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7-2018届高二语文下学期年度过关考试(7月)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9888506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17-2018届高二语文下学期年度过关考试(7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省2017-2018届高二语文下学期年度过关考试(7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省2017-2018届高二语文下学期年度过关考试(7月)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南省2017-2018届高二语文下学期年度过关考试(7月)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南省2017-2018届高二语文下学期年度过关考试(7月)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7-2018届高二语文下学期年度过关考试(7月)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17-2018届高二语文下学期年度过关考试(7月)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82018 年上期衡阳市八中高二年度过关考试年上期衡阳市八中高二年度过关考试语文试题语文试题时量 12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建设什么样 的中国、怎样建设中国”这一问题的具体回应。它具有三个维度,内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 核心价值理念,蕴藏着新时代应该塑造与弘扬的伦理与道德,不仅具有审美意义,而且还 是先进文化的表征。 美丽中国的价值维度。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设定体现了人们对美的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改革开放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释

2、放,却也使资源与环境、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之间的 隐性矛盾显现。建立在单纯追求物质丰富基础上的幸福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幸 福是物质生产丰富与精神生活愉悦的统一,美丽中国建设就是将“物质美”与“精神美“统 一起来,从而将美的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以物质与精神共同美的视角去审视中国整体发 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让中国变得物质富饶、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善,既 强调变美的过程又突出美的结果,成就幸福的理想状态。可以说,生态整体繁荣是美丽中 国的基点,人的全面发展是美丽中国的最高价值目标。 美丽中国的关系维度。美丽中国的内涵包括了两部分内容,一是美的对象,即让谁变 美丽的问题;二是美的内容

3、,即究竟怎样美丽的问题。美丽的对象是中国,这是广义的具 有指向意义的地域代名词,其内含了中国地域范围内的人、社会与自然三部分,所以说广 义上的美丽中国就是美丽的人、美丽的社会与美丽的自然之统称。美丽的内容是从审美视 域下审视中国的人、自然与社会,实现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双繁荣。美丽中国内含了特 殊的主客体活动及人们需求的改变。审美意义上的社会是人与人的和谐共处、真诚相待, 是公正、公平与正义的结合。客体的人、自然、社会在美丽中国视域下成为审美意义的客 体,它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与物质积累过程中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也是生态文明 建设的主体内容与价值目标。 美丽中国的文化维度。生态文化是美丽中

4、国的文化形态,它包含了多层次的内容,涉 及伦理、价值观、科技、教育、艺术、美学等范畴,其特征是生态学和谐共生的物质关系 在文化上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与协同共进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为文 化上的意识形式就是人与自然协同共进的价值观、人与自然友谊关系的伦理。其实,无论 哪个领域都需要以和谐与协同的价值理念为导向,而这正是生态文化的主体内容。美丽中 国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建,是置于一定器物形式上的意识提升,其实质是文化的进 步和对文明的超越。 (摘编自卢艳芹“美丽中国”的三个维度 , 光明日报2018 年 01 月 24 日 11 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

5、项是( ) (2 分) A. 美丽中国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中国梦,具有三个维度。 B. 在美丽中国的建设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比生态整体繁荣更为重要。 C.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既重视物质也重视精神,既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 D. 美丽中国的对象包含了美丽的人、美丽的社会和美丽的自然三部分。2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文章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要将物质美与精神美统一起来,分析了这样做的必要性。 B. 文章采用“总一分”结构,从三个层面逐步纵深来展开论述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C. 文章在论述美丽中国的关系维度时,围绕美的内涵从两方面来展开论述和分析。 D.

