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基于选课走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9877337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基于选课走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5基于选课走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5基于选课走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5基于选课走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5基于选课走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基于选课走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基于选课走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选课选课 走班教学的实实践与研究任学宝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全省24.9万名考生,参 加首次学考选考。 参加学考有57.5万课次 ,参加选考的有1.7万课 次。浙江省首考 (2015.10.30-11.1)首考情况: l陪考家长很少,考 点门口清静; l学生、家长紧张、 焦虑情绪降低; l社会评价积极。浙江省首考 (2015.10.30-11.1)n为什么要进行选课走班教学?n如何进行选课走班教学?n如何解决选课走班过程遇到的问题?汇报提纲n为什么要进行选课走班教学?“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浙江从2006年秋季开始就启动高中新课改。如何真正让高 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

2、地发展”,一直是改革的目标和关注重 点。改革逐步深入,问题也一点点凸现出来:以往中学都是平 行式分班,几十个学生编入一个班级,每天学同样的课程、做 同样的作业、考同样的试卷,但是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 力、对学科感兴趣程度都不一样,“十个指头有长短”是普遍 现象。“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就好比老师带着学生齐步走,往 往是程度好的学生吃不饱,程度一般的学生吃不好, 程度较差的学生又吃不了。”杭师大附中校长任学宝说, 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老师难以兼顾、只能折中,学生“两极分 化”越来越明显,也很难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何培养人?适合的教育?适合的课程?培养什么人?在要求培养学生高尚道德、 扎实的科

3、学文化素质、健康的 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的同时 ,突出强调要使学生具有中华 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力求使 立德树人的方向性、民族性和 时代性更加鲜明。-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育人 人的差异性 教育的选择性适合的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共同基础 差异发展 个性特长(适性发展) (人人成才)核心理念: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n理论依据:梅耶有效学习的分析框架p学生愿意全身心学习; p有效教学的要素及作用。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适性发展、人人成才)学生差异: 个性、特长、兴 趣、爱好;性向 学习基础、水平 、能力、习惯 课

4、程: 与多样化、选择 性的距离 学习现状: 被动、消极显性: 提升学业成绩并 缩小差距 隐性: 主体意识 责任感 健全人格多样性(课程)适切性(教学)主动性(学生)过程性(管理)选课 走班 教学n如何进行选课走班教学?把班级打散,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路径走班选课,就是把学习程度相近的学生聚在一起,根 据学生学习能力层级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造,针对不同层级 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路径和方式。杭师大附中把原先高一年级的12个班全都“打散”, 学生分成人文、科学两大学习部;每门必修课程分别开出4 至12个教学班,460多名学生按自己的意愿与学习成绩,划 入ABC三个不同的学习层次。其中,A层教

5、学强调知识的落 实,C层教学关注思维的提升,B层则两者兼而有之。一段时间磨合下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家长,对 走班选课这种“跳一跳就够得着”的教学特点有了更深体 会。n2013年12月26日参加浙江省必修课程走班试点学校研讨会。 n2013年12月27日学校召开会议研讨必修走班试点工作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 n2014年1月6日教学处研究必修走班的相关问题,同时召开教研组长、年 级组长、备课组长联席会议,商讨走班年级、学科的选择等相关问题 。 n2014年1月16日必修课走班方案(第一稿)出台。同日召开高一年级班主 任会议,征求对方案的意见。 n2014年1月17日下午召开高一年级家委会,解读

6、并征求对方案的意见。 n2014年1月20日下午召开高一年级全体学生会议,解读方案并对必修课走 班进行问卷调查。 n2014年1月21日上午部分家长座谈会,对必修课走班可能存在问题及解决 办法进行沟通。中午召开备课组长、班主任会议,继续征求对走班方案的 修改意见。22日中午召开全体高一教师大会,统一认识,布置分层后不同 层次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方式的研究工作。 n2014年1月23日-29日,分层方案的修订完善、学生分层工作完毕。 n2014年2月7日始至13日学校必修走班管理平台研发并调试完成。我们的经历n2014年2月15日全体教师大会,宣传走班相关工作。然后进行高一年级教 师走班相关工作的培

