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II-第10章护理安全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9918286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II-第10章护理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新编II-第10章护理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新编II-第10章护理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新编II-第10章护理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新编II-第10章护理安全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II-第10章护理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II-第10章护理安全(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1010章章 护理安全护理安全主要内容1. 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及防范 2. 保护具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3. 护士职业安全与防护1.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 2.保证病人安全 卫生保健服务质量的核心卫生保健服务质量的核心 临床治疗、护理的核心目标临床治疗、护理的核心目标 衡量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衡量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 3.护理安全 患者安全患者安全 护士执业安全护士执业安全 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管理3第10章护理安全3护理安全概述34第10章护理安全4第一节患者安全一、概念1. 患者安全 patient safety将卫生保健相关的不必要伤害减少到可接受的 最低程度的风险控制过程2. 医疗相

2、关损害 healthcare-associated harm在制定医疗服务计划或提供医疗服务期间,发 生的由医疗服务直接引起或间接相关的损害3.损害 harm I.机体结构不完整或功能不正常和/或疾病、损 伤、不适、残障或死亡等导致的对个体生理、 心理和社会的有害影响 II.损害程度分级 无损害none harm 轻微损害mild harm 中度损害moderate harm 严重损害severe harm 死亡death5第10章护理安全5一、概念6第10章护理安全6案例1 某院一名新入职护士对输液前液体配制未做到“一 看二倒三摇四再看五拧瓶”,导致将结晶甘露醇给 病人输入. 病人未出现不良

3、反应和症状。 病人认为,由于护士的过失行为给病人心理和生 理均带来了潜在不良影响,侵犯了病人健康权, 因此要求索赔。 A.无损害 B.轻微损害 C.中度损害 D.严重损害 E.死亡7第10章护理安全7案例2 心内科护士小张常规巡视病房时发现1床患者李某出现 呼之不应,行压迫眶上神经,患者反应迟钝,呈浅昏迷 状态,无出汗不适。患者入院诊断:心律失常、糖尿病 。 立即测量随机血糖2.1mmol/L,血压160/100mmHg,心 率80次/分。 边报告医生,边给予开通静脉通路,遵医嘱50%GS 40ml 静脉注射,5%GS 静滴。密切监测血糖水平,配 合医生抢救。 经抢救患者神志转清A.A.无损害

4、无损害 B.B.轻微损害轻微损害 C.C.中度损害中度损害 D.D.严重损害严重损害 E.E.死亡死亡8第10章护理安全8一、概念4. 意外 incident概念:指引起或可能引起对患者的不必要不必要伤害的事件或情境原因:医院设备、医疗仪器设备、临床管理、临床医疗护理 实践、文书记录、医院内感染、药物或输液、血制品、 医患双方行为分类 可能的风险情境a reportable circumstance 潜在失误near miss 无损害意外no harm incident 有损害意外harmful incident9第10章护理安全9一、概念5.失误error 未能执行事先计划的正确救治措施,或

5、者执行 了错误的措施,导致患者受伤害的风险增加10第10章护理安全10一、概念6.医源性损伤iatrogenic harms 无论是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或心理性损伤,如 果是由于医护人员的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或操作不 当、失误而造成患者心理或生理上的损伤,均为“ 医源性损伤”。 预防措施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良好医德医风,提高医 护人员素质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有效防范, 保障患者安全11第10章护理安全11二、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及防范1. 物理性损伤physical harmsphysical harms 2. 化学性损伤chemical harmschemical harms

6、 3. 生物性损伤biological harmsbiological harms 4. 心理性损伤psychological harmspsychological harms 5. 医源性损伤iatrogenic harmsiatrogenic harms第10章护理安全11121. 物理性损伤I.机械性损伤II.温度性损伤III. 压力性损伤IV. 辐射性损伤跌倒跌倒 坠床坠床预防预防第10章护理安全13机械性损伤预防病室内地面干燥、整洁、物品放置妥当 昏迷、神志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及婴儿加床栏, 必要时用束带 老年体弱、行动不便者应搀扶;设置扶手、呼叫系统 应用导管、器械操作时,掌握规程

7、,操作轻柔,防 止损伤皮肤黏膜。妥善固定导管,保持通畅。 常用物品放于取用方便处走廊、厕所设置扶手;厕所、浴室设置呼叫系统 精神科,锐气、钝器妥善保管,勿让患者接触第10章护理安全14思考题 适合使用保护用具的患者是 A.谵妄 B.大出血休克 C.剧烈腹痛 D.输液的婴儿 E.高热躁动者 第10章护理安全15思考题 护士小李在给昏迷患者赵某翻身后,未仔细检查导管 是否通畅,导致患者身体压住导尿管2小时,以下处 理不正确不正确的是 A.当事护士发现后及时处理,并嘱家属不要声张 B.责任护士发现后及时解除压迫,并及时观察尿量和局部皮 肤情况 C.护士长向家属说明情况,并告知后续处理 D.护士长组织

8、全科护士反思学习 E.护士长据此制定防范导管受压的风险防范预案 第10章护理安全161. 物理性损伤I. I.机械性损伤机械性损伤II.温度性损伤烫伤烫伤 冻伤冻伤 烧伤烧伤:易燃易爆物品,O2、酒精 烤伤烤伤:红外线烤灯预防 护理人员应用冷、热疗时,严格掌握操作要求,注 意观察局部皮肤变化,鼓励患者及时反映不适, 小儿或容易受伤的患者在冷、热疗期间有专人陪伴 易燃易爆物品妥善保管,防火设施、电器设备定期 检查维修第10章护理安全17观察受压部位皮肤变化,观察受压部位皮肤变化,egeg:温度、颜色:温度、颜色 危重症、长期卧床者预防压疮,定时翻身、危重症、长期卧床者预防压疮,定时翻身、 按摩,