6、 文章在论述美丽中国的文化维度时,论述了生态文化的内含、特征及主体内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如果人类与自然无法和谐共处、协同共进,美丽中国的建设也就无法实现。 B.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表现出的重物质轻精神的片面追求,不符合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 C. 建设美丽中国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建设什么中国、怎么建设中国”问题。 D. 实现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这必然有利于审美意义上的社会的形成。(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青 衣 毕飞宇 自古到今,唱青衣的人成百上千,但真正领悟了青衣意蕴的极少。筱

7、燕秋是个天生的 青衣坯子,二十年前,京剧奔月的成功演出,让人们认识了一个真正的嫦娥。 可造化弄人,此后她沉寂了二十年,在远离舞台的戏校里教书。学生春来的出现,让 筱燕秋重新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二十年后, 奔月复排,这对师生成了嫦娥的 AB 角。把命都给了嫦娥的筱燕秋一口 气演了四场,她不让。不要说自己的学生,就是她亲娘老子来了她也不会让。这不是 A 档 B 档的事。她是嫦娥,她才是嫦娥。筱燕秋完全没有在意剧团这几天气氛的变化,完全没 有在意别人看她的目光,她管不了这些。只要化妆的时间一到,她就平平静静地坐在了化 妆台的前面,把自己弄成别人。 天气晴好了四天,午后的天空又阴沉下来了。昨晚的天气预

8、报说了,今天午后有大风 雪的。下午风倒是起了,雪花却没有。午后的筱燕秋又乏了,浑身上下像是被捆住了,两 条腿费劲得要了命。下午刚过了三点,筱燕秋突然发起了高烧。高烧来得快,上得更快。 筱燕秋的后背上一阵一阵地发寒,大腿的前侧似乎也多出了一根筋,拽在那儿,吊在那儿, 无缘无故地扯着疼。筱燕秋到底不踏实了,到医院挂了妇科门诊。医生说, “最好呢,住下 来。 ”筱燕秋没有讨价还价,生硬地说:“我不住。 ”医生拿起了处方,龙飞凤舞,说: “先消炎,再忙你也得先消炎。先吊两瓶水再说。 ”利用取药的工夫筱燕秋拐到大厅,她看 了一眼时钟,时间不算宽裕,毕竟也没到火烧眉毛的程度。吊到五点钟,完了吃点东西, 五

9、点半赶到剧场,也耽搁不了什么。这样也好,一边输液,一边养养神,好歹也是住在医 院里头。 筱燕秋完全没有料到会在输液室里头睡得这样死,简直都睡昏了。筱燕秋起初只是闭 上眼睛养养神的,空调的温度打得那么高,养着养着居然就睡着了。筱燕秋那么疲惫,发 着那么高的烧,输液室的窗户上又挂着窗帘,人在灯光下面哪能知道时光飞得有多快?筱 燕秋一觉醒来,身上像松了绑,舒服多了。醒来之后筱燕秋问了问时间,问完了眼睛便直 了。她拔下针管,包都没有来得及提,拔完了针管就往门外跑。 天已经黑了。雪花却纷扬起来。雪花那么大,那么密,远处的霓虹灯在纷飞的雪花中 明灭,把雪花都打扮得像无处不入的小婊子了,而大楼却成了气宇轩昂

10、的嫖客,挺在那儿, 在错觉之中一晃一晃的。筱燕秋拼命地对着出租车招手,出租车有生意,多得做不过来, 傲慢得只会响喇叭。筱燕秋急得没病了,一个劲地对着出租车挥舞胳膊,都精神抖擞了。3她一路跑,一路叫,一路挥舞她的胳膊。 筱燕秋冲进化妆间的时候春来已经上好妆了。她们对视了一眼,春来没有开口。筱燕 秋上课的时候关照过她的,化上妆这个世界其实就没有了,你不再是你,他也不再是他, 你谁都不认识,谁的话你也不要说。筱燕秋一把抓住了化妆师,她想大声告诉化妆师, 她想告诉每一个人, “我才是嫦娥,只有我才是嫦娥!”但是筱燕秋没有说。筱燕秋现在只 会抖动她的嘴唇,不会说话。此时此刻,筱燕秋就盼望着西母娘娘能从天

