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践与反思-教育部刘坚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9927390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4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实践与反思-教育部刘坚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新课程:实践与反思-教育部刘坚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新课程:实践与反思-教育部刘坚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新课程:实践与反思-教育部刘坚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新课程:实践与反思-教育部刘坚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实践与反思-教育部刘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实践与反思-教育部刘坚(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实践与反思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 刘 坚 回顾:近十年的新课程之旅 在一个波及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经济并不发达、社会正在急剧转型、差异悬殊的国 度,如何进行既具有前瞻性、又符合本国国情 的课程变革,世界上没有现成答案。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1996-1998年)第二阶段:课程文件的研制、出台与实验准备 阶段(1999-2001年7月)第三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新课程方案形成阶段(2001年7月2004年)第四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反思、全面推广与高中 新课程实验阶段(2004年至今)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1996-1998年)主要事件1、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

2、施状况调查。 2、课程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3、逐步形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反思与评论这个阶段是漫长的、自发的、充满草根气 息的,正是这种状态造就了的良好学术氛 围,才使得课程改革有了灵魂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第二阶段(1999-2001年7月) 课程文本的研制、出台与实验准备阶段主要事件1、教育部公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 程教材体系”。 2、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 3、优先启动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等几个学科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探索并初步建立起一整套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的工作程序。 4、全面启

3、动课程标准及相关文本的起草工作。 5、2001年6月1日,教育部全面审议并原则通过 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并要求2001年秋季组织实验。6、筹备新课程实验工作。 反思与评论1、明确了课程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结构系统和过程系统。结构系统结构系统课 程 目 标课 程 结 构课 程 内 容教 学 过 程课 程 评 价课 程 管 理设计过程设计过程决策过程决策过程评价与反馈评价与反馈实施过程实施过程设计过程设计过程2、初步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运行机 制,加快了课程发展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进 程。3、教师培训方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以 基于平等、对话、

4、合作为特征的研修文化 ,全面重建培训制度。 第三阶段(2001年7月2004年)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课程方案的形成重要事件1、2001年7月,召开全国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确定了新课程 实验的总体目标和工作策略,全面部 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推广和师 资培训等各项工作。2、实验规模逐步扩大。2001年 42个实验区 0.5%- 1% 2002年 570个实验区 18%- 20% 2003年 1642个实验区 40%- 50%3、成立 “教学专业支持工作组”。 4、组织对实验过程的评估与调研 第一次评估活动:2001年12月2328日 第二次评估活动:2003年3月412日 第三

5、次评估活动:2004年11月2226日 每次评估活动分5-7个评估小组,每个评估小组 由7-10人组成,包括大学校长、专家、地方行政 官员、校长、教师和记者; 3次评估工作考察了近50个实验区、150所中小 学校,听课达500多节,座谈会300余次、参加座 谈的代表逾5000人,回收的各种问卷一万多份。反思与评论1、课程发展成在教师、败在领导。(1)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 的重要契机和主要平台;(2)教师校长局长政府主管领导2、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教学研究领域正 在确立的基本制度。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核心要素: 实践与反思 交流与合作 引领与创新如何促进专业人员和一线教师组成 学习共同体

6、,是课程实践所提出并亟待解决 的课题。 第四阶段(2004年至今) 义务教育课程反思、推广与高中新课程实验主要事件1、新课程实验进入第三个年头,义务教 育新课程开展了阶段性的总结与反思。2、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规模进一步扩大 。 2004年 70%-90%2005年 85%-100%3、新课程的初中毕业生经历中考改革。4、山东、宁夏、广东、海南、江苏、福建、浙江、安徽、辽宁、天津等省区陆续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 反思与评论反思与评论反思一:追问追问新课程新课程“ “新新” ”在哪里?在哪里?新课程新课程“ “新新” ”在哪里?在哪里? 门类? 课时? 内容? 教材?新课程“新”在哪里? 教学方式?

7、 学习方式? 评价方式? 管理方式?新课程“新”在哪里? 课程文化 课堂文化 教研文化 管理文化民主、开放、科学,平等、对话、协商问题:实施新课程需要多久? 1-3 年? 5-8 年? 20-50-100 年?反思二: 点上的经验如何在面上得到推广?从“样品”到“产品”从“试点”到“推广”这中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非线性关系?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到底如何?是哪些因素在主宰着这种变化?学术界的力量能够发挥多大的影响力?作为实践者的教师呢?舆论在其中又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行政的力量是更为有力了,还是相反?反思三变革,并非静悄悄一直以来,尤其是前一段时期,一系列冲突的观点相互交锋,在突显学 术繁荣的同时,

8、也存在着深深的隐忧。案例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一所好的学校,何错 之有?学生希望自己考一个好的成绩,何错之有?学校帮助学生和家长实现他们的愿望,何错 之有?争论的焦点1、双基的内涵2、质量的内涵3、国际与本土4、城市与乡村5、大众与精英争论的本质1、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挑战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反思四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质量Students Performance on Four Tasks知识技能解题能力认真 勤奋刻苦踏实谨慎 实践能力 创造性 好奇心 兴趣爱好 自尊 自信 人生观 价值观教育发展生态图学生发展现状反思学生发展现状反思l 优势与问题同样突出l 我们的优势正

