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田野作业方法论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915358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文学田野作业方法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民间文学田野作业方法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民间文学田野作业方法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民间文学田野作业方法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民间文学田野作业方法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间文学田野作业方法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文学田野作业方法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间文学田野作业方法论2018/8/41一、田野作业概述1定义民间文学研究方法之一,是指研究者深入到民间采 集民间文学作品的活动。 2历史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源于早期人类学家。他们为了研 究异文化,深入到落后原始的民族进行文化调查,往往 一住就是几年、十几年,如马林诺夫斯基、摩尔根等。2018/8/4在我国很早就有“采诗官”,采诗以观民风,汉代的乐府就是这样 的机构。在中国真正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民间文学田野调查工作,是从“ 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开始的。其标志是北京大学歌谣征集处的成 立。顾颉刚搜集吴歌、孟姜女故事,资料达500多万字;刘半农搜集江 阴船歌;钟敬文搜集陆安传说,闻一多搜集西南神话等

2、。我们今天的田野调查是在学科理论指导下的调查,设备与手段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先进。22018/8/4z 3功用 z 一是搜集民间文学作品,尤其是搜集大量民间文学作品的异文,为 研究奠定基础; z 二是民间文学研究者借此真正了解民间“创作”的真实情况,了解民 间的思维方式,使研究工作真正做到“登堂入室”,防止“隔岸观火”; z 三是民间文学研究者借此提高感性认识,强化自身的民间意识,增 加民间情感。 z 四是田野调查是每位民间文学研究者必备的基本功。32018/8/4二、田野作业的前期准备z 1调查课题的确定:专题采集,全面采集 z 2调查地的筛选、确定 z 3资料准备调查课题资料准备(已搜集的作

3、品,已有的研究成果)调查地资料准备(当地的文献资料;已有的搜集整理情况,了解蕴 藏民间文学情况;当地的人文资料,教育,生产,方言,风俗 ) z 4调查对象的落实 z 5调查设备的准备(录音机、录象机、照相机) z 6根据调查目标列出调查提纲(提问提纲,需要重点调查的内容) (宁波梁祝、皤滩调查提纲)42018/8/4三、田野作业的原则1全面搜集,不设任何“禁区” 2忠实记录,不擅作更改。常见的几种失误: A没有当面记录,整理时根据听的印象加以追述; B记录残缺不全,情节不完整; C过于简单,只有情节要点,没有原讲述者的语言; D听的是讲述人的话,写下的是自己的话,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法 代替了

4、讲述者。 52018/8/4四、田野作业常用的几种方法1随访式。在调查地,随意采访当地居民。优点是常有意想不到的收 获,采访对象处于完全放松的情况,不能事先作准备(虚假);缺点 是目的性不强,效率不高。(宁波横店,上虞祝家庄) (图片1) 2座谈式。通过调查地的文化部门根据当地的情况,物色调查对象, 一般在当地百姓中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如故事能手、歌手等。优点是 有针对性,效果较好。(金华曹宅,宁波梁祝庙,仙居皤滩) 3参与式。要求同吃,同住,同劳动。如董均伦采集山东沂蒙山区民 间故事、 韩燕如搜集内蒙古爬山歌。 4跟踪式。固定调查点,作多年跟踪调查。62018/8/4五、田野作业的技巧1拉家常

5、。聊天,拉近与采访者的距离。 2主动提问。沿着调查者的计划进行。 2启发。在沉闷时给予适当的提示,或先讲个调查者熟悉的故事作引 子。 3尊重采访者,不轻易打短话题;不可漫不经心,显示不耐烦的态度 。 4实地启示法。72018/8/4六、整理的原则1应尽量保持原样,基本上不作加工,更不能擅自增删、修改。 2资料本与阅读本要严格区分。用于科学研究的资料本,需要对所搜集原始资料进行整理、编号、登记 、制卡、分类、编排、编制目录索引,对录音、录象等原件进行笔录 、核对、制卡、分类、编注,最后存档。 用于刊印、流传,供阅读的阅读本,有单项整理和综合整理两种。单项 整理一般是以一份原始记录为依据进行整理。比原资料比较完整,只 需作些字、句校点或疏通语句、对方言土语加注即可。综合整理,是 用一个故事的不同异文,比较参照,进行综合性整理,以使其尽量保 持原作的风貌或集中显示其精华。Date七、整理的方法1当天初步整理 2结束后系统整理DateDat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