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选修二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9885402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67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选修二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选修二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选修二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选修二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选修二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选修二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选修二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选修2 经济学常识考点展示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2.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3.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主干构建 自主落实限时训练核心突破 研析考点内容索引主干构建 自主落实使 进一步科学化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率理论和理论,实现了经济学和方法的变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网络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重大意义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研究对象商品、货币理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任何商品都是 和的统一体; 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 形成商品的价值。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 的商品价值规律理论: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

2、品的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 相等的原则进行;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 上下波动意义: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劳动价值理论使用价值 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一般等价物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价值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剩余价值理论雇佣工人含义:剩余价值是由 创造的被 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获得方法: 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意义:揭示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获得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 的生产;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对工人认清自

3、己的地位、提高阶级觉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资本家绝对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 的危机。资本主义的 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的生产周期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意义: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 ,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经济危机理论相对过剩基本矛盾实质和根源历史趋势核心突破 研析考点核心考点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考点整合商品理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

4、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货币理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自发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价值规律理论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作用: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优胜劣汰意义马克思认为商品、价

5、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他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马克思正是在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2.正确认识价值规律的作用辩证理解价值规律会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这一方面有利于社会资源在各部门的配置,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调节具有局限性,也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私有制条件下,也容易形成技术垄断,阻碍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价值规律能实现优胜劣汰。这一方面会使社会资源从效益差的企业转入效益好的企业,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

6、优化配置,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在私有制条件下,也会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启示要规范市场秩序,强化宏观调控,努力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技进步和管理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在激发社会效率的同时,也要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避免出现两极分化3.关于斯密、李嘉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比较基本观点斯密首次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但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二元劳动价值论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有时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交换价

7、值决定价值)李嘉图纠正了斯密对商品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关系认识中错误的方面,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把劳动价值理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最高峰马克思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商品的价值是历史的产物,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联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斯密、李嘉图把商品和价值等看成是“永恒的”不同,马克思认为它们都是历史的产物;马克思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

8、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命题探究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5海南高考,262014天津高考,122014四川高考,112013海南高考,26高考通常以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济现象、马克思的观点为背景,考查学生对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及价值规律的理解。考向1 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典例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工业大省正在兴起一股“机器人换人”的浪潮。该省某地区截至2013年7月已有15个“机器人换人”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企业生产用工平均减少25%,人均产出提升30%,产品合格率提升2.8个百分点。同年17月,该地区相应的技改投资达104.42亿元,同比增加60.7

9、%,占工业投资比重的88.6%。作为工业大国,2012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15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面对诱人的前景,我国近年来已建成30多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机器人换人”后,有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机器人创造的,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反驳这种观点。答案解析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统一,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机器人是具体劳动过程中使用的劳动工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上述观点否定了人类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因而是错误的。以商品价值创造的主体为依托,以辨析的形式考查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从而指

10、明该观点的错误所在。考向2 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理论典例2 产能过剩是指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消费能力的总和的经济现象。目前我国工业产能过剩情况比较严重,尤其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汽车制造等行业。如果用右图反映产能过剩,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对该图的正确解读是A.产能过剩行业的商品供过于求,商品价格低于其价值B.产能过剩行业的商品滞销,但商品价格仍高于其价值C.产能过剩行业的部分商品卖不出去,商品价值无法全部实现D.产能过剩行业的商品大量积压,商品价值实现要有一个过程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关知识。由图示可知,某些行业的生产能力远远高于人们的消费能力,生产的商品中有些卖不出去

11、,价值无法实现,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的关系,A、B两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商品价值实现要有一个过程,D项不符合题意。考向3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意义典例3 (2015海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阐明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对于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

12、说相比,有哪些理论创新?答案解析认识到商品和价值不是永恒的范畴,它们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本题考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可以从对商品与价值的认识、对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的认识两个方面分析。核心考点二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和经济危机理论1.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考点整合含 义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自身价 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剩 余 价 值 的 生 产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雇佣工人 在必要

13、劳动时间内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剩 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自身 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实现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从它的某一形式出发,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实现价值增殖,再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可以增加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剩余价值的分割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之间分割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农业资本

14、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分割意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对工人认清自己的地位、提高阶级觉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主要内容实质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但这种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过剩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

15、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主要内容影响经济危机给生产带来的破坏,使社会化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强制性地得到调整,从而使资本主义再生产进行下去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完整的经济危机理论,他们不仅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而且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命题探究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4北京高考,352016天津高考,12(4)常以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经济危机理论的某些观点、言论为背景,或者结合热点材料考查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与分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等知识。考向1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典例1

16、 某小组进行主题为“学习经济学常识,把握经济思想脉络”的课程讨论时,绘制了一张图表。对下图判断正确的是答案a.到起因于“滞胀”现象 b.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c.19291933年经济危机促使到 d.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的丰富和发展A.ab B.ac C.bd D.cd解析本题以经济思想脉络为背景,考查经济学史上的重要观点。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经济思想史的基本观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结合图表分析可知,由到起因是“通货膨胀”,而不是“滞胀”,故a错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故b正确;由宏观经济学到新自由主义的原因是“二战”后经济的复苏,故c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