9、是西方教育所力图解决的问题l 我们的问题也正是西方教育的优势l 无论是优势还是问题,都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l 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面临更严峻的挑战l 我们的优势需要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继承与发扬 关键词:寻求平衡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这样一种集东西方优秀文化元素于一体 的环境中成长的人,自尊心将得到保护, 自信心会进一步增强,民主意识、责任感 、合作意识、创造精神都将得到发展;孩 子们的学校生活会更幸福,人格更健全, 心胸更开阔。 越接近新课程的核心,人们越将感受到新 课程带来的“心灵冲击力”。 一个创造力不断涌流的社会才能到来!反思五什么是好的课堂教学效益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 教学投入:师生耗费的时

10、间、精力,以及 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性质 及 投入程度;设备、物力、财 力 教学产出: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能 力,以及适应未来社会所必 须的综合素质;教师的专业发 展存在的问题 重时间的投入,缺乏效益观; 重外在行为的投入,忽视内心感受; 重知识、技能的输入与产出,轻视能力的 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重有形成果的产出,忽视负效应的消除; 反思六来自实验区的声音一位小学教师的呼吁 真正扎实搞课改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 感觉:新课程下的学生明显地爱学习了 ,自信心增强了,能自己提出问题并寻 求解决办法了,有自己的见解了,学习 渠道和空间拓宽了,表达能力和学习能 力提高了,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多了

11、,尝 试探索和实践的意识增强了。这难道不 是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吗?说明: 1、该数据由济南市教研室提供 2、三所学校都是省级规范化学校,各方面条件相当学校使用教材平均分 优秀率不及格率学校A项武义实验教材90.7958.758.9学校B新课程课标组教材 90.88545.83学校C原大纲教材90.8553.396.27济南市2005年中考数学成绩情况四川省德阳市2005年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统计表学生数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实验区1591673.773.169.949.539.5非实验区 2528866.165.355.037.532.0全市4120469.068.360.842.134

12、.9国家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相关 数据(辽宁省 2005)实验区和非实验区之间的比较(小学 ) 语语 文数 学平均分标标准差平均分标标准差实实 验验 区80.6812.5781.9115.42非实验实验 区78.7213.7780.5716.44总总 评评79.4413.3781.0616.09实验区和非实验区之间的比较(中学)语语 文数 学英 语语科 学 平均分标标准差平均分标标准差平均分标标准差平均分标标准差实实 验验 区69.9811.0573.1915.9574.8419.2461.3714.80非实验实验 区68.2611.51 70.1118.3771.15 21.2854.241

13、4.95总总 评评69.5011.22 72.2616.7873.75 19.3359.2315.20新课程正在给基础教育带来本质的、 积极的变化,其成效将在今后逐渐显现出 来。l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增强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了; l积极实行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有利于激发 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摘自人民日报2005年12月29日周济部长的独家 专访案例:台湾的数据建构教学的 国中学生非建构教学的 国中学生入学初期第一 次学业测验业测验44.045.5入学初期第二 次学业测验业测验49.049.01、建构教学的小学毕业生国中入学初期学习情况说明:数据由台湾地区教育部教学

14、与课程高级辅导 组数学组长钟静教授提供2、国二学生参加IAEP测试中的表现整体男生女生2004年 (国小时时接受建构教学)81.380.682.22003年 (国小时时接受传统传统 教学)80.479.481.61991年72.772.473.1反思七如何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机制与制度促进新课程走向常态?l决策保障机制 l规范办学行为 l校本教研制度 l考试评价制度 l专业支持体系推荐一:山西省教育厅规划关于综合实践活动建好21个省基地,为全省提供经验借鉴与有关部门协调,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列入教师职称 系 列,建设并稳定教师队伍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列为培训重点,三年内由省 直接培训3000人力争

15、全省所有初中学校和三分之一小学能够开设比 较规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所有小学、初中开设校本课程,其中一半以上学校 有明显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受学生欢迎关于校本研修校本研修制度建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 展校本研修必须调动全体教师的参与热情和内在动力,由“要我参加”转变到“我要参加”每一个高级教师都应该是校本研修当然的骨干和领导者 ,每一个中小学高级教师都应该具有进行学术报告的水平 和能力校本研修在中小学要有一定制度保证,要以行动研究、 问题研究为主要形式校本研修要讲究策略,定期研究解决一至两个问题为主关于评价与考试制度大多数学校建立起方法多样、方式灵活、关心学生成长过程、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评价制度所有初中学校建立起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对初中学生三年成长经历进行比较规范化的全面评价2005年,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按照教育部要求,在全省30个县(市、区)顺利进行,取得初步经验2006年,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将在全省80个以上县进行,占到全省县(市、区)总数的68%,占到全省初中毕业年级数的80%以上推荐二:创新教研制度(潍坊) 实行全员聘任 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四年,一般不超过 两个任期 教研员与学校(或县区)实行双向选择 实行教研员督学制,教研员的职责既要对 本学科的教学质量负责,又要对所联系的 学校(或县区)负责 教学研究与评价分离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