11、而降,能给她一 粒不死之药,她只要吞下去,她甚至连化妆都不需要,立即就可以变成嫦娥了。西母娘娘 没有出现,没有人给筱燕秋不死之药。筱燕秋回望着春来,上了妆的春来比天仙还要美。 她才是嫦娥。这个世上没有嫦娥,化妆师给谁上妆谁才是嫦娥。 锣鼓响起来了。筱燕秋目送着春来走向了上场门。大幕拉开了,筱燕秋知道她的嫦娥 这一回真的死了。嫦娥在筱燕秋四十岁的那个雪夜停止了悔恨。死因不详,终年四万八千 岁。 筱燕秋回到了化妆间,无声地坐在化妆台前。剧场里响起了喝彩声,化妆间里就越发 寂静了。她望着自己,目光像秋夜的月光,汪汪地散了一地。筱燕秋一点都不知道她做了 些什么,她像一个走尸,拿起水衣给自己披上了,然后

12、取过肉色底彩,挤在左手的掌心, 均匀地、一点一点地往脸上抹、往脖子上抹,往手上抹。化完妆,她请化妆师给她吊眉、 包头、上齐眉穗、带头套,最后她拿起了她的笛子。筱燕秋做这一切的时候是镇定自若的, 出奇地安静。但是,她的安静让化妆师不寒而栗,后背上一阵一阵地竖毛孔。化妆师怕极 了,惊恐地盯着她。筱燕秋并没有做什么,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拉开了门,往门外走。 筱燕秋穿着一身薄薄的戏装走进了风雪。她来到剧场的大门口,站在了路灯的下面。 筱燕秋看了大雪中的马路一眼,自己给自己数起了板眼,同时舞动起手中的竹笛。她开始 了唱,她唱的依旧是二簧慢板转原板转流水转高腔。雪花在飞舞,剧场的门口突然围上来 许多人,突然

13、堵住了许多车。人越来越多,车越来越挤,但没有一点声音。围上来的人和 车就像是被风吹过来的,就像是雪花那样无声地降落下来的。筱燕秋旁若无人,边舞边 唱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小说在叙事方面有独特之处,将人和戏巧妙结合,为人设戏,以戏写人。人与戏彼此叠 映,相互阐释。 B小说结尾记叙了筱燕秋在风雪中路灯下轰轰烈烈的“演出” ,旨在表现她艺术的高超和 自负的个性。 C小说细致入微地记叙、描写了筱燕秋自己化妆的情形和动作,符合人物身份特征,展现 了她的内心世界。 D. 小说通过筱燕秋闯进化妆间后和春来“对视了一眼”这个细节,微妙地揭示出这对师生

14、之间的矛盾纠葛。5文中有三处关于“风雪”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分)6小说以“嫦娥”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 分)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父相,晋开运中,应辟为魏王府记室参军。准少英 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4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 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 上由是嘉之,曰:“朕得

15、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准与知院张逊数争事上前,且互斥其 短。帝怒,谪逊,准亦罢知青州。帝顾准厚,既行,念之,常不乐。语左右曰:“寇准在 青州乐乎?”对曰:“准得善藩,当不苦也。 ”数日,辄复问。左右揣帝意且复召用准,因 对曰:“陛下思准不少忘,闻准日纵酒,未知亦念陛下乎?”帝默然。明年,召拜参知政 事。至道元年,加给事中。时太宗在位久,冯拯等上疏乞立储贰,帝怒,斥之岭南,中外 无敢言者。准初自青州召还,入见,帝足创甚,自褰衣以示准,且曰:“卿来何缓耶?” 准对曰:“臣非召不得至京师。 ”帝曰:“朕诸子孰可以付神器者?”准曰:“陛下为天下 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

16、天下望者”帝俯首久之,屏左右 曰:“襄王可乎?”准曰:“知子莫若父,圣虑既以为可,愿即决定。 ”帝遂以襄王为开封 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 ”帝闻 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 ”帝 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复出,延准饮,极醉而罢。天圣元年,徙衡州司马。初,太宗尝 得通天犀,命工为二带,一以赐准。及是,准遣人取自洛中,既至数日,沐浴,具朝服束 带,北面再拜,呼左右趣设卧具,就榻而卒。 (选自宋史列传四十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 B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 C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 D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