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现场常见问题和典型案例分析3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889011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井现场常见问题和典型案例分析3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测井现场常见问题和典型案例分析3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测井现场常见问题和典型案例分析3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测井现场常见问题和典型案例分析3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测井现场常见问题和典型案例分析3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井现场常见问题和典型案例分析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井现场常见问题和典型案例分析3(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常见工程事故预 防措施与处理方法 1、事故预防措施 2、下井仪器遇卡时的处理 3、打捞方法1)压差粘附n通常情况下,因为电缆与井壁的静 摩擦远远大于电缆的动摩擦,只要 电缆移动就不会产生压差粘附。因 此在泥浆性能不理想的情况下应尽 量减少仪器在井下的静止时间。1)压差粘附n经常活动电缆,不要让电缆在井中 静止时间过长; 如有可能在仪器头 上安装间隙器;如果绞车出现故障 ,应立即让司钻用钻机活动天滑轮 (绞车工要密切注意张力变化,同 时观察天滑轮位置,绞车恢复后天 滑轮放到原位置,保持仪器深度) 或打上T型卡用钻机活动。1)压差粘附n进行地层测试施工时,按照要求, 仪器需要在井中静止进行

2、测压和取 样,为防止电缆长时间静止不动发 生电缆吸附而造成遇卡,需要每隔 3min下放电缆20m/1000m。电缆 一旦产生粘附卡,用常规方法很难 解决,可考虑穿心打捞。2)井眼不稳定造 成的遇阻、遇卡n施工前详细了解钻井史和地质录井 记录,掌握井身结构。在可能发生 井壁垮塌或掉块的井眼中施工,仪 器应保持正常或减慢的速度下放。 操作工程师和绞车工应密切关注曲 线和张力的变化。2)井眼不稳定造成的遇阻 、遇卡n预防这种遇卡的有效措施:n(1)使仪器居中;n(2)遇阻时不要使仪器快速下冲 。n发现遇阻应立即停车,上提电缆。再 次下放应减慢保持匀速,避免快速下 冲,防止仪器冲进聚集的岩屑或砂桥 中

3、。相同深度遇阻三次后,应通知井 队下钻通井、循环、调整泥浆改善井 眼条件。2)井眼不稳定造 成的遇阻、遇卡2)井眼不稳定造 成的遇阻、遇卡n如发现遇卡现象,应立即停车,收回 推靠装置,然后缓慢下放电缆,再以 每次增加0.5*9800KN的张力上提电 缆,反复活动,防止仪器一卡死或电 缆粘卡,直至拉到最大安全张力。若 不能解卡,最后采用穿心打捞。3)键槽遇卡n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取组合测 井,减少下井次数,降低因电缆摩擦 形成键槽的机会。合理使用扶正器是 仪器和井壁间保持一定的空隙,防止 仪器头在键槽处遇卡。3)键槽遇卡n如发现遇卡现象,应立即停车,收回 推靠装置,然后缓慢下放电缆,注意 张

4、力和曲线的变化。再以每次增加 0.5*9800KN的张力上提电缆,反复 活动,直至拉到最大安全张力。若不 能解卡,按遇卡有关规定作进一步处 理。4)套管损坏或套管鞋开裂n预防这种遇卡的有效措施是:在仪器头 附近加装间隙器,使仪器居中。n如仪器遇卡,可下放电缆使井下仪器远 离遇卡位置,然后缓慢上提。反复起、 下直至电缆脱离套管损坏位置。如无法 解卡应进行穿心打捞。5)井壁垮塌、碎块、井底沉沙n这种遇卡没有很好的预防措施,仪器 接近底部时应降低下放速度,计算好 正常的上提拉力,仪器到井底立刻上 提电缆,尽量缩短仪器在井底停留时 间。6)电缆打结n1)进行测井生产时,要始终保持电 缆有一定的张力。n

5、2)在进行测井前应了解本井的井深 ,井下工具、井眼条件,必须保证电 缆和井下仪器以同样的速度运动。6)电缆打结n3)电缆下放速度不要过快,禁止上 提后突然下放。n4)仪器在井内遇阻时,不能用仪器 下冲的方法通过障碍物。n5)操作员随时观察测井曲线和张力 显示,发现遇阻及时停车。7)电缆跳槽的预防 n1)测井施工应尽可能采用防跳槽滑轮。n2)仪器下井过程中电缆下放速度与仪器运 行速度保持一致,且电缆保持一定的张力。n3)严禁快起快停。n4)定期检查天、地滑轮,发现破损及时修 复。n5)选用与测井电缆配套的天、地滑轮。8)电缆跳槽的处理n1)测井时电缆出现跳槽,绞车司机 立即停车。n2)在井口电缆

