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精品教学课件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876792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8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遇乐精品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永遇乐精品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永遇乐精品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永遇乐精品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永遇乐精品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遇乐精品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遇乐精品教学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板铜琶继东坡铁板铜琶继东坡 高唱大江东去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美芹悲黍冀南宋 莫随鸿雁南飞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人。辛弃疾是名垂千古的爱国名东历城人。辛弃疾是名垂千古的爱国名将,他从小目睹陷区景象,立下立功报将,他从小目睹陷区景象,立下立功报国、恢复失地的大志。国、恢复失地的大志。2121岁时,他就组岁时,他就组织义军,曾率织义军,曾率5050余众踏入金营,活抓叛余众踏入金营,活抓叛徒。由于他坚持抗金救国主张,遭到朝中徒。由于他坚持抗金救国主张,遭到朝中投降派的迫害,多次被贬,一生不得志,投降派的迫害,多次被贬,一生不得志,于于68

2、68岁时逝于江西。岁时逝于江西。辛是南宋词人中最杰出的代表。其词无论数辛是南宋词人中最杰出的代表。其词无论数 量、质量,皆冠两宋。人称量、质量,皆冠两宋。人称“ “人中之杰,词中之人中之杰,词中之 龙龙” ”。其词奔放激越、沉郁悲壮,与北宋苏东坡。其词奔放激越、沉郁悲壮,与北宋苏东坡 并称并称“ “苏辛苏辛” ”,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铁板铜琶铁板铜琶 ,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 鸿雁南飞鸿雁南飞” ”。有。有稼轩长短句稼轩长短句。辛弃疾作品简介辛弃疾是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词人,著有稼轩词 ,一名稼轩长短句,总计6

3、0多首。辛词 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意境深远,风格以豪放 悲壮为主。他的词从题材上大体上分为他的词从题材上大体上分为抗战词抗战词 、农村词、闲适词、爱情词。、农村词、闲适词、爱情词。 抗战词抗战词:表现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表现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 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例如: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等。菩萨蛮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 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4、。江晚正愁余,。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山深闻鹧鸪。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 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 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农村词:描写农村秀丽的风光、质朴的民俗 。例如:鹧鸪天 、清平乐(茅檐低小) 等。 闲适词:描写退隐心情与感受。这些词于旷 达中显沉郁,于闲适中露激愤。 例如鹧鸪天(博山寺作)、丑奴儿书 博山道中壁等。 爱情词:托意高远,别具特色。例如青玉 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等。其中有名句“众 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 阑珊处”。鹧鸪天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

5、些。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 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 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 好个秋. 艺术手法简介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善于创 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浪 漫主义特色,继承诗经、楚辞 的传统,创造性的运用比兴象征手法, 大量用典,善于熔铸诗词、歌赋、经史 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带 来了新鲜活泼的

6、气息。辛词形成了“稼 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 力发挥到了极致。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 以古讽今。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辛弃疾(21岁) 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耿京的农 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他表现出非 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 一是义端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并斩了 这个叛徒;二是亲率50 骑兵,直逼驻有 5万 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 的叛徒、内奸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 (南京)。写作背景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但他继续

7、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 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政务。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孝宗淳熙八年(1181)罢官。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饶,铅山等地二十余年,其间两度被启用,但都不长。宋宁宗赵括即位,当时蒙古已崛起,金日益衰败。宁 宗妻韩氏的叔父韩侂胄企图通过伐金立一场大功,以巩 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 。宋宁宗嘉泰四年( 1204)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

8、 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 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 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 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 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 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 了。之后他回铅山隐居,两年后忧怨而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 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 吞万里如虎。v 元嘉草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 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佛狸 祠祠

9、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廉颇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通读全词,对 内容进行翻译词中共用了几个典故词中用典词中用典孙权孙权廉颇廉颇佛狸祠佛狸祠刘义隆刘义隆刘裕刘裕孙权其人: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 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 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 作者用事态度及用意:辛弃疾以 “ 英雄 ” 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敬 仰和向往,“无觅孙仲谋处”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 物,再无处可寻了。 “ 舞榭歌台,风流 ” ,是英雄事业的风流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 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

