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整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9866702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整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情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使对方信服 。李密是前朝遗臣,拒任当朝的官,难免 令皇帝猜疑,幸而他的一篇陈情表, 写得入理入清,如“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 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使皇帝也 不得不赞叹他的孝心。(可用于“情与理” 、“说话艺术”等话题) “家”、“亲情” 1、史铁生的母亲在儿子陷入双腿瘫痪的困境时 ,她承受了最大的心理压力,她凭借伟大的母爱 让史铁生重获新生。(我与地坛) 2、“儿寒乎?欲食乎?”母爱就表现在生活的细 节中。(归有光项脊轩志) 3、家,是安乐窝,是避风港,那里有天伦之乐 ,有浓浓亲情。不管你到了天涯海角,家都使你 魂牵梦

2、绕。当年,陶县令摆脱了官场的束缚,急 急往家里奔去,“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到了家中, 他可以“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可以“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 4、李密为照顾年迈的祖母,向朝廷请求辞职。 (李密陈情表)屈原列传屈原以“自投汨罗以死”反抗黑暗的势力 ,当然,这种方式不可取;但是,他始终 保持高洁的品格,不与浊世同流合污,这 又是很值得赞美的。我们有些人,正是以“ 潮流如此”来作借口,放纵自己,结果身败 名裂。(可用于“骨气”、“品格”坚守”等 话题)兰亭集序 要学会寻找风景,欣赏风景,享受 生活,赞美生活。在“天朗气清,惠风

3、和畅”之时,我们何不远足“崇山峻岭” ,穿行“茂林修竹”,“一觞一咏”,“游 目骋怀”?(可用于“风景”、“生活”、 “善于发现”等话题) 课文素材: 1.“学不可以已”,“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 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2.越王勾践在失败之后没有丧失信心,而 是不忘国耻,卧薪尝胆,暗中积蓄力量, 最 终打败了吴王夫差,吞并了吴国。(见 勾践灭吴,选自国语)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 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 能至也”。(见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恒心 毅力 坚持 执着素材挖掘: 烛之武凭借自己的智与勇,说退秦军。 (烛之武退

4、秦师) 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妇女为了保卫家 乡,毫不畏惧,拿起枪杆打击日本鬼子。( 见孙犁荷花淀) 刘和珍、 张静淑、杨德群等能为中国的 前途欣然前往政府请愿,在弹雨中相互救助 ,虽殒身不恤。(见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仁义英勇刘邦明知去鸿门赴宴有生命之忧,但他义 无反顾赴宴了,最终凭着胆识和机智得以在鸿 门宴上脱身。(见司马迁鸿门宴)爱国 1、鲁迅为了救国救民,他选择去日本学医学,又为了 疗救民族的灵魂,他最终弃医从文。(鲁迅呐喊 自序) 2、屈原忠心爱着自己的国家楚国,他身处放逐之 时,但仍心牵怀王,牵挂楚国的安危,当楚国都城郢被 攻破时,他忧愤地投入汨罗江。(屈原列传) 3、刘和珍、张静淑、杨

5、德群等能为中国的前途欣然前 往政府请愿,最后他们英勇牺牲了。(鲁迅纪念刘和 珍君) 4、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妇女他们为了保卫家乡,毫 不畏惧,拿起枪杆打击日本鬼子。(孙犁荷花淀) 5、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主动避开与廉颇的矛盾 ,他曾说:“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逆境成才 1、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双腿瘫痪的厄运降临后,他 曾彷徨,但最终凭着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战胜了自 己,成为一名著名作家。(史铁生我与地坛) 2、贝多芬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在失聪之时,凭着坚强 的意志力,最终创作了生命交响曲等诸多世界名曲 。(罗曼.罗兰名人传序) 3、越王勾践在失

6、败之后没有丧失信心,而是不忘国耻 ,卧薪尝胆,暗中积蓄力量,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吞 并了吴国。(勾践灭吴,选自国语) 4、“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 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 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 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 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遭宫刑而成史记。(司马 迁报任安书) 游褒禅山记 最好舒舒服服就能取得成绩,最好不流汗就能 登上事业的顶峰,不少人还在做着这样的白日梦 。宋代的王安石有句名言:“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朋友,不要在平地观 望了,到“险远”处去寻求“奇伟、瑰怪、非常之 观”吧。(可用于“努力”

7、、“最好的风景”、“更上 一层楼”等话题) 自信是一种良好的素质,盲从则是可悲的行为。要想 不盲从,就得有自信。宋代的王安石也有过一次令他十 分后悔的盲从,他曾与四位朋友去游褒禅山的一个山洞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本来渐可探得 奇景,但有一人害怕了,说“不出,火且尽”,结果,大 家退出。退出之后,大家才发现,“力尚足以入,火尚 足以明”,但已“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们在生活中, 不是也经常遇到这种令人后悔的事吗?(可用于“自信” 、“盲从”等话题) 赤壁赋 人生在世,要学得豁达,要活得潇 洒,个人恩怨,你把它看得很大,它 会把你压跨,不如“笑傲江湖”,把目 光放长远些。苏轼本在

8、朝中做官,因 被贬至黄州挂个闲职,但他 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尽情享受“江 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飘飘乎如 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种乐观旷 达的情怀,也可供我们借鉴。(可用 于“乐观”“挫折”等话题) “团结合作”六个大国,居然被地处西北的秦国各个击破,这 一历史事实,千百年来引起历史学家极大的兴趣, 论述的文章很多,苏洵的六国论便是著名的一 篇。其实,有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六国虽然强大, 但并不团结,甚至彼此隔岸观火,勾心斗角,这就 不是六比一的封垒,而是一比一,甚至零点几比一 的对垒了。这种貌似强大而其实一盘散沙的现象, 我们平时不是也看得多吗?( 六国论 ) 忍让并非懦弱,并非无能,而恰恰是自信、坚强和 识大体的表现。以蔺相如后来“位在廉颇之右”的官 职,不一定斗不过廉颇,但是,他深知“两虎共斗, 其势不俱生”的道理,于已于国都不利,因而处处忍 让,最后得到“将相和”的可喜结局。这故事,实在 很值得一再提到的。廉颇与蔺相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