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2-5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9879355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2-5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2-5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2-5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2-5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2-5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2-5(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第5讲 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从甲午中日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18951919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1政治上:伴随列强对对中国侵略的加剧剧,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宪制、民主共和制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2经济上: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

2、”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黄金时期” 。3思想上:资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等思想广泛传播,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社会生活上:伴随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中国在社会习俗和服饰等方面出现向文明化方向发展的现象,如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西式婚礼的出现和中山装的流行。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政 治 文 明西方 列强 侵华(1)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 国的狂潮,中华民

3、族面临空前危机 (2)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被迫签订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政 治 文 明辛亥 革命(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和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 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现了从帝制到共和制 度的历史性巨变,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2)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说明资产阶级共和 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为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先后发动了“二次革命”、护 国运动、护法运动等,但屡遭挫折,这反映了中国近代政 治民主化进程的艰难和曲折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

4、焦重点反思归纳经 济 文 明列强经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体 现了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特征民族工业发展(1)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 间设厂限制,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2)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 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 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社 会 文 明生活与习俗 “剪辫易服”、“废止缠足”、 社交礼仪和婚姻制度等物质生活 与习俗都向近代化方向发展 交通、通讯 与传媒 近代交通、通讯、大众传媒起步 并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的 近代化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思想文明维新 思想甲午战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资产阶

5、级 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掀起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 解放的潮流,中国政治民主化由此开端 民主 共和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建立一个美式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使民主 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民主 与科 学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儒家 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马克 思主 义(1)新文化运动后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开始宣传社 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2)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 动的主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考向一 辛亥革命的背景、结局、特点及意义【典

6、例1】 (2012福建文综,16)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解析 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和把握题干“空壳”和“成果象征”等关键词。根据题意,辛亥革命的成果虽成“空壳”,但仍保留着象征意义的东西。从题干辛亥革命成果的角度判断,选项A、B、C三项中的“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均不是辛亥革命的成果,而是推动辛亥革命的政党组织和思想理论;只有D项中的“中华民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民主共和名存实亡的象征。答案 D

7、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考向感悟】(1)辛亥革命是近年高考考查的重点,考查频率较高;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都有涉及;多运用比较灵活的图片、表格、文字史料为载体,考查对辛亥革命特点、结果及影响的理解和评价,特别突出考查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2)复习备考时,应注意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革命指导思想和革命成果;运用新材料,设计新情境,注意与三民主义相结合,对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内容等进行分析与评价;运用多种史观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来分析辛亥革命的地位和影响等。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方法必备】 评价型选择题的命题形式及解答方法1命题形式一是主体评价类

8、,即题干给出被评价的主体,选项提供对该主体的评价,从中选择最合适的评价。经常呈现的形式是“关于某某(可以是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概念)的评价(或者说法、解释、表述、分析)正确(或错误)的是”。二是评价主体类,即题干给出对某事物的评价,选项提供与评价相关的主体,从中选择最合适的主体。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2解答方法(1)理论法。这是解答此类题目最常用的方法。对历史的评价离不开历史理论和方法的支撑,许多题目命制的目的就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因此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理论(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辩证关系原理)。(2)史论结合法。弄清结论和史

9、实的关系,根据题干给出的结论,分析其与选项中的史实的关系,然后进行综合分析。(3)直选法。这种方法有时会用到,如解答非组合型否定式评价型选择题时常用此法。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预测1】 (2013湖北模拟)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解析 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革命与

10、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失序”等,说明辛亥革命建立的民主共和国并未真正解决近代社会问题,故选B项。A项说法无法从题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排除;C项中的“没有带来社会进步”、D项中的“没有任何成效”歪曲了史实,皆排除。答案 B 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考向二 近代中国从“中体西用”到“民主与科学”演变的特点、影响【典例2】 (2013天津文综,5)“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解析 本题

11、以中国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和对比近代思想流派主张的能力。题干信息提供的思想流派的主张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反对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根据这一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显然指的是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其他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选D项。答案 D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考向感悟】(1)近代中国前期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内容及特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命题多运用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对近代不同阶级、不同派别思想主张、特点的理解认识。(2)复习备考时,要重视分析各阶级、各阶层主张所体现的思想解放的特点,辨析早期维新派、康梁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主张的异同,理解近代

12、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作用。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深化必备】 从“中体西用”到民主与科学主张张的演变历变历 程及特点(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的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其特点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立国之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统治的切实手段;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2)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学习西方从物

13、质层次上升到制度层次。(3)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以民族、民权、民生为主体内容的三民主义,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形成了完整的革命理论,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层次又深入一步。(4)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将西方启蒙思想的民主、自由、平等学说引入中国,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将向西方学习推进到思想文化的深层次。 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预测2】 (2013淮北模拟)严复曾说:“晚近更有一种自居名流,于西洋格致诸学,仅得诸耳剽之余,于其实际,从未讨论。”还说他们“意欲扬己抑人,夸张博雅,则于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彼实窃我中国古

14、圣之绪余”这类的说法,“令人呕哕”。由此可见严复( )。A反对学习西方的“格致诸学”B反对“扬己抑人”的西学起源论C坚持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D批评“中体西用”的“自居名流”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解析 通过严复第二句话,可知他反对向西方学习时“扬扬己抑人”,说说西方科学技术术起源于古代中国,故选选B项项。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严严复反对对“西洋格致诸诸学”、中体西用、主张张学习习西方的先进进政治制度,排除A、C、D三项项。答案 B 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考向三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和社会风俗、思想观念的变化【典例3】 (2013江苏单苏单 科,6)1909年,京华百二竹

15、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生活变迁大众媒体的变化,主要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可知强调报纸的教化作用;A、B、D三项是对题干材料的错误解读。故答案选C。答案 C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考向感悟】(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是高考命

16、题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都有所考查。命题大都通过设置微观历史情境,主要集中于近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中的服饰、婚丧嫁娶、社会交往习俗的变化等方面。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2)复习备考时,一要准确记忆近代生活变迁的有关史实及影响,同时结合近代列强侵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及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综合分析其影响、特点;二要以征婚启事、婚俗记载、民谣、打油诗、新闻报道等为背景,结合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理解认识中国近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三要运用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表现、影响及特点等。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深化必备】 近代以来社会生活、风俗变迁及思想观念变化的特点伴随西方列强的侵略,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及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具有以下特点:(1)逐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