6、外皮上绑扎黑绞布及 铅线组成提环(或电缆钳)。8)电缆跳槽的处理n做提环时应注意:n提环材质用钢丝绳。n穿提环的横担一定用司机工具的 橇台杆或摇把,且注意不发生井下 落物。n下放电缆,将提环做在井口。n3)将电缆安装在滑轮槽内。n(1)电缆在井中不要下放得过快;n(2)新电缆一定要破劲后使用;n(3)仪器遇阻时要及时停车不要使电 缆遇阻过多,上提时速度要慢;n(4)保持充分的电缆张力;n(5)使用防转接头。8)电缆跳槽的处理2、下井仪器遇卡时的处理 (1)避免遇卡n1)在裸眼井内应保持电缆移动。只要电缆移动,就不 会产生压差粘附。如果仪器在井内,绞车出了问题, 应叫司钻用钻机绞车上下移动天滑轮

7、。n2)仪器在井底停留时间应尽可能短,因所有 岩屑将沉淀在井底,在井底造成遇卡的机会 较大。仪器要缓慢地接触井底,然后立即缓 慢上提仪器。n3)仪器下井后,应始终保持电缆有一定的张 力。放松井内电缆很容易使电缆打结,或使 电缆铠装形成鸟笼状。电缆下放或上提的速 度视井内泥浆比重而定,电缆下放时的张力 不得低于电缆停止时张力的70。n4)仪器下出套管鞋进入裸眼井段后 ,操作员应在系统上以时间驱动方 式监视仪器对地层的响应变化。每 下放300500m暂停绞车,如果仪 器的响应在继续变化,说明刚才电 缆下得过快,已经在井内造成堆积 ,应减慢电缆下放速度。如果仪器 的响应变化随电缆的停止而立即停 止,

8、说明电缆下放速度正常。(1)避免遇卡(1)避免遇卡n注意:电缆停止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否 则容易造成仪器粘附卡。在电缆下放过 程中,如果仪器的响应变化突然停止, 说明仪器已经遇阻或已到井底,应立即 停止绞车,缓慢上提电缆。n5)禁止用仪器下顿。下井仪器下顿可能 损坏仪器,也可能把仪器顿到桥塞或岩 屑里,严禁企图用仪器下冲的方法通过 障碍物。(1)避免遇卡n6)只要井下条件允许,就要尽可 能地使用扶正器和间隙器,减少仪 器与井壁的接触面积,以此减少产 生压差粘附的机会。n7)仪器运动靠近套管时必须放慢 速度,因为套管鞋可能受到损坏, 所以要小心的将仪器提进套管鞋。(1)避免遇卡n8)如果仪器遇卡

9、,应尽可能地将仪 器拉出,使仪器解卡。能使用的最大 拉力,取决于所使用的电缆及弱点。 选用的弱点最高断裂强度,必须小于 电缆最大允许拉力,也就是说,当拉 力还未达到电缆最大允许拉力之前, 弱点先被拉断。通常,电缆最大允许 拉力不应超过新电缆拉力额定值的 50(更换新电缆时,一定要将技术 数据记录在原始档案上)。(2)第一次有遇卡迹 象时应采取的措施n1)如果仪器在井底遇卡,所有带 推靠臂的仪器都应收腿,用最大安 全拉力(该深度下泥浆中电缆的自 重加上弱点拉断力的75)提升; 但不能超过电缆最大允许拉力。n2)如果仪器或电缆发生压差 粘附,应多次收拢推开推靠 臂或井径仪,用最大的安全拉 力提升。

10、n3)决不允许拉断电缆。(3)遇卡时采取的措施:n1)一旦发生遇卡,首先判断遇卡类 型、遇卡原因,卡点位置以及遇卡 深度,然后利用自身的动力设备和 仪器观察系统,在规定的提升拉力 范围内,进行正确的解卡,不得擅 自拉断电缆。(3)遇卡时采取的措施:n2)如果解卡失败,应用同等张力拉 紧电缆。同时立即向甲方主管部门 和有关人员汇报请示,并迅速将穿 心打捞工具放到指定的位置,与井 队配合作好打捞前的准备工作,等 待甲方指令。(3)遇卡时采取的措施:n3)在处理遇卡事故上提电缆时, 各主要岗位人员应坚守岗位,指挥 者及其它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处理措施:n通知钻井队和甲方监督n n收集全部需要的情况n

11、 n确定打捞方案处理措施:na) 给甲方和钻井队提供绝对正确 可靠的相关资料。如:遇卡深度、 遇卡原因、遇卡仪器是否装有放射 性源、仪器尺寸和仪器头子的尺寸 、仪器在何处装有扶正器、间隙器 。处理措施:nb) 测定卡点n注意:在进行伸长测量时,不得超 过最大安全拉力。计算结果换算为 米,提供给甲方监督及钻井队。(4)确定仪器或电缆遇卡的原因是选择正确解卡方法的关键 n1)如果仪器记录的深度和测定电缆伸长 计算出的深度相一致,则仪器被卡,或 者紧靠仪器之上的电缆被卡住了。n2)如果仪器在桥塞卡住,仪器仍可以下 放,但不能上提,仪器遇卡深度和测定 电缆伸长计算出的深度一致。n3)如果测定电缆伸长计

