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850444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0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六章 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本章重点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第二节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第三节 美国学派的经济学说阅读书目思考题1经济学说史教程19世纪70年代初期,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 英国的威廉杰文斯、法国的莱昂瓦尔拉斯三 位经济学家几乎同时各自独立地提出了一种 主观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和边际分析方法,他 们的理论和方法极大地改变了古典经济学以 来的价值理论和分析方法,为后来的新古典 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开辟了道路。 西方经济学说史上,把这次经济理论和方法 的大变动叫做“边际革命”。本章重点2经济学说史教程第十六章 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边际效用学派在奥地利称为奥地利学派, 其主要

2、代表人物有门格尔、庞巴维克等。 以杰文斯、瓦尔拉斯为代表的被称为数理 学派。以克拉克为代表的被称为美国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建立了以边际分析为基础 ,以分配理论为中心的经济理论体系。3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一、奥地利学派的先驱者及代表人物这个学派以欲望为出发点,以效用为中心,以所 谓边际分析主观评价价值和其他经济现象。边际 效用学派是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的统称。奥地利学 派则是这个学派的一个主要支流。此外,以杰文 斯、瓦尔拉斯为代表的数理学派和以约倍克拉 克为代表的美国学派也属于边际效用学派。奥地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卡尔门格尔、弗里 德里希冯维色、欧根庞巴维克等。他们都是奥 地

3、利人,所以,被称为奥地利学派或维也纳学派 。 4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边际效用论并不是奥地利学派的新创造。17世纪 英国的尼古拉巴贲、18世纪意大利的弗尔南陀 加里安尼、法国启蒙学者孔狄亚克、重农学派的 杜尔哥和法国经济学家萨伊都在不同程度上把价 值看成人们对产品效用的主观评价。 边际效用论的奠基者和直接先驱者是德国的赫尔 曼戈森(18101858),他在论人类交换规 律的发展及人类行为的规范一书中,提出了两 个规律。第一个被称为效用递减规律,第二个被 称为边际效用相等规律。戈森的这些观点被称为 “戈森定律”。 5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边际效用论是19世

4、纪70年代由英国的杰文斯、 瑞士的瓦尔拉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几乎同时提 出来的。 门格尔是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他在国民经济 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边际效用论的基本观点。 杰文斯是用数学说明价值决定于最后效用,因而 也被称为数理经济学派。 奥地利的维色和庞巴维克使边际效用理论得到了 发展和系统化,特别是在庞巴维克的著作中,奥 地利学派的理论得到了最完整的表现。因此,庞 巴维克也就成了奥地利学派最出名的代表人物。6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二、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奥地利学派反对历史学派的所谓历史方 法,主张采用抽象演绎法。这种所谓抽象法 是反科学的,它把孤立的个人作为自己理论 的出发点,把

5、社会经济规律看成是自然范畴 ,抹杀了资本主义的特定生产关系;完全抛 开生产,单纯从人们的主观心理分析消费, 从而否定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和消费的矛 盾。7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三、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说的 核心和理论基础。其出现即反对古典学派的劳 动价值论和19世纪以来的“生产费用价值论”,另 一方面又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企图以边 际效用论来代替一切价值理论。8经济学说史教程门格尔认为,对于价值的衡量完全是主观的 。所以,一件商品可以对一个人有较大价值 ,也可以对另一个人有较小的价值,或者对 第三者没有价值,这完全取决于这三个人的 偏好差异

6、和每个人所得到的收入总量。因此 ,不仅价值的性质,而且价值的衡量都是主 观的,这和生产成本无关。9经济学说史教程门格尔说:“经济活动的个人赋予一件商品的价值, 等于他从该商品应得的具体满足的重要性。在商品的 价值和劳动与其他高级商品被适用到生产中的数量之 间,没有必然和直接的联系。一件非经济物品(例如 ,原始森林中树木的数量),如果大量的劳动和和经 济物品被适用到生产中的话,也不能从人们那里获得 价值。一粒钻石是被偶然发现还是从钻石矿中通过一 千天的劳动获得,对于其价值是毫无关系的。一般地 ,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在估价一件商品的价值时, 要求了解其来源和历史,而只会考虑该商品能够给他 提供的服

7、务。一些花费了很多劳动的商品往往没有价 值;而另一些商品尽管几乎没有花费什么劳动,或者 完全没有花费劳动,确具有很高的价值。花费了很多 劳动的商品和几乎没有花费劳动,或者完全没有花费 劳动的商品对于经济人来说,往往有着相等的价值。 因此,劳动的数量和其他运用到生产中的生产手段的 数量不能成为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10经济学说史教程11经济学说史教程庞巴维克发挥了门格尔的观点并使之系统化,形 成了一整套理论。他首先把价值分为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主观价 值是一种财货或一类财货对于物主福利所具有的 重要性,是价值论的根本问题; 客观价值是一种 财货获得某种客观成果的力量或能力,是由主观 价值所决定的

8、。主观价值是主体是本质,客观价 值是产物,因此他认为,解释主观价值的本质、 起源以及价值量的决定等,是价值论的根本问题 。12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庞巴维克利用戈森定律,把主观效用和边际 概念结合起来说明价值量 。他提出了两种分 级:1.需要种类的分级;2.同一种类需要的分 级。然后举例说明了欲望的分级和欲望递减 规律,得出物品的数量和物品的价值成反比 的结论。 一件物品的价值是由它的边际效用量决定。 边际效用量是由需要及其供应之间的关系决 定的。 这就是奥地利学派关于消费品价值的理论。 13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四、生产性物品的价值理论生产资料与消费品

