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9864555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褚兰中学褚兰中学 201720172018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试题时间:时间:120120 分钟分钟 分数:分数:150150 分分(一)(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9 分)苏苏 词词 傅成 穆俦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在传统的观念中,词以表现舞筵歌场、闺情离思为正体,而苏轼则率先在词的境域上求新求变,所谓“以诗为词” 。凡能写进诗的社会和生活题材,举凡登览、怀古、咏史、咏物、游猎、感遇、悼亡、壮行、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等,无不摄入笔端,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刘熙载艺概 ) 。这种意象的扩大,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

2、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使人自然而然地对苏词产生出“曲子中缚不住”的感想来。同词体的解放相配合,苏轼雄驰的感情与健拔的笔力,也一新天下耳目。我们拿“大江东去” (念奴娇 )与“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相比,就很容易看出在宣泄力度上的不同;而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 )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等都不止是寻常的夸张,而是奇情豪气的自然发露;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陆游老学庵笔记 )的印象,即在于此。豪放词是苏词最为人瞩目之所在,但在其词作中,仅占很小的比重,也就是说,苏轼在词体的创作中也是全能的。他有大量的婉约

3、词,格调却显得高远典雅,真诚健康,起到了将以浓艳为主的婉约调领挈至向上一路的积极作用。更有大量的作品不易简单归类,其间或清丽,或韶秀,或清空,或旷达,常能“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 (刘熙载艺概 )东坡以其传世的三百余首词作,为宋代词坛的百花齐放提供了全方位的表率和借鉴。苏轼对于宋词体制的贡献也值得一提。唐五代词多为小令,而苏轼是宋初大量制作长调的先行者之一,后世甚而将贺新郎 、 戚氏等词牌的创制权寄于其名下。长调在篇章结构、摘词敷采上需要更多的手法与技巧,而苏轼则往往能自如地将诗、文、论、赋的匠法运用其中。但他并不斤斤于囿守音律,为了表意的需要,敢于在格律

4、或句读上作大胆的调整。工匠以创造突破为快而不以随俗守成为乐,苏轼作词便属于这样的类型。1下列对“以诗为词”的解说,不符合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将写诗的规律运用到词体的创作上。B凡能入诗的题材内容均可入词。C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D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扩大了词的意象。2、对“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的印象”原因分析最恰当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苏词词体解放。B苏词感情雄驰,笔力健拔。C “大江东去”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比,在宣泄力度上不同。D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词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词人的奇情豪气。3根据原文

5、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正确的一项是( )A、到了苏轼手中,词的传统被改变了,词与诗的题材已经可以混一,两者之间已经没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B、词本是合乐的歌词,音乐对它有着很大的制约性;苏词突破了音乐的藩篱,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词与诗最终殊途同归。C、苏轼在词的创作方面是全能巨匠无论豪放词,还是婉约词或不易简单归类的词,都感情雄驰,笔力健拔,积极向上。D、苏城对于宋词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豪放词的开创、婉约词和其他多种风格词的创新、词的形式技巧音律的突破等。(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0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4-5 题。 夜宴左氏庄夜宴左氏庄杜

6、甫 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注】 此诗为杜甫漫游齐、赵时所写,时间在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36 年)之后。 扁舟意:作者曾在二十到二十四岁时游吴越。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 分) ( )( ) A首联既点明夜景,又紧承宴事,在林风、纤月的映衬下,悠扬的琴声油然升起,意境超 然。 B颔联描绘奇幻夜景:暗水沿着花径流转,春星映带茅橡草堂。不仅雅致非常,而且富有 野趣。 C颈联上句检书恬淡虚静,下句看剑引杯挥洒灵动,紧扣诗题,而宾主欢洽之情透在字间。D尾联写席上杜甫听到有人咏唱吴地歌谣,顿时勾念起自己曾经泛舟游

7、览吴越的美好记忆。E全诗取象自然脱俗,叙事极切于情景,工于炼字,语句沉郁顿挫,堪称杜甫早期诗作典 范。5这首诗抒发了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 分)( (三三) )名篇名句默写名篇名句默写(11(11 分分)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 分)(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两句是 “ , ”(2).在苏轼的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 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 ”(3).蜀道难中,李白认为蜀地易于固守,难于攻入,朝廷应该派遣亲信可靠的人去镇守, 否则就会“ ”(4).传说柳永的望海潮传到金国,金主完

8、颜亮对词中描写的杭州山、湖两美景的诗句 非常欣赏,“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这两句是“ , ”(5).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 , ”,通过对主人公动 作的描绘,抒发主人公不被人理解、苦无知音的悲愤之情。(6).李清照醉花阴的“ , ”,运用比喻,借用西风、黄花意象, 抒发自己销魂伤感之情。(四)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四)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414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卖卖 书书刘立勤 空闲的时候,我喜欢到县中门口遛遛。那里有一个书摊,我喜欢看书摊上有没有我喜欢 的书,也喜欢和卖书的老李拉呱几句闲话。 老 李好像是陕北人,亦或是山东人,我记

