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痢疾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914699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痢疾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痢疾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痢疾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痢疾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痢疾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痢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痢疾(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脾胃病证第七节 痢疾一、概述 (一)定义 痢疾是指由于气血邪毒凝滞于肠腑脂膜,传导 失司,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 的病证。 是一类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多发生夏秋季节。 (二)源流 1、内经称之为“肠澼”,其发病与饮食不节及湿 热下注有关。 2、张仲景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制定为有名 的白头翁汤与桃花汤。 湿热痢:白头翁汤;虚寒久痢:桃花汤。 3、诸病源候论痢病候将痢疾分为赤白痢、脓血 痢、冷热痢、休息痢等21种痢病候。 病机方面强调“热毒致病”:“痢由脾弱肠虚, 肠虚不复,故赤白连滞,血痢者,热毒折于血 ,入大肠故也。” 4、痢疾病名首见于宋严用和济生方 痢疾论治 ,云:“

2、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 5、金元时代已认识到本病具有流行性,传染性,称为 “时疫痢”,如丹溪心法曰:“时疫作痢,一方 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 6、明清时期对痢疾的认识更趋深入,进一步阐发了痢 疾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 提出痢有伏积,所谓“无积不成痢也”。 因外感、内伤者,根据人体所盛、气虚的不同,发 病有热化、寒化二途。 证治汇补痢疾曰:“无积不成痢,痢起夏 秋,湿热交蒸,本乎天也。因热求凉,过吞生冷,由 于人也。气壮而伤于天者,郁热为多。气弱而伤于人 者,阴寒为甚。湿土寄旺四时,或从火化,则阳土有 余,而湿热为病。或从水化,则阴土不足,而寒湿为 病。” 7、对休息痢的认识更为

3、深刻,认为与积热未清, 调理失宜,过服寒凉,元气下陷,肾虚不固有关 。强调痢疾与脾肾的关系,如: 医宗必读痢疾:“痢之为证,多本脾肾。 在脾者病浅,在肾者病深未有久痢而肾 不损者。” 8、治疗方面: 金人刘河间提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 自愈”。 明代张景岳强调:“最当察虚实,辨寒热”。 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痢疾:“至治法,须求 何邪所伤,何脏受病。如因于湿热者,去其湿热;因于 积滞者,去其积滞。因于气者调之;因于血者和之。新 感而实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虚者,可以塞因塞因 。” 清代喻昌创“逆流挽舟”之法,创活人败毒散。并 在医门法律云“引其邪而出之于外”。 清代蒋宝素称痢疾为“内痈

4、”:其医略十三篇痢疾 云:“治痢之法,当参人治痈之义”。 (三)范围 西医学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及一些结肠病 变如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二、病因病机痢疾的病因有外感时邪疫毒和饮食不节两方面, 病 机主要为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 络受 伤而成痢。疫毒之邪 内侵胃肠 发病骤急 疫毒痢; 外感时邪 湿热之邪 湿郁热蒸 肠胃气机阻滞 湿热痢;夏暑感寒伤湿 寒湿伤中 胃肠不和 气血壅滞 寒湿痢 嗜食肥甘厚味 食积 饮食不节(洁) 误食馊腐不洁之食物 酿生湿热夏月恣食生冷 损伤脾胃,中阳受困 寒湿湿热或寒湿食积之邪内蕴,肠中气机壅阻,气滞血瘀,与肠中腐浊相搏结,化为脓血,而致本