10、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 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 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刘裕其人: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讨伐桓直,平 定叛乱。 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 洛阳、长安、煊赫一时。 作者态度及目的:“ 想当年 ” 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 气吞胡虏。辛弃疾远在乾道元年( 1165 年)呈给宋孝宗的美 芹十论里,指出北伐应取道山东 - 因为山东之民劲勇,敌守备 简略。 “ 不得山东,则河北不可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可复。 ” 韩侂胄急于北伐

11、,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 绩,还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上片小结:上片借孙权和刘裕 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 物事迹隐约讽刺 南宋政权的无能,表 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 情。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 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 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 思考: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借鉴历史,伐金必须作好 准备,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 行事。词人在宋文帝典故后忽然用“四十三年” 宕开一笔,回忆起自己43年前出生入死 ,南来效命的事来。这回忆

12、往事的三句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由怀古转入忆今伤昔:当年词人亲身经历扬州一带 金人入侵的场面,四十三年过去了,当时的惨案时 刻萦绕在自己的心头。但自己南渡之后想凭借国力 恢复中原的雄心不能实现,英雄无用武之地。年华 虚度,壮志不展,这三句表达了词人深沉的伤感和 悲痛之情。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作者用事目的: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 :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 民族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朝臣民 。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佛狸祠”景象:佛狸祠是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王玄漠的军 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 姓年年在佛狸词下迎神

13、赛会,很是热闹。 可堪回首,佛狸祠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廉颇 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 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 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 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 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 一饭斗米,肉十 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 但结果赵使 还报赵王说: “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 臣坐顷之,三遗矢(通“屎”)矣。 ”(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以为他老了, 便不再起用。 作者用意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 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奸臣当道,多用少年 轻进之士,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一腔悲愤溢于言表

14、。 凭谁问:廉颇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 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 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 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上阕上阕孙权孙权刘裕刘裕英英 雄雄挥戈北伐挥戈北伐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下阕下阕刘义隆刘义隆 烽火扬州烽火扬州草率北伐草率北伐 惨痛尤存惨痛尤存廉廉 颇颇尚能吃饭尚能吃饭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警告统治者警告统治者惋惜事业后继无人惋惜事业后继无人暗示统治者昏庸无能暗示统治者昏庸无能 谴责偏安谴责偏安表明壮志表明壮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神鸦社鼓百姓麻木沉重不满全词总结: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 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

15、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 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 愤懑。表现手法:运用典故对比英雄业绩可悲现实刘裕刘义隆扬州路佛狸祠廉颇自己词中用典虽多,却贴切恰当,非 但没有妨害思想感情的表达,而且以 少胜多,表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思 想。正如词综所说,“发端便欲 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遏:廉颇 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 用人名多者,尚是不解词味。”总 结 v婉约词派与豪放词派婉约派,是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另一个相对的流派 是豪放派。 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两派的,一般认为是明人 张綖(字世文,著有诗馀图谱、南湖诗集。 清人王士禛花草蒙拾说:“张南湖论词派有二: 一曰婉约,一曰豪放

16、。”王又华古今词论所引张 说,大意略同。稍晚于张綖的徐师曾(字伯鲁,明嘉靖 时人),在文体明辨序说中也指出:“至论其词, 则有婉约者,有豪放者。 v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v优点:1.婉约派的词大多描绘当时人们的生 活情节,反映其对生活的各种态度。 2.婉约派的词大多富含浓烈的感情色彩,其 文藻唯美,给人以心灵的极大享受。 缺点:1.宋词顾名思义在宋代,但是当时国 家饱受风霜,婉约派的诗词大多对战事描绘 较少。李清照也仅有一首豪放的诗:生当做 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 东。 v缺点:婉约派的词虽然美,但豪气不足,给 人的整体感觉太过悲凉。 v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 、辛弃疾v优点:1.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 ,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 用事较多。 2.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 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 使词能象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 不可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