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陕西理工对分课堂讲座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9882046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X 页数:57 大小:3.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陕西理工对分课堂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14陕西理工对分课堂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14陕西理工对分课堂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14陕西理工对分课堂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14陕西理工对分课堂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陕西理工对分课堂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陕西理工对分课堂讲座(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对分课堂轻松高效、中国原创的高校教学新方法复旦大学心理系 张学新2014.11.18 陕西理工提 纲发展过程近期目标操作方法教学效果教学难点深层理念最初想法2006年开始在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教书本科生心理统计、生理心理学等学生为分数而学,不考就不学 满堂讲,讲完走人自己觉得很不满意:教学不应该是这样的产生了一个新想法首次尝试2014年春季学期,张学新在复旦心理系本科二年级心理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课上首次尝试对分课堂,效果良好。同一学期,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青年教师何玲,将该模式首次运用到研究生一年级公共英语口语课上,也获得不错效果。 良好效果在复旦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课上,与传统课堂相比,86.4

2、%的学生认为对分课堂很好或较好在上理工的英语口语课上,与传统课堂相比,81.6%的学生认为对分课堂很好或较好教改课题立项2014年6月,陕师大校级重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参与人员包括副校长、心理学院副院长2014年9月,复旦教发中心将对分课堂列入学校教改研究课题2014年10月,陕西理工学院 杨川林 获陕西教育厅省级教改项目,参与人员包括校长何宁更多课题申请中张学新等4校教师申请2015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6位老师在申请各自学校的校级教改课题论文迅速发表主编重视宣传网站 www.duifen.org2014年8月建立了网站9月1号开始在几个教师QQ群进行推广迅速为一线教师采用全国共有78位教师本

3、学期正在使用对分课堂很多老师仅仅在听了20分钟的电话介绍后就决定采用53 所高校(61个院系),遍布全国所有8大地区(含香港)涵盖 87 门课程,138个班级,近7000名学生从中专到专科学,从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在初中英语、语文、高三语文课上也有老师使用使用对对分的心理学课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 理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测量学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职业心理学、意识心理学、市场调研、犯罪心 理学、情绪心理学、箱庭疗法、认知神经科学、 官兵心理教育与疏导、学校心理辅导使用对对分的教育学课课程普通教育学、 教育原理、教育学、教育学概论 、教育科

4、学研究方法、课程论、中美教育比较、教育哲学、教育名著选读、中 国教育史 特殊儿童教育、幼儿行为观察分析、儿童行为 观察与评估、学前卫生学、儿童文学培训、教育英语文献选读使用对对分的语语言类类课课程中级口语、高级英语、综合英语、商务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听力心理学专业英语、商务英语、口译现代汉语、对外汉语语 言要素学习法其他课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市场营销 、组织行为学美国文学、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公共关 系学、亲密关系学、语用学理科:技术光学导论媒体关注多校邀请11月11日,上财大外语学院与教发中心11月18日,陕西理工学院 (杨川林)11月

5、26日,绍兴文理学院教发中心 (陈巍、郭燕) 闽南师范、上外、南大、华东师大、华南师大安排中对比:翻转课堂从起步到流行10年历程2000,美国 Lage等介绍在迈阿密大学教授“经济学入门”时采用“颠倒教室”的模式以及取得的成绩2000,Baker发表论文,正式提出翻转课堂的名称2007, Bergmann等 在高中化学课堂中采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但缺乏优质教学视频,未能在大范围推广2009,可汗学院网站正式建立,在线提供教学视频2010,可汗学院得到社会关注,能提供更多教学视频2011, 翻转课堂方法开始在美国中小学流行起来对比:慕课的漫长孕育1962,美国发明家Engelbart 提出

6、来一项研究计划, 提出将个人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大规模的、世界性的信息分享。之后,大量研究试图推进教育过程的开放,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学习过程2008,加拿大学者提出MOOC 名称,首次开设了在线课程,包括25位本地学生和2300网络学生。之后,各国很多教育工作者都采用了这种课程结构开设了慕课2011年,重要突破:16万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Udacity, Coursera, edX 纷纷启动,慕课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2012,纽约时报称“慕课元年”,多家慕课平台供应商纷起竞争从目前情况看,对分课堂的传播速度有可能会远远

7、快于翻转课堂和慕课近期目标12月份完成教与学对分课堂专刊,向复旦和复旦以外教师做更多宣传本学期末,组织实施对分的老师撰写教学体会,汇集成基于案例的电子书,寒假期间广泛宣传 在有意愿的学校、学院进行试点,大比例推广对分课堂希望2015年春季学期有300位教师使用,秋季学期有1000位教师使用,覆盖学生达到5万人今天的目标希望更多陕西理工老师用对分课堂本学期试用,下学期更为完整地使用对分课堂的使用简便、灵活可以先用部分课时体验一下,效果好,再对整个课程运用对分一门课中,可以部分采用传统讲授,部分采用对分希望陕西理工成为对分课堂在西部的推广中心参考信息参阅 www.duifen.org加入对分教师Q

8、Q群 361663834 QQ群目前150人 获取更多材料,与更多老师交流微信公众号: duifenketang 二维码2014.11.11 上财大教发中心讲座 视频 优酷网站 搜索 对分课堂提 纲发展过程近期目标操作方法教学效果教学难点深层理念翻转课堂、慕课、对分课堂都要改革传统课 堂,切入点不同翻转、慕课的切入点翻转课堂:学生课下观看讲课视频,代替教师讲授,课上做作业、讨论慕课:大规模网络授课,降低教育成本,共享资源技术性强,实施门槛高扩展了传统教学,但未能解决传统教学当下的核心问题核心问题:学生不想学对分课堂的切入点不用互联网、视频等高新技术深入分析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改革教学流程 成本低