5、病。 二、病机1、基本病机为: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 ,脂络受伤而成痢。2、病位及涉及脏腑:在肠,与脾胃密切相关 , 可涉及肾。3、病性:痢疾的病理性质主要有虚实两方面。三、病因病机小结本病初期多实证1.疫毒内侵,毒盛于里,熏灼肠道,耗伤气血,下痢鲜紫脓血,壮热口渴 ,2.疫毒上冲于胃,使胃气逆而不降;或久痢伤正,胃虚气逆3.感湿热或湿热内生,壅滞腑气,下痢赤白,肛门灼热4.寒湿阴邪,内困脾土,脾失健运,邪留肠中,气机阻滞,下痢白多赤少 疫毒痢噤口痢湿热痢寒湿痢 下痢日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寒热并见。1.疫毒热盛伤津湿热内郁不清,日久则伤阴、伤气 素体阴虚感邪,阴虚痢者2.脾胃素虚而

6、感寒湿患痢湿热痢过服寒凉药物致脾虚中寒,寒湿留滞肠3.痢疾失治,迁延日久正虚邪恋 治疗不当,收涩太早,关门留寇阴虚痢虚寒痢休息痢日久因脾胃虚寒,化源不足,累 及肾阳关门不固,下痢滑脱不禁 ,腰酸腹冷,表现虚寒征象诊查要点 1、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赤白脓血便 。 2、急性痢疾起病急骤,可伴有畏寒发热;慢性痢 疾则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3、常见于夏秋季节,多有不洁饮食史或疫痢患者 接触史。鉴别诊断 与泄泻鉴别 相同点:二者均多发于夏秋季节,均为大便次数 增多,皆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 不同点:泄泻为粪质稀薄,次数增多,无脓血便 ,无里急后重,常伴腹痛肠鸣,泻后痛减。痢疾 则便脓血,

7、伴腹痛,里急后重,便后症状不减。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实证:病程短,年轻,体壮,腹痛拒按,便后里 急后重症状减轻。 虚证:病程长,年老,体弱,腹痛绵绵喜按,便 后里急后重不减。辨证论治 2、辨寒热 寒证:痢下白多赤少,或晦暗清稀,无臭,面白 ,畏寒喜热,四肢微厥,小便清长,舌淡,苔白 腻,脉沉细弱者。 热证:痢下脓血,色鲜红,质稠恶臭,肛门灼热 ,或里急后重,口渴喜冷饮,小便黄赤,苔黄腻 ,脉滑数。 (二)治疗原则 1、根据寒、热、虚、实确定治疗原则。 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补),热痢清之; 初痢实证常用方法:清肠、清热、解毒、化湿、 燥湿。 寒热交错者,温清并举; 虚实夹杂者,

8、通涩兼施。 2、调和气血 痢疾为患,不论虚实,肠中总有滞,气血失于 调畅。因此,消导去滞,调气和血行血为治痢的 基本方法。 3、存胃气 顾护胃气应贯穿于治痢之始终。三、分证论治 (一)湿热痢 1、辨证依据 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赤多白少,或纯下赤 冻;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发热恶寒,头痛身楚,口 渴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治法:清热解毒,调气行血。 3、方药:芍药汤。 芍药、当归、甘草:补血和营,缓急止痛; 黄芩、黄连、大黄:清热化湿解毒,推荡积滞; 木香、槟榔:行气导滞以除后重; 肉桂:反佐,防苦寒伤中与冰伏湿热之邪。 (二)疫毒痢 1、辨证依据 (1)起病急骤,壮热,痢

9、下鲜紫脓血; (2)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明显,甚或四肢厥冷,神昏 谵语,痉厥抽搐; (3)舌红绛,苔黄燥,或苔黑滑润,脉滑数或脉微欲 绝。 2、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3、方药:白头翁合芍药汤。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黄连、黄芩、黄柏、秦皮、大 黄:清热解毒化湿。芍药、当归、甘草:补血和营,缓 急止痛;木香、槟榔:行气导滞以除后重;肉桂:反佐 ,防苦寒伤中与冰伏湿热之邪。 (三)寒湿痢 1、辨证依据 (1)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 纯为白冻; (2)脘闷,头身困重,口淡,饮食乏味; (3)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2、治法:温化寒湿,调气和血。 3、方药:不换金正气散 苍术