9、促进血循环按摩,促进血循环 掌握高压氧舱适应症,治疗时逐渐加压或减掌握高压氧舱适应症,治疗时逐渐加压或减 压,观察副反应压,观察副反应 掌握输液速度和压力,观察输液反应掌握输液速度和压力,观察输液反应1. 物理性损伤I.压力性损伤原因预防骨隆突处长期受压,骨隆突处长期受压,egeg:压疮:压疮 石膏或夹板固定过紧石膏或夹板固定过紧 高压氧舱治疗不当导致气压伤高压氧舱治疗不当导致气压伤 输液不当导致肺水肿输液不当导致肺水肿第10章护理安全181. 物理性损伤IV. 辐射性损伤原因:电离辐射、核辐射不良反应:放射性皮炎、皮肤溃疡坏死、死亡预防 保护措施,铅衣 减少不必要的暴露,保持照射野标记,正确

10、掌 握照射剂量和时间 健康教育,保持照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 和用肥皂等擦洗刺激皮肤第10章护理安全小结1. 物理性损伤种类:机械、温度、压力、辐射 2. 物理性损伤的原因 3. 物理性损伤的预防措施第10章护理安全19202.化学性损伤I.原因:应用各种化学药物时用药错误 药物治疗错误:时间(qd. qm. st.)、给药途径、方法、速度 医生处方或医嘱错误:前列腺素、前列环素 医嘱执行或转录错误 护士备药或发药错误 药品标志与包装错误 患者服药不当:糖尿病患者 药物配伍禁忌第10章护理安全第10章护理安全21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22第10章护理安全222.化学性损伤II. 预防措施 医院和

11、病区应规范药物管理制度 医院集中配置或病区内配置输液等专用设施 护士具备一定药理知识,掌握常用药保管和疗效 用药时,严格“三查七对” 药物现用现配,注意配伍禁忌 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讲解安全用药 合理使用抗生素第10章护理安全2223第10章护理安全233.生物性损伤I. 种类:微生物、昆虫 II. 预防措施 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加强危重患者的护理,增强患者体质 采用有力措施消灭昆虫并加强防范昆虫传播疾病第10章护理安全23三、医院常见安全意外的防护1. 跌倒和坠床 2. 用药错误 3. 患者身份辨别错误 4. 患者转运安全 5. 导

12、管安全第10章护理安全2425第10章护理安全25四、患者安全意外的一般处置原则1. 损失抑制优先原则 2. 沟通互动为重原则 3. 学习警示为主原则第10章护理安全2526第10章护理安全26五、保护具的适用范围1. 儿科患者,尤其未满6岁儿童 2. 坠床高危者:麻醉未清醒者、意识不清、躁动、 谵妄、视力异常、痉挛、年老体弱 3. 皮肤瘙痒 4. 精神疾患:躁狂、谵妄、自我伤害者 5. 长期卧床、极度消瘦、虚弱及其他压疮易发者第10章护理安全261.取得同意,讲明使用必要性和方法 2.保护性约束措施只能短期使用,保证关节处于功 能位,患者舒适、安全 3.预防不良反应措施定时观察受约肢体末梢循

13、环定时观察受约肢体末梢循环15min15min 定时翻身进行皮肤护理定时翻身进行皮肤护理 4.保证患者随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5.严格记录27第10章护理安全27六、保护具使用原则第10章护理安全2728第10章护理安全28七、常用保护具1. 床档:预防坠床、双侧同时使用 2. 约束带:保护躁动患者 3. 支架被第10章护理安全28 肢体瘫痪患者:防止足下垂、足尖压疮、不适感肢体瘫痪患者:防止足下垂、足尖压疮、不适感 烧伤患者:暴露治疗同时保暖烧伤患者:暴露治疗同时保暖29第10章护理安全29小结1. 基本概念:患者安全、医疗相关损害、损害、意 外、失误、医源性损伤 2. 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及防范

14、 3. 保护具适用范围及使用原则 (注意事项)第10章护理安全29第二节 护士职业安全与防护30第二节 护士职业安全与防护1相关概念 2护士职业安全因素及防护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第二节 护士职业安全与防护31一、相关概念1.护士职业安全 nurse occupational safety 为保障护士自身安全,采取适当、有效的防护措施以 避免护士受到职业性危害因素的影响,防止发生职业 损伤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及防护措施 2.护士职业暴露 nurse occupational exposure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 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 护士职业暴露:护士

15、在从事护理工作中,接触有毒、 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 生命的一种情况第二节 护士职业安全与防护32一、相关概念3.护士职业危害 nurse occupational hazards 护士在工作中受到某些职业性危害因素的影响, 导致护士的身心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 的伤害 包括职业性危害因素导致的损伤和与工作有关的 疾病 4.护士职业防护 nurse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护理工作中采取适宜有效的措施,保护护士免受 职业损伤因素的侵袭,或将其所受伤害降到最低 。第二节 护士职业安全与防护33二、护士职业安全因素及防护(一)生物性危害因素及防

16、护 (二)物理性危害因素及防护 (三)化学性危害因素及防护 (四)人体工效学危害因素及防护 (五)心理社会性危害因素及防护1. 立即 2. 1个月 3. 6个月1. 立即 2. 1个月 3. 6个月案例第二节 护士职业安全与防护35 北京地坛医院北京地坛医院 19971997年年20012001年年 7 7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预防分析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预防分析 中华护理杂志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67-369.,2005,40(5):367-369.第二节 护士职业安全与防护36三级暴露三级暴露总结艾滋病病毒暴露防护1. 手套、口罩、防护镜、着装 2. 严禁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护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