9、不同,它不能直接满足人 的需要,对于怎样用主观评价的效用决定其价值 的问题,奥地利学派有三种回答: 1.门格尔首先提出,生产资料的价值是由它们生产 出来的产品的价值决定的。 2.庞巴维克还提出补全物品的价值构成理论。 3.维色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从边际效用论和生产 三要素论出发,提出了一个“归算理论”,它既是“ 归算价值论”又是“归算分配论”。 14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五、客观价值理论奥地利学派所说的客观交换价值指的是市场价格 。 庞巴维克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来说明市场价 格形成的规律。他的基本论点是,买卖双方竞争 的情况是经济生活中最普遍的现象,市场价格的 形成是买卖

10、双方对财货的主观评价互相平衡的结 果。这种平衡又是以交换者竞争中形成的财货的 边际效用决定的。15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六、边际效用价值论的错误 1.把价值归结为人对财货效用的主观评价,抹杀了价值 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并把物品混同于商品,把价值的 客观物质内容说成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 2.认为价值大小取决于财货满足边际欲望的边际效用量 。 3. 把人对物品的主观评价作为价格形成的前提,犯了颠 倒因果的错误。 4. 关于生产资料价值形成的观点,是倒因为果的诡辩。 5. 把稀缺性看做是价值的前提条件,割断价值和生产商 品的劳动的联系,否定劳动价值论。 16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一节 奥

11、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七、 庞巴维克的资本理论和时差利息论 庞巴维克的资本理论是以一般生产的描述来 代替和掩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本质。 他从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看待资本的 性质。资本就是生产资料,运用生产资料的 生产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这种资本理论企图 证明,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合乎自然规律的 永恒制度。17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时差利息论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剥削收入 说成是人在不同时间内对物品效用的主观评 价的差异的结果;认为人对未来物品的边际 效用的评价低于人对现在物品的边际效用的 评价,两者之间的差额便形成时差利息。为 了体现等价交换原则,未来物品所有者便需 向现在物

12、品所有者支付一定的“贴水”即利息。 18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为什么人们对现在物品价值的评价总是高于 未来物品的价值?庞巴维克认为有三个方面 的原因。 1.由于需要和需要供应之间的差别。 2.低估未来。 3.现在物品技术上的优越性。 19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八、利息的形态 庞巴维克把利息分为三种形态: 第一种形态是借贷利息,是债务人到期归还借 款时所应支付的时间贴水(即利息),这是一 种最简单的形态。 第二种形态是企业利润。这是基本形态。 第三种形态是耐久物品(包括土地、工具等) 的利息租金。20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庞巴维克的时差

13、利息论,完全是一种谬论: 1.这种“理论”是以他的主观价值论为基础再加上 时间因素来说明的。事实上,心理感觉根本不 可能创造任何价值和收入。 2.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作为一般事物,它会永远 存在下去。如果利息来自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 的差异,那就是说利息这种现象,也和资本主 义剥削制度无关,而是一种永恒的范畴。 3.庞巴维克所谓的三个“理由”,也是不能成立的 。他的“理由”本身就是建立在对现在物品和未来 物品的主观评价之上的。 21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二节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一、数理学派概述亦称数理经济学派,是边际效用学派的一个 分支,特点是以边际效用学说为理论基础, 运用数学方法研究、论证和表述经济

14、现象的 规律,是边际效用学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而 产生的一个经济学流派。数理学派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流传于20世 纪初,但是数理学派的观点很早就有。22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二节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法国数学家和经济学家安东尼奥古斯丁古诺于 1838年出版财富理论之数学原理的研究,明确 论证经济理论与数学方法的必然结合。德国经济学 家赫尔曼亨利希戈森运用数学原理研究经济学, 于1854年出版论人类交换规律的发展及人类行为 的规范。1871年英国经济学家斯坦利杰文斯发表 了政治经济学理论,应用数学的方法,从主观 效用学说出发,说明经济学主要观念。1874年瑞士 经济学教授瓦尔拉斯出版纯粹政治经济学要义

15、 ,提出一般均衡理论。1906年帕累托出版政治经 济学教程,发展一般均衡理论,把数理经济学派 的观点向前推进。 23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二节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数理学派出现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完全不 是偶然的: 1.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的资本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的矛盾空前尖锐,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的广泛传播。数理学派运用数学方法, 只对资本主义关系作数量上的说明,掩盖资本 主义的剥削和矛盾。也企图用数学的精确性和 科学性,使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具有一种高度 科学性的假象和外观。 2.数理学派在这时形成,也与自然科学特别是 数学的发展有关。 24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二节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二、

16、杰文斯的“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 生平:威廉斯坦利杰文斯(18351882)英国 经济学家,数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出生于英国 制铁机械师家庭,曾在伦敦大学学习化学、生物 和文学。曾任曼彻斯特欧文斯学院 逻辑学、道德哲学及政治经济学、 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1872 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著作:政治经济学理论、货 币与交换机构、政治经济学入 门等。 25经济学说史教程杰文斯以“最后效用程度”作为主观价值的衡量标准, 他认为,随消费者物品量的增加,人的感觉,从而产 品的效用就会递减,这就产生了总效用和效用程度的 区别。总效用是全部现有产品各单位实际效用的总和 ;效用程度是在产品供给的某一点上所表现的需求强 度和欲望的满足程度。效用程度对人的福利是更为重 要的。而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