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法辅导王艳20101208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924236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法辅导王艳20101208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必修二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法辅导王艳20101208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必修二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法辅导王艳20101208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必修二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法辅导王艳20101208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必修二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法辅导王艳20101208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法辅导王艳2010120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法辅导王艳20101208(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山水中被唤醒的生命意志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教学人大附中 王 艳2010-12-8课标对应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 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 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 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 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 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 的发展奠定基础。 感受鉴赏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 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 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 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 ,

2、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 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 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必修15文言单元梳理 必修1古代历史(史传)散文 必修2古代山水游记散文 必修3古代议论性散文 必修4古代人物传记类散文 必修5古代抒情散文本单元的担当 与第一单元的三篇现代写景文和写作 中写景状物的要求相一致,有共同的 担当。本单元教学切入点 景趣(对自然山水的描绘) 情趣(借山水抒发的情感) 理趣(山水中了悟的哲理) 教学重点:景与情以及两者的交融 教学难点:情(打着时代和个人际遇 的烙印)与理(作者的哲学思考与山 水的关系)修短随化生也有涯 兰亭集序 物我无尽生也无限 赤壁赋 志力支撑生也

3、昂扬 游褒禅山记在山水中被唤醒的生命意志修短随化,生也有涯 兰亭集序教学兰亭集序学习目标: 1、感受山水之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审美力。 2、理解文人在山水中获得的精神愉悦,引导学 生品味作品中承载的丰富感情。 3、体悟古人于山水中了悟的哲理。 教学手段: 1、激趣(消除距离)魏晋人物、羲之行草 、今日兰亭、当下生活 2、诵读、美读、配乐读 3、拓展探究(一)梳理情感脉络,诵读体会情感(起伏跌宕) (二)思考讨论情感变化的原因(结合内容理解)1、因何而“乐”? 2、缘何而“痛”? 3、为何而“悲”?一、阅读鉴赏 山水之美 雅集之趣 生之美好的欢愉感、自由感1、因何而“乐”?(人生乐事) 良辰、美

4、景、赏心、乐事、贤人2、缘何而“痛”?(探讨人生忧患的根源)“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1)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 2)外在世界流转不定、难以掌控 3)生命个体短暂有限终期于尽 个体的有限与宇宙的无限的对比 主观欲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 生之有限、死之恐惧的伤痛感(时间)补充解读:“放浪形骸”魏晋风 度(越名教而任自然 )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 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 裈(kn裤子)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世说新语 “但如果把陶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 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 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 这样”

5、的做作-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 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 于在乎他人的视线。”(余秋雨)3、为何而“悲”?(正视生死)“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世世代代要面临这一令人痛苦却又无法 解决的问题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正视生与死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穿越历史,寻求解脱(历史)道家生死观“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 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末端更大,而泰 山算是最小;世上没有什么人比夭折的 孩子更长寿,而传说中年寿最长的彭祖 却是短命的。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 为一体。庄子齐物论二、发现探究1、举出

6、你读过的抒人生无常、时不我待之叹 的古代诗文,说说你对生与死的理解。( 你是在何时意识到生死问题的?)(课后 练习三) 2、从春秋战国到魏晋看古代士人生死观的发 展演变。(“壮士轻生死知己”) 儒家、道家、魏晋士人之生死观(生之觉 醒、生之渴望;自由放旷的生命姿态)三、拓展比读1、石崇金谷诗序 2、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物我无尽,生也无限 赤壁赋教学学习目标: 欣赏赤壁水月奇境 理解作者于人生困顿中超旷放达的人生观。 学习手段: 诵读感受水月之美、物我两忘的情怀 知人论世,识人识文走进苏轼一、梳理文章内容及作者情感发展 脉络 水月之美,夜游之乐(自然) 吊古伤今,

7、人生悲慨(历史) 物我无尽,化困为通(哲学)二、思考文中前后情感变化的原因1、欣赏水与月所营造的奇美意境(因何而乐山水愉人) 2、理解追怀历史带来的人生须臾的悲叹(缘何而悲个人际遇) 3、理解苏轼化困为通的哲学思辨(为何而通苏轼天性) 由水、月之游赏到水月之思索,始终不离 赤壁的山水与人事。 “乌台诗案”与子由诗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知人论世,走进苏轼: 苏轼在黄州初到黄州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答李端书“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 山

8、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骂, 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 ,有书与之亦不答。”目光穿越千年的诗人,历史感 贬谪黄州期间,苏轼将几十万言的 汉书抄了一遍。 历史感通向人生思索。苏的思考与老 庄的玄奥不同,他紧贴自然与人事。 中国文化的源和流到苏轼这儿,呈现 出逼近天然的融合之势。赤壁赋解读:天时之利、江山之力 、人生之历(中学语文教学 2010/11)三、思考探究1、苏轼是怎样超越有限,化困为通的? 2、自然山水与人的精神情感世界的关系 ? 3、“文穷而后工”,人生的“失意”为何会 带来诗文的“诗意”? 4、苏轼给你的启示。前山之路是儒,授我以使命,教我在社 会人格中自我实现,以

9、身践行;后山之路 是道,假我以羽翼,教我在自然人格中自 我超越,心灵遨游。如果以三五历纪 中盘古的寓言忖度,中国文化的人格理想 当为“神于天,圣于地”,天地人三才共生 共长。那么,儒家给我们一方坚实大地, 道家给我们一片自在天空,人在其中,是 以心灵无疆。儒家教我们承担了重任,而 道家让我们举重若轻。 (于丹)四、补充阅读1、苏轼年谱2、苏东坡传(林雨堂) 3、苏东坡突围(余秋雨) 4、品中国文人(刘小川)志力支撑,生也昂扬 游褒禅山记教学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 借游言志,记游为言理铺垫、服务。一、记游山经过(1、2) 二、议游山心得(3、4) 三、补叙余事(5)前平旷 游者众 求思深广 尽志洞 叹 奇伟在险远 无悔后窈然 至者少 志、力、物 记 议 游 论 碑:仆道/音谬 悲:谬传莫名 深思慎取本单元拓展阅读1、 语文读本:苏轼石钟山记、王维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柳宗元始得西山 宴游记、白居易冷泉亭记 2、刘小川品中国文人(苏东坡)(王安石 ) 3、苏轼的意义敬请批评!人大附中 王艳融这里上海小额贷款 http:/ 银蒙雨揈上海小额贷款 http:/ 银蒙雨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