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9881065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6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西省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西省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西省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西省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樟树中学樟树中学 20202020 届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届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化 学学 试试 卷卷考试范围:第一章到 第二章第 3 节 命题: 席虎 审题: 廖文荣 时间:2018.5.8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3 3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 4848 分分)1.对于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B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材料的元素C在金属

2、元素区域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D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2.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H+、Cl-、MnO4- BpH=2 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Na+、SiO32-CFe2 +与 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 2Fe3+2H2OD稀硫酸与 Ba(OH)2溶液的反应:H+SO42-+Ba2+OH- BaSO4+H2O3.下面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的限度都相同 B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 C可以通过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 D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反应即

3、停止 4.铊(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与铝同族,位于第六周期,Tl3+与 Ag 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2Ag= Tl+2A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Tl+的最外层有一个电子 BTl3+的氧化性比 Al3弱CTl 能形成+3 价和+1 价化合物 DTl3+的还原性比 Ag 强5.对于反应 A+B=C,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增加 A 的物质的量 B升高体系的温度C减少的物质的量 D增加体系的压强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2L X 和 3L Y 气体,发生如下反应:nX(g)+3Y(g)2Z(g)+R(g),反应平衡时,测得 X 和 Y 的转化率分别是

4、30%和 60%,则化学方程中的 n 值为A1 B2 C3 D47.已知在 1105Pa、298K 条件下,2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 484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g)=H2(g)+ 1/2 O2(g) H= +242kJ/molB2H2(g)+O2(g) = 2H2O(l) H= 484kJ/mol CH2(g)+ 1/2 O2(g)= H2O(g) H= +242kJ/molD2H2(g)+O2(g) = 2H2O(g) H=242kJ/mol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Fe(OH)3胶体无色、透明

5、,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D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9.五种短周期元素 A、B、C、D、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和 C 同族,B 和 D 同族,C 离子和 B 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 和 B、D、E 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 和 B 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 和 E 形成化合物 C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E,最小的是 ABA 和 B、D、E 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其中稳定性最差的是 A、D 形成的化合物CE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2EO4DC 的单质在空气中

6、燃烧产物的化学式为 C2O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X2(g)+3Y2(g) 2Z2(g),若 X2、Y2、Z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 0.3molL、0.2molL,达到平衡时下列物质的浓度可能为AX2为 0.2molL BY2为 0.2molL CZ2为 0.4molL DY2为0.6molL来源:学*科*网 Z*X*X*K11.在解释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中与化学键强弱无关的变化规律是AHF、HCl、HBr、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BNaF、NaCl、NaBr、NaI 的熔点依次降低C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DH2S 稳定性小于 H2O

7、 的稳定性12.向恒温、恒容(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SO2和一定量的 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197.74 kJmol1,4 min 后达到平衡,这时 c(SO2)0.2molL1,且SO2与 O2的转化率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再充入 2 mol SO2反应的 H 增大B用 O2表示 4min 内的反应速率为 0.2 mol(Lmin)1来源:学科网 ZXXKC再向容器中充入 1 mol SO3,达到新平衡,C(SO2):C(O2)2:1D4 min 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 K 增大13. a、b、c、d

8、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 3 倍,a 和 b 能组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其中一种含两种化学键,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气态氢化物都是强酸。向 d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逐滴加入 bca2溶液,开始没有沉淀;随着 bca2溶液的不断滴加,逐渐产生白色沉淀。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A原子半径:bca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BC;D、E 是非金属元素,它们跟氢化合可生成气态氢化物 HD 和 HE,在室温时,D 的单质是液体,E 的单质是固体;F 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气体,性质很稳定,是除氢外最轻的气体;G 是除氢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1)

9、 A 的名称是 , C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2) E 单质的颜色是 (3) A 元素与 D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4) G 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 在上述七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化学式是 ,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化学式是 18.(12 分) “洁净煤技术”研究在世界上相当普遍,科研人员通过向地下煤层气化炉中交替鼓入空气和水蒸气的方法,连续产出了热值高达 1250016000kJ/m3的煤炭气,其主要成分是 CO 和 H2。CO 和 H2可作为能源和化工原料,应用十分广泛。(1) 已知: C(s)+O2(g)=CO2(g) H1=393.5kJ/mol

10、2H2(g)+O2(g)=2H2O(g) H2=483.6kJ/mol C(s)+H2O(g)=CO(g)+H2(g) H3=+131.3kJ/mol 则反应 CO(g)+H2(g)+O2(g)=H2O(g)+CO2(g) H= kJ/mol。据此反应标准状况下的煤炭气(CO、H2)33.6L 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CO2和 H2O,反应过程中转移 mol e。(2)密闭容器中充有 10molCO 与 20molH2,在催化剂作用 下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CO 的平 衡转化率(a)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若 A、B 两点表示在某时刻达到的平衡状态,此时在 A 点

11、时容器的体积为 VAL,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K= (可不写单位)A、B 两点时容器中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CO 的转化率 aB0 100 200 300 400 500 t/1.00.70.5AC0.1MPa5.0MPan(A)总n(B)总= 若 A、C 两点都表示达到平衡状态,则自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A tC(填“大于”、 “小于”或 “等于”) 。在不改变反应物用量的情况下,为提高 CO 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降温 B加压 C使用催化剂 D将甲醇从混合体系中分离出来19.(6 分)已知氮化钠(Na3N)在熔融时能导电,与水作用能产生氨气。试回答下列问题:(1) 氮化钠属

12、于 化合物。(选填 离子 或 共价)(2) 比较 Na3N 中离子的半径: 。(填离子符号)(3) Na3N 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20 (12 分)在 T 条件下,向 1 L 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 M 中加入 2 mol X 和 1 mol Y,发生如下反应:2X(g)Y(g)a Z(g)W(g) HQ kJmol1(Q0,a 为正整数)。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Q1 kJ,物质 X 的转化率为 ;假设 1,若平衡后再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回答(1) (2)两问题。(1)化学计量数 a 的值为 (2)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压强一定

13、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一定C容器内 Z 分子数一定 D容器内各气体的质量一定假设 2,若平衡后再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回答(3) (4) (5)问题(3)温度维持 T 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 M 中加入的物质的量如下列各项,则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仍为 Q1 kJ 的是 (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A2 mol X、1 mol Y、1 mol Ar Ba mol Z、1 mol WC1 mol X、0.5 mol Y、0.5a mol Z、0.5 mol W 来源:学|科|网D2 mol X、1 mol Y、1 mol Z(4)温度维持 T 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 M 中加入 4 mol X 和 6 mol Y,若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减小了 10%,则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 kJ(5)温度维持T 不变,若在一个和原容器体积相等的恒压容器 N 中,加入 2 mol X 和 1 mol Y 发生如上反应并达平衡,则 (选填 M 或 N)容器中的反应先达到平衡状态,容器中 X 的质量分数 M N(选填、符号)21.(10 分)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抗氧化剂,在空气中,受热时均易分解。实验室制备少量 Na2S2O5的方法是在不断搅拌下,控制反应温度在 40左右,向 Na2CO3过饱和溶液中通入 SO2,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当溶液 pH 约为 4 时,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