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律(刑法)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882632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律(刑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道德与法律(刑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道德与法律(刑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道德与法律(刑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道德与法律(刑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与法律(刑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与法律(刑法)(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律基础法律基础张其山:13406700631 2北京一患重病农民为获免费治疗故意抢劫入狱男子火车上看淫秽网络小说一男子因网婚被诉重婚3第四章 我国刑事法律419791997199920092011我国刑法典的历程我国刑法典的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 1997-03-14刑法修正案(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79-07-06 刑法修正案 1999-12-25 刑法修正案(二)2001-08-31 刑法修正案(三)2001-12-29 刑法修正案(四)2002-12-28 刑法修正案(五)2005-02-28 刑法修正案(六)2006-06-29 刑法修正案(七)2009-02-28 刑

2、法修正案(八)2011-02-254.1 刑法的概念与原则54.1.1 刑法的概念什么行为是犯罪什么行为是犯罪对其进行何种处罚对其进行何种处罚犯罪刑罚64.1.2 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适用平等 原则则罪刑法定原则则罪刑相当原则则第三条【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 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 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 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第四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人犯罪 ,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 超越法律的特权。第五条【罪责刑相适应】刑罚 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 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4.2 刑法的效力范围7空间间效 力时间时间 效 力属地原则则属人原则则普遍原则

3、则生效时间时间失效时间时间溯及力刑法的效力范围,亦称刑法的适用范围,是指刑法在什么地域、 对什么人、在什么时间适用,以及是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保护护原则则84.2.1 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刑法第6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 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领陆领陆 、海、空领领域中国登记记的船舶 、航空器驻驻外使领馆领馆犯罪的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 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法律有特别规定的: (1)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2)民族自治地区(3)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94.2.2 我国刑法的属人原则:刑法第7条第1款:“中华人民共和

4、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以外犯 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 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则没有此另外。如在外国已经受到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但仍受我国法院 管辖。104.2.3 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刑法第8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公民犯 罪 ,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按犯 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4.2.4 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刑法第9条: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 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适用

5、本法。11犯罪的特征犯罪的特征严严重危害 性刑事违违法 性刑罚罚当罚罚 性4.3 犯罪124.4 犯罪构成犯罪客体犯罪的客 观观方面犯罪的主 体犯罪的主 观观方面我国刑法所保护护的为为犯罪 行为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实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为并且 依法承担刑事责责任的人或 单单位故意或过过失与犯罪对象的 区别?犯罪活动动的客观观外在 表现现。通常包括:危 害行为为,危害结结果, 以及犯罪的方法、时时 间间、地点等。134.4.1 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 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144.4.2 犯罪客观方面:因果关系危害结果时间地点 方法危害行为客观方面ADB

6、C作为: 不作为:法律规定义务 职务或业务义务 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先行行为的义务154.4.3 犯罪主体:刑事责任能力完全完全- - 年满18周岁、精神 和生理功能健全的 人 不满14周岁的未成 年人和完全不能辨 认或控制自己的精 神病人 已满14周岁不满 16周岁的人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 岁的未成年人(应当)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 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 人(可以)聋哑人或者盲人犯罪的 (可以)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 故意犯罪可以,过失犯 罪应当)无无- -相对相对- -减轻减轻-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 或死亡、强奸、抢劫、贩毒、 放火、爆炸、投毒等八种罪负 刑事责任164.4.4 犯

7、罪主观方面:主观方面直接 故意间接 故意疏忽大意 的过失过于自信 的过失17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 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 故意犯罪。明知包括对行为本身的明知、对行为后果的明知以及对因果关系的 明知,不包括违法性认识。间接故意的三种情况:(周五进度) 第一,为实现一个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 第二,为实现一个非犯罪意图,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第三,并非明确追求具体后果,而是在瞬间的情绪冲动中不计后果地实施危害 社会的行为,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与特定的危害后果是否发生有着联系。如无危害结果,则无犯罪。故意:181

8、 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认识而未认识到。2过失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但轻信自己能够避免1 1过失: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19第十六条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 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 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禁止客观归罪,否则违反主客观相统一的刑事原则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20犯罪目的,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犯 罪目的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之中。 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犯罪目的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 如制造、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以牟利为目的。犯罪动机,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 起因。犯罪动机

