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仪器的使用与管理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922284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抢救仪器的使用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抢救仪器的使用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抢救仪器的使用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抢救仪器的使用与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抢救仪器的使用与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抢救仪器的使用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抢救仪器的使用与管理(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抢救仪器的使用和管理胸外ICU 李玉华心电监护仪的使用v一 监护仪意义和作用 1 监护仪是一种以测量和控制病人生理参数,并 可与已知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出现超标 可发出警 报的装置或系统。v 2 监护仪与监护诊断仪器不同,它必须24小时连 续监护病人的生理参数,检出变化趋势,指出临危 情况,供医生应急处理和进行治疗的依据,使并发 症减到最少达到缓解并消 除病情的目的。 监护仪的用途除测量和监护生理参数外,还包 括监视和处理用药及手术前后的状况。v 3 监护仪可选的参数:心电、呼吸、血压(有无 创和有创两种)、血氧饱和度、脉率、体 温、呼吸 末二氧化碳、呼吸力学、麻醉气体、心输出量(有 创和无创

2、)、脑电双频指数等 v二监护仪临床应用范围 手术中、手术后、外伤护理、冠心病、危重病 人、新生儿、早产儿、高压氧舱、分娩室等。 三监护仪分类 1 根据结构分为四类:v 便携式监护仪 v 插件式监护仪 v 遥测监护仪 v HOLTER(24小时动态心电图)v 心电监护仪 v2 根据功能分为三类:v 床边监护仪 是设置在病床边与病人连接在一起 的仪器,能够对病人的各种生理参数或某些状态 进行连续的监测,予以显示报警或记录,它也可以 与中央监护仪构成一个整体来进行工作。 v 中央监护仪 又称中央系统监护仪,它是由主监 护仪和若干床边监护仪组成的,通过主监护仪可以 控制各床边监护仪的工作,对多个被监护

3、对象的情 况进行同时监护,它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完成对各种 异常的生理参数和病历的自动记录。 v 离院监护仪(遥测监护仪) 使病人可以随身携 带的小型电子监护仪,可以在医院内外对病人的某 种生理参数进行连续监护,供医生进行非实时性的 检查。电极片安放位置:v1 三电极(综合导联)负极(红):右锁骨中点下缘;正极(黄):左腋前线第四肋间;接地电极(黑):剑突下偏右。v2 五电极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胸导(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电极片安放注意事项:v电极片位置安放正确,为

4、减少电极的干扰,电极片 应避免贴在肌肉较多及骨隆突处。v尽可能避开进行常规心电图描记,各瓣膜听诊、心 胸部叩诊、胸外心脏按压及心脏电复律等位置,以 使在抢救的同时不影响观察心电示波。v对角安放白色电极(RA)和红色电极(LL),以便 获得最佳呼吸波。应避免将肝区和心室置于呼吸电 极的连线上,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心脏搏动和脉动 血流产生的伪差,这对于新生儿监护非常重要。使用注意事项:v1.心电监测:v 1.1 传感器安装到监护仪上时, 应仔细对准定位槽 , 禁止强插, 避免导联线插头内的插针变形或折断损 坏。v 1.2 监护前对病人皮肤进行清洁处理 ,先接上导 联再贴电极 ,防耦合胶与皮肤对合不良

5、,电极容易 脱落。v2.血压监测:v 2.1 测量血压时应根据患者实际选择大小合适的 袖带和患者类型,专人专用 。v 2.2 袖带捆绑位置尽量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袖带包扎应松紧合适; 确保软管不扭结或卡死。使用注意事项:v 2.3 日常监护中无需频繁测量血压时,将血压测 量改为手动模式,避免机器频繁充气,影响寿命。v 2.4 连续监测的患者,必须做到每班放松袖带1 2次。病情允许时,最好间隔68 h 更换监测部位一 次。防止连续监测同一部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皮 肤损伤,连续使用天以上的病人,注意袖带的更 换、清洁、消毒,既可防止异味又可增加舒适度。v3. 血氧监测: v 3.1 血氧探