7、训。 n2014年2月15日“高一年级致家长书”与“高一年级必修课分层走班方案 ”在校园网公布。 n2月16日全体高一年级学生大会,对分层走班提出要求。 n2014年2月17日分层走班正式实施。 n2014年2月15日、18日教学处分别召开走班事宜协调会。 n2014年2月19日至26日进行调层工作。有131门必修换层申请,51门课程 成功换层。 n2014年2月21日自主选择导师工作完毕(网络)。 n2014年2月27日召开备课组长、教研组长会议,反馈分层走班的教学阶段 情况。 n2014年2月27日召开全体导师会议,明确导师职责,落实具体工作。 n2014年3月3日第一次学生与成长导师见面

8、交流。 n2014年3月6日中午班主任会议,关于走班过程出现问题的反馈及协调。 n2014年4月10日,高一年级家长开放日。我们的经历n5月6日,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走班的各项意见。 n5月7日中午,召开备课组长会议,反馈学生座谈会提出的问题,进 行期中考试成绩分析,研讨教学策略调整,确定各科目期末复习计划 。 n5月7日下午,召开班主任会议,分析各班期中考试成绩。 n5月7日下班前,收集关于走班的家长意见。 n5月8日中午,召开导师考核会议,反馈学生、家长和教师对导师制 的意见、建议。 n5月8日下午,公布调层公告,调层工作开始。 n6月29日下午召开了部分家长座谈会,听取了家长们的意

9、见和建议 。 n6月30日召开了班主任座谈会,听取了班主任的意见和建议。 n6月30日召开了部分导师座谈会,听取了导师们的意见和建议。 n7月4日上午召开了部分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要求。 我们的经历2014年1月17日下午召开了由家长代表、 部分班主任共同参予的高一年级“深化 课改”座谈会。l 家长们踊跃发言,表达了自己 的意见与建议。从中我们了解到家 长们的焦虑主要来自于对走班制的 陌生。作为高中课程改革推进中实 质性的一步,走班制对许多家长甚 至教师来说仍然属于一种“新事物 ”。而如何使这一“新事物”在实 施过程中能够行之有效,让家长放 心,学校用心,教师热心,学生醉 心,成为座谈

10、会讨论的焦点。全校共 设立了 451个教 学班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走班”的课间。 资料图片中国教育报选课走班学生对分层走班教学认识:选课走班让我独立自主(20140521)教师对分层走班教学认识:可贵的是学生学会了选择(20140521)家长对分层走班教学认识:适合的是是最好的对2014级学生家长的调查(2014年9月26日)n如何解决选课走班过程遇到的问题?n 如何从校本课程体系转向学校课程体系(在尊 重学生的选择权的基础上如何将四类课程与七选 三课程对接?) n 如何从分层教学转向分层级课程和分类别课程 (编写学生课程手册) n 必修课程与选考学考的有效对接(必修课程的 校本化改造以

11、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n 学校课程体系与学校文化如何相融(显隐性课 程如何对接、资源如何配置、学校硬件改造)问题1 基于新型育人模式的学校课程体系如何完善 ? p七选三学科(物理、化学、生物、政治 、历史、地理、技术)何时选择合适?p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如何选择时间?p第一次选考科目何时考试合适?问题2 如何合理有效安排三年教学时间?高中生的生涯危机或不知道奋斗的出路,或不知道奋斗的理由;或有梦想,但只是空想,或有理想,却不懂追求。 为什么升学?如何升学? 升什么学?新高考 (选考)新课改 (选课)学会选择问题3 如何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 划教育,唤醒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问题4 如何

12、进一步对走班过程班主任与导师制的 完善? 实施“选 课走班教学 ”给原先以 班主任为核 心的学生管 理工作带来 了新的挑战 。l对班主任而言,“全面了解班级 内每一个学生”难以落到实处l对成长导师而言,从任课教师到 成长导师需要适应期l对学生来说,“班主任负责制” 的惯性让他们难以适应“双轨制”l对学校来说,教育工作的进一步 推进难以落实问题5 如何实施选课走班教学?l选课走班教学后,行政班有没有必要保留 ?l学科走班教学课程如何分层分类?依据?l任课教师如何配备?问题6 如何提升学生在走班教学过程的主动 性,并减少过程的趋同现象? n如何确立选课走班的核心?关注教的效率转变为关注学的效率 n如何凸显学习的责任主体?学生 n 如何解决选课走班突出的问题?教学的趋同现象(难度确立、思维训练)问题7 如何进行学生过程性评价?各学科教学质量监控;协调发展;挖掘学生潜能;监控方法构建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问题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