 饮用水中蓝藻毒素的最高允许含量gL-1 蓝藻毒素婴儿儿童成人微囊藻毒素0.020.290.88微囊藻毒素(MC-LR)0.070.110.32皮肤接触含藻毒素水体可引起敏感部位(如眼睛)和皮肤过敏;少量喝入可引起急性肠胃炎;一种肝毒素,是肝癌的强烈促癌剂,长期饮用则可能引发肝癌第二节 水体富营养化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s,MCs)调查水域采样时间营养程度MC含量(g/L) )均值 最大值

8、分析方 法滇池(云南省)19921993超营养化0.0010.036HPLC巢湖(安徽省)1999富营养化0.1182.000ELISA鄱阳湖(江西省)2000中营养化0.2431.037ELISA东湖(湖北省)2000富营养化0.032无数据ELISA太湖(江苏省)2001中营养化6.60014.188ELISA三峡水库(重庆段 )2004中营养化0.0200.570HPLC3第二节 水体富营养化v 处理藻毒素常见的几种方法以促进羟基自由基(OH)生成 为目的的过程紫外光照降解氯、臭氧、高锰酸盐投加活性炭高 级 氧 化 技 术紫 外 光 降 解 法化 学 氧 化 法活 性 炭 吸 附 法第二

9、节 水体富营养化 处理藻毒素常见的几种方法高级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法紫外光催化氧化法紫外光催化氧化的联用工艺可见光催化氧化Fenton 及类Fenton 法基于臭氧的高级氧化技术O3/H2O2O3/Fe2+4第三节 水体自净v 水体自净即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污染物的 浓度得以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 状态,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从而使水体由不洁恢复为 清洁,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过程5物理作用包括可沉性固体逐渐下沉,悬浮物、胶体和溶解性污染物稀释混合,浓 度逐渐降低。其中稀释作用是一项重要的物理净化过程 化学作用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酸碱反应

10、、分解、化合、吸附和凝聚等作用 而使污染物质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和浓度降低 生物作用各种生物(藻类、微生物等)的活动特别是微生物对水中有机物的氧化 分解作用使污染物降解。它在水体自净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水体自净水体自净过程图v 水体自净过程会沿河流方向形成一系列连续的污化带水环境质量评价位于排污口之后 的区段河流方向在多污带的下游在-中污带之后 在-中污带之后1. 多污带2. -中污带3. -中污带4. 寡污带(自 净完成)v水体自净过程中的污化带可作为指示生物的生物种类很多,包括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轮虫 浮游甲壳动物、底栖动物(寡毛类的颤体虫)、软体动物和植物水生昆虫等污化带第

11、三节 水体自净v水体自净过程中的污化带1.水为灰色,溶解氧少,为半 厌氧状态,有机物减少,BOD下 降;2.水面上有泡沫和浮泥,有NH3 ,氨基酸及H2S,臭味多污带-中污带1.生物种类比多污带稍多 ,细菌数量比较多 2.出现有蓝藻,裸藻、绿 藻、原生动物等 3.底泥已部分无机话,滋 生很多颤蚯蚓外观生物特征1.暗灰色,很浑浊,含大量有机 物,BOD高,溶解氧极低(或 无),为厌氧状态 2.在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产生 H2S、CO2、CH4等气体,臭味 3.水底沉积许多由有机和无机物 形成的淤泥,水面有气泡1.种类很少厌氧菌和兼性厌 氧菌种类多 2.物显华植物,鱼类绝迹 3.河底淤泥中有大量寡毛

12、类 (颤蚯蚓)动物第三节 水体自净v水体自净过程中的污化带1.生物种类比多污带稍多 ,细菌数量比较多 2.出现有蓝藻,裸藻、绿 藻、原生动物等 3.底泥已部分无机话,滋 生很多颤蚯蚓1.有机物全部无机化,BOD和悬 浮物含量极低,水的浑浊度低 ,溶解氧恢复到正常含量2.H2S消失3.河流自净过程已完成的标志-中污带寡污带1.细菌极少 2.出现鱼腥藻、硅藻、黄 藻、钟虫、变形虫、旋 轮虫、浮游甲壳动物、 水生植物及鱼外观生物特征1.细菌数量 减少 2.藻类大量繁殖,水生植物 出现 3.原生动物有固着型纤毛虫 如:轮虫、浮游甲壳动物及 昆虫出现1.有机物较少,BOD和悬浮物 含量低,溶解氧浓度升高

13、2.NH3和H2S分别氧化为NO3-和 SO42-,两者含量均减少第四节 水体污染中的微生物监测v 生物监测 是一个利用生物对环境污染所发出的各种信息来判 断环境污染状况的过程。生物长期生活于自然环境中,不仅能够 对多种污染作出综合反映,也能对污染的历史状况作出反映。因 此,生物监测取得的结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微生物监测是生 物监测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作用水体中的微生物检测粪便污染指示菌 意义:人畜粪便中携带有大量致病性微生物。如果将这类污染物排人水体, 就可能引起各种肠道疾病和某些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因此,对水体的粪便污 染状况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水中的致病菌少,直接检测也很困难,

14、即使检测结果阴性,也不能 保证水中不含致病微生物。因此,在水质卫生学检查中,通常采用易检出的 肠道细菌作为指示菌,取代对病原菌的直接检测。6第四节 水体污染中的微生物监测肠道细菌中的大肠菌群是普遍采用的粪便指示菌。 在水质卫生学检查的结果中,常用“大肠菌群指数”和“大肠菌群值”作指标。大肠菌群指数是指每 L 水中所含的大肠菌群细菌的个数。大肠菌群值则是指检出一个大肠菌群细菌的最少水样量( ml 数)。两者间的关 系可表示为: 大肠菌群值 =1000 大肠菌群指数 我国饮用水的质量标准规定,大肠菌群指数不得大于 3 ,大肠菌群值不得小于 333ml 。 有机污染指示菌意义:自然水体中的腐生细菌数

15、与有机物浓度成正比。因此,测得腐生细菌数或 腐生细菌数与细菌总数的比值,即可推断水体的有机污染状况 第四节 水体污染中的微生物监测研究证明,这种推断与实测结果十分吻合。根据水体中腐生细菌的数 量,可以将水体划分为多污带、中污带和寡污带(表 11-1 )。按照腐生 细菌数与细菌总数的比值,则可以把水体分为 - 腐生带、 - 腐生带和多 - 腐生带,由此推得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状况污水带、特征 多污带 甲型中污带 乙型中污带 寡污带 腐生细菌数( 个 /ml ) 10 5 至 10 6 10 5 10 4 10 至 10 4 有机物 含大量有机物, 主要是蛋白质和 碳水化合物 主要是氨和氨 基酸有机物

16、含 量少 有机物含量 极微 溶解氧 极低或几乎没有 ,厌氧性 少量,半厌氧 性 较多,需氧 性 很多,需 氧性 BOD 5 非常高 较高 较低 很低 参考文献【1】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6年12月. 【2】韦立峰,浅谈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其防治,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6,24( 8),25-26. 【3】许川, 舒为群, 曹佳,我国水环境微囊藻毒素污染及其健康危害研究,专家 论坛,2007,19(3). 【4】鲁金凤,郭文娟,郭晓燕,刘百仓,王启山,刘艳芳,高级氧化技术降解微 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水处理技术,2010,36(4):14-17 【5】张胜华,水处理微生物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年7月. 【6】吴忠标,环境监测,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年8月.LOG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