6、头要避开在强光下使用,如果不可避免 时,可用不透光的布料遮住血氧探头,以免强光对血 氧的测量产生干扰导致测量不准。使用注意事项:v 3.2 探头线置于手背侧(指甲面朝上) ,注意 肢体保暖,并且去除指甲油,避开灰指甲,不要 将探头夹在缚有血压袖带的肢体上,以免在 测血压时袖带充气压迫手臂影响血氧测量不 出。 v 3.3 血氧探头应每12 h 更换一次测量部 位,防止指(趾) 端血液循环障碍引起青紫、红 肿现象发生。 护 理v1 皮肤的护理 v2 加强巡视,防止导线脱落v3 心理护理 v4 健康宣教 维护与保养:v1. 使用过程中注意爱护探头,用胶布固定,以免碰 撞、脱落、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7、。 v2. 取下导联线时要将手放在电极扣上取下,而平时 不用时将其自然弯成圆形放置,严禁拉拽扭折导线 ,严禁野蛮拔插导线,消毒后立即擦干导联线上的 消毒液,防止对导联线的腐蚀。v3. 心电导联线湿布擦拭,不能用酒精。v4. 血氧传感器用医用酒精棉球或软布擦拭其外表、 发光管和接收器件; 对传感器和导联线要轻拿轻放, 保护传感器及导联线不被尖锐的物体损伤,不能进 行高压消毒和消毒液浸泡。维护与保养:v5. 血压袖带表面用75酒精擦拭,如有分泌物污染 ,则应拆卸下来用含氯消毒剂浸泡15-20分钟,再 用清水冲洗晾干备用。袖带尼龙扣松懈时,应及时 更换、补修,以防增加误差。v6. 监护仪每一个月用电

8、池做电源使用一次,给电池 放电;备用闲置的监护仪每个月拿出来使用一次, 给电池充电以延长电池寿命。 v7. 避免频繁开关仪器,影响机器的寿命v8. 监护仪工作环境 温度20-35,湿度50%-80%v9. 保证监护仪使用中的通风散热除颤仪的使用v 心脏电复律指在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用外加的 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的或大部分的心 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 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结) 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v心脏电除颤是指应用瞬间高能电脉冲对心脏紧急非 同步点击,是治疗室扑和室颤的最有效方法。v目的:通过电除颤,纠正,治疗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

9、律 适 应 症v1 房颤,房扑或药物无效且伴有血流动力学 障碍的室上速或室速v2 威胁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应 立即电击除颤,称为紧急电复律。室颤是电击除颤的绝对指征。v3 慢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则应在作好术前准备 的基础上择期进行电复律,称为选择性电复 律。禁 忌 症v1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病窦;v2洋地黄过量引起的心律失常(室颤除外)v3伴有高度或完全性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 、房速;v4. 严重的低钾暂不宜做电复律;v5左房巨大,房颤持续一年以上,长期心室 率不快者。v除颤是治疗心脏性猝死的唯一有效的疗法 v早期除颤是增加抢救存活的关键v对于正常心肌,交流电电压在65伏特以上即有危险 ,

10、50-60赫兹的交流电,极易落于心动周期中相 对不应期的积激期,诱发心室纤颤,直流电电压低 于380伏特以下时很少有损伤,所以目前多用直流 电除颤。v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室颤发生后,部分心室肌已经复极,另一部分心 室肌仍处于不应期,心室肌所处的激动位相是不平 衡、不协调的,因此,任何时候(时间)高压强电 流通过心脏,都足以使全部心肌纤维同时除极。异 位心律暂时消失,中断折返,环行、反复等机制, 有利于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恢复其主导地位,这称 为非同步电除颤,尤其适用于事先未诊断有器质性 心脏病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的室颤。v除颤越早越好v室颤发生的早期一般为粗颤,此时除颤易于成功, 故应争取在2分

11、钟内进行电极板安放位置v一:前后位 即一块电极板放在背部肩胛下区,另 一块放在胸骨左缘34肋间水平。有人认为这种方 式通过心脏电流较多,使所需用电能较少,潜在的 并发症也可减少。选择性电复律术宜采用这种方式 。v二:前尖位 一块电极板放在胸骨右缘23肋间( 心底部),另一块放在左腋前线内第5肋间(心尖 部)。这种方式迅速便利,适用于紧急电击除颤。 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应10cm。 能量选择:v对成人单相波除颤首次用200J,第二次200-300J, 第三次360J,直线双相波用120J,方形双相波用 100120Jv对儿童首次用2J/Kg,之后可选用4J/Kg。v开胸作心脏直接电击除颤时所需

