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934428 上传时间:2018-08-0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髓灰质炎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脊髓灰质炎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脊髓灰质炎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脊髓灰质炎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脊髓灰质炎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脊髓灰质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髓灰质炎(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脊髓灰质炎 Poliomyelitis李月荣目的要求 熟悉脊髓灰质炎的发病机理与病理 掌握本病各期的主要临床表现 熟悉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掌握本病的预防引言 由脊灰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急性 传染病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功地研制了疫苗以后,本病 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目标要求在2000年全球 消灭脊灰 1993年以来开展全国免疫日为形式的强化免疫活 动,从1994年10月以后我国未再发现由脊灰本土 野毒株引起的病例 病原学 微小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单股正链RNA 血清型:I、II、III型 耐冷不耐热,体外生活力强 在肠道内与其他肠道病毒互相排斥 患者、隐性感染

2、者的鼻咽部、肠道等处可分离出病毒 人胚肾、人胚肺、猴肾、Hela, Vero等多种细胞中增殖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即无症状的带毒者人类是唯一天然宿主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发病1周内粪口传播 主要传播方式 易感者普遍易感,6个月5岁小儿好发感染后获同型病毒的持久免疫力 流行特征夏秋季,以隐性感染为主病毒口咽、肠道淋巴组织隐性感染血(第一次病毒血症)非神经组织、淋巴组织顿挫型感染血(第二次病毒血症 )中枢神经系统无瘫痪型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型瘫痪期无症状发病机理病理 累及神经系统,脊髓损害为主(尤其是腰段) 主要病变位于前角运动细胞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 病灶分布特点为多发、散发

3、、不对称 神经细胞病变程度和分布范围决定了临床有无瘫痪、瘫痪范围及程度临床表现临床分型 轻型:90%,隐性感染,无症状或仅轻 微不适 顿挫型:4%-8%,无特异表现,仅发热、 头疼、乏力,咽喉痛或纳差等消化道症 状,一般不伴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无瘫痪型:脑膜刺激征阳性。 瘫痪型瘫痪型临床分期分型潜伏期912天(535天)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脊髓型脑干型 脑型 混合型14天发热 呼吸道炎和胃肠道症状症状消失,病情终止,称为顿挫型(大多数患者)前驱期710天热退后16天,体温再度上升(双峰热)兴奋、多汗、四肢疼痛、感觉过敏、拒抱、颈背肌肉疼痛(三角架征)吻膝试验阳性可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异常若34天

4、体温下降,症状消失,迅速恢复者为无瘫痪型瘫痪前期瘫痪出现在瘫痪前期第24天(瘫痪型),多于体温开始 下降时出现,瘫痪前可有肌力减弱、腱反射减弱并加重。无感觉 障碍。脊髓型 最常见,颈腰段为主,四肢肌群多见瘫痪特征: 驰缓性瘫痪(肌张力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瘫痪分布不规则,不对称性 近端重于远端,早于远端 感觉正常 瘫痪期脑干型(延髓型)l颅神经麻痹 常见第、对颅神经受损害,出现相应症状l延髓病变 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但少见瘫痪期瘫痪期脑型临床少见,病人出现意识改变,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混合型以脊髓型和脑干型同时出现为最多见瘫痪与临床表现恢复期瘫痪后12周肌力从远段开始渐恢复,初期快,6个月后减

5、慢6个月后仍不能恢复者(后遗症)后遗症期并发症 肺炎、肺不张、肺气肿 心肌炎损害 尿路感染 高血钙症、泌尿道结石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大多正常 脑脊液检查 瘫痪前期即可出现异常早期细胞升高,后期蛋白升高呈细胞蛋白分离现象 病毒分离 粪便、血、脑脊液 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 第一周末开始升高特异性IgG 双份血清4倍增高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地区、接触史、服苗史等) 易感者(未接种疫苗)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粪便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测)中枢性瘫痪与外周性瘫痪的鉴别鉴别诊断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l年长儿多见,有上呼吸道炎前驱症状l驰缓性瘫痪、对称性、上升性l感觉障碍l脑脊液呈蛋

6、白、细胞分离现象鉴别诊断脊髓灰质炎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鉴别鉴别诊断 肠道病毒感染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 婴幼儿假性瘫痪鉴别诊断预后瘫痪肌肉恢复与神经病变程度有关12个月恢复最快23个月内无恢复者,发生肌肉萎缩6个月仍不恢复发生后遗症治疗前驱期及瘫痪前期卧床休息极为重要避免肌肉注射与手术的刺激密切观察病情,对症处理急性期治疗瘫痪肢体的护理 置功能位应用促进神经肌肉传导的药物(瘫痪静止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防止呼吸衰竭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瘫痪期采用推拿、针灸、功能锻炼等促进肌力恢复畸形者可作矫形手术治疗恢复期及后遗症期预防 管理传染源自发病日起隔离至少40天密切接触者医

7、学观察20天病毒携带者应按患者隔离预防 切断传播途径粪便:20%含氯石灰乳剂 浸泡1-2小时沾有粪便的尿布、衣裤:煮沸消毒衣被:日光暴晒预防保护易感人群1.人工主动免疫(1)减毒活疫苗( OPV)接种对象及方案全程免疫 出生后2、3、4个月时各服1粒 加强免疫 4岁时加服一粒接种注意点 冬、春季接种,以冷开水送服活动性、慢性疾病暂不宜接种免疫低下或缺陷者忌用(2).灭火疫苗(IPV)较安全,可用于免疫功能缺陷及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但价格昂 贵,免疫时间短,需重复注射。预防 保护易感染群2.被动免疫(丙种球蛋白)有密切接触 史的易感者预防 常规免疫、群众运动、监测、扫荡式接种等四 大消灭脊灰策

8、略 国家免疫日通过免疫高危险年龄组,通常 0-4岁的每个儿童尽可能快地阻断野毒株循环 在中国,1993年12月,8200多万儿童得到免疫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的监测 15岁以下儿童 14种疾病(表现为弛缓性瘫痪)(1)脊髓灰质炎 (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 (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 (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 (7)单神经炎 (8)神经丛炎 (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 ) (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 (11)急性多发性肌炎 (12)肉毒中毒 (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 (14)短暂性肢体麻痹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