9、、容易操作、推广讲授式课堂的问题讲授式课堂下学生不想学 表明学生不积极、不主动不积极、不主动是因为学生被动接受,没有机会参与研讨式课堂的问题研讨式课堂给学生讨论的机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主动性的但当堂讨论,不符合人类学习的心理学原理 老师讲完,立刻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对所讲内容尚未理解、吸收不足,没有时间思考,更难有新颖的看法,很难展开有效的讨论。课时对分+隔堂讨论:对分课堂的关键讲 授(Presentation)吸 收(Assimilation)讨 论 ( Discussion)操作方法核心理念是把课堂时间对半切分,一半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讲授和讨论在时间上错开,学生中间有一定时间自主

10、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具体操作设想某课程,每周2节课 ,教授16周,覆盖教科书15个章节内容第 1 周 第1节:教师讲 授课程概论第2节:教师讲 授课本第 1 章内容学生课后阅读第1章,完成作业第 2 周 第1节:学生分组讨论 第1章内容 第2节:教师讲 授第 2 章内容 学生课后阅读第2章,完成作业第 3 周 第1节:学生分组讨论 第 2 章内容第2节:教师讲 授第 2 章内容依此类推,每周第一节学生讨论 ,第二节老师讲 授,师生对分课堂时间第1章的学习过程第2章的学习过程具体操作第 15 周 第1节:学生分组讨论 第 14 章内容 第2节:教师讲 授第 15 章内容 学生课后阅读第 1

11、5 章,完成作业第 16周 第1节:学生分组讨论 第 15 章内容 第2节:教师做课程总结课程结束第15章的学习过程对分课堂视频片段对分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对分课堂学生作业展示对分课堂下,学生认真学习对分课堂提升学生主动性对分课堂老师讲授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理解、吸收,下次上课再来讨论,学生有备而来,讨论效果好对分课堂采用3-4人的小组讨论,学生发言机会充分,也容易克服面对全班怕别人笑话的畏惧心理对分课堂对大班,也能做到开展有效讨论,适应了中国大学的具体情况融合师本、生本先教后学,学生课后学习,不易受挫一个主题,老师讲授到4分程度,学生自己回去学习、理解,掌握到7、8分,再通过课堂讨论的

12、合作学习, 掌握到9、10分,讲授、吸收、讨论,三个阶段分时进行不是师本,也不是生本,不是以老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双中心的学习减轻教师机械性劳作 (保护嗓子)对分课堂上,教师只需把握精要,把其它内容留给学生学习,备课量显著减少讲授时间短,降低了对学生注意力的要求,减少了纯粹为吸引眼球的“表演性”教学分组讨论 :教师各组间巡回督促,不介入讨论,负担很小在对分课堂中,机械性教学降低,指导性教学增加教师角色从覆盖内容、灌输知识,变为引导学生学习对分课堂强调平时学习对分课堂鼓励平时学习,把有效学习应该 付出的努力分散到整个学期。每一周,学生在教师讲授后都需要完成内化吸收,并以作业形式体现

13、自己的学习成果在整个学期学生深层学习、理解性学习一直在进行。临考前,学生只需要把一些需要背诵的基本概念复习一下即可,并不紧张学生反馈对分课堂保留教师讲 授这一传统 教学的精华,保证了知识传递 的系统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对对分课课堂传传承传统传统 教学对分课堂切合中国国情对分课堂注重教学流程的改革,无需大量投入,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教学改革对分课堂融合了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符合个体知识获取的认知心理规律对分课堂试图从根本层面上认识和把握我国当前大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困境,形成更适合中国国情的课堂模式提 纲发展过程近期目标操作方法教学效果教学难点深层理念教学难点如何保证课后学习? 作业计分、适

14、宜材料、思考题、同伴压力如何控制批改作业负担? 如何保证讨论效果? 示例、多种形式、促进元认知、耐心 (二、三本学生基础差的问题)如何把握讲授深度? 关注反馈、提升自我能力 内容切割教已不是那个教,学也不是那个学讲 授( Presentation)吸 收( Assimilation)讨 论 ( Discussion)第一次课 课 外 第二次课相隔一定时间(如一周)重点和难点 利用式讲解个性化学习投入 学习的负担合适分组讨论实践的一个难点领导支持 教师考评深层理念培养思维能力 知识与能力自由、平等 选择、个性化、创造力人格成长 尊重、理解、宽容、忍耐、合作、共赢上海中小学新课标董旋婷(上海社会科

15、学院出版社编辑)上海市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主编黄建弘:数学课程新标准由原来的“双基”变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由原来的“两能”变为“四能”,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学生创造性方面的要求更高。现在的教学中,学生不会思考,只会算,而我们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白:“我不仅能计算,而且能思考。”他强调,发现、提出问题比分析、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的想象力比做题能力更重要李振村:“学生第一”有多难难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是人性的基本需求、是生命最基本的一种要求真正的教育改革不是另起炉灶,不是标新立异,它是回归人性、回归常识自由是怎样诞生的?它一定来自自由的氛围。个性是怎样培养的?它一定是来自于个性化的教育 http:/ 深层理念培养思维能力 知识与能力自由、平等 选择、个性化、创造力人格成长 尊重、理解、宽容、忍耐、合作、共赢让人感慨的学生反馈深层理念:教师的自我成长2014.10.27 2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