12、算出的深 度浅于仪器记录的深度,可能发生 压差粘附或卡在键槽里。n键槽一般位于狗腿井段或在井 眼急剧弯曲处,查找井的示意 图进行核实;压差粘附常发生 在渗透层段,与地质人员一起 核查此深度是否应发生这种情 况。(也可参考已经测出的测井 曲线)。4) 如果测定电缆伸长计算出的深度 位于套管处,仪器记录的深度又在 套管鞋以下,则电缆可能卡在套管 鞋。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套管破裂 ,或者是电缆打结和损坏引起的。n注意:虽然开始可能是仪器卡住, 但过一段时间后,电缆也可能产生 压差粘附,所以,准确判断出仪器 是如何遇卡的,尽快选择最好的解 卡方法,少延误时间非常重要。(5)设法保护电缆n在打捞过程中,电

13、缆处于很危险的状态 ,应尽量减少对电缆的损坏。n严禁上提之后突然放松,这种做法会引 起电缆打结或电缆铠装形成鸟笼式损坏 ,目前还没有办法通过打结电缆向下进 行打捞。(6)放射源的仪器遇阻、遇卡处理n1)装有放射源的仪器在井下遇卡 时,要立即告诉甲方现场监督和钻 井队,并向测井公司汇报,同时尽 快向甲方现场监督和钻井队提供放 射性源的情况及仪器示意图。共同 研究解卡措施。(6)放射源的仪器遇阻、遇卡处理n2)发生放射源落井的事故,测井 部门必须立即向甲方、上级生产领 导部门、安全部门及环保部门就带 源仪器的落井情况提出报告,并积 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合理的打捞 方案。n3)报告内容包括:仪器落井

14、原因、 掉落深度、源的种类、强度、放射 源在仪器上安装的位置、安装情况 、源室尺寸、源的耐温、耐压、耐 冲击、密封性能等技术参数,以及 落井仪器的结构和几何尺寸,并尽 可能准确的提供仪器落入井中的深 度。(6)放射源的仪器遇阻、遇卡处理(6)放射源的仪器遇阻、遇卡处理n4)在打捞落井放射源的过程中,测井 部门应经常注意并提醒甲方和钻井部 门不得采取任何有可能损坏源室的措 施;打捞过程中,在可能情况下,配 合油田环保部门,对打捞全过程进行 放射性污染检测,如发现源室破损, 出现污染情况应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 ,停止打捞,并请有关专业防护部门 协助处理。打捞过程中,镑与吨之间的换算关系: 1吨=22

15、00磅;1000磅=0.45吨n5)如打捞明显没有希望,经甲方通报 井场所在地方环保部门,提供包括井 的位置、放射源落井日期、落人深度 、放射性源的种类、性质、强度等内 容的文件备案。(6)放射源的仪器遇阻、遇卡处理(6)放射源的仪器遇阻、遇卡处理n6)带源仪器如掉在生产层以下宜打水 泥塞将源封住,对上部油气层仍可进 行正常的生产作业。n7)带源仪器掉在生产层处,可用水泥 将仪器封住,在原井眼打斜井,新、 旧井筒在生产层处的距离不小于10m 。3、打捞方法 (1)穿心式打捞方法:n电缆在穿心打捞过程中,张力应经 常保持在正常张力以上4.45kN 6.7kN(1000-1500磅),否则打 捞筒

16、边缘会卡住或切断电缆。(1)穿心式打捞方法:n电缆在穿心打捞操作时,地面上的 电缆要承受比正常情况大很多的张 力,如果电缆断就会在地面张力最 大处拉断。要经常保持钻台清洁, 接好快速接头提升电缆时,附近严 禁站人。(1)穿心式打捞方法:n电缆穿心打捞适用于测井中在井下电 缆无破损,无打结的情况下对井下仪 器和电缆进行解卡打捞。在地面切开 下井电缆,电缆穿入打捞筒和钻杆水 眼,并下放打捞筒和钻杆,一直遇到 井内落物为止。在裸眼井里,如果被 打捞的仪器带有放射源,必须采用这 种方法。n穿心打捞的确定与实施:当测井电缆 或下井仪器在井内遇卡时,采用安全 提拉的最大拉力提拉电缆,若不能解 卡,则建议实施穿心打捞。(1)穿心式打捞方法:n安全提拉最大拉力规定:na) 测井电缆弱点的拉断力不应超过新 电缆破裂强度的50。nb) 弱点拉断力的选择与井深有关,弱 点的参数设置参照3.5条。nc) 测井时安全提拉的最大拉力应为悬 重加弱点拉断力的75%。(2)穿心打捞操作步骤n施工前技术交底会 准备施工n下井打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