12、电能,成人为20 100J,儿童为525J。若无效,可加大能量后再次 电击。注意事项:v1. 除颤仪模式选择正确,一般非同步模式。SYNC( 同步电复律)灯亮时无效。v2. 打开电源开关,电极板位置放置准确,胸部有植 入性的装置时,电极板应放在距该装置2.5cm的位置, 除颤后应检查其功能,切忌将电极板直接放在治疗 性贴片,监护仪贴片,导电线的上面. v3. 电击极与皮肤的接触应紧密,电极板应该紧贴病 人皮肤并稍为加压(5kg),不能留有空隙,边缘不 能翘起,否则电阻大,可灼伤皮肤或电击无效。v4. 安放电极处的皮肤应涂导电糊,也可用盐水纱布 ,紧急时甚至可用清水,但绝对禁用酒精,否则可 引起

13、皮肤灼伤。注意事项:v5. 消瘦而肋间隙明显凹陷而致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 者宜用盐水纱布,并可多用几层,可改善皮肤与电 极的接触。两个电极板之间要保持干燥,避免因导 电糊或盐水相连而造成短路。v6. 保持电极板把手的干燥,不能被导电糊或盐水污 染,以免伤及操作者。当心脏手术或开胸心脏按摩 而需作心脏直接电击除颤时,所需专用小型电极板 ,一块置于右心室面,另一块置于心尖部,心脏表 面洒上生理盐水,电极板紧贴心室壁。注意事项:v7. 两电极间距应10cm,电极之间的皮肤必须擦干 ,否则电流将通过皮肤而不流经心脏,两电极间不 应有导电糊相连,否则会致电流短路,不通过心脏 。v8. 电击时仅能握电击柄,

14、切不可接触病人或病床, 同时应暂时断开提携式电池启动的起搏器。但直流 电击一般不损坏埋藏的起搏器。(注意提醒周围人群 物靠近床缘)v9. 反复除颤时不能中断基础生命支持(按压、呼吸 )。v10. 用后仔细擦净电极 ,清理导电糊,能量开关回 复至零位。维护与保养:v 定期检查除颤器各项功能是否完好,电源有无故 障,充电是否充足,各种导线有无断裂和接触不良 ,同步性能是否正常。除颤器作为急救设备,应始 终保持良好性能,蓄电池充电充足,方能在紧急状 态下随时能实施紧急电击除颤。v 对选择性电复律术前要特别检查同步性能,即放 电时电脉冲是否落在R波下降支,同时选择R波较高 的导程来触发同步放电。v 电

15、复律术时尚需配备各种抢救和心肺复苏所需要 的器械和药品,如氧气、吸引器、气管插管用物、 血压和心电监测设备,及配有常规抢救药品的抢救 车等,以备急需。并发症及其处理(一)心律失常 电击后心律失常以期前收缩(早搏)最常见, 大多在数分钟后消失,不需特殊处理。若为严重的 室性期前收缩并持续不消退者,应使用抗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若产生室速、室颤,可再行电击复律。 电击后也可能发生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 停搏、窦房阻滞或房室传导阻滞。轻症能自行恢复 者可不作特殊处理,必要时可使用阿托品、异丙肾 上腺素,以提高心率,个别病人可能需要安装临时 心脏起搏器。并发症及其处理(二)低血压、急性肺水肿、栓塞 血

16、压下降多见于高能量电击后,若仅为低血压 倾向,大多可在数小时内自行恢复;若导致周围循 环衰竭者,应及时使用升压药。 急性肺水肿发生率不高,老年人和心功能差者 容易发生。一旦发生,应按急性肺水肿抢救。 栓塞的发生率国外报道较高,而国内报道不到 1。可为体循环栓塞,如脑栓塞等,也可为肺栓 塞。抗凝和溶栓治疗的评价仍在研究中。并发症及其处理(三)心肌损伤电击,尤其是高能量电击可引起心肌损伤,心电 图上出现STT波改变,血心肌酶升高,约持续数 小时到数天。个别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心电图,持续 时间也较长。 (四)其他 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连续电击、高能量电击有 可能引起皮肤灼伤。电击部位可有轻度红斑,疼痛 ,也可出现肌肉痛,约3-5天后可自行缓解。麻醉剂可能引起呼吸抑制,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