10、、厚朴、半夏、藿香:健脾燥湿,温化寒湿;陈皮 :理气散满。甘草、生姜、大枣、益气健脾。可酌加芍 药、当归以活血和营。 (四)阴虚痢 1、辨证依据 (1)下痢赤白粘冻,或下鲜血粘稠; (2)脐腹灼痛或脐下急痛,虚坐努责,心烦,口干口 渴; (3)舌质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2、治法:养阴清肠。 3、方药:驻车丸。 黄连:清热坚阴,厚肠止痢; 阿胶、当归:养血和阴; 少佐炮姜:制黄连苦寒太过。 可加白芍、甘草酸甘化阴和营止痛; 加瓜蒌润肠而滑利气机。 (五)虚寒痢 1、辨证依据 (1)下痢稀薄,带有白冻,甚则滑脱不禁; (2)腹部隐痛,排便不爽,食少神疲,四肢不温,腰 痠怕冷,或脱肛; (3

11、)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而弱。 2、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3、方药:附子理中丸合真人养脏汤。 赤石脂、罂粟壳:涩肠止泻;肉豆蔻、诃子:暖脾温中 止泻;附子、干姜:温中散寒;人参、白术、粳米:益 气健脾和中;当归、白芍、甘草:养血和血,缓争止痛 ;肉桂:温补脾肾,消散阴寒;木香:理气醒脾,使补 涩之品不壅滞气机。 (六)休息痢 辨证重点:时发时止,终年不愈; 临床分为发作期及缓解期。 1、发作期 (1)辨证依据 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夹有脓血; 倦怠怯冷,嗜卧,食少; 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2)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3)方药:连理汤。 2、缓解期 (1)脾气虚弱 辨证依据

12、主症:腹胀食少,大便溏薄或夹少量粘液; 兼次证: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 黄,或脱肛; 舌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缓弱。 治法:补中益气,健脾升阳。 方药:补中益气汤。 黄芪:补中益气;人参、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 ;当归:养血和营;陈皮:理气和胃,使补而不滞 ;升麻、柴胡:引下陷之清气上行。 2、寒热错杂 辨证依据 主症:胃脘灼热,烦渴,腹痛绵绵,下痢稀薄,时夹 少量粘冻; 兼次症:饥而不欲食,强食则吐,四肢不温; 舌脉: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沉缓。 治法:温中补虚,清热燥湿。 方药:乌梅丸。 乌梅:涩肠止泻,生津止渴;黄连、黄柏:清热燥湿 止痢;附子、干姜、桂枝、川椒、细辛:温肾

13、暖脾而 祛寒;人参、当归:益气补血而扶正。 3、瘀血内阻 辨证依据 主症:腹部刺痛,拒按,下痢色黑; 兼次症:腹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面色晦暗 ,或腹部结块,推之不移; 舌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五灵脂、丹皮: 活血祛瘀;香附、元胡、乌药、枳壳:行气导滞止 痛;甘草:调和诸药。预防及护理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食品需者沸后食用,常食大蒜 有一定预防作用; 2、抓好“三管一灭”:水、粪、饮食妥善管理, 灭苍蝇; 3、注意调摄身体,提高抵抗力; 4、及时治疗。病例分析 患者王某,男,28岁,晚10时外出吃夜宵,次日 上午9时起腹痛,里急后重,腹泻,大便量少,为 赤白粘冻,白多赤少,自服黄连素4片无好转,伴 见身重困倦,恶寒,苔白腻,脉濡缓。 请分析本例的诊断、辨证、治法与方药。病例分析2 患者李某,男,27岁,因日间食用剩汤后,晚间 即出现腹痛,服止痛药未能缓解,腹痛拒按揉, 夜间腹泻10余次,无力,纳差,次日就诊时解脓 血便,腥臭,肛门下坠灼热,尿黄,舌苔黄稍腻 ,脉滑数。 请分析其诊断、辨证、治法及方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