9、不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不影响定罪,但影响 量刑。拓展: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214.4.5 扩展:认识错误工具的错误错误行为实际为实际 性质错误质错误罪名和轻轻重的误误解对对象错误错误假想的不犯罪客体认识错误认识错误假想的犯罪认识错误认识错误法律认识错误认识错误事实认识错误实认识错误按意图侵犯的客体定罪按过失或 意外事件 处理按犯罪未遂处 理A.具体的犯罪对象不存 在,按犯罪未遂处理 B.将人当为兽杀伤的行 为,按过失犯罪或意外 事件处理 C.将具体目标的认识错 误,不影响定罪22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A.误认为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预期目的的按犯罪未遂处理 B.追求的结果由其他原因

10、造成而误认为是自己 行为造成的犯罪未遂处理 C.发生了行为人期望以外的结果行为人应承担期望行为的加重后果D.行为人实施多个行为,行为误以为其中一个行为造成后果按犯罪既遂处理234.5 正当行为 而对实施不法侵害人采取的4.5.1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24n 防卫意图: 目的是为为了制止不法侵害 防卫卫挑拨拨 相互非法侵害行为为 为为保护护非法利益而实实施的防卫卫25n 防卫起因:必须须有不法侵害存在不法侵害是违违法行为为不法侵害的存在具有现实现实性假想防卫卫26n 防卫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人本人对于精

11、神病人和未成年人是否可以正当防卫?对动对动 物 的侵袭袭是否属于正当防卫卫?27n 防卫时间:正在进进行的不法侵害不法侵害已经经开始尚未结结束 事前防卫卫 事后防卫卫28n 防卫限度: 以能够够制止非法侵害为为限 无过过当防卫卫:刑法第20条第3款规规定:“对对正在进进行行凶、杀杀人、抢抢劫、强奸、绑绑架以及其他严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卫行为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伤亡的,不属防卫过卫过 当,不负负刑事责责任。”294.5.2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 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 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合法权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 行为。避

12、险意图:避险意图: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遭正在发生的危险的损害。如果为了保护非 法权益,则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 避险起因:避险起因:必须有需要避免的危险存在,如人的危害行为、自然原因、动物 侵袭、人的生理疾患。假想避险按认识错误处理。 避险时间:避险时间:损害危险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避险对象:避险对象:第三者的合法权益。但不包括其他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避险限度:避险限度:紧急避险对合法权益所造成的损害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避险禁止:避险禁止: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避险限制:避险限制:迫不得已。304.6 故意犯罪的形态故意犯罪的停止状态态20%50%70%100%犯罪预备预备犯罪未遂

13、犯罪中止犯罪既遂ABCD314.6.1 犯罪预备:犯罪的预备,是指行为人为了实施犯罪而犯罪的预备,是指行为人为了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制造条件的行为,的行为, 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停止状态。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停止状态。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行为人尚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处罚: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24.6.2 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 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I. 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着手:

14、途中、尾随、守候、寻找的行为是否属于着手?. 犯罪未得逞。犯罪人立即被抓、犯罪对象被抢回或犯罪人事后返还是否属于未得逞?. 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包括犯罪人以外的不利因素以及行为人自身的因素或行为人的错误认识。处罚: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33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是犯罪中止。时空性:从犯罪预备到犯罪既遂前都可以进行。但终了后的积极行为不是中止。自动性:行为人必须是自动停止犯罪。彻底性:行为人彻底放弃了原来的犯罪,并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自动放弃可能重复的侵害行为的定性?处罚:未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

15、处罚。4.6.3 犯罪中止:344.6.4 犯罪既遂:举动犯:参加黑社会、教唆41行为犯:受贿、强奸、脱逃2结果犯:故意杀人、伤害、抢劫等1 1危险犯:放火、决水、投毒3354.7 共同犯罪Content 03Content 02Content 01必须是二人以必须是二人以 上上教唆或帮助无行为能力 人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 。共同的犯罪行为为共同的犯罪故意36I.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II.同时犯III. 二人以上实施危害行为,罪过不同IV. 实现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V. 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VI. 事后通谋的窝藏行为、包庇行为(事前通谋的除外)以下情况不属于共同犯罪:37主犯:组织组织 、领导领

16、导 犯罪集团进团进 行犯罪活动动的或者在 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 分子。(应当从轻、减轻、免除处罚)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共同犯罪的犯罪分 子。(应当减轻、免除处罚)教唆犯:是指故意教唆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 。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处罚。)384.8 刑罚体系主刑附加刑拘役有期徒 刑无期徒 刑罚罚金剥夺夺政 治权权利没收财财 产产主刑只能单独适用,不能附加适用。一个罪只能适用一个主刑。管制死刑驱驱逐出 境39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交由公安机关 执行和人民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4.8.1 管制:第三十八条 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判处管制,可以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