9、不清了,只记得老李是邮电局的职工,说着一 口外地话。几十年都没有改变他的乡音,几十年也没有改变他的行当。几十年里,他都用那 外地话卖着从外地进来的花花绿绿的书。 老李卖的书主要是文学书籍和期刊杂志,什么挣钱就卖什么。从他书摊杂志的多寡,能 够看出书籍的流行。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文学书籍一统天下,间杂着一些娱乐杂志;世纪交替 前后,文学屈居第二,家庭读者等占据了主要的位置;故事类的杂志书籍又占领了 大部分的地方,娱乐类书籍又靠了边。 认识老李的时候,我刚刚在一个乡村小学当代课教师。那时候穷呀,记得一个月拿到 手 的工资只有一十三块五毛钱,可我却喜欢读书。一年总有几个周末,我会骑着自行车专门到 县城买

10、书。 那时候县城不大,却有十多家卖书的。有的是书报亭,有的是店铺,只有老李在县中门 口摆了一个书摊。别人家的书大多高高的挂在墙上让人仰望,只有他的书摆在那里让人挑选 阅读。不过,老李很忙,在他那里买书的人很多。 老李进的图书很多,杂志也很全,我在翻阅那些图书时,忍不住圪蹴在他的书摊前看起 来,忙碌的他也不催促,偶尔还会把自己的小凳子让我坐着看。坐着看书的感觉真好,就像 饥饿的汉子走进了免费的餐厅,大快朵颐而不知羞惭。 太阳终归要西下,我也终归要回家。专程进城为了买书,而我又没有多少钱,每次只能 买上三五本书。常常是把书拿在手上,才发现钱不够。正在尴尬之际,老李操着重重外地腔 说,你先拿走吧,下

11、次来了再补上。其实,老李并不认识我,我也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来,看看他信任的目光,我不敢辜负他的好意,还是把把书拿走了。路上,我听说老李卖书 挣了不少钱,还买了单元楼。我默默的期盼老李挣更多的钱,卖更多的书,我有读更多好书 的机会。 然而好景不长。不几年,我也来到县城工作,县城繁华了许多,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可 城里的书摊已经所剩无几了。书店萎缩了,原来的报刊亭全部拆除,原来卖书的门市部要么 改行卖烟酒,要么卖时装,有的甚至改作了发廊,有的改卖教辅资料,专门卖杂志和文艺书 籍的书摊只有老李一家。老李的书摊算得上是县城里一道风景了。 我以为老李的生意会好起来,可老李说生意越发的难了。老李本来的书

12、摊有两张钢丝床, 现在只有一张床了,文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娱乐杂志也江河日下,只有读者故事 会还在勉力维持。熟悉的成人越来越少,主要客户是一些上学的孩子。老李显得很清闲, 常常是茫然地看着街上忙忙碌碌的行人。 我也很少掏钱买书了。上班下班的时候,习惯性喜欢到老李的书摊看看,喜欢和老李说说闲 话。遇上喜欢的杂志也买一本两本,老李善解人意地说,看完了就放我这里寄卖,又给了我 一个看白书的机会。 生意真的很清淡。有时候一连几天还不见老李的书摊。问及原因,老李说上级领导来检 查工作,城管让他把书摊收起来。老李的书摊没有占道,他不明白领导为什么不准他摆书摊, 我也说不明白。领导来了,他把书摊搬走了;领

13、导走了,城管又默许他把书摊摆了出来。他 们互相理解着各自的不易。 老李日渐的老了,老李的老伴儿也去世了,老李的孩子去了很远的地方。老李乌黑的头 发变白了,挺直的腰板也佝偻了下来。老李的书摊还在坚守,他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买书看。 偶尔谈起上世纪八十年书摊的兴盛,老李一边喘一边说,不知道人们为什么不读书了?我也 不知道,只知道老李进的书越来越少,有些很好的杂志干脆也不订了。老李吃饭的时候,书 摊放心的摆在那里,也没有人去拿他的书。 记不得多久没有读书了,也忘记了老李和他的书摊。忽然想起去看看老李,老李的书摊 也不见了。问及熟悉的朋友,说是老李病了。期盼着老李的病能好起来,期盼着老李的书摊 再摆起了。

14、期盼了一个冬天,期盼了一个春天,也不见老李好起来,心中就有了不安。 后来,听说老李死了。听说老李死前把他的房子卖了一大笔钱,为县中捐献了一间图书 室。我不知道老李的图书室里有多少读者,却看见老李摆书摊的地方变成卖撸串的摊子了, 小摊前等待吃撸串的客人站成长长的队伍。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第二段特别强调“几十年”既交代了整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周期,也强调了老李卖书坚持了 几十年。 B.老李卖的书主要是文学书籍和期刊杂志,什么挣钱就卖什么。说明卖书是老李的职业,赚 钱是老李的主要目的。 C.我当代课教师时,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只有一十三块五毛钱,

15、却常买书。来县城工作后却 很少买了,说明我不爱读书了。 D.“老李的书摊算得上是县城里一道风景了。”这句说明:县城人都认可了老李和他的书摊, 都喜欢来这买书或来看看。8.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卖书老李是怎样的人?(5 分)9. 老李冷清的书摊变成了撸串的摊子后客人站成长长的队,请结合文章与现实,试着对这 种现象进行解读。(6 分)(五)(五)文言文阅读(本题共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2828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 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16、会武等至匈奴,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 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 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 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