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9915145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3.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3.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3.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3.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从唯物论角度: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做 到二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创新是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坚持实 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2)从辩证法的角度: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 的灭亡。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创新,破除 思想僵化、墨守陈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 书,只唯实。 辩证法的实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的批 判性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3)从认识论的角度: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

2、开 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创新的哲学依据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主要是谈主要是谈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社会作社会作用用) ),从,从实践的层面实践的层面说明说明创新创新是唯物辩是唯物辩 证法的根本要求。证法的根本要求。第一框主要讲了创新意识的两个辩 证法基础(哲学基础):一是一是辩证否定辩证否定 观观,二是,二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这两。这两个方面从个方面从理论的层面理论的层面说明说明创新创新是唯物是唯物 辩证法的根本要求。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

3、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经济角度)(政治角度 )(文化角度)广州标致车引进国外生产线后,企业不注意技术的 消化、吸收和创新,企业汽车的国产化率很低。而上海 大众企业,从引进国外生产线的第一天,就注意对技术 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截至2006年,桑塔纳的国产化 率已超过95%,奥迪的国产率超过了70%,捷达国产化率 超过80%。正是凭借这么高的国产化率,大众汽车在中 国的产品成本大幅度下降,赢得了价格优势,也赢得了 竞争优势。同时大众汽车还进行了大范围的技术创新, 使引进的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使企业走在了 别人的前面。 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说明在生产发展中,

4、不能照搬照抄,而必须进行技 术创新。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1.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发展起着第一 位的变革的作用。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2.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创新如何推动 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角度)创 新更新生产工具生产技术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开辟更多劳动对象推动 社会 生产 力的 发展1、我国在高温超导电缆的研发领域实现了上百项 创新与突破,取得了 30

5、多项专利。借助超导材料零电 阻的特性,高温超导电缆与常规电缆相比,输电损耗 只有它的一半,而输电能力却是它的 35 倍。这说明 A.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创新 B.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C.只要创新,事物就一定能发展 D.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解析 创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A 项因果倒置 ,不选。B 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 项说法太绝对 ,不选,高温超导电缆的研发是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的更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选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 创新、文化创新等。 理论创新是指导 制度创新是保障 科技创新是动力 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 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2)关系:(1)内

6、容:创新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生产关系 社会制度改变结论: 二、创新带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政治角度)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 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2、“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新理念,实现了我国社会主 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带动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变,从而活跃了社会主义 市场,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这说明 创新要求敢于否定一切 我国坚持制度不断创新 我国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理论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A. B. C. D.解析题干表明经济理论创新的重要作用,创新要与时

7、 俱进,所以正确。说法错误。故选3、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的马克思 主义,中国革命就不会焕然一新。如果没有毛泽东思 想,中国人民可能会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如果 没有邓小平理论,今天的中国也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这段话说明了理论创新 A.能够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能够指导人们的行动,决定着实践的发展 C.是领袖人物的事情,一般人望尘莫及 D.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创新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这段话着 重强调了创新,尤其是理论创新对社会实践的巨大指 导作用。A项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C 两项观 点错误。故选 。思考思考:故事

8、中的犹太人为什么 能取得成功?这体现了什么哲 学道理?聪明的犹太人1946年,一个犹太人和他的儿子来到美国经营 铜器,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35 美分。父亲说:“不对,作为犹太人的儿子,你应 该说3.5美元,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把手看看。” 儿子先后把铜加工成铜鼓、簧片和奥运会奖牌,最 高时一磅铜卖到3500美元。 1974年,美国人为了清理翻新自由女神像所扔 下的废料,向社会招标,但好久没人应标。但他看到 神像下堆积如山的铜、铝和木材,未提任何条件,当 即接标。他把废铜铸成小自由女神像;他把木头加工 成底座;他用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最后,他甚 至把从自由女神像上面扫下来的灰

9、尘包装起来,出售 给花店。不到三个月,这堆废料在他手中变成了350万 美元,比父亲当年所说的一磅铜的价格整整高出1万倍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实践方式认识方式(1)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 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 (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 践创新提高了人类思维水平。2.创新推动了人 类文化的发展 创新实现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没有创新,我们就失去 了追寻真理的可能; 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没有创新,我们就不能 在变化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创新是一个

10、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 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四、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五、创新的重要作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 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 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4创意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其 最大的特点是人物形象个性化强,要么极其夸张,充满 喜剧效果;要么稀奇古怪,充满神奇色彩。中国的动画 片并非技不如人,关键是缺少创意、想象和个性。这给 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必须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克服思想僵化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

11、发展 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A. B. C. D. 解析题目重在强调创新的作用,正确;属于事 物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日本动画片的成功启示我国在 发展文化产业时应重视创新的作用,正确,故选 。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 的先导。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 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1)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4、创新是社会发展

12、的动力经济角度政治 角度文化 角度 5、创新的重要作用一是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二是要从实际出发, 三是提出新的创意,解决新的问题。 创新对青年学生的启示。青年学生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培养自 己的创造性思维。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敢于超越; 要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创新的基本要求纵连横比1.追求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 里记载着这样的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易传说:“日新之谓盛德”。 上述材料体现的观点是( ) 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只有创新,我们才能促进民族进步 创新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要坚持制度创新 A、 B、 C、 D、 2、创新能推动社会生

13、产力的发展,表现在 ( )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创新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动力A. B. C. D.3、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 ( )A、理论创新 B、制度创新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4、京剧是通过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他艺术形式的 特长丰富发展起来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维持艺术的 长盛不衰,关键在于能否 ( )、全面吸收各种艺术的特色、不断迎合市场需求和观众口味、不断推陈出新、博采其他艺术精华、深入群众、贴近生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 竭动力。虽然近代以来我们落伍了,但是中华民族依然是世界

14、 上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成就的民族之一。”这段话给我们的 哲学启示是 (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必然的、无条件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 、 、 6.在1899年,美国专利局局长面对无数发明专利宣称“所有 人们可以发明的东西,都已经发明了”。现代人把这句话作 为笑柄,是因为 ( ) A、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孤立地看问题 B、他只知现在,不展望未来,静止地看问题 C、他强调一方,忽视另一方,片面地看问题 D、他用唯心主义观点认识问题B7.形而上学之所以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其根本原因在于 ( ) A、否

15、认物质决定意识,认为意识第一性 B、否认世界是物质的,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C、否认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否认矛盾,否认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D8.追求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 里记载着这样的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易传说:“日新之谓盛德”。 上述材料体现的观点是( ) 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只有创新,我们才能促进民族进步 创新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要坚持制度创新 A、 B、 C、 D、 9.美国科学杂志刊载文章:人类的长跑速度有一定的 极限,科学极限的例子也存在不少,但在本年度的辉煌面前, 有些神话都黯然失色,多莉羊的克隆是其中一例。这段文字从 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 A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B多莉羊的出现使人类打开了破解生命奥秘的大门 C克隆技术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D极限是不存在的,极限只是人的想象 答案A 解